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字理点燃学生学习汉字的热情

2014-10-17崔增亮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2014年9期
关键词:字理识字汉字

崔增亮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识字教学的效率高低,直接关乎阅读与习作的质量高低。因此,如何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一直是学者与一线教师探索研究的课题。

我观摩过吴琳老师的这节识字教学课,感受颇深。这节课的突出特点是运用构字理据讲授汉字,引发了学生对汉字的极大兴趣和热情。新课标要求低学段识字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因此,从小学开始就应该培养学生喜欢汉字的情感与态度,让学生逐步感受到汉字在中华民族文化中的价值与意义”,“既要让学生直接感受学习汉字对自己生活和学习的作用和价值,也要让他们逐渐感知汉字本身的魅力,而这些都不是简单的说教就能够奏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 。吴老师深谙此道,并融于教学实践当中,令人耳目一新。细品这节课,权以“四性”归要。

一、科学性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老师所传之道,定当正道。因此,教学的科学性当是首要的。目前,在识字教学中,凭主观随意曲解汉字的现象并不少见。如,用“我要吃食,因为我饿”解读“饿”字;用“一家一口一亩田”,解读“富”字;用“一个日本兵,拿着一把刀,杀了一口人,流了四滴血”解读“照”字;用“王姑娘,白姑娘,坐在石上把歌唱”解读“碧”字;等等。而吴老师遵循字理,对所授汉字进行科学的解读,尤其是对那些易讲解错的汉字,解读精准。如“徒”字,吴老师通过出示“■”,明确揭示“徒”字是与行走有关,右边 “土”表音,其本义为徒步行走。吴老师通过正本清源,纠正了学生因惯性思维而造成的误解。再如“益”字,学生说:“‘益的上面是‘高兴的‘兴去掉一个点,下面是皿字底。”学生的回答没有错,有些教师一般都满足于学生这个层面的回答,不再作解读,而吴老师却进一步借助字理讲明了“益”的上半部分“■”是“水”的变体,因而,十分明晰地讲明该字的本义及其引申义,为学生理解“相得益彰”这个成语扫除了障碍,使学生不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由这两个字例的教学可以看出,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掌握汉字学知识,运用字理解读汉字的重要。这样才能使识字更为科学,避免误读。

二、趣味性

汉字是一幅生动的画,是一首优美的诗,是一段有趣的故事。汉字的表意特质决定了汉字具有文化与趣味的元素,但在教学中常常被我们给忽略了。有些教师宁肯绞尽脑汁去编制主观臆造的歌谣、韵语,却不肯用一点时间挖掘、运用汉字本身的文化与趣味元素进行教学,这的确是一种莫大的遗憾。吴老师的教学恰恰改变了这一现状。如在讲解“豹”字时,吴老师先出示“豹”的甲骨文■,然后一步步向学生讲明:“古人就是用这样一幅简单的图画来表示‘豹。后来,■简化为■,人们又在它的右边加上一个表声的部件■,使这个字变成了形声字■,现在楷书写成‘豹。”吴老师通过字形的演变,讲明“豹”字的来历,生动而有趣,学生听得聚精会神,真正感受到了汉字的神奇与独特的魅力。

在讲解“窥”字时,吴老师巧妙抓住“窥”的形符“穴”,点明“窥”的本义“就是从小孔中偷偷地看”,并用一根细管让学生亲自体验,让学生在近似游戏的过程中极富情趣地感受了“管中窥豹”这个成语所表达的意思,通俗浅易,真正体现了快乐学习的真谛。吴老师充分利用汉字的表意性,调动汉字本身的趣味元素,达到了形与义、理与趣的统一。更重要的是,吴老师的识字教学形象有趣,大大激发了学生喜爱汉字的兴趣,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汉字的积极性。如此,字理识字教学的“隐性”效果远远大于课堂内的“显性”效果,这就是我们要追求的高效识字。

