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作”是一种病,得治!

2014-10-20张丽

婚姻与家庭·社会纪实 2014年10期
关键词:神化情结内心

张丽

其实,“不作不死”并非新生词汇,老话儿也有很多对“作”的调侃,比如“耗子舔猫鼻子,作死”“作得紧,死得快”。我们小时候调皮、腻歪,也被大人骂过:“这孩子怎么这么‘作!”

到底什么是“作”呢?“作”就是夸张的、过度的、越界的行为,当事人自以为很正当,而别人却觉得不仅过分,甚至还带着几分变态。过马路不看红绿灯;发生一点小冲突,就升级动武;没事找事;矫情起来没完没了;酒后驾车;碰瓷儿……生活中,“作”比比皆是。

于是,“作祸”“作妖”“作死”,“作”成了一种病态的人性游戏。我们不禁要问:人究竟为什么要“作”呢?

“作妖”:情结所致

在成长过程中,我们不可避免地要经历各种创伤,父母的教养、老师的态度、同学的关系、某个场合的尴尬等等,都会使小孩子遭受创伤。创伤感受、记忆到的场景、情绪、观点会形成情结,如“自卑情结”“母亲情结”“完美主义情结”。当情结膨胀到一定程度时,就会找机会发作,左右人的行为,进入“作”的状态,“好日子不好好过”“好话不能好好说”,作得那叫一个妖道,简称“作妖”。

有这样一对新婚小夫妻,妻子要求丈夫每次做爱前,都跪着哀求自己:“求求你,让我……”丈夫屈辱地膜拜跪求,妻子气势凌人地高高在上,很快,丈夫对性事完全没了兴趣,连碰都不想碰妻子一下。其实,妻子就是受了消极母亲情结的影响,自恋、低资格感,不能全然投入到生活享受中,依赖控制别人、贬低别人以平衡内心。

原来,这位妻子刚进入青春期时,父母离婚,妈妈对她及周围人哭诉,自己在丈夫眼里就像是狗屎。“在丈夫眼里像是狗屎”成了她消极母亲情结的一个焦点,每每想起这句话,她仿佛看到母亲屈辱的泪,心中不禁打颤。于是,“我不要被男人看成狗屎”演变成了新的情结,更加深了她的低资格感。表面上,妻子是对丈夫不满意,嫌弃他的身材和相貌,对他提各种要求。其实,内心深处是对自己资格感的质疑,缺乏自我确认,她把性作为女人的特权,用追求比其他女人更被宠爱的虚荣和强势掩盖低资格感。

然而,妻子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作”给丈夫带来的屈辱和心理打击。她的“作”法非常契合心理学行为治疗中的“厌恶疗法”,每一次的性爱前奏是丈夫厌恶地跪求,厌恶积累到一定程度,终于让他没了与妻子做爱的欲望和念头,而且没得很彻底。可这不是妻子想要的啊!妻子想要的是“在丈夫心里我很重要,他爱我爱得可以忍受一切”,如今丈夫却渐行渐远,都是情结“作”的祸。

“作祸”:自我中心、自我神化

人很容易出现自我中心自我神化状态,这也是“作”的一个根源。我们可以把自我神化的人分为两个群体:青春期的孩子和成年人。

青春期的孩子们大脑神经系统全面升级,会给他们带来诸多的突破愿望和强烈的冒险动机。此时,他们的自我中心、自我神化凸显,他们非常看重自己在伙伴中的位置,在意伙伴的评价,他们会过高评估自己的涉险能力,对担心他的人说:“我是谁呀!我不会出问题的!我怎么会有事呢?”这种不自觉的自我神化造成了许多孩子不停地“作祸”,如帮同学偷自行车,动手打架,结伙逃课泡网吧。从心理成长和生理变化的角度上讲,随着身心成长,他们会渐渐平稳,但如果调整不当,“作祸”的事就会发生,给当事人带来危险甚至伤害。

一个大二男生进入藏区,本感觉不适的他看到草地上有一只小动物,兴奋异常,把旁人“行动一定要慢”的嘱咐扔到一边,抱着相机,快步跳过小沟去拍照,结果憋得喘不上气,差点窒息死亡。这个男生就属于典型的青春期自我神化。他明明能够感知到危险,但在他脑神经系统的评估中,得到称赞和认同更重要,以至于有那么一瞬间比生命还重要。当然,内在的自我神化“我不会有事的”也起了很大的壮胆作用。所以,长辈要以朋友的姿态和青春期的孩子分享人生涉险经验,如飙车、野营、性,讨论其中的风险。

除了青春期的孩子,成年人也会有自我神化的“作”。每个人都有这样一个心理功能:把自己期望的那个完美的自己放在内心的佛龛上,粉饰他,朝拜他,让自己对外的言行举止贴近他,期待别人也能看到并认可他。如果我们不能清晰分辨神化的自己与现实的自己,就会自以为是“神”,“作祸”就不可避免了。

