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
2014-10-20侯昌明
侯昌明
语言和思维是密不可分的,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思维是语言的内容,语言表述得完整、准确,就直接反映了学生思维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能力,让学生正确地运用数学语言精确简练地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和思维结果,使学生的思维更具条理性、逻辑性和准确性。
一、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语言能力的必要性
(一)基于《新课程标准》中教学目标的要求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能运用数学语言合乎逻辑地进行讨论与质疑。在教学中我发现,在低年级的数学课堂中,教师的语言十分的生动、精彩,而学生的发言生涩而无序。有的学生会做题,但表达不出来;有的能说出来,但表达不够完整、准确、简洁,没有清晰的思路;有的甚至答非所问。这是因为低年级的学生年龄小,语言表达能力尚不完善,习惯用生活化的语言来表达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长此以往,会阻碍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由此看来,我们必须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数学语言能力。
(二)基于小学学科教学的要求
学生在进校前的语言是在语境中无意识掌握的,“惯于说他感兴趣的东西,说话时随心所欲,要说什么就说什么”。他们的大部分谈话属于“自我中心语”,“在‘自我中心的言语中,只谈论他自己,对他的对话者不感兴趣;并不设法交流,不期待任何回答,而且甚至不关心是否有人在听他讲话”。在与成人进行言语交际时,一般只是向成人提出问题或要求简单的对话言语,很少有表达式的独白言语。因此这一时期的言语在文法结构、逻辑系统和得体性方面都不很完善,不很严谨。
学生在进入小学学习后,以往形成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已经不能适应学校学科学习的要求,他们在课堂上想说却说不清、甚至不知如何表达自己思维的过程,这些语言表达的障碍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作为教师的我们也常常能够感觉到一些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是正确的、高效的,但其他听众,包括教师在听完学生的表达后却一头雾水,不知所云。这些情况说明了学生的语言表达问题已经影响了学生学习的质量。数学学科学习困难的学生有很多就是由不敢说、不会说开始的,以至后来不愿想、不愿参与小组讨论、不愿承担大组发言等等。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将会帮助学生扫除说话的障碍,使学生敞开心扉,正确表达自己的思维和想法,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心理学研究表明:语言是思维的外壳,也是思维的结果。语言是沟通与理解的载体。一方面学生的感觉、知觉是用语言概括地表达出来的;另一方面学生通过语言活动表达自己的思想,并且调节自己的思维和行为。学前儿童在与成人的交流过程中,已经初步培养了语言表达的能力。但在入学以后,各科的学习都向学生提出了进一步掌握语言表达的要求。数学语言有着简洁性、条理性、抽象性、精确性等学科特点,与学前生活中的对话语言有着很大的区别。新的发展需要与学生原有的表达水平产生矛盾,这就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成为数学学习的必然,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以及初步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
二、小学低年级学生语言发展的特点
(一)口头语言
能正确发音,词汇的数量和质量在不断发展,掌握一定的语法结构,能用语言对话、独白,能连贯地表达自己的体验。口头语言在一年级以对话言语为主;2-3年级时,独白语言开始发展,一般到5-6年级,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初步完善。
(二)内部语言
即在外部语言的基础上、与抽象思维有更多联系,表达自觉性的真正的人的意识产生的语言已形成。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发现儿童往往自己说话,并且只说出自己的愿望和行动。即使有别的儿童在身旁,他说的话也与之无关,似乎是对自己说。
三、多方面多角度进行低年级数学语言能力的培养
(一)在倾听中模仿规范的数学语言
教师的言谈举止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低年级的学生具有很强的模仿能力,教师的数学语言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数学语言,这就要求教师语言规范,用词恰当,简明扼要。对概念陈述时要准确规范,合乎逻辑,对解题思路的论述要有理有据,为学生做出榜样,并要求他们认真倾听,给其模仿的机会。只有在认真倾听的前提下,才能有效地模仿数学语言。
(二)在口头表达中发展数学语言
1.训练学生说一句完整的话。低年级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有限,尤其是数学语言,更难于正确表达。教学时,教师注意引导学生用脑思考,用眼观察,用口表达,从抓好说一句完整的、准确的数学语言开始,逐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在课堂提问时,有的学生往往不习惯用一句完整的话来回答。
比如在一年级的《1-5的认识》这一课时,我问学生:“你们最喜欢的大象有多少头啊?”很多学生会回答:“1头。”于是,我会引导学生们说:“我最喜欢的大象有1头。”教师引导学生说完整的话,既培养了说话能力,又有句子的概念,学生在看一看、说一说中,初步学会一些数学语言,掌握最简单、最基本的思维模式。
2.训练看图说几句连贯的话。在学生学会说一句完整的话,掌握了最简单、最基本的思维模式之后,就要进一步训练学生说几句连贯的话。教学中要教会学生仔细地观察主题图,看清图上先是什么情况,后发生了什么情况,结果怎样,让学生根据不同图意学会讲几句连贯的、完整的话。比如,在教学加法的初步认识时,可引导学生看图叙述为:“树上有1只小鸟”为第一句话,“又飞来了2只小鸟”为第二句话,“现在树上一共有3只小鸟”为第三句话,学生能形象地感受到原来树上有1只小鸟和又飞来的2只合起来得到的总数就是一共有3只。通过看图描述,进行加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让学生理解加法就是求两个数合起来是多少。
(三)在具体情境中训练数学语言
教材中几乎每个例题都有一幅配套的主题图,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主题图,让学生在上课时多说说自己获取的数学信息,或者给大家编个小故事,或者给同桌说说自己的想法等等,让每个学生都有说的机会,提高学生说的积极性,能让学生说得简单而又清楚,训练数学语言能力。
(四)在动手操作中强化数学语言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经常要使用教具先进行演示,再让学生边自己动手操作,边用语言讲述过程,用语言表达数量之间的关系。
学生的语言表达过程反映的是学生的思维过程,加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训练可以提高学生思维的逻辑性、灵活性、准确性,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对小学生进行语言表达能力训练,对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等方面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兼,孙晓天主编.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袁军.教育心理专题.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7.
[3]杨庆余.小学数学教学研究.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6.
(责编 金 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