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华五店市

2014-10-17韩小蕙

福建文学 2014年10期
关键词:青阳贤人晋江

韩小蕙

早几年去台湾的时候,认识了莲雾,这种长相美如佛拳半握的水果,青里泛白,白中泛红,大花蕾一般娇艳,饱含汁液。下嘴一咬,呀,不太甜,却是满口春草的清爽,如同饮下山野里的大自然香味儿,眼前也立刻现出漫天彩蝶翩然、蜻蜓箭射的景象,真是小小一枚果,翩然一世界,美呀!后来,在广东和福建,吃到大陆引进种植的莲雾,模样与台湾产的无异,味道却甜了许多。惊问,得到的答复是:将它们的基因改变了,增加了一些主甜性的基因,以适应大陆民众爱吃甜的习惯。

天哪,基因竟然有这么厉害?!不由得联想到人类身上——我们华夏民族,在漫漫数千年且行且艰辛的跋涉中,其“人之初……”的基因,有了什么改变吗?

或者说,与其他四大古代文明相比,唯有我们还健在,这是不是因为中华文明的优秀基因,还一直流淌在我们子子孙孙的身上呢?

这给了我一个看世界的新视角。

站在晋江五店市古街区建筑群面前,冲进我脑海中的第一个词,是“飞来峰”。在我国黄山的千山万壑中,有一块单腿屹立的巨石,傲然站在一个山坡上,迥异突兀,确实不似从那本土中生长出芽的石块儿,所以被唤作“飞来峰”。

五店市古街区呢,本来明明是这里最老的住户,有古籍明确记载:“唐开元时,东石安平之藩商集行陆路,中站有蔡氏先世卜居于青阳之山麓,七世孙五人焉,设肆以饮利行人,行人德之,称曰‘青阳蔡五店市。”(清蔡永蒹《西山杂志》)说的是唐代,在现今晋江古之青阳山脚下,因往来行商的踩踏而形成了一条青阳小路,蔡氏家族看出了其中的商机,便筹集资金在这里设立了五间供商旅落脚的店铺。后经历代繁衍,越来越热闹,竟逐渐形成村落,被称为“五店市”。“市”者,市场也,而非今日县市之“市”。然岁月苍苍,人世更替,天荒地老,且玄且黄。最终,五店市作为店肆的生活功能已不复存在,它已演化为今日晋江中心区的一个古建筑群落,也就是古文化保护区,一个活的博物馆。“飞来”的感觉是魔幻,只是我个人的臆想,因为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高速发展,晋江全市已然旧貌完全换了新颜,到处高楼豪华商厦,放眼皆是“花园”、“水岸”、“广场”等高档住宅区。一片又一片直飞冲天的摩天大楼,像密密集集的空客380、波音777等的大型机群,占满了停机坪。而那原住民五店市古建筑群,则像插在跑道边驱鸟的稻草人了——你说,它怎么反倒不是“飞来峰”呢?

然而,它当然不是外来户,而是确确凿凿开创了基业、开辟了家园的老祖宗。它又怎么可能是稻草人呢?不,它是石头的,是过去年代中最坚硬的材质石头的,是石头雕琢出的石井、石碑、石屋、石门、石窗、石阶、石匾、石狮子、石牌坊……它是由红黑相嵌,以红色为主基调的闽南石砖一块一块垒起来的庞大建筑群落,可堪回首,宏大气象今犹在。

房舍基本上都是由三间或五间正屋,带天井、带厢房、带一个院落、带一个讲究的影壁和竭尽繁盛的雕花大门组成的;分则一家一户,合则一个大村庄,一片内容无限伸展的汪洋大海。在那砖红色的大海洋中,还有祖庙、先贤祠、禅寺、关帝宫,以及状元衙、天官第、乌大门、布政衙等各类行政机关,管天管地管人的衣食住行,亦管着人们的精神世界。

