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稠油油藏小井距蒸汽吞吐转蒸汽驱先导试验

2014-10-18何万军鲍海娟

特种油气藏 2014年4期
关键词:蒸汽驱井区稠油

何万军,鲍海娟,马 鸿,杨 柳

(中油新疆油田分公司,新疆 克拉玛依 834000)

引 言

新疆油田超稠油老区已进入开发中后期,处于蒸汽吞吐生产高轮次、高含水、低采油速度生产阶段,改善开发效果难度大,急需超稠油蒸汽吞吐后期有效接替开发方式。新疆油田于1992年在九1—九6区开展了不同井距蒸汽驱工业化应用,目前已连续汽驱生产22 a,整体区块采收率达到40%以上,已经形成配套的浅层普通稠油、特稠油蒸汽驱技术。河南油田、辽河油田和胜利油田先后开展过超稠油蒸汽驱先导试验,但均未得到大规模应用。新疆油田重32井区齐古组油藏埋深浅,油层温度仅为14℃,原油黏度高,试验难度更大。因此,需要详细论证超稠油蒸汽驱合理井网井距,优选合适转汽驱时机、蒸汽驱方式以及注采参数等,指导重32井区蒸汽驱先导试验。

1 试验区基本情况

试验区位于重32井区东北部,9个试验井组共计45口井,其中采油井36口,注汽井9口。试验区构造形态与区域构造形态一致,为一向东南缓倾的单斜,地层倾角约为3~9°。目的层J3q3层底部埋深为203~261 m,平均为238 m。油层厚度为7.6~14.0 m,平均为 9.7 m。油层孔隙度为23.5% ~33.0%,平均为29.96%。油层渗透率为145×10-3~4800×10-3μm2,平均为1331×10-3μm2。原始含油饱和度为65.0% ~76.4%,平均为71.8%。地面脱气原油密度为0.956 g/cm3,油层温度条件下,原油黏度为45×104~60×104mPa·s。

试验区蒸汽吞吐生产开始于2006年12月,已进行蒸汽吞吐11~12周期。截至2011年8月底,累计注汽为42.28×104t,累计产油为7.61×104t,累计油汽比为0.18,综合含水率为78.1%,采注比为0.82,采出程度为33.5%。经过4 a多的蒸汽吞吐开采,日产油量由75 t/d下降至25 t/d,含水由生产初期的56.3%上升至91.1%,蒸汽吞吐末期瞬时油汽比小于0.06,处于无效开发阶段。

2 蒸汽驱优化研究

2.1 高温驱替实验

为评价蒸汽驱驱替效率[1-3],选取重32井区典型岩心及原油样品,开展了热水驱驱油效率实验和蒸汽驱驱油效率实验。实验结果(表1)表明,随着温度升高,热水驱驱油效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当热水驱温度由120℃提高至200℃时,驱油效率由45.4%提高至56.2%,驱替温度在200℃时,蒸汽驱驱油效率比热水驱提高12.6个百分点。分析认为蒸汽驱对储层的润湿性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4],储层润湿性向亲水性发展,有利于原油的渗流。同时,稠油黏度对温度影响极为敏感,温度升高后,稠油黏度呈指数递减,油水黏度比大幅下降,稠油的流动能力明显改善,从而导致蒸汽驱的驱油效率较高。

表1 风城油田重32井区驱替实验结果

2.2 井网井距

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反九点井网最终采收率为53.7%,反五点井网最终采收率为42.3%。主要原因在于反九点井网采注井数比高,在单井排液量相同的条件下,反九点井网单井注汽速度较大,到达井底的蒸汽干度较高,总体热能利用效率和生产效果较好。

利用窦宏恩模型[5]计算,重32井区50℃原油黏度为10000 mPa·s时,蒸汽吞吐7~15轮次加热半径为28.7~34.3 m,对应的最大有效井距为57.4 ~68.4 m。当井距为 45、50、55、60、70 m 时,采收率分别为 55.0%、53.7%、50.1%、44.5%、40.5%,累计油汽比分别为 0.19、0.18、0.16、0.15、0.13。随着井距增加,采收率、累计油汽比逐渐变小。井距过大时,蒸汽吞吐后井间连通较困难,井距过小时,容易发生汽窜。综合考虑蒸汽吞吐加热半径和最终采收率,优选井距为50 m×70 m反九点井网。

