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庐剧的传承与发展研究综论
2014-10-20王德兵
王德兵
摘 要: 作为安徽地方戏主要剧种的庐剧历史悠久,流派纷呈,上中下三路各具特色,传统剧目、现代小戏一应俱全。虽然庐剧的起源区域和形成年代尚无科学论断,且说法不一,但是建国后庐剧所经历的发展、传承和危机三个历史发展阶段十分明显,人们对庐剧传承与发展的研究从来就没有停止过。由此,对庐剧艺术资源的全面调查;对庐剧传统剧目与创作剧目的整理编制;对庐剧的唱腔表演地方特色与美学特征;对庐剧文化的综合价值与发展前景,以及对庐剧文化的生态保护与艺术传承等问题的研究亟待加强。
关键词: 安徽地方戏 庐剧 传承 发展
作为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安徽庐剧,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独具特色的地方戏曲剧种。它是源于大别山和淮河一带的民间歌舞,是吸收了徽剧、京剧等其他剧种的养料融合而成的地方小戏,原名“倒七戏”,亦作“道七戏”、“小倒戏”、“倒祭戏”、“稻季戏”,江南人称江北小戏,南京人称和州戏,流行于江淮之间和皖南与大别山部分地区。上北至凤台、淮南等地;下南至青阳、芜湖等地;东起有嘉山、滁县、马鞍山、当涂等地;西至六安、金寨、霍山等地,总流传约三十多个县市,人口约三千多万。它是以皖中语言为基础的,盛行于庐州府(今合肥)所在的皖中地区。1955年经安徽省委批准,定名为“庐剧”,现在已成为安徽五大地方剧种之一。
一
庐剧在安徽因流行的地域不同,形成上、中、下三路,即三个流派且各具特色。上路,或叫西路,流行于以六安为中心的金寨、霍山、霍邱等皖西一带,大多数艺人也把流行于寿县、淮南一带的北路归为西路。音乐粗犷高亢,跌宕起伏,旋律跳跃而华丽,多用假声,具有山区特色,人称“山腔”。较有名的班社有三义、唐包子、何家与萧家四班;较有名的艺人,有何代贤、宋策国、张金柱、戴志生等。他们以演二小、三小戏最拿手,擅长于花腔杂调。下路,又称东路,以芜湖、巢湖为中心,流行于无为、巢县、庐江、含山、和县,以及南陵、繁昌、当涂、南京等地。音乐清秀婉转,细腻平和,只在落尾时用假声,具有水乡特色,称为“水腔”。这一路有数十班,盛名于时的有无为董少轩班,含山王四班、王海洲班。由于其长期流动于长江南北,与徽剧、京剧、扬剧交往,吸收其艺术之长,使自己壮大起来。中路以合肥为中心,流行于安徽中部的肥东、肥西、长丰、舒城、蚌埠等地。音乐兼有上路、下路两地特色,唱腔以二凉、寒腔为主调,吐字行腔,旋律委婉、抒情,且在唱句落尾饰以假音。清光绪初年,有萧家班盛名一时,后有丁家班、吕家班、二杨班等,先后进入大、中城市,演出以袍带戏为主,如《白玉楼》、《彩楼记》、《二度海》、《白灯记》等。
庐剧的传统剧目分为小戏、折戏、本戏三类,有二百多个,如《点大麦》、《打桑》、《卖杂货》、《修丁香》、《秦雪梅》、《薛凤英》、《河神》、《借罗衣》、《讨学钱》、《小艾送饭》、《卖纱线》、《打补丁》、《送香茶》、《打长工》、《打窑》、《小补缸》、《湘子渡妻》、《王小过年》、《李翠莲放风》、《采茶》、《蓝桥会》、《捣松》、《放鹦哥》、《思春》、《小秃子下广东》、《打烟灯》、《放风筝》、《张爱女自叹》、《恨大脚》、《恨小脚》、《张古董借妻》、《曹瞎子闹店》、《王婆骂鸡》、《小辞店》等多反映家庭生活和爱情题材的花腔小戏和讽刺喜剧。这些小戏中,有不少具有较鲜明的思想内容,如《小秃子下广东》反映农民不甘心剥削,要去广东投奔太平天国革命军;《打烟灯》反映鸦片之害;《恨小脚》写辛亥革命后提倡大足,反对缠足,此剧与《恨大脚》恰成对比,后者写清代妇女因未缠足而遭歧视,客观上反映了封建时代妇女的痛苦。此外,如《讨学钱》、《王婆骂鸡》、《借罗衣》、《小辞店》等,均生动地塑造了不同类型的人物形象。折戏有《打茶馆》、《王兰英祭灵》、《三戏茅棚》《马蹄金》、《花园扎枪》、《张太和休妻》、《观画》、《英台醉酒》、《站花墙》、《韩信算命》等。本戏(包括连台本戏)多以反映悲喜交加的家庭伦理为内容,往往从生离死别的悲剧情节展开,以大团圆结尾,如《安安送米》、《白玉楼》、《合同记》、《红灯记》、《彩楼记》、《手巾记》、《万花船》、《花绒记》、《茶碗计》、《秦雪梅》、《双丝带》、《三隔帘》、《二隔帘》、《双合镜》、《珍珠塔》等。新中国成立后,除上演本剧种的优秀传统剧目外,地区的专业和业余作者还创作、新编、整理了一些剧目,如皖西庐剧团就创作了《程红梅》、《妈妈》、《点状元》、《姊妹冢》、《霜天红叶》、《刘邓在皖西》、《山乡恋》等优秀现代剧目。
二
庐剧究竟产生在何地,说法不一,在安徽,流传着三种说法。即一是从庐剧主要流行区域来看,认为源于以合肥为中心的泸州一带;二是从庐剧唱腔特点与剧目留存来看,阜南一带流行的嗨子戏,其剧目和唱腔与庐剧相近,认为源于阜南一带;三是目前大多认可的倾向于淮河流域、大别山一带,认为在大别山一带民间歌舞基础上,受湖北花鼓戏的影响而形成。
