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套油水系统层状油藏开发实践与启示
2014-10-17罗钰涵
罗钰涵,巢 越,罗 南,唐 华,徐 莎
(1.中石化江苏油田分公司,江苏 扬州 225000;2.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102249)
引 言
陈堡油田陈3断块构造位置位于高邮凹陷东部吴堡-博镇断裂带中段,纵向上含油砂体多、沉积类型多、层间差异大,平面上储层非均质性强。1997年投入试采,经历了天然能量开采、注水开发、细分层注水、细分层精细注水4个开发阶段。目前分5套开发层系,采油速度为1.2%,采出程度为17.0%,综合含水为80.1%。针对该油藏储量动用不均衡、采油速度偏低、水驱动用状况差等问题,近年来通过不断的开发实践,在细分调整、井网优化、精细注水等方面进行了思路的逐渐转变,按储层物性、砂体展布形态组合进一步细分开发层系[1-2],配合以井网优化、精细注水为重点的分层系注采完善,大大改善了油藏开发效果,在提高采油速度的同时控制了油藏的含水上升率。
1 主要地质特征及开发难点
(1)含油井段长、含油砂体多、沉积类型较多,层间差异大,多层合采层间矛盾突出。陈3断块Ef含油层系自上而下分为、、、4个砂层组,含油井段为1540~1820 m,共分41个含油砂体。平均单砂体厚度为2.5 m。自下而上从三角洲前缘亚相逐渐过渡到滨-浅湖亚相,沉积类型较多,物性差异较大,孔隙度为14.7% ~30.7%,渗透率为4.1 ×10-3~3282.0 ×10-3μm2,总体为中—高孔、中—低渗型储层,个别砂体为高渗型储层。早期开发方式为一套井网控制,依靠天然能量逐层上返开发,多层合采层间矛盾突出,储量动用不充分。以砂层组为单位划分开发层系,多次细分调整后,未有效解决层间矛盾。
(2)含油面积小,含油带窄,地层较缓,井网控制和注采完善难度大。陈3断块E1f1单砂体含油面积大于0.5 km2的仅3个砂体,含油带宽最大400 m左右,其余大多数油砂体含油面积小于0.1 km2,含油带宽100 m左右。由于地层较缓,十几个甚至几十个油砂体由一套井网控制,油井无法占领构造高部位,初期多数生产井均部署在砂体的中部与边部,导致油井见水快、含水上升速度快。特别是、的部分砂体由于含油带较窄,油井初投产就见水,储量控制程度低,且注采井网难以完善,开发效果变差。
(3)天然能量较弱,地层能量下降快且难以恢复。陈3断块E1f1初期依靠天然能量开发,该断块西南有一个小断层封闭,油藏边部砂体不发育,水体范围小,采出1%地质储量地层压力下降1.622 MPa,弹性产量比为4.07,地层压力下降较快。2001年投入注水开发,由于该油藏含油带较窄,油水黏度比较大,为控制油井含水的上升,注采比一直偏低,导致地层能量严重不足,对于这类窄条带状油藏,后期很难仅依靠边缘注水补充或恢复地层能量,由此制约了该油藏开发效果的改善。
(4)受平面物性差异及层间非均质性影响,注水效果不理想。由于砂体沉积横向上相变较大,砂体发育程度各异,受微相控制非均质性较强,平面物性差异较大,据统计陈3断块E1f1小层平面渗透率级差最大达91.9。从储层物性测试资料分析,各砂层组的主力油层的渗透率明显高于非主力油层,层间矛盾突出。受平面物性差异及层间非均质性影响,油藏注水开发后呈现2种相反的趋势[3]:连通性好的砂体注水后,对应油井见效快,但含水上升也较快;而储层横向变化大、连通性差的砂体,边缘注水见效差。
2 主要调整方法及效果
2.1 有序层系细分调整