大部分宅第已经数百年了,岁月沧桑,屡坍屡建,今日却还能堪称“高大上”。比如蔡氏家庙,始建于宋,元朝被毁,明初重建。明嘉靖年间又毁于倭寇进犯,万历年间又重建。20世纪40年代,再次被日寇飞机炸成一片瓦砾,原有的牌匾、祭器尽成碎片,惨不忍睹。至1987年海内外蔡氏再度集资重修,后于1989年春,终于再一次挺直腰杆,站在了昔日的五店市原址上。有粘良图所著《五店市讲古》记载其盛:

建筑面积一千三百多平方米,为五开间两落硬山顶砖石木构建仿古建筑。祠宇建立在1米多高的石砌台基上,显得分外宏伟。门前隔着宽阔的石埕,挺立着一堵凹字形红砖拼花照墙,主堵五开间,墙顶建燕尾高脊,水车堵皆缀满彩瓷雕塑的花鸟麟凤。祠堂屋顶黄瓦绿筒,色彩鲜艳,前厅屋顶中间3间稍高,两边稍间降低,成为有起有伏的三川顶。脊端燕尾高扬,上头立着形状古怪的鸱吻,形成乌革翚飞的繁华气势。中脊、垂脊装饰剪瓷花鸟和卷草,更是锦上添花,生色不少。祠堂门路宏阔,并开3个大门,门前安石鼓、石枕,皆雕刻精美。门廊前一列4根白石方柱。门楹、门柱皆镌联对。门墙悉以雕刻繁丽的青、白石料拼装。木牌楼雕刻工细,鎏金错彩,十分华丽。

仅此一段描述,便可知晋江人的富庶,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心齐。由于靠海,交通便利,古往今来的晋江人都勤海耕,做商贸,一心发家致富,屡败屡战,越挫越勇,生生不息!他们也是最无惧开拓创新的人,不提古代,只说近3三十多年前的改革开放初期,当时的大陆中国人,谁不羡慕一个个貌不惊人、埋头苦干的晋江人?他们手里拎着一只只对岸贩过来的电子表、遮阳伞、太阳镜、收录机……以及连带着跟过来的喇叭裤、迪斯科;还以及,他们背上的那根“山高皇帝远,老子天不怕”的脊椎骨!

曾记否,当年我每月才挣七十多元人民币时候,晋江就已出现了多少万元户?遥想那时的峥嵘岁月,晋江还是县属,县政府还在青阳山旁的一座两层旧楼里办公;五店市也还是有着浓重人间烟火气的市场和居住区,起伏的叫卖声与杂乱齐飞,小狗儿与小孩子并窜,居民多下层,见到红头发绿眼睛的老外,也是要和俺们全国人民一起惊叫的。但就是基因佑福了他们,不因循守旧,不小富即安,不喝茶抽烟办公室一泡,不跟着上司一心当跟班的,不搓麻洗脚泡温泉,不守着老婆孩子热炕头,不惧躁动就怕停滞,不呆坐家中偏要闯世界……结果呢,众所周知,创出了家家户户的好日子,也托起了一座现代化的新晋江……

前行者的基因。

前行者必有大光明、大欢喜。

在晋江,你若抬头四处寻找,立即就能看到这儿那儿、那里这里,到处都是意气风发、争相前行的奋进大纛。风萧萧兮,江花盛开。

不过基因也有变异的时候,不一定百分之百的可靠。比如莲雾那陡增的甜度,尽管我也是噬喜甜食一吃货,但心里总是“咯噔”、“咯噔”的,有点儿飘。

那么,什么百分之百的可靠呢?

有这样一个故事:当年,晋江乃边僻之域,乡民剽悍,各种争斗不断,乱哄哄一地鸡毛,百姓过得很没有幸福感。一位退职还乡的官员庄用宾站了出来,主持制定了劝学、劝农、禁偷盗赌博、纠陋风恶俗、加强水利管理、不准滥伐树木等乡规乡约,用以教化民众,清正民风。由于自家一身正气,最后连富豪子弟、无赖家丁也被管束住了。青阳山下,晋江两岸,出现了孝顺父母、尊敬长上、和睦乡里、共兴水利等一派新气象。百姓们大为叹服,跟着庄用宾修建了乡贤祠,先后选出九位乡贤入祠,作为引领百姓精神文明提升的榜样人物,其芳馨远传至今……