庐剧形成的确切年代,无可考据,只有传说,目前尚无定论,一般认为庐剧距今有200多年的历史。依据有三:一是据已故艺人中路老艺人费业发生前追述,在太平天国革命时期,他父亲便已搭班唱戏;西路著名老艺人熊矮子(约1830—1900)的徒孙唐正才(约1850—1938)曾回忆说:他师爷年轻时常跟师傅带的庐剧班社到湖北的麻城、英山,豫南的商城、固始等地演出。二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在安徽省巢湖市巢县烔炀河镇发现一块清代同治七年(1868年)刻的“烔炀河禁戏”石碑,为当时巢县知县陈炳所颁禁约。碑文曰:“近倒七戏名目,淫词丑态,最易摇荡人心,关系风化不浅,嗣后如有再演此戏者,绅董与地保亦宜禀案本县捉拿,定将此写戏、点戏与班首人等,一并枷杖。”三是在霍山县石子河乡查找到的涂氏宗谱(修订于嘉庆十八年——公元1789年)卷中十有文字记载,家戒二十则第九条规定“妇女不准入庙烧香,诵佛念经,听小戏”,在当地至今仍有人称“倒七戏”为“小戏”,由此可推知庐剧形成的历史至少有近200年的历史了。
一般认为,庐剧在大别山和江淮之间的民歌、山歌、曲艺和民间歌舞的基础上,吸收了门歌、采茶戏、花鼓戏、端公戏、嗨子戏、徽调等曲种的唱腔和剧目,并在与京徽班合演过程中受到徽剧、京剧的影响,逐步丰富发展而成。
庐剧音乐是在皖中一带流行的锣鼓门歌、秧歌和灯会的高跷、旱船、花篮等舞蹈音乐基础上形成的。如大别山一带流行的曲艺锣鼓,肥东、巢湖等地的门歌,寿县、凤阳的端公戏,阜南嗨子戏,无为的徽剧,这些都构成庐剧形成的基础。又如庐剧传统剧目《讨学钱》,剧目来自花鼓戏,曲调却流行于大别山的[杨柳青调]。端公戏的曲调“端公神调”和唯有的三个剧目《河神》(《张相打嫁妆》)、《薛凤英》、《休丁香》均互相吸收在自己的传统剧目中。庐剧在向皖西北的阜南和湖北麻城一带流传时,曾与嗨子戏艺人互相串班,庐剧的《打长工》、《闹松林》等剧目即来自嗨子戏。庐剧折子戏《放鹦哥》即皖南花鼓戏《西楼会》的一折,《反情》、《拜年》、《打瓦》、《上竹山》等折子戏也出于皖南花鼓戏的《余四覆情记》。此外,在清末民初,有些艺人还曾与徽班合作过,学会徽调的一些剧目,比如徽班唱《连升三级》、《龙凤呈祥》等四出戏后,庐剧接演《劝小姑》、《送香茶》等小戏。从这样演出中,庐剧就吸收了大量的徽戏艺术,搬来了一批徽戏剧目,如《斩经堂》、《滚鼓山》、《紫荆树》、《芦花絮》、《九锡宫》、《打面缸》等,并原腔原调地套用,如《斩经堂》套用拨子调,《九锡宫》套用西皮腔,可见庐剧具有很强的吸收性、包容性和普遍性。
总之,从庐剧发展与传承的阶段看,新中国成立后前三十年,即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到八十年代中期,庐剧面临的问题是发展问题。后二十年,即八十年代中期以来,面临的问题是传承问题。尤其是上个世纪的最后十年,生存的危机步步进逼,特别在新剧目的创作和培养庐剧后备人才等问题上相当严峻。我们要认真地把握庐剧传承与发展的辩证关系,如果一个剧种没有优秀的新创剧目和艺术水准较高的作品,就谈不上传承和发展。
三
庐剧尽管有过辉煌,走过曲折,但是人们对庐剧艺术的研究却显得更滞后。据笔者所查,在中国戏曲史的地方戏有关章节中,几乎见不到“庐剧”二字,只有《(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卷》中仅有一个庐剧简介的词条,更谈不上庐剧的理论研究。再从目前现有的庐剧研究成果来看,单篇论文只有几十篇,且大多为感发性短文,缺少理论研究的深度,更没有庐剧研究的专著,只有几篇研究庐剧的硕士论文,即李诚的《安徽无为县昂家庐剧戏班的调查和研究》,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5月;王佳佳的《庐剧与皖中地区民俗文化》,安徽大学2006年5月;谢金霞的《庐剧团演变中的国家与社会》,上海社会科学院2008年5月;马士影的《庐剧的唱腔艺术研究》,河南大学2009年04月。这四篇硕士论文,主要研究的也只是庐剧艺术的局部问题,如东路庐剧戏班调查研究,中路庐剧的民俗文化研究,从政治学视野研究庐剧剧团的变迁和从艺术学视野研究庐剧的唱腔问题。实际上,庐剧研究应该需要多维的视野,而且要有全方位的理论研究,如庐剧研究的戏剧美学视野、庐剧的传承与发展对策研究等。