为有效提高陈3断块E1f1油藏储量动用程度,改善开发效果,在不同开发时期有针对性地进行了按自然砂层组细分、按砂体展布形态细分、按物性差异细分3种层系细分调整[4-6]。2001年将E1f1按自然砂层组细分为、2套开发层系,同时全面投入注水开发。调整后日产油从72.7 t/d上升到159.2 t/d,采油速度从0.73%上升到1.61%,大部分对应油井1~3个月见到注水效果,但有效期较短。2005年继续按自然砂层组细分,将进一步细分为2套开发层系,实施分层注水,2套开发层系注采井网基本完善,采油速度在1.1%左右保持稳产,近4 a综合含水率控制在60%~70%。随着开发的不断深入,层间、层内矛盾日益突出,部分注水井表现出较强的单层突进现象,产量随含水上升而下降。
2009年以来,为减少层间矛盾,在沉积微相研究基础上,对陈3断块E1f1各砂体储量、有效厚度、层间级差及层间隔层分布等进行了分类评价,提出了层系的进一步细分。首先根据砂体展布形态细分 E1f11+2开发层系[3],即含油带较宽的~砂体作为一套开发层系(图1),其他非主力砂体~与组合作为另一套开发层系(图2)。
图1 陈3断块E1f11-1 ~E1f11-6开发层系井网
图2 陈3断块E1f11-7~E1f11-11、E1f12开发层系井网
图3 陈3断块E1f1含水与采出程度关系曲线
2.2 合理优化井网
图4 陈3断块数值模拟E1f1理论模型
结合陈3断块E1f1油藏储层非均质特征和油藏水淹特点,设计油藏数值模拟理论模型(图4),研究注采井距与含水上升的关系[9-10]。研究表明:在油藏保持相同采油速度条件下,井距越小越有利于控制含水上升,采收率也就越高。在保持单井相同产液量条件下,150~200 m井距有利于控制含水上升。在经济条件许可的前提下,适当增加注采井数,同时严格控制单井生产压差,是提高此类油藏开发水平的有效办法。在此基础上,针对含油面积较宽的油藏设计了3套矢量化井网进行数值模拟优化,以确定合理的井网形式:交错排列井网、反五点法井网、反七点法井网。3套方案计算对比,综合考虑含水上升速度及累计产油,推荐局部反七点法的布井方式(图5)。
图5 不同布井方式下含水率与采出程度对比
另外,对不同黏度比油藏的研究结果表明:原油黏度越大,无水采油期短,含水率上升快,相同含水时采出程度越低,大部分油在高含水期采出。陈3断块E1f1油藏地下原油黏度为27.8×10-3μm2,由于早期采用逐层上返的开发方式,单井上返时平均含水率为82%,一部分油井在还具有一定产能且未达到特高含水阶段就调层,导致部分可采储量损失,局部井间区域剩余油富集。2013年结合合理井网优化研究成果,在陈3断块实施加密调整,形成局部七点法井网,挖潜效果显著,如构造边部的陈3-110井,钻遇油层2层7.4 m,初期日产油12.2 t/d,目前日产油8.9 t/d,含水率为28.1%。构造高部位的陈3-111井与邻井井距小于100 m,钻遇油层7层27.1 m,初期日产油11.3 t/d,目前日产油10.2 t/d,含水率为28.6%。目前标定采收率为31.8%,较细分前提高了3.8%。
2.3 开展精细注水调整
近年来,陈3断块E1f1立足注水稳油,从注采平衡原理入手,根据各层系实际地层压降与注采比IPR关系及拟合曲线来确定合理注采比,回归式计算出对应的合理注采比分别为0.56、1.25、0.80。结合前述层系细分与井网优化研究,开展精细注水,不断细分完善注采井网,增加水驱方向,提高实际注采比,补充地层能量,扩大水驱波及体积[11-12]。
2.3.1 强化非主力层注水,减少层间矛盾
陈3断块E1f1各砂层组内的单砂体含油面积大小不一,层间矛盾突出,纵向上各砂体注水状况不均。为有效提高水驱动用程度,强化非主力层注水,2009年E1f13增加注水井4口,构造高部位转注2口,同时为了减少层间矛盾,采取分注、增注、调剖、堵水等多种进攻性措施,在控制主吸层吸水量的同时增加非主力层的吸水量,通过强化注采调整,陈3断块层系地层能量得到一定的补充,水驱开发效果变好,日产液量稳中有升,从93.4 t/d上升至189.3 t/d,日产油基本保持在40 t/d左右水驱控制程度由83.2%上升至90.4%,水驱动用程度由67.5%上升至70.1%。
2.3.2 内移注水井点,完善注采井网
2.3.3 开展切割注水试验,初见成效