所以,精神,只有薪火相传的中华文化精神,才是历史与今天、与千秋万代的最可信赖的缆绳。

循着庄用宾的足迹,我走进青阳乡贤祠。

祠为开阔的三开间砖石结构仿古建筑,红墙金瓦,气象犹庄严。门前赫然耸立着一块两小狮子拱卫的大青石碑,上刻古篆字“青阳乡约记”,下面密密麻麻的碑文记载着庄用宾的事迹。最让我活学活用联系当前现实者,乃庄先生提出的选贤标准:“论德不论官,以贤不以族。”翻译为今天的流行词汇,即入选的唯一标准是良好的德行,而不是以官高势大为取。这当然是正能量的了,但若从每个皇帝每个衙门都高悬着的那块“正大光明”匾的牌面看,亦可看出中国越来越严重的“官本位”现象,其模具是早已在数千年前就成型了,并且在数百年前就已成为文明的枷锁,极少极少可能被打破——偶见文明的暖光,只实实在在属于历史的例外!

以今天之社会人心,度当年五店市街区君子们的心腹,最早入选的两位乡贤夏秦和李聪,不知经历了几上几下的推荐、谈话和投票?三轮七轮公示、张榜和任命?折腾是肯定的,这是自古而然的中国特色嘛。好在结果不错,就一直子传孙、孙又传孙地一代代传到今天,一直被当作乡间好人膜拜之。夏秦只是一个因避乱世而到青阳教书的孤老头,为人修养极好而深得百姓爱戴,曾被民选为人才举荐到京城,但他坚以年老体衰不能胜任为由,回到五店市继续教书,最后九十多岁善终。李聪中了进士当过小官,因对太监把持朝政不满,被清理出京城,后来他干脆辞官,回青阳讲学教书,编写了许多浅而易懂的谚语教化民众。比如“一文钱不要妄用,一片纸不要妄费”,“不要听妻儿变异,随时更张打扮;亦不要随时俗奢靡,苟且依阿打哄”,“见人好事,心便喜也,可见吾心无妒忌;使人人皆是吾心,天下无有不平事”等。这境界,这语言,今日诵读之研修之,不仍是做个中华好人的活用教材吗?

历史的朗朗清风,飘忽淜滂,激飏熛怒,一直吹拂到今天。我的目光停留在乡贤祠正堂悬挂的一块大匾上,久久凝视着“青阳人杰”四个高古浑厚的大字,玄想。

我没太想清楚的是,古之青阳五店市,山高路远,万里海疆,比东海成山角的“天尽头”还“天尽头”;那时可不像今日的晋江市,有着泉州晋江机场,早上从北京出发,中午就可到青阳山品铁观音。而且在京都皇权的眼中,那么遥那么远的海之涯,其地荒僻,其民蛮夷,如若不是皇恩浩荡,在意它不在意它都很难说?但这小小五家店铺繁衍开来的穷乡僻壤,却是那么自觉自愿地、不折不扣地、严谨肃穆地、百分之百地把儒家正统文化,融化到血液中,落实到行动上,像葵花向太阳一般忠贞不二地向心于中华文明,这是为什么?

这是怎么做到的啊?

乡贤祠内的九位贤人一齐朝我眯眯笑,不语。但我分明看到他们都挺了挺腰杆,眼睛里闪出兴奋的光亮。久久地对视。心灵的解读。终于,第三位贤人蔡黄卷老先生从雕像中走下来,嘱我跟随他到街区里走一趟。

这位是九贤人中最有个性的一位。他曾救过一位抗倭战败的小头目(相当于一个守城的团总)的命。当时,怕担责任的上司暴跳如雷,要处死这个失去城池的团总,蔡老先生出来说,倭寇人多势众,绝不是小团总能抵挡得了的,于是上司没杀他。后来,小团总带着百两银子去谢救命之恩,家里穷得连张板凳都没有的蔡老先生,却一口咬定不知此事,任那小团总把头磕出血来也没有纳礼。呜呼,比起今日某些动辄索贿受贿的大虎小狼,这位蔡贤人可真是天上来的圣人呵!