笔者以为对庐剧的传承与发展进行研究,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全面调查庐剧艺术资源,详细登记庐剧剧目和剧场资源信息,建立资源信息库和传承人信息库,用文字、音像、实物资料等形式建档保存,整理编辑《庐剧传统剧目与创作剧目》,深入、细致地梳理庐剧艺术的历史源流、剧本与表演中的代表作品和代表人物、传承脉络、流传区域、历史贡献、目前处境,研究其产生的条件、生存的环境、自身的优点和不足、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在传承与发展上的可行性、具体方案、面对的困难和解决的办法及新时期发展的前景等。以往的庐剧研究,基本上侧重于对庐剧历史渊源和演唱表演等特征的描述,缺乏戏剧美学的研究视野,诸如具有原生态特色的唱腔音乐美及所表现的悲剧精神;具有民俗风情的地域美及所凸显的多样文化风采(如地域文化、红色文化、旅游文化等)。这些对安徽地方剧种的发展与传播的影响重大,尽管有或多或少都论及,却只是谈及一面,缺少全面深入的系统论述和理论分析。因此,笔者选择拟从美学的角度,将庐剧艺术与戏曲美学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寻找庐剧艺术“源”“流”的理论支撑点,挖掘庐剧自身的审美特质,探讨两者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影响,重点对对庐剧在本体艺术发展与文化生态传承融合情况加以考察,以期对解决庐剧及其他地方剧种当前面临的生存危机和发展困境能有所启发和帮助。
2.运用美学、戏剧学、艺术学和文化学等综合方法,在全面调查的基础上,对庐剧艺术进行宏观描述和深入研究,理清其历史发展和传承延续的脉络,客观公正地评价其历史贡献、重要影响、优点和不足,正视其目前的生存发展状况。可从这几个方面考虑对庐剧的深层次研究:一是庐剧的历史与现状调查。二是庐剧的基本内容与美学阐释:庐剧的唱腔;庐剧的表演。三是庐剧的地方特色与美学特征:吸收性广,包容性强,普及性盛;自身特征。四是庐剧文化的综合价值与发展前景:审美文化价值;真善美价值;艺术审美价值;经济美学价值。五是庐剧文化的生态保护与艺术传承。通过以上内容设计,可以为安徽地方戏的抢救保护与开发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对策参考和方案设计,可以进一步明确庐剧文化在安徽文化产业建设中的审美价值、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加强对庐剧所蕴含的民族精神、文化意识及其所体现的表演形态和民俗民情的认识,加强对安徽庐剧的深度研究、积极传承、合理开发。有利于引起全社会对地方戏庐剧艺术的传承与发展问题的关注,建立庐剧艺术的保护机制,从而为此提供理论依据、决策参考和实际调查、应用成果支撑,同时有利于打造出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庐剧文化品牌,加快安徽戏剧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的建设步伐。
总而言之,在庐剧的传承与发展研究方面,对庐剧艺术资源的全面调查;对庐剧传统剧目与创作剧目的整理编制;对庐剧的唱腔表演地方特色与美学特征;对庐剧文化的综合价值与发展前景,以及对庐剧文化的生态保护与艺术传承等问题的研究亟待加强。
参考文献:
[1]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戏曲曲艺》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3.
[2]《中国戏曲剧种大辞典》编辑委员会.中国戏曲剧种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5.
[3]《中国戏曲志·安徽卷》编辑委员会.中国戏曲志·安徽卷.中国ISBN中心,1993.
[4]安徽省庐剧团编.庐剧音乐.安徽人民出版社,1959.
[5]六安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六安县志.黄山书社,1993.
[6]吴正明.庐剧声腔系统.中西书局,2012.
[7]安徽省文化局编辑.中国地方戏曲集成.安徽省卷(上下).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
[8]《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安徽卷》编辑委员会.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安徽卷(上下册).中国ISBN中心,1994.
基金项目: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戏剧美学视野下安徽庐剧的传承与发展研究》(批号2011sk354)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