2.3 剩余油饱和度

由于井间动用程度的差异,剩余油饱和度在平面上分布不均匀,井筒附近20 m处动用程度较高,剩余油饱和度为20% ~40%,井间动用程度较低,剩余油饱和度为50%~72%。由于蒸汽超覆作用影响,纵向上油层中、上部动用程度较高,而油层下部动用程度较小,含油饱和度下降幅度略小。主力油层第2~5层剩余油饱和度为48.0%,较原始含油饱和度降低了44.0个百分点,第6~9层目前剩余油饱和度为51.0%,较原始含油饱和度下降了27.1个百分点,第10~13层剩余油饱和度为50.2%,较原始含油饱和度下降了19.0个百分点。

蒸汽吞吐剩余油饱和度(转蒸汽驱开发时起始含油饱和度)越高,蒸汽驱阶段采收率越高;反之则越低[6]。50℃脱气原油黏度10000 mPa·s的条件下,分别模拟油层有效厚度为4、6、8、10 m,剩余油饱和度为40%、45%、50%、55%时,蒸汽吞吐后转蒸汽驱的生产情况。模拟结果表明,随有效厚度、剩余油饱和度增加,产油量、油汽比增加。

2.4 热连通程度

大量特稠油、超稠油蒸汽驱研究[7-9]和现场实际生产结果表明,井与井之间的热连通程度对于提高蒸汽驱开发效果至关重要。

模拟结果显示,蒸汽吞吐7~8轮次后,井组完善区域,井间基本连通,温度场已经满足转蒸汽驱的要求,采出程度为22.3%。2011年8月试验区实际转蒸汽驱生产时,已蒸汽吞吐13~15轮次,采出程度已达到33.5%,大部分井的油层中上部温度超过80℃,试验区局部出现井间窜通状况(图1),为后期蒸汽驱生产带来不利影响。

2.5 蒸汽驱方式

现场试验和室内研究结果表明,间歇汽驱方式[10-12]可以提高蒸汽波及系数,推进较为均匀,进一步改善汽驱油汽比,有效提高开发效果,试验区J3q3层以连续汽驱300 d转间歇汽驱效果较好。为确定间歇汽驱的最佳方式,分别以注90 d停30 d、注90 d停60 d、注90 d停90 d生产,得到最终采收率为49.4%、44.6%和41.5%,证明间歇汽驱间歇时间以注90 d停30 d方式为宜。

2.6 蒸汽干度

模拟对比了井底干度分别为20%、30%、40%、50%、60%、70%及80%时的蒸汽驱开发效果。随着井底蒸汽干度增加,开发效果逐渐变好,当井底蒸汽干度大于40%时,采出程度和累计油汽比的增量逐渐减少,井底蒸汽干度以40% ~50%较为合适。

图1 试验区J3q3层蒸汽吞吐温度场

2.7 原油黏度

重32井区50℃脱气原油黏度的分布范围为5000~20000 mPa·s,分别模拟对比了50℃脱气原油黏度分别为 5000、10000、15000、20000 mPa·s时的开发效果。结果表明,当原油黏度大于14000 mPa·s以后,蒸汽驱效果显著变差,最终采收率小于32%。因此,蒸汽驱应选择原油黏度小于14000 mPa·s的区域。

3 蒸汽驱现场试验

图2 重32井区蒸汽驱生产阶段划分

2011年8月底,重32井区小井距蒸汽驱9个试验井组由蒸汽吞吐生产转入蒸汽驱生产,蒸汽驱阶段按照生产动态特征可以划分为启动阶段、稳定汽驱阶段和突破汽驱阶段等3个阶段(图2):①启动阶段,油层大量吸汽,地层能量开始恢复,产液量大幅度增加,注汽井注汽压力由2.4 MPa上升至3.4 MPa,采油井产液温度由70℃上升至90℃;②稳定汽驱阶段,随着地层能量的日益增加,地层吸汽趋于平衡,日注汽量和日产液量趋于平稳,产油量和油汽比逐步上升,随着蒸汽驱替作用增强,采油井产液温度由90℃上升至95℃;③突破汽驱阶段,采油井产出液温度继续上升,平均产液温度达到98℃,部分采油井产液温度超过100℃,并有蒸汽从生产井产出,部分采油井无法正常生产。2013年5月试验区转入间歇汽驱生产,间歇汽驱阶段采油井产液温度、井口压力下降,自喷井由17口降至7口,汽窜井减少,日产油量由29 t/d上升至51 t/d,阶段油汽比达到0.143,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现场试验结果表明:蒸汽驱过程中存在一个压力和温度传递见效时间段(即启动阶段),在稳定汽驱阶段含水率有所下降,为原油集中采出时段,随着蒸汽大量注入,容易冲刷形成高渗透通道,注入的蒸汽直接窜流至采油井,导致蒸汽无效循环,无法形成有效驱替效果。间歇汽驱可以延长注入蒸汽在油藏中的停留时间,热量扩散更加均匀,在停注阶段,由于毛细管力的渗吸原理及油、水之间的密度差,实现了油藏中油、水重新分布。另外,间歇汽驱过程中注汽与停注周而复始,不稳定压力变化促使高渗透层与低渗透层之间产生热流体交换,从而扩大了蒸汽的波及体积,复注后,可提高驱替效率,改善蒸汽驱的开发效果。

