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2014-10-20陈晓霞

建材发展导向 2014年5期
关键词:城镇化发展

陈晓霞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快速推进,在新型城镇化快速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些必须高度重视并着力解决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就普遍的矛盾和问题建议

关键词:城镇化;发展;路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经历了一个起点低、速度快的发展过程,成为带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和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的主要平台。城市水、电、路、气、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显著改善,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高。进入新世纪,尤其新型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促进了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全面提升,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但在新型城镇化快速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必须高度重视并着力解决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就普遍的矛盾和问题,谈建议如下:

1 强化城乡规划编制,建立科学的规划体系

探索建立城镇化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产业规划等统筹衔接,多规融合的体制机制,形成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合理结构。加强区域城镇化顶层设计和总体研究,加快本地发展战略研究,新型城镇化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明确发展定位、发展方向、发展总目标和空间布局。加强编制交通体系、水系绿地、商贸物流、市政基础设施、教育卫生等专项规划,加强重点片区、重要街道、生态河道等重点部位城市设计,建设城市标志性建筑,培育城市新亮点,打造地域特色建筑精品。加强城乡规划执法队伍建设,推进城乡规划信息化建设,强化规划实施监督管理,提升规划执行效力,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2 加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进产城融合互动发展

立足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根据本地域特点积极发展城市经济,探索服务经济新模式,不断优化提升城乡产业结构,夯实城镇化的经济基础。围绕构建城镇化战略格局,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推动生产要素向城市群、城镇带、区域中心城市和小城镇集聚,加快壮大产业规模。以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为动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培育知识技术密集、产业关联度高、带动性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工业转型升级。加强产业园区建设与城市建设的有机衔接,发展特色鲜明、功能完善、宜业宜居的城市新区,推进城市新区产业高端化,促进产业集聚,带动人口集聚。注重增强就业吸纳能力,提高城镇产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发展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城镇产业体系。推动城镇化与服务业融合发展,着力提高城镇服务业比重,强化服务业重点地区、重点园区、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四大载体”支撑,积极发展金融保险、休闲旅游、现代商贸、文化创意、物流配送等现代服务业,积极营造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和体制环境。坚持生产性服务业与生活性服务业并重、现代服务业与传统服务业并举,拓展新领域、发展新业态、培育新热点。大力发展县域经济、镇域经济,增强县域综合实力,壮大优势产业,以市为单位整体提升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加快完善城乡各项服务网络,推动城市资本、技术优势与农村资源优势结合,促进城乡产业协调发展。

3 提升城镇基础设施承载能力,推进城乡公用设施现代化

按照“统一规划、适度超前、合理布局、整体推进”的原则,统筹推进城乡电力、交通、能源、水利、燃气热力、通信、给排水等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不断加强铁路、公路、机场、港口、轨道交通之间的衔接配套,提高组合效率,发挥整体优势,构建便捷、高效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大力加强公路路网建设,打开城市框架,不断提高城乡公路通达深度和通畅水平。实施公交优先战略,不断优化公交线网和公交站场枢纽布局,推进城乡客运公交化,努力构建现代化城乡公共交通体系。形成加快实施老旧管网改造,强化城市给水排水设施建设。加强城市桥梁安全管理,加强城市防洪、抗震、人防等功能设施建设,提高城乡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合理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发展地下停车、地下交通、地下商业、地下仓储等设施。加强地下管网建设,在城市道路新建和大修改造工程中集中配套建设地下公共管沟,统筹协调各类工程管线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因地制宜建设集中供热采暖系统,加快提高城镇集中供热普及率。加快建立完善与城镇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城镇科技、教育、文化、体育、医疗卫生、养老服务、人口计生、商业网点等现代化服务设施,不断优化设施空间布局,全面提升城乡公共设施服务水平。

4 加强信息化建设,构建新型城乡管理体系

以信息化、智能化助推城镇化,推广应用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推进智慧社区、智慧园区、智慧城区等智慧城市建设。加强城市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电信网、广电网、互联网“三网融合”,加快建设光纤宽带网络,完善城市地理信息、交通通信、社会治安、环境管理、市容管理、灾害应急处理等智能化信息系统,强化城市智能管理。

5 实行城乡生态共保,提高人居环境品质

加强城乡生态建设,促进城乡环境统筹规划和整治。着眼城乡生态系统源头保护和综合治理,建立城乡优势互补的环境保护和治理机制。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加强城乡生态环境监管。大力推进节能减排,严格落实节能减排责任制,集中抓好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节能减排。加强节约型城乡建设的区域集成和技术综合运用,积极参与国家低碳生态城(镇)建设试点示范,积极发展绿色生态城区。全力推进城市绿荫行动,建设高质量的林荫道路、林荫公园和立体绿化工程。加强水源地保护和用水总量管理,加强水质监管和检测,确保城乡供水水质。大力实施绿色建筑行动,深入实施供热计量改革和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加快推进公共建筑节能,突出抓好太阳能光热建筑一体化应用。开展城乡美化活动,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加快背街小巷和老城区绿色改造,提高城乡绿化美化亮化水平。

6 推进城乡民生共享,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创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体制机制,建立健全统筹城乡的公共服务体系,努力提高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加快完善公共财政体系,进一步加大对公共服务的支持力度。加强和改进城乡社区服务,加快推进和谐社区建设。不断完善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健全城乡社会保险体系和救助体系。重视旧城区、城中村、城郊结合部、农村社区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切实改善城乡低收入人群、弱势群体聚居地的人居和交通环境。

7 推动文化繁荣发展,培育本地特色

特色是一个地方一个区域发展的生命力。因此,在打造城市特色上,要重点围绕“文化、生态”进行打造。文化特色要发掘和利用好主体文化,形成地域鲜明的文化品牌。生态特色要规划和利用好天然的生态资源,合理利用和节约水资源,打造动植物和人共同生活的生态环境,加强生态和绿化工程建设,创建国家级园林城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要保留住原始生态。同时,系统挖掘建筑文化特质和文化基因,研究梳理地域特色鲜明的建筑符号、建筑材料和建造工艺,形成与城镇的历史、文化、经济、社会、环境相适应的建筑风格和城镇风貌。

猜你喜欢

城镇化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让老年农民挑起城镇化的重担?
坚持“三为主” 推进城镇化
城镇化面临的突出问题和应对之道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城镇化
加快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