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视节目《舌尖上的中国》的创新之道探讨

2014-10-17宋丹

科技传播 2014年17期
关键词:舌尖上的中国舌尖纪录片

宋丹

摘 要 2012年,一部仅七集的美食类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收视率完胜同时间其他剧集,两年后,《舌尖上的中国2》播出,观看热潮仍在继续。笔者从创作理念、情感表达、文化内涵以及推广策略四个方面分析了舌尖优于其他纪录片的创新之处。

关键词 舌尖上的中国;舌尖;纪录片;美食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22-0009-02

自2011年3月开始,大规模拍摄的《舌尖上的中国》是央视制作播出的大型美食类纪录片,主要介绍中国各地美食生态。2012年5月在央视首播后,掀起中国纪录片的高潮。2014年4月,《舌尖上的中国2》再次登陆央视荧屏,继续探讨中国人与食物的关系。

《舌尖上的中国》共有“食材、主食、转化、储藏、烹饪、调和、生态”7个主题,纪录中华美食的多个侧面,向我们展示千百年来中国人独特的饮食习惯与日常生活、文化的关系。《舌尖上的中国2》分为“脚步、心传、时节、家常、相逢、秘境、三餐”七集和花絮,涉及150多个人物,300余种美食,见证生命的诞生、成长、相聚、别离,使人们有滋有味地认知这个古老的东方国度,了解中华饮食文化的精致和源远流长。

《舌尖》系列作为一部成功的纪录片,是央视纪录片改革与创新所取得成果的集中体现。因此,深入分析《舌尖》的选题策划、拍摄手法、创作理念、情感表达以及商业化的推广策略十分必要,为今后的纪录片创作提供一种科学的方法,使我国纪录片取得更大的突破。

1创作理念:平民化

关于纪录片是这样定义的: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并对其进行艺术的加工与展现,以展现真实为本质,并用真实引发人们思考的电影或电视艺术形式。衡量纪录片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就是创作理念是否平民化,《舌尖》系列自始至终体现了纪录片创作理念的“平民化”和贴近生活的场景展现。

中国人素有民以食为天的传统,《舌尖》成功的关键在于选取“吃”这一贴近生活的主题,但不是就吃论吃,而是通过现实社会中真实存在的美食个体展开叙事,展示大量温情的家庭生活、乡土记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镜头通过对劳动者在生活中与美食有关的点滴片段的记录,打动广泛的受众群体。《舌尖2》 “脚步”一集中出现的为生活奔波的养蜂人、出海捕鱼的夫妇、舍不得与父母分离的留守儿童……一个个真实感人的故事仿佛发生在我们身边或者就是自己曾经的亲身经历。《舌尖》就是通过这种平民化的故事和生活化的场景抓住了观众的心。一部纪录片想成功就要把握现实生活、反映现实社会,对真实和平凡给予恰当的解读,才能吸引受众的关注。

2情感表达:故事化

主创人员谈到《舌尖》时提到“如果食物里没有人情味,没有人的故事,就不能被我拍摄,立题的根本是有一个人物在里面。通过食物展现人和自然的关系,表现人的生产方式和生存状态,是这个片子的主题。”《舌尖》系列里的每一集独立成篇,互不纠缠。每一集都是精心设计的,有一个大的主题线索贯穿全集,内容涉及几个独立平行的小人物故事,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方式来讲述故事。《舌尖》与同类美食题材不同,将美食文化融入到温情的故事之中,通过饮食延伸出来对传统价值观念、人际关系、生存状态等深层次问题的思考与探索,既以美食诱人,又以真情动人。

《舌尖》选取采集、制作美食的个人和家庭故事表现温情,表达方式真实自然、感人至深。如宁夏马阿舍和丈夫每天工作12小时,共同喂养2000多头羊,辛勤的劳作只为给人们带来鲜美的羊肉。长白山上,70多岁的姜贞淑和老伴沈范极每天走15公里山路为采集古老的植物蕨菜,只为把蕨菜捎给远方儿女……食物就是忠实的信使,传递的是家和亲情的讯息。《舌尖》作为一部商业纪录片,通过对故事里人物的命运、人物生活的环境及事件的发展过程的叙述,无论是乡愁、亲情,还是友情、爱情都在片中得到了抒发,展现了普通人家庭的团聚 与家庭的凝聚力,引起了观众的共鸣。这样的纪录片不同于以往的,内容紧密地围绕一个主题进行,讲述多于展示,情感表达故事化强。

3作品内涵:人文化

《舌尖上的中国》被学者认定为“中国文化的代言人”,一部典型的文化与人文生态纪录片。该片不是罗列出各类特色美食,也不是泛泛地谈论中国饮食文化,而是将二者相互融合,巧妙地体现了中华民族在“天人合一”的传统文化上达到的“知行合一”,通过具有特色文化意义的食物和故事来折射出充满寓意的文化审美。在影片的故事中,少数民族的影子随处可见,通过镜头语言我们了解到各个民族不同的饮食习惯与民俗特色,使我们感受到在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中,即使不同地区的人们有不同的人文景观,但是我们都具有倔强、节俭、坚韧的民族性格。

观众通过观看《舌尖上的中国》不仅了解到中国古老而独特的农耕文明,还可以感知到在特殊环境下人与自然的关系,领悟到普通人们的情感世界、价值观念和生存意识,看到了社会的变迁和人的命运流传,进而去思考人与自然之间既矛盾又和谐的关系。《舌尖上的中国》将美食文化与人文精神相结合,用美食讲述百味人生,展现出美食与中国人、与中国家庭、与中国社会和谐共生、互为依托的密切关系。

4推广策略:商业化

《舌尖上的中国》在海外获得良好的口碑,与其制作包装水平和营销策略密不可分。纪录片的成败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商业化运作的影响,因此,创作者也越来越重视纪录片的商业化运作。《舌尖》系列是一部商业化运作成功的纪录片,为中国纪录片商业化运作奠定了基础。

《舌尖》系列充分利用新媒体的强大传播力,将电视台与视频网站完美结合。爱奇艺、凤凰等网站先后为《舌尖》制作线上专题,使观众了解所有话题。在微博中,舌尖也迅速登上微博话题榜和热门排行榜,甚至总导演陈晓卿在微博中一句话,都被疯狂转发。在百度等搜索引擎中,也最快速度出现了《舌尖上的中国》链接,这样的首页链接为该片带来更多的流量和报道,大大优化了纪录片的传播力。《舌尖》系列不仅掀起收视的高潮,片名中的“舌尖体”也迅速走红网络,出现了大量的模仿内容,足以证明该纪录片的影响深远。

大型美食类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无疑是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成为当下中国纪录片创作的典范,给创作者提供了很好的启示,让人们重新看到了中国纪录片的未来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舌尖上的中国.光明日报出版社,2012.

[2]以国际水准打造中国名片——《舌尖上的中国》研讨会纪要[J].电视研究,2012(7):8.

[3]聂欣如.纪录片研究[M].上海:负担导学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舌尖上的中国舌尖纪录片
纪录片之页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纪录片之页
任长箴:我的情怀主义专访《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执行总导演
浅谈《舌尖上的中国》系列纪录片
论纪录片中的“真实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