4 结论与建议

(1)蒸汽驱的驱油效率明显高于热水驱,200℃蒸汽驱的驱油效率达到68.8%,残余油饱和度为21.0%,200℃热水驱的驱油效率为56.2%,残余油饱和度为29.5%。

(2)直井超稠油蒸汽驱过程中反九点井网具有较大的优势,蒸汽驱井距筛选主要考虑不同原油黏度下蒸汽吞吐末期加热半径和最终采收率。

(3)重32小井距试验区J3q3层蒸汽吞吐8个周期左右,油层可以形成有效热连通。蒸汽吞吐阶段采出程度过高时,井间容易形成蒸汽窜流通道,对后期蒸汽驱开发不利。

(4)为达到较好的开发效果,要求蒸汽吞吐末期剩余油饱和度较高,剩余油饱和度越高,蒸汽驱阶段采出程度越高;反之则越低。

(5)数值模拟与现场试验均表明,间歇汽驱可以有效控制井间汽窜,改善蒸汽驱开发效果,提高经济效益。

[1]高明,王京通,宋考平,等.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后蒸汽驱提高采收率实验[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9,16(4):77-79.

[2]王胜,曲岩涛,韩春萍.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后转蒸汽驱驱油效率影响因素——以孤岛油田中二北稠油油藏为例[J].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11,18(1):48-50.

[3]东晓虎,刘慧卿,张红玲,等.稠油油藏注蒸汽开发后转热水驱实验与数值模拟[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12,19(2):50 -53.

[4]阳晓燕,杨胜来,李秀峦,等.蒸汽驱对储层润湿性的影响[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12,19(3):87-89,93.

[5]窦宏恩,常毓文,于军,等.稠油蒸汽吞吐过程中加热半径与井网关系的新理论[J].特种油气藏,2006,13(4):58-61.

[6]王静伟,吉素华,曲剑,等.特稠油油藏过热蒸汽驱数值模拟研究——以井楼油田A区为例[J].新疆石油天然气,2012,8(1):70 -75.

[7]冯国庆,郭书菊,郑爱萍,等.克拉玛依九9区齐古组稠油提高开发效果研究[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4(2):86 -90.

[8]秦国伟.蒸汽热采中考虑温度场影响的流体渗流动力学模型[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11,30(5):148-151.

[9]肖卫权,高孝田,张玉霞,等.河南油田超稠油油藏蒸汽驱的可行性及先导试验[J].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2(1):45 -48.

[10]付崇清.欢喜岭油田齐40块蒸汽驱开发实践与认识[J]. 石油地质与工程,2007,21(2):39 -42.

[11]韩彬.辽河油田齐40块蒸汽驱汽窜特征与控窜对策[J].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11,30(6):148-152.

[12]张义堂,张建,沈德煌,等.热力采油提高采收率技术[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6:8-10.

猜你喜欢

蒸汽驱井区稠油
相变换热技术在油田稠油开采中应用
井区水窜水淹综合调控关键技术研究与试验
稠油热采区块冷采降粘技术应用
辽河中深层稠油蒸汽驱技术研究与应用
鄂尔多斯盆地靖安油田杨66井区延9储层敏感性评价
鄂尔多斯盆地靖安油田杨66井区延10储层宏观非均质性研究
浅谈基层井区的团队建设
克拉玛依稠油MOA基质沥青改性及应用
辽河油田蒸汽驱国内首次大规模开发超稠油
胜利稠油蒸汽驱开发现状及主要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