有一个医生强烈推荐一位腿疼的患者做手术,但是他却忽略了病人心脏的健康状况,结果病人死在了手术台上。院长骂他:“你怎么手这么欠,人家病人没想做手术,你非劝人家做,你这不是‘作祸吗?”可是,在这个医生的内心,懊悔之余还有很大的不甘心,他认为自己有足够的能力解除病人腿疼的痛苦,只是忽视了其他身体健康因素。而这个医生之所以忽视病人身体的整体状况,是因为他在那个时刻被自我神化催眠,过于自信,最终“作”出了悲剧。

此外,我们会经常听到,“别人家”的孩子、丈夫、妻子如何如何,人很容易把伴侣、孩子看成是自己的延伸价值,是自我价值的一部分,所以,自我神化需要伴侣、孩子配合,达成当事人的心理需要,如果没有清楚的心理界限,就会胁迫伴侣、孩子来满足自己内心的完美需求,那“作”也一定伴随其中了。

一位追求完美的妈妈以儿子的优异成绩为傲,当考上了重点大学的儿子自己办退学回家时,她几乎濒临崩溃:“为什么会这样?”儿子冷漠地告诉她:“从小到大你以我的成绩显摆自己,我成了你显摆的工具,我现在不再做你的工具了!”到底谁在“作”?很显然,妈妈“作”在前,青春期儿子“作”在后。

“作死”:死亡冲动

每个人都有死亡恐惧,深深地埋藏在内心底层,以至于在意识层面并没有觉察。死亡恐惧带给人焦虑,面对这种焦虑,人的应对方式会有不同,其中就有以“挑战死亡”“死亡冲动”的方式,试图减缓或消除内心不断膨胀的焦虑,如在禁止游泳的水域游泳、碰瓷儿、吸毒贩毒等。这也是一种“作”,叫做“作死”。

2014年世界杯的赛场上,巴西对德国,7比1的大比分让许多人难以置信,但那是事实。从心理角度理解,巴西队无意识地“作”了一把,而且是死亡冲动导致的“作”。我们看到,巴西队已经丢失了自己的独特性,他们精湛美妙的桑巴风格遗失殆尽,教练自感自己的队伍实力不足,又挂不住被评判的面子,恐惧失败,太焦虑了,于是便策划了一场疯狂攻击的戏码,企图快速打败德国队。这无异于一场投机冒险的攻击,这种“作”法,在作风严谨、体能超好的德国队面前必然是全线崩溃。

“作”成垃圾人:大脑短路,情绪失控

在面对一般的问题和突然状况时,人们通过比对以往解决问题的经验,足以轻松应对。但是,遇到刺激事件或经验中的创伤情绪时,人们往往会大脑短路,情绪失控,来不及思考就开始行动。几句话不对付,就大发雷霆;开车上路,遇到被别而开逗气车,谩骂攻击……这些在旁人看来小事一桩,当事人却怒不可遏,这种“作”就是情绪失控所致。

有一段时间里,微信上盛传有关“垃圾人”的文章,所谓“垃圾人”基本都是情绪失控的人。“垃圾人”带着恐惧、愤怒、失望、沮丧、妒忌等等情绪,随时爆发。如果他们是陌生人,我们很容易避开,可他们经常就是重要亲人或一起工作的同事、合作伙伴,我们就很容易被影响了。

一个工作压力太大而疲惫不堪的丈夫,带着强烈的负性情绪回到家里,他的脸色让妻子很不舒服,孩子很恐惧,可能妻子一个不经意的举动,就会引发丈夫的情绪大爆发。此时,丈夫成了“垃圾人”,开始“作”,妻子和孩子遭到侵扰,怎么办?“爱”很重要,理解他“作”背后的原因,找到自己还能够坚持与他在一起的理由,用“爱”的包容和稳定面对他。以爱的语言,包括身体语言表达关心,帮助他去做加强思维功能、让观念更有灵活性和弹性的调整,这些可以有效地减弱“作”的强度,降低“作”的伤害面。同时,调整自己的心态,确定他向我们丢垃圾并不是因为我们不好,而是因为他信任我们不会抛弃他。

其实,人人内心都有或多或少的“作”,当我们了解到“作”真正会给我们带来什么—背离我们想要的,同时还要不得不面对“作”的后果,我们是否会更多地注意到自己的行为?别让“作”破坏了我们的幸福。

猜你喜欢

神化情结内心
内心有光,便无惧黑暗
渐渐淡出那儿时的情结
做一个内心有光的人
走下神坛的姜子牙
原来占据你内心的不是我
告别“GDP情结”
难舍难分的情结
渐渐淡出那儿时的情结
论“神化”学校教育倾向
“神化”与“人化”的《伊利亚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