由于高部位油井注水受效差,在注水井内移的同时开展切割注水试验[13-14],选择陈3-40—陈3-70、陈3-83—陈3-69、侧陈3-29—陈3-43、陈3-98—陈3-44井投转注,在、各形成2个行列式切割注水井组,实施后效果显著:高部位油井见到注水效果,陈3-81井日产油从0.9 t/d上升至 2.7 t/d,含水率由 87.7%下降至71.1%;低部位油井由之前的单向注水受效变成双向注水受效,有效提高注入水波及体积和驱油效率,陈3-6井日产油从2.6 t/d上升至4.5 t/d,含水率由83.9%下降至75.6%。
3 结论
(1)科学细分调整开发层系是改善多套油水系统层状油藏开发效果的有效手段。
(2)早期注水是小断块油田保持长期稳产的重要途径。对于窄条状油藏,地层能量下降后,后期依靠注水补充难以大幅度恢复,应采取早期注水或注采同步,尽早根据砂体展布形态、含油带宽度进行分层系精细注水,提高水驱动用程度,保持地层能量。
(3)要解决油藏“注不进、采不出”的问题,应以注水调整为中心,以水驱油,以网收油,建立有效的注采井网,强化注水提高储量控制程度、增加可采储量。
(4)对于油水黏度比较大的油藏,开发后期井间区域是主要的剩余油富集区之一,应重视合理井网井距研究,结合数值模拟和动态分析资料,加强井间加密调整。
[1]唐建东,金勇.小断块边底水油藏层系组合模式[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11,32(54):897-902.
[2]罗水亮,曾流芳,李林祥,等.多油层复杂断块油藏开发层系细分研究[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2(6):98 -102.
[3]孙敬,刘德华,张伟,等.层间非均质性对特低渗油藏注水开采的影响[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11,30(1):99-102.
[4]劳斌斌,刘月田,屈亚光,等.多层复杂断块油藏开发策略研究[J]. 断块油气田,2010,17(3):348-350.
[5]鲜波,熊钰,石国新,等.薄层油藏合采层间干扰分析及技术对策研究[J].特种油气藏,2007,14(3):51-54.
[6]石莉莉.双河油田高含水开发后期单砂层细分方法及应用[J]. 特种油气藏,2005,12(5):59-61.
[7]王延忠,董平川,马继红,等.不同水淹程度油层组合对油田开发效果的影响[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11,30(3):89 -92.
[8]王建.边水断块油藏层系重组的技术政策界限[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12,19(4):81-83.
[9]文华.边底水油藏开发效果及调整对策研究[J].特种油气藏,2009,16(2):50 -52.
[10]张贤松,谢晓庆,陈民锋.低渗透断块油藏合理注采井距研究[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11,18(6):94-96.
[11]牟汉兵,闫海霞,夏廷仪,等.张店油田精细注水实践与认识[J].石油天然气学报(江汉石油学院学报),2010,32(2):345 -348.
[12]邵建中.低渗透油藏精细注水研究[J].特种油气藏,2008,15(3):141 -142.
[13]王友启.胜利油田高含水期油藏水驱精细调整技术方向[J]. 石油钻探技术,2011,39(1):101-104.
[14]王振,牟勇.复杂断块油藏改善注水开发效果技术研究[J]. 特种油气藏,2009,16(5):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