APP下载

殤城(三、四)

2014-10-20

东方艺术·大家 2014年9期
关键词:林琳美金黑人

三 住在哈陵区的林琳夫妇

我、魏小峰、艾未未一同乘坐地铁,来到了哈陵区,未未几乎从不来这里的,他声称:“曼哈顿的十七街可以找到全世界的服务,足以处理生活中所有的事务。”当我们刚刚从地铁站钻出地面,未未警觉地提醒我们说“你看,这就是哈陵区”,眼前一位年青人跑过的身影,紧跟着,一个黑人男子追赶着、叫喊着、手中挥着一把“BOX NIGHF”一种割纸箱用的刀子,二人飞似的跑过,消失在黑暗中。

我们来到131街,林琳的寓所,这是一套几家合用的公寓。房子极其便宜,才百多元一套,几家一分摊月租不过几十元。这一带的居民多为黑人,也有许多其它少数族裔的穷人。楼房墙皮油漆剥落,污迹班班,楼道灯光昏暗,当我们走进他们居住的房间,才意识到这里人们生存状况的拥挤、狭窄。林琳夫妇的房间仅能容身,仅能放一张单人床,床头上方的书架堆满了书,很有一些重量级的书,最大的客厅被作为合用的工作室,地板隆起,裂开缝隙。林琳面目清朗,生前来自上海,从他苦行僧式的生活方式,从我们仅有的一两次短暂的会面,并无交谈。我对他充满敬意,且有好感。他与他的好友同来自上海的艺术家赵穗康、张建军等就读位于曼哈顿二十三街的纽约视觉艺术学院。在美国学艺术是很奢侈的,学费不便宜,而他们需要用街头画像或打工的钱来支付学费,完成学业,我能想象其中的艰难。

纽约视觉艺术学院通常代表纽约艺术动向的最新潮流与趋势,而那个年代,正好是新表现主义的尾声,纽约新绘画的领军人物是朱利安·施那伯、巴斯·奎特、戴卫·萨里、罗伯特·

朗戈、辛迪·沙曼等一批八十年代起来的年轻人;当时,后现代主义思潮方兴未艾。林琳的作品能使我想起巴斯奎牙与朱利安·施那伯、能窥见他的热情与野心,画面上嵌着一块块一尺左右长的橡胶轮胎,每幅画都是厚重的立体画面,似乎是毫不透明的工业油漆,淋淋洒洒的覆盖了整个画面,从中能感觉到哈陵区、布鲁克林区、布朗克斯区那些到处废墟般的街道,废弃的汽车残骸与车轮轮胎。寂了的街道上行走的一脸冷漠的黝黑人体散发出的浓浓的非洲香料与熏衣草的混合气味,一些失业无助的人们聚集在街头。不远一家修车行的隔壁上满是描绘黑人生活的颜色浓郁线条粗犷的涂鸦与壁画,车行门板洞开,空荡而幽深,库房的尽头传出黑人男性的爵士,与布鲁斯音乐,嘶哑而哀怨的吼叫,我听不出那是B·B·King 还是迈尔·戴卫斯。

四 斯古海根绘画雕塑学校的湖边小屋

坐落于缅因州的斯古海根绘画雕塑学校是一所全美知名的艺术基金会,六十多年来囊括众多现代艺术史上重要的艺术家、艺术界人士和美国政要,每年夏天的三个月,六十四名年轻艺术家,五名驻校老师及他们的家属,众多的办公室工作人员,通常是有过去几届的同学志愿做义工,他们都留恋这里,愿意再回到这里。邀请为数可观的重要艺术家、学者们前来讲座。学校的工作室错落在山坡上,通常以艺术家的名字命名的是艺术家或基金会捐盖的,学校有雕塑艺术家工作室与作坊,有各种机械工具,有湿壁画工作室,九十年代又增加了电脑及数字设备供做多媒体艺术的艺术家使用,学校还有一座拥有两万多册画册书籍的图书馆,在一座小池塘边。平日晚间,是无尽的晚会与篝火,是艺术家的世外桃源。

这一届的驻校艺术家分别是:约翰·沃克、马哲瑞·佩特诺,威廉王、朱迪·瑞夫卡、詹姆斯·克拉克,前来讲座的艺术家有:李昂·高伯、泰瑞·温特、黑人画家贾克伯·劳伦斯、还有一位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东方艺术的教授专家,记得他演讲的大意是西方现代艺术的衰落与精神危机,他声称中国古代艺术的高度精神性能挽救西方的艺术精神性的缺失,这自然会引起一片哗然,在他演讲过程中播放幻灯片时,我注意到有几幅作品放倒了,约翰故意鼓动我站起来指出错误,只见老教授一阵慌乱,几次眼镜滑落到鼻梁下方的鼻翳上。