高者出苍天,四顾心茫然。贤人已是古往今来的稀少者,遇上了,是福分,可以见贤思齐;圣人就更是老天爷的珍稀馈赠,掰着手指头数一数,世界上的领袖、政要、巨擘、名人、明星……多矣,但能称得上“圣人”的有几位?历史是非常严苛的,不是神仙皇帝说了算。

我恭恭敬敬地跟着蔡老贤人,一面拼了命地分辨他那浓重口音的闽南话,唯恐落下一句。

哈,原来贤人也是有缺点的,不会讲普通话!尽管我呕心沥血抖擞精神,把空气中所有的风声都收纳于胸中,但可惜,蔡老先生那些奇葩的天音,还是一句也没听懂。

不过,跟着他一圈走下来,我还是大有收获的,对五店市这块神奇的城市飞地,有了一个大升华的新认知。我发现:不论是祠、庙、寺、宫、衙、园、厝、第,还是蔡氏、王氏、张氏、赵氏、庄氏、李氏、林氏、苏氏、陈氏、吴氏、孙氏、俞氏、夏氏、纪氏、刘氏、黄氏、薛氏、许氏等众多个姓氏的家庙,你每迈进一道门槛,进得每一个庭院,首先映入眼帘的,都是一副副既嵌含着高古学养,又有深厚书法功力的对联。比如:“论德论功论爵,尊尊亲亲,千年公道如见;自唐自宋自今,子子孙孙,一脉忠厚永存。”“一榜三龙齐奋,五科十凤联飞。”“自唐开基科甲联登吾族,由宋分派簪缨世代名人。”“锦貂荣辉科甲第,绣披显耀乡贤家。”为什么涉及中甲、登科的如此多呢?蔡老先生呵呵大笑说:“读书人多呗。”这五店市离京城最远,但越是山高水长,越激发了乡人重视文化教育的雄心,只要衣食稍足的人家,父母就会让孩子去读书,通过中举考上国家公务员的也就所在多有。

更奇的是,从这片平民的红砖房里,还曾走出了一位御封的“昭阳殿姆教夫人”。这位王氏奇女子从小受家学熏陶,读书作赋,殊有才华,被乡人称为“才娘”。后遇洪武皇帝发诏,欲在民间征召一位知书达理、品性端庄的知识女性进宫,负责教导朱元璋的十几位公主。蕞尔小地的青阳民女王才娘竟然中选!据史书记载,这位从五店市迈入玲珑凤阁的布衣女子,在宫中谨言慎行,殚精竭虑,一直待了二十多年,赢得了朱帝的首肯和公主们的敬重,离职时,宫中上上下下的评价是一水儿的“赞”。

这个故事这么好听,可真把我镇住了:绝想不到,锦绣的京城,富丽的江南,辽阔的东北西北,壮美的西域大漠……全中华的疆土何其广大,名媛才女多若星辰,怎么偏偏会是王才娘中选呢?

“你可看出其中有什么玄机?”蔡老贤人扭过头来拷问我。

不明觉厉。

我期待地盯看着那一座座古建筑无处不在的鹊檐、翅角、石雕、剪瓷、墙花、漆画、蟠龙、飞凤、花门、宝珠,以及一切古色古香的书案、供瓶、铜簋、烛台、文房四宝、屏风、神龛、古匾、石鼓、石佛、石碑……这些博大精深的艺术瑰宝皆不言语。我可知道,它们身体里蕴涵的“道道儿”可真是太深阒了,几乎每一个都是一部《文化大辞典》。

看也看不够,看也看不完。心下恋恋不舍,幽幽地吐出两个字:

“中——华。”

是了,就是这。

责任编辑 贾秀莉

猜你喜欢

青阳贤人晋江
竹林
青阳参苷元加热回流提取工艺的优化
晚霞如歌正飞扬
——福建晋江老年大学之歌
“晋江经验”之探啧:梳理及评析
贤人喝贤酒
在晋江发现“她力量”
晋江奇迹,其他老区也要做到、也能做到
青阳参质量标准的改进研究
青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