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师教学深度转型:迈向智慧教学

2014-10-17陈璐瑶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14年9期
关键词:教学智慧课堂教学改革智慧教学

陈璐瑶

摘要:我国中小学在课堂教学改革方面取得长足进步的同时,问题依然存在,突出表现在教学改革“质”的达标性:

课堂教学改革的效果和深度不够,还需要全面提升质量和内涵。而课堂教学问题的关键在于教师如何理解与

改进课堂教学。作为教师教学转型的目标,智慧教学需求教师在教学内容、过程、方式、评价四方面予以转变。

关键词:教学转型 智慧教学 课堂教学改革 教学智慧

为了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深化课堂教学改

革,2012年7月16日,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印发了

《关于重庆市义务教育“卓越课堂”五年行动计划的

通知》(渝教基[2012]53号),首次对构建中小学

“卓越课堂”提出了要求,并特别制订扩大至全市的

义务教育“卓越课堂”五年计划。计划特别指出课堂

教学亟待由“勤奋型”教学向“智慧型”教学的转变,

并对新型课堂在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学

习方式等方面的改革提出了具体要求,对广大中小

学一线教师的教学转型给予了急切呼唤。

一、转型背景:现行教学改革之需

自新课改实施以来,广大中小学在课堂教学方

面已发生根本性变化,尤其表现在教学方式、方法

以及师生关系方面,其中最显著的特点就是由“教”

的课堂正在向“学”的课堂迈进,由“知识传授”课堂

向“智慧课堂”转型,但是,在取得显著成效的背后,

依然存在着问题,突出表现于教学改革“质”的达标

性:课堂教学改革的效果和深度不够,还需要全面

提升质量和内涵。对于当前存在的问题,韩立福教

授明确指出,其原因就在于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

最有影响的核心问题就是教师的观念跟不上,教师

教学转型不到位,严重影响了我国课堂教学改革的

进程与速度,只有实现教师教学转型,才能在真正

意义上深化素质教育,才能推动课堂教学改革。

那么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是什么?教师教学转

型应该转到哪里?崔允潡教授提出教学改革的最终

目的是“让学生学习增值”,即让学生更想学,更会

学,学到更多知识技能,对学生个人的发展更有意

义。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顾泠沅教授则认为课

堂教学改革的方向是以学生学习为中心来组织教

学,课堂教学总是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

设计与改进。透过崔允都教授和顾泠沅教授对改

革最终目的的认识,纵然说法不尽相同,但都不谋

而合透露出一点相同之处:对教师的角色及作用提

出了新的要求。不论是“让学生学习增值”,还是“以

学生学习为中心组织教学”,无一不与教师教学紧

密挂钩。课堂教学改革伴随而来的时新理念,对教

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处在课堂教学改革最前线

的广大教师,作为教学改革的实施者与实践者,其

教学理念的转型与否与课改的成效存在着最基本

的联系。

二、转型准备:基本概念的厘清

现行的课堂教学改革对教师的教学方式提出

了新的要求,呼吁教师由单纯的勤奋型讲授向“懒

惰型”教学转变,那么什么是“懒惰型”教学?笔者认

为,这种教学方式旨在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

体,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教师

把一大堆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自行解决。发挥学

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在真正意义上享有课堂教学主

体地位,教师首先就要对自己如何建构一堂课有清

晰的设计。新型课堂的建构,不仅需要教师富裕充

盈的专业知识,更需要教师正确选择教学方式,而

如何选择便与教师的“智慧”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对于“智慧”的含义理解,《现代汉语词典》把

“智慧”定义为“辨析判断、发明创造的能力”;《辞

海》则解释为“对事物能认识、辨析、判断、处理、和

发明创造的能力”;《新华字典》第10版解释为“对

事物能迅速、灵活、正确地理解和解决的能力”。结

合以上定义,尽管小有不同之处,但三者都将“智

慧”最终定格于“能力”,显然,“智慧”是一种能力。

而心理学认为,所谓“能力”,是顺利实现某种活动

的心理条件。从这层意义上讲,“智慧”所体现出的

“能力”又与“活动”相关,是在具体活动中所表现出

来的。

那么,教学作为师生双方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

活动,其对“能力”的要求不言而喻,自然而然也就

落脚到“智慧”,这种贯穿于教学实践中的“智慧”,

我们称之为“教学智慧”。结合教学,所谓教学智慧

便不难理解为“教师面临复杂教学情境所表现的一

种敏感、迅速、准确的判断能力”。然而在具体教学

情境中,教学智慧不仅仅是教学能力的表征,因为

教学本身的不确定性,其自身具有复杂性,要在复

杂、千变万化的教学情境中正确引导进行有效教

学,教学智慧除了体现为教学能力之外,也是对教

师优良教学技巧、教学方法、教学艺术的追求。事实endprint

也是如此,宋乃庆教授认为:“教学活动是一种复杂

的、人为的和为人的实践活动,‘为人表明教学活

动应具有确定性;‘人为表明教学活动具有不确定

性;‘复杂表明教学活动必须在不确定性中寻求确

定性。而这个过程则意味着教学活动开展必须具有

教学智慧,教学智慧不仅与教学方法相近似,也与

教学艺术相近似。”