初到斯古海根的时候,一切都是懵然无知的,对于学校的日程安排与活动内容的了解也毫不清晰。这一切当然源于语言的欠缺,刚到美国不久,适应美式英语的听力也确实需要一段时间。

我被分配到一间四人合住的房间,一座临近水边的两层木屋,我们住楼上,楼下是客厅与众人活动的空间。很快宿舍就杂乱无章,几乎无从插脚,美国年青人的散漫使我吃惊。我开始不适应,找到教导处提出请求,要求一个安静的住处,学校的慷慨出乎我的意料。我被调整到紧挨湖边的另一座木屋,三张木床,但整个房间只我一人,木屋坐落在稍稍纵深的林中,推开木门,前面一个小小平台,木栏引导向湖边。我喜欢这个地方,清晨周遭静寂,鸟的叫声。我立即把录音机摆在床头桌上,整整齐齐的将巴赫、贝多芬、勃拉姆斯、马勒、柴可夫斯基、德沃夏克、西贝柳斯、格里格的音乐磁带码放在一起。

工作室距离我的住所大约二十分钟的路程,每天从湖边往山上走要路过图书馆、红房子工作室、凡高工作室,讲座大厅与雕塑作坊,还有两大排工作室;一个叫长工作室,一个叫德·孔宁工作室,那是德·库宁捐资建造的。一排约七八间,每间并不大,但都有天窗,光线明亮,前面是宽宽的木廊;四周树林围绕,眺望缅因州层层的起伏山峦,其间奶牛三三两两,放养在山坡上,景色绝佳。当我把一块块大画布直接钉到墙上,涂上底料后,接下来的时间大多在图书馆,在那里我竟然找到我们刚刚结束的纽约—北京纸上作品展的画册。

与我一同来到这里的还有一位中央美院的艺术家,出国前在学校任教,毕业于民间美术系,但他画油画,深受原始主义艺术的影响,画的很可爱。他刚刚从国内直接过来,英语听不大懂,一次在和一位黑人艺术家的交谈中,那个黑人艺术家教导他:在美国,凡是听不懂的时候一定要说“NO”,别说“YES”,可能他每每听不懂英语的同时总要笑容可掬的对所有人回答“YES”。

他的画儿画的很快,有着非常多的主意。画中的符号与形象,从生物界的飞虫走兽到热带丛林的灌木植物,以及变形稚拙的人形,使我总想起原始主义卢梭,而本尚的夫人很赏识他,说要和他谈谈,他很兴奋。他见异思迁,那阵子画风一天一变,一周之内墙上的画儿变了七个样子,自己也很为无所适从而苦恼。周围的美国画家被搞糊涂了,便来问我:“他在干什么?”他这种状态我很理解也很同情,他很瘦小,深度眼镜后面的目光是不安而又焦躁的。他知道我那时的画儿是抽象的,近乎新表现主义,他觉得我和这里的艺术是相一致的,好心的他一天来到我的工作室,对我说:“你很有希望,将来回到纽约,我们一起,我拼命挣钱,你就玩儿命画!”我看着他痛苦的样子,什么也说不出来。我自然不会当真,我对我自己也全然没有把握,我又能怎样呢?(我这里还要说得是若干年后我们一同回到纽约,我们一同在街上画像,他笑容可掬,人看上去心情好多了,也放松多了,我们依然谈着艺术的理想)

这里三个月的学费是3700美金,我的奖学金是2000美金,学校安排人700美金收藏了我一幅画儿,我仍需交1000美金,我没什么钱,决定放弃。我找到学校在纽约的办公室告诉他们我没有1000美金,得到的答复是非常善意的:“我们喜欢你的作品,你应该到这里来,我们再资助你1000美金”,我便再没有了拒绝的理由。 但另外一个理由我却没有说,那年六月国内发生的事件。直接影响到我们在这里的每一个人,我一直无法从中解脱出来,绘画也似乎失去了动力与意义,我停止了绘画,心里充满失望与忧虑。(未完待续)

猜你喜欢

林琳美金黑人
我们都有自己的光芒
白纸变美金
黑人谈河流
黄美金 让建盏走向世界
应书岭:一个80后的美金创业路
你想在春节前赚到30万吗 那就跟着我们一起来刷美金吧
重寻黑人主体身份意识,构建和谐社区——小说《宠儿》的黑人女性主义解读
美国第一位黑人三军主帅——鲍威尔
郑成功的黑人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