三、适度性

汉字在字形及字义的演变上是极为复杂的,因此,在使用字理时,哪些该讲,哪些不该讲,该讲的应讲到什么程度,也是需要把握“分寸”和“火候”的。那么,如何把握“分寸”?怎样的“火候”为宜?吴老师的这节课,可以说为我们做了很好的示范。这节课所讲解的汉字既有象形字、指事字,也有会意字和形声字,吴老师在处理上拿捏得十分恰当。在讲解象形字“豹”、指事字“寸”时,充分利用其表意的特点,借助图片和形体演示,加以直观、形象的解读,让学生一目了然,心领神会;在讲解会意字“泰”“益”时,没有对其字形的演变及多重引申义进行引证详解,只是对这些字的关键部件“氺”和“■”作点拨讲解,以帮助学生理解字义;对“窥”“徒”“渠”这些形声字,只讲明其形符和结构,以明晰字义,澄清学生的误解。

四、多元性

识字教学在小学语文中的作用与地位得到了众多学者与教师的重视,并为之努力研究创造了诸多识字方法,可谓百花齐放,尽显风采,百家争鸣,各领风骚。但是,“任何一种识字方法,有自身的优势但也存在劣势,试图用一种识字方法包打天下,去解决所有的问题是不可能的。因此,应该发挥各种识字方法的优势,针对不同阶段学生识字的特点和所要识的字的特点等因素,灵活地采用或并用多种识字方法”[《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 。黄亢美老师在其《如何依据汉字特点教学系列谈·字理+心理=合理》一文中所举的例子,就合理地把字理讲解与歌谣形式有机结合。如在讲“染”字时黄老师创作了下面这首歌谣:“上山割草木,加水反复煮;熬出颜色来,再放丝和布;搅和九次后,白布变蓝布。”这样既科学地讲明了字形与字义的关系,又运用了生动活泼的歌谣韵语,内容与形式达到了完美的统一,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多元识字的范例。

吴老师的这节课也从黄老师的教学中汲取养料,采用了多元的识字方法,效果颇佳。如讲解“泰”字时,问学生:“那你又怎样记住‘泰字呢?” 生甲:“老师,我把‘春字下面的‘日换成那部分(指‘氺),就是‘泰了。” 生乙:“我们学校是‘景泰小学,就有这个‘泰字。”学生用常见的“换一换”的方法和生活经验来识记“泰”字,吴老师便因势利导:一方面通过字形的演变讲解“泰”下面的部件“氺”,是由甲骨文“■”演变而来,是“水”的变体,形象可感,深入浅出;另一方面又运用朗朗上口、生动易记的韵语“春日去,雨水来。民安康,国安泰”帮助学生识记并理解“泰”字。这样多管齐下,相映成趣,用具体课例证明了多元识字所具有的妙味。

吴老师的这节识字课,运用字理解读汉字唤起了学生识字的兴趣和对汉字的好奇,所达到的教学效果是显而易见的。设想,如果我们的教师都能如此把握“分寸”和“火候”讲授汉字,我们的学生一定会对识字、写字充满期待,对汉字世界充满向往,识字写字的能力也一定会不断得到提高。

(作者单位: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

(责任编辑 张振清)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识字教学的效率高低,直接关乎阅读与习作的质量高低。因此,如何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一直是学者与一线教师探索研究的课题。

我观摩过吴琳老师的这节识字教学课,感受颇深。这节课的突出特点是运用构字理据讲授汉字,引发了学生对汉字的极大兴趣和热情。新课标要求低学段识字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因此,从小学开始就应该培养学生喜欢汉字的情感与态度,让学生逐步感受到汉字在中华民族文化中的价值与意义”,“既要让学生直接感受学习汉字对自己生活和学习的作用和价值,也要让他们逐渐感知汉字本身的魅力,而这些都不是简单的说教就能够奏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 。吴老师深谙此道,并融于教学实践当中,令人耳目一新。细品这节课,权以“四性”归要。