教学智慧呼唤智慧教学,什么是智慧教学?韩

立福教授在书中对智慧教学的价值追求进行了这

样的说明:“学生由‘懒惰型学生逐步成长为‘勤奋

型学生,教师由‘勤奋型教师逐步成长为‘懒惰

型教师。”韩教授明显是对教师与学生两大教学主

体进行了角色界定,教师不再像以前依据知识内容

全盘讲授,学生也不像以前无条件接受学习。这种

线性的、固化的教学模式在这里被抹去。智慧教学

是对学生主体积极性的迫切召唤,也是对教师主体

主导性的科学追求。

三、转型过程:四大方面的转变

为了进一步更新教学观念,深化课堂改革,有

效转变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全面提高教

学质量,在制定的“卓越课堂”计划中,重庆市教委

对课堂改革的具体目标做出了诠释,在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式、学习方式、教学评

价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目标具体划分。因此,这对中

小学教师而言,教师要实现教学转型,构建符合当

前教学改革的新型教学理念,由之前的“勤奋讲授”

向“智慧教学”的转变呼之欲出。

1.教学内容转型:由“知识讲授”向“问题学习”

转变

古语所言教师,“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

过多地对学生传授知识,所谓“言传身教”亦很好表

达了这层意思。时至今日,于教学改革的浪潮下,广

大中小学教师在更多的时间内还是注重于间接知

识的传授,缺乏让学生主体主动去发现问题,动脑

思考的教学理念。然而,出现这种情况也着实在情

理之中。以前的应试教育太过于关注学生的学业成

绩,学业成绩被抬升为考评学生学习情况、教师教

学情况的唯一标准,在这种死板教条的评价体系

下,教师不得不在有限时间内尽可能多地传授学生

间接知识,这种以单纯“知识讲授”的教学内容也随

之固定下来而形成定式思维。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

能力,而“卓越课堂”计划也明确提出课堂教学内容

要注重对育人价值的挖掘。学生是有鲜活生命力的

个体,他们有活力,也有能力去探索无涯学海。那么

教师首先应该想到的或应该做的就是如何让其发

挥得淋漓尽致,教师最重要的是要教给学生善于发

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获得知识的方法,而不是一

味地直接传授。由“知识讲授”向“问题学习”转变,

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一步,也是教师教学转

型的第一步。

2.教学过程转型:由“先教后学”向“以学定教”

转变

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中小学教师在长期的

教学实践中形成了传统的教学思维——“先教后

学”。“先教后学”是指教师带领学生一步一步地学

习知识,教师主要起“示范”作用,而学生主要是跟

着“模仿”。“先教后学”的弊端是不言而喻的,既没

有考虑到学生当前的认知水平,也没能顾及到学生

对新知的情绪状态。“这种教学忽略了学生的潜能、

差异和主体性,既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

力,也不利于让学生学会学习。”

陶行知先生曾说:“教什么和怎么教,绝不是凭

空可以规定的,他们都包含‘人的问题,人不同,则

教的东西、教的方法、教的分量、教的次序都跟着不

同了。”这段话则明白清晰地告诉我们,教学应依

据学情而定,也就是“以学定教”。“学情”指当前学

生学习的基本情况,不仅包括学生对已有旧知识的

掌握以及对当前新知识的了解,也包括学生当前的

心理隋绪状态。课堂教学改革倡导课堂教学要体现

学生的主体性,从课堂呈现层面来讲,主体性的体

现说到底还是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问题,而扩大学

生的参与程度最终还得落脚到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设计教学,也即是“以学定教”。

3.教学方式转型:由“单干学习”向“合作学习”

转变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传统课堂教学更多关注于

学生的学习成绩,教师拼命地教,学生拼命地学。教

学过程中,教师也通常要求学生单独完成学习任

务,加之平时考试注重对学生排名次,这样便造就

了学生陷入“单干”的怪圈,学生之间缺乏基本的沟

通交流,基础好的学生还勉强能掌握新学知识,而

基础不好的学生却只能“望洋兴叹”。

新课程改革提倡“不让一个孩子掉队”,“卓越

课堂”也提出“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理念,要求endprint

教师转变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社会学提出

“课堂是雏形的社会,是培养学生适应社会能力的

地方”。从此角度来看,课堂应该是学生自我发挥的

舞台,是师生、学生共同交流的场所。反观合作学习

的提出背景,也正是缘于传统教育的弊端。合作学

习倡导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协作,使教学在单位

时间内取得最大的成功与更高的产出,最重要的

是,它巧妙地化解了传统课堂中师生之间的尴尬关

系,让死板的课堂走向活跃,激发每一个学生的学

习潜能。

4.教学评价转型:由“单一评价”向“多元评价”

转变

教学改革时至今日,我们依旧发现大部分学校

评价学生的标准依然是参考其学习成绩(分数的高

低)。教学评价自身所应包含的反馈、调节、激励功

能完全被抹去,更多体现的是甄别学生、聚焦差距

的作用。依据新课改的要求,科学的教学评价不仅

要关注学生学习结果,重视学生能力的提升,也要

关注学习的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以及个体差

异性。对此,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明确指出,要把教学

评价放在重要的位置,针对当前评价单一的情况做

出科学合理调整。

由于学生主体间年龄、背景、心理等因素的不

同,不同学生之间的表现也各有千秋,显然,用单一

评价标准来衡量学生的学习情况是不合理的。学生

的智能是多元的,对此,教学评价也一定要采取面

向全体、多元的评价标准,形成集教师、学生、家长

为一体的评价主体,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法,从而

发挥教学评价原有的反馈、调节、激励、导向功能。

斯塔费尔比姆提出:“评价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

证明,而是为了改进”。因此,作为工作在教学一线

的中小学教师,改变当前单一的评价标准,采用多

元化的评价方式便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仅是改进当

前课堂教学的必然趋势,也是推进教学改革的应有

之义。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学智慧课堂教学改革智慧教学
从百度“神灯搜索”看课堂教育教学的变革
基于智慧教学理念的翻转课堂教学流程与互动系统设计
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改革的进展及需要解决的问题
以学习起点为基础构建高效课堂
高三语文高效课堂之有为有不为
课程智慧教学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