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新教师课堂即时性评价的现状研究
2014-10-20陆环宇
陆环宇
摘要:本文在文献研究、案例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自身教学实践,从小学语文课堂入手,尝试探讨新教师课堂即时性评价的现状与问题。
关键词:新教师 即时性评价 现状 策略
一、新教师课堂即时性评价的现状与问题
(一)评价的语言
新教师在课堂中运用的即时性评价主要有如下三种类型——肯定激励式的语言、追问式的语言和引领互动式,因此在这一部分中,借助这三种评价来分析新教师的评价语言。其中肯定激励式的语言占到了三种评价的53%,追问式的评价语占到三种评价的21%,引领互动式的语言占了三种评价的26%。
通过分析,我认为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评价的语言比较单一,如上文举例的评价语言用到的频率相当高,用于每个学生身上的评价语言大同小异,忽视了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性;
2.过分依赖于激励性的评价语言,而忽视其他的评价类型;
3.追问式的评价语言较少,忽视了很多的课堂生成部分。
4.评价的内容很模糊,到底是学生的哪个方面“真棒”呢?没有进行具体的说明。
(二)评价的动作
新教师在课堂中运用即时性评价动作时,主要有点头、微笑、触摸、鼓掌、眼神示意等。
在课堂教学中,每当教师做出点头、抚摸学生等动作时,大部分学生的积极性就会得到相应的提高。相对于口头即时性评价而言,肢体即时性评价使得教师显得更加亲切,拉近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
(三)评价的形式
根据即时性评价的六种类型——肯定激励式的评价、追问式的评价、引领互动式的评价、否定式的评价、批评式的评价、忽略,进行课堂记录。
就各类型的使用频率来看,新教师在课堂中使用即时性评价时,使用“肯定激励式的评价”最高,其次是“追问式的评价”和“引领互动式的评价”,使用“否定式的评价”和“批评式的评价”相对较少。值得我们思考的是:是否激励、肯定性的评价越多越好?批评性的评价就是不好的吗?
二、提高新教师即时性评价能力和实效的策略
(一)改进即时性评价的观念
新课程需要充满活力的新课堂,新课堂呼唤以学生为本的新评价,因此教师在评价的时候,尽量突出评价的发展性功能和激励性功能。
新教师在课堂中要注意把握褒贬的“尺度”。评价必须把握好“尺度”,所谓“尺度”,就是针对每一个学生采用客观的、差异性的评价,不能为了表扬而表扬,为了批评而批评。新教师受到新课程理念以及对传统评价行为批判的影响,在课堂上不敢批评学生,一味地过度表扬、激励学生。虽然我们提倡赏识教育,但并非不要使用否定性回答甚至批评性回答,因此新教师可以在适当的时机采用一些批评性的评价。
(二)提高处理课堂突发事件的能力
碰到课堂中的突发事件,如果教师能够及时地、充分地给学生做出评价,那么将为整堂课画龙点睛,优化课堂效果。但是新教师往往过度依赖于课前的预设,使得新教师对于及时评价课堂突发事件的能力停滞不前。
教师能够完美地处理课堂突发事件,这对于教师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对于新教师来说,也是一个不断追寻的目标。在追寻这个目标的过程中,新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
1.熟悉教材,了解学情。新教师要充分熟悉教材,才能灵活掌握课堂中文本内容,对于学生课堂中的学习内容及时评价;另外新教师要深入了解每一位学生的情况,知道学生的个性特征,才能有针对性地给出评价。
2.课后及时总结、记录。新教师在每一堂课结束之后,都要及时地总结本堂课中的突发事件及处理方法,并记录成册,为将来的教学提供一定的借鉴。
3.主动向经验教师学习。在教学上,新教师要多听课,从自身的特点出发,吸取老教师的经验,合理借鉴。在吸取老教师经验时,避免照搬照用,在此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加入自己的想法,逐渐形成自己的评价风格。
4.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新教师要不断从语言表达能力、分析教材的能力、课堂应变能力、设计教学的能力、反馈能力、洞察学生心理的能力等方面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三)提高即时性评价的技术
1.评价的语言。
(1)语言要简洁准确:①教师在学生回答后,要给出明确的评价,切勿模棱两可;②教师的评价语言要简洁,尽量说到重点上,避免评价了一大通,到头学生还是不知道教师在讲什么。
(2)丰富评价语言,采用描述性的语言加以评价。教育家布莱克·威廉提出,有益的教师反馈应该是“具体的、描述性的和及时的”,因此教师在进行即时性评价的时候,切勿模棱两可,避免每次学生回答正确了,都是“非常好”“你真棒”等评价语,要有明确的指向性。
(3)要进行分层评价,每个学生的发展程度都存在差异,回答也不一而足,因此教师要进行差异性评价,不要总是采取模式化的评价语言,因此新教师要不断丰富自身的评价语言体系。
2.评价的动作。语言、肢体相结合,进行互动评价。新教师在课堂上往往忽视体态语的重要作用,体态语的正确运用,能够调动班级的气氛,将课堂推向高潮,因此新教师可将语言评价和动作评价有机结合起来,切勿顾此失彼。
3.评价的时间。
(1)捕捉学生闪光点,瞬时评价。学生的在课堂上往往会有出乎意料的点滴闪现,教师要及时抓住这些闪光点,给予鼓励和表扬,但是不能过分夸大,以此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
(2)把握评价时机,适当延迟评价。学生在进行思考时,难免有不完善、不规范、犯错误的现象,如果教师马上予以否定,很有可能就会将学生的创造扼杀在萌芽中。学生的潜能是无穷的,在正常情况下,独到的看法往往出现在思维过程的后期,所以,在课堂上,新教师要把握好评价时间的度,合理延迟评价,让更多学生拥有更广阔的思维空间。
4.评价的内容。
(1)注重学生综合素质,进行多元评价。新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时候,除了针对文本内容外,还要关注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学习习惯的培养等,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另外,在课堂上,教师要让学生也拥有评价的权利,采用师生互评、生生互评的多元评价方式。
(2)针对学生的个性,进行差异性评价。评价时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因此,我们在评价的时候要因人而异,灵活把握评价的尺度,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每一个学生的发展都不是完全相同的,因此要有不同的评价标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进行差异评价。
(责编 金 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