一、科学性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老师所传之道,定当正道。因此,教学的科学性当是首要的。目前,在识字教学中,凭主观随意曲解汉字的现象并不少见。如,用“我要吃食,因为我饿”解读“饿”字;用“一家一口一亩田”,解读“富”字;用“一个日本兵,拿着一把刀,杀了一口人,流了四滴血”解读“照”字;用“王姑娘,白姑娘,坐在石上把歌唱”解读“碧”字;等等。而吴老师遵循字理,对所授汉字进行科学的解读,尤其是对那些易讲解错的汉字,解读精准。如“徒”字,吴老师通过出示“■”,明确揭示“徒”字是与行走有关,右边 “土”表音,其本义为徒步行走。吴老师通过正本清源,纠正了学生因惯性思维而造成的误解。再如“益”字,学生说:“‘益的上面是‘高兴的‘兴去掉一个点,下面是皿字底。”学生的回答没有错,有些教师一般都满足于学生这个层面的回答,不再作解读,而吴老师却进一步借助字理讲明了“益”的上半部分“■”是“水”的变体,因而,十分明晰地讲明该字的本义及其引申义,为学生理解“相得益彰”这个成语扫除了障碍,使学生不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由这两个字例的教学可以看出,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掌握汉字学知识,运用字理解读汉字的重要。这样才能使识字更为科学,避免误读。

二、趣味性

汉字是一幅生动的画,是一首优美的诗,是一段有趣的故事。汉字的表意特质决定了汉字具有文化与趣味的元素,但在教学中常常被我们给忽略了。有些教师宁肯绞尽脑汁去编制主观臆造的歌谣、韵语,却不肯用一点时间挖掘、运用汉字本身的文化与趣味元素进行教学,这的确是一种莫大的遗憾。吴老师的教学恰恰改变了这一现状。如在讲解“豹”字时,吴老师先出示“豹”的甲骨文■,然后一步步向学生讲明:“古人就是用这样一幅简单的图画来表示‘豹。后来,■简化为■,人们又在它的右边加上一个表声的部件■,使这个字变成了形声字■,现在楷书写成‘豹。”吴老师通过字形的演变,讲明“豹”字的来历,生动而有趣,学生听得聚精会神,真正感受到了汉字的神奇与独特的魅力。

在讲解“窥”字时,吴老师巧妙抓住“窥”的形符“穴”,点明“窥”的本义“就是从小孔中偷偷地看”,并用一根细管让学生亲自体验,让学生在近似游戏的过程中极富情趣地感受了“管中窥豹”这个成语所表达的意思,通俗浅易,真正体现了快乐学习的真谛。吴老师充分利用汉字的表意性,调动汉字本身的趣味元素,达到了形与义、理与趣的统一。更重要的是,吴老师的识字教学形象有趣,大大激发了学生喜爱汉字的兴趣,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汉字的积极性。如此,字理识字教学的“隐性”效果远远大于课堂内的“显性”效果,这就是我们要追求的高效识字。

三、适度性

汉字在字形及字义的演变上是极为复杂的,因此,在使用字理时,哪些该讲,哪些不该讲,该讲的应讲到什么程度,也是需要把握“分寸”和“火候”的。那么,如何把握“分寸”?怎样的“火候”为宜?吴老师的这节课,可以说为我们做了很好的示范。这节课所讲解的汉字既有象形字、指事字,也有会意字和形声字,吴老师在处理上拿捏得十分恰当。在讲解象形字“豹”、指事字“寸”时,充分利用其表意的特点,借助图片和形体演示,加以直观、形象的解读,让学生一目了然,心领神会;在讲解会意字“泰”“益”时,没有对其字形的演变及多重引申义进行引证详解,只是对这些字的关键部件“氺”和“■”作点拨讲解,以帮助学生理解字义;对“窥”“徒”“渠”这些形声字,只讲明其形符和结构,以明晰字义,澄清学生的误解。

四、多元性

识字教学在小学语文中的作用与地位得到了众多学者与教师的重视,并为之努力研究创造了诸多识字方法,可谓百花齐放,尽显风采,百家争鸣,各领风骚。但是,“任何一种识字方法,有自身的优势但也存在劣势,试图用一种识字方法包打天下,去解决所有的问题是不可能的。因此,应该发挥各种识字方法的优势,针对不同阶段学生识字的特点和所要识的字的特点等因素,灵活地采用或并用多种识字方法”[《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 。黄亢美老师在其《如何依据汉字特点教学系列谈·字理+心理=合理》一文中所举的例子,就合理地把字理讲解与歌谣形式有机结合。如在讲“染”字时黄老师创作了下面这首歌谣:“上山割草木,加水反复煮;熬出颜色来,再放丝和布;搅和九次后,白布变蓝布。”这样既科学地讲明了字形与字义的关系,又运用了生动活泼的歌谣韵语,内容与形式达到了完美的统一,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多元识字的范例。

