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梨潜皮蛾及梨圆蚧的发生及防治

2014-10-17尹杰卉

吉林农业 2014年10期
关键词:发生规律防治

摘要:梨潜皮蛾、梨圆蚧主要为害苹果和梨。其中梨潜皮蛾对苹果和梨为害最重。梨圆蚧是世界性危险害虫,是国际检疫对象,因此要根据它们的发生规律及特点不同进行综合防治。

关键词:梨潜皮蛾;梨圆蚧;为害特点;发生规律;防治

中图分类号: F326. 2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4.19.0073

1 梨潜皮蛾的发生及防治

1.1梨潜皮蛾的为害特点

梨潜皮蛾又叫串皮虫,在辽宁、河北、河南、山东、山西、京津地区、陕西、江苏等省市均有发生。梨潜皮蛾为害苹果、梨最重。幼虫在寄主枝条或梨果表皮下潜食,初期出现弯弯曲曲线状隧道,后期隧道汇合,使枝条皮层剥离翘起,严重的能使所有新嫩表皮破坏。树皮受害后常使水分散失,树势衰弱,冬季易受冻害。翘皮下常有各种害虫潜伏越冬。果皮受害后,里面变黑。

1.2梨潜皮蛾形态及发生规律

梨潜皮蛾梨在东北每年发生1代,其他地区每年发生2代,以幼虫在为害枝条及下虫道内作茧越冬。春季树体萌动时开始活动,在华北地区5月幼虫老熟,并在潜皮下作茧化蛹,蛹期约20天,6月中下旬羽化成虫并产卵,成虫寿命为5~7天,卵期5~7天,7月份第1代幼虫为害,8月份出现第1代成虫,第2代幼虫9月发生,11月份准备过冬。成虫在夜间羽化并在夜间交尾和产卵,卵散产,产在表皮光滑无毛的幼嫩枝条上。以1~3年生枝上为多。初孵幼虫以汁液为食,随幼虫龄期增加,虫体增大造成的虫道加宽,幼虫体扁平白色。顺虫道用手摸时幼虫所在部位稍高,可以感觉到幼虫的所在。老幼虫在也道内作一肾形、红褐色虽化蛹,成虫羽化时将蛹皮带出茧外约1/3~1/2。成虫羽化期阴雨、湿度大,成虫寿命长,产卵多,孵化率高。低洼地靠近水源,果园生长旺盛,枝多茂密,为害重,而干旱年份则轻。梨幼树壮树上的梨潜皮蛾幼虫发育快,个体大。在苹果枝条上的梨潜皮蛾幼虫在梨枝条上的化蛹、成虫羽化均提早约5天。高温干旱对梨潜皮蛾发育不利。

1.3梨潜皮蛾的防治方法

人工防治。刮治越冬幼虫;结合修剪,剪除虫害枝梢;捕杀幼虫和蛹:在虫口密度较小的果园,在幼虫为害期顺虫道细看,发现鼓高处和断头处大多有幼虫,可用手压死。6~7月间幼虫在蛹处表皮翘起,易找见,可用手压死;药剂防治在虫口密度大的果园,抓成虫羽化期喷洒农药以杀死成虫,可喷灭扫利、功夫菊酯、速灭杀丁、杀灭菊酯2000倍液或喷敌敌畏1000倍液等。

2 梨圆蚧的发生及防治

2.1梨圆蚧的为害特点

梨圆蚧是世界性危险害虫,国际检疫对象,在中国东北、华北、华东、华中、西北等地均有分布,为害则偏于北方,影响出口。以成虫、若虫、仔虫用刺吸式口器固定为害,果树枝、干、嫩枝、叶片和果实等部位,喜群集阳面,夏季虫口数量增多时,才蔓延到果实上为害。受害枝干生长发育受到抑制,常引起早期落叶,严重时树木枯死,叶片受害处变褐,同时产生枯斑或叶片落脱,果实受害随不同寄主植物而异,苹果果实受害处有的品种表面凹陷,有的品种虫体周围产生紫红色晕圈。梨果受害时果实表面产生黑褐色斑点,严重时果实龟裂,影响果品质量和经济价值。

2.2梨圆蚧的发生规律

在北方一年发生2~3代,在南方发生4~5代,以2龄若虫和少数雌成蚧越冬,翌年果树开始生长时,越冬若虫继续危害。在辽宁兴城,越冬若虫到6月份发育为成虫,并开始产仔,越冬雌成蚧在5月份开始繁殖,由于越冬虫态不同,产仔期拉得很长,造成世代重叠,第一代若虫发生期在7~9月,第二代在9~11月。山东烟台地区,第一代若虫盛发期在6月下旬,第二代在8月上中旬;河南兰考地区,第一代若虫盛期在6月上中旬;成蚧可两性生殖,也可孤雌生殖。成蚧直接产卵于介壳下。若虫出壳后迅速爬行,分散到枝、叶和果实上危害,2~5年生枝条被害较多,若虫爬行一段时间后即固定下来,开始分泌介壳。雄成蚧羽化后即可交尾,之后死亡。雌成蚧继续在原处取食一段时间,同时繁殖后代,之后死亡。梨圆蚧远距离传播主要是通过苗木、接穗或果品运输,而近距离传播主要借助于风、鸟或大型昆虫等的迁移携带。

2.3梨圆蚧的防治方法

物理防治:生物防治。该虫天敌资源十分丰富,目前已知有50余种。其中,重要的种类有红点唇瓢虫,肾斑唇瓢虫及跳小蜂等,只要很好地加以保护利用,梨圆蚧一般不会造成很大损失;人工防治。结合冬季修剪,剪除介壳虫寄生严重的枝条,集中烧毁;加强检疫。引种及购买苗木要加强检疫。

药剂防治:初发生果园常是点片发生,可采取人工清除有虫枝条或刷抹有虫枝,以免其蔓延;在果树休眠期、发芽前喷洒3~5波美度石硫合剂。3、6月上、中旬第一代若虫发生期较集中,是生长期防治的关键时期。可用40%速扑杀乳油或20%蚧死净乳油1000倍液喷施,效果明显。

参考文献

[1]王进忠,覃晓春,等.果树病虫害防治技术[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147.

[2] 王彩明 .梨潜皮蛾的发生与防治[J].山西果树,1998,(3):26.

[3]王进忠,覃晓春,等.果树病虫害防治技术[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148.

[4]王进忠,覃晓春,等.果树病虫害防治技术[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154.

作者简介:尹杰卉,集安市人参特产业发展中心,农艺师,研究方向:农业技术推广。endprint

猜你喜欢

发生规律防治
双叉犀金龟在豫南的危害及防治技术研究
小麦蚜虫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初探
冠瘿病在阿勒泰地区发生规律及防控措施
公路桥梁常见病害原因分析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