吴老师的这节课也从黄老师的教学中汲取养料,采用了多元的识字方法,效果颇佳。如讲解“泰”字时,问学生:“那你又怎样记住‘泰字呢?” 生甲:“老师,我把‘春字下面的‘日换成那部分(指‘氺),就是‘泰了。” 生乙:“我们学校是‘景泰小学,就有这个‘泰字。”学生用常见的“换一换”的方法和生活经验来识记“泰”字,吴老师便因势利导:一方面通过字形的演变讲解“泰”下面的部件“氺”,是由甲骨文“■”演变而来,是“水”的变体,形象可感,深入浅出;另一方面又运用朗朗上口、生动易记的韵语“春日去,雨水来。民安康,国安泰”帮助学生识记并理解“泰”字。这样多管齐下,相映成趣,用具体课例证明了多元识字所具有的妙味。

吴老师的这节识字课,运用字理解读汉字唤起了学生识字的兴趣和对汉字的好奇,所达到的教学效果是显而易见的。设想,如果我们的教师都能如此把握“分寸”和“火候”讲授汉字,我们的学生一定会对识字、写字充满期待,对汉字世界充满向往,识字写字的能力也一定会不断得到提高。

(作者单位: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

(责任编辑 张振清)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识字教学的效率高低,直接关乎阅读与习作的质量高低。因此,如何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一直是学者与一线教师探索研究的课题。

我观摩过吴琳老师的这节识字教学课,感受颇深。这节课的突出特点是运用构字理据讲授汉字,引发了学生对汉字的极大兴趣和热情。新课标要求低学段识字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因此,从小学开始就应该培养学生喜欢汉字的情感与态度,让学生逐步感受到汉字在中华民族文化中的价值与意义”,“既要让学生直接感受学习汉字对自己生活和学习的作用和价值,也要让他们逐渐感知汉字本身的魅力,而这些都不是简单的说教就能够奏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 。吴老师深谙此道,并融于教学实践当中,令人耳目一新。细品这节课,权以“四性”归要。

一、科学性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老师所传之道,定当正道。因此,教学的科学性当是首要的。目前,在识字教学中,凭主观随意曲解汉字的现象并不少见。如,用“我要吃食,因为我饿”解读“饿”字;用“一家一口一亩田”,解读“富”字;用“一个日本兵,拿着一把刀,杀了一口人,流了四滴血”解读“照”字;用“王姑娘,白姑娘,坐在石上把歌唱”解读“碧”字;等等。而吴老师遵循字理,对所授汉字进行科学的解读,尤其是对那些易讲解错的汉字,解读精准。如“徒”字,吴老师通过出示“■”,明确揭示“徒”字是与行走有关,右边 “土”表音,其本义为徒步行走。吴老师通过正本清源,纠正了学生因惯性思维而造成的误解。再如“益”字,学生说:“‘益的上面是‘高兴的‘兴去掉一个点,下面是皿字底。”学生的回答没有错,有些教师一般都满足于学生这个层面的回答,不再作解读,而吴老师却进一步借助字理讲明了“益”的上半部分“■”是“水”的变体,因而,十分明晰地讲明该字的本义及其引申义,为学生理解“相得益彰”这个成语扫除了障碍,使学生不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由这两个字例的教学可以看出,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掌握汉字学知识,运用字理解读汉字的重要。这样才能使识字更为科学,避免误读。

二、趣味性

汉字是一幅生动的画,是一首优美的诗,是一段有趣的故事。汉字的表意特质决定了汉字具有文化与趣味的元素,但在教学中常常被我们给忽略了。有些教师宁肯绞尽脑汁去编制主观臆造的歌谣、韵语,却不肯用一点时间挖掘、运用汉字本身的文化与趣味元素进行教学,这的确是一种莫大的遗憾。吴老师的教学恰恰改变了这一现状。如在讲解“豹”字时,吴老师先出示“豹”的甲骨文■,然后一步步向学生讲明:“古人就是用这样一幅简单的图画来表示‘豹。后来,■简化为■,人们又在它的右边加上一个表声的部件■,使这个字变成了形声字■,现在楷书写成‘豹。”吴老师通过字形的演变,讲明“豹”字的来历,生动而有趣,学生听得聚精会神,真正感受到了汉字的神奇与独特的魅力。

在讲解“窥”字时,吴老师巧妙抓住“窥”的形符“穴”,点明“窥”的本义“就是从小孔中偷偷地看”,并用一根细管让学生亲自体验,让学生在近似游戏的过程中极富情趣地感受了“管中窥豹”这个成语所表达的意思,通俗浅易,真正体现了快乐学习的真谛。吴老师充分利用汉字的表意性,调动汉字本身的趣味元素,达到了形与义、理与趣的统一。更重要的是,吴老师的识字教学形象有趣,大大激发了学生喜爱汉字的兴趣,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汉字的积极性。如此,字理识字教学的“隐性”效果远远大于课堂内的“显性”效果,这就是我们要追求的高效识字。

三、适度性

汉字在字形及字义的演变上是极为复杂的,因此,在使用字理时,哪些该讲,哪些不该讲,该讲的应讲到什么程度,也是需要把握“分寸”和“火候”的。那么,如何把握“分寸”?怎样的“火候”为宜?吴老师的这节课,可以说为我们做了很好的示范。这节课所讲解的汉字既有象形字、指事字,也有会意字和形声字,吴老师在处理上拿捏得十分恰当。在讲解象形字“豹”、指事字“寸”时,充分利用其表意的特点,借助图片和形体演示,加以直观、形象的解读,让学生一目了然,心领神会;在讲解会意字“泰”“益”时,没有对其字形的演变及多重引申义进行引证详解,只是对这些字的关键部件“氺”和“■”作点拨讲解,以帮助学生理解字义;对“窥”“徒”“渠”这些形声字,只讲明其形符和结构,以明晰字义,澄清学生的误解。

四、多元性

识字教学在小学语文中的作用与地位得到了众多学者与教师的重视,并为之努力研究创造了诸多识字方法,可谓百花齐放,尽显风采,百家争鸣,各领风骚。但是,“任何一种识字方法,有自身的优势但也存在劣势,试图用一种识字方法包打天下,去解决所有的问题是不可能的。因此,应该发挥各种识字方法的优势,针对不同阶段学生识字的特点和所要识的字的特点等因素,灵活地采用或并用多种识字方法”[《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 。黄亢美老师在其《如何依据汉字特点教学系列谈·字理+心理=合理》一文中所举的例子,就合理地把字理讲解与歌谣形式有机结合。如在讲“染”字时黄老师创作了下面这首歌谣:“上山割草木,加水反复煮;熬出颜色来,再放丝和布;搅和九次后,白布变蓝布。”这样既科学地讲明了字形与字义的关系,又运用了生动活泼的歌谣韵语,内容与形式达到了完美的统一,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多元识字的范例。

吴老师的这节课也从黄老师的教学中汲取养料,采用了多元的识字方法,效果颇佳。如讲解“泰”字时,问学生:“那你又怎样记住‘泰字呢?” 生甲:“老师,我把‘春字下面的‘日换成那部分(指‘氺),就是‘泰了。” 生乙:“我们学校是‘景泰小学,就有这个‘泰字。”学生用常见的“换一换”的方法和生活经验来识记“泰”字,吴老师便因势利导:一方面通过字形的演变讲解“泰”下面的部件“氺”,是由甲骨文“■”演变而来,是“水”的变体,形象可感,深入浅出;另一方面又运用朗朗上口、生动易记的韵语“春日去,雨水来。民安康,国安泰”帮助学生识记并理解“泰”字。这样多管齐下,相映成趣,用具体课例证明了多元识字所具有的妙味。

吴老师的这节识字课,运用字理解读汉字唤起了学生识字的兴趣和对汉字的好奇,所达到的教学效果是显而易见的。设想,如果我们的教师都能如此把握“分寸”和“火候”讲授汉字,我们的学生一定会对识字、写字充满期待,对汉字世界充满向往,识字写字的能力也一定会不断得到提高。

(作者单位: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

(责任编辑 张振清)

猜你喜欢

字理识字汉字
“字理识字”与“俗解汉字”两种教学法的有效性研究
识字儿歌
识字儿歌
巧用字理教学提高识字效率
识字故事
汉字这样记
运用字理教学,提高识字教学的实效
汉字这样记
识字谜语
字理,风景这边独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