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车辆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模式研究

2014-10-16李友才贾振华杨宗田郏国中

大学教育 2014年16期
关键词:车辆工程培养模式

李友才 贾振华 杨宗田 郏国中

[摘 要]我国工程专业对人才培养存在工程教育偏学术、忽略学生个体差异性、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手段单一、在实践教育方面严重欠缺等问题。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的建立与实施包括“2+2”模式培养、“2基地、3层次、5模块”的三级递进式实践教学平台、“两全一双、协同联动”的教学团队。良好的运行机制是开展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有效保障,充分利用动力机制、协调机制、评价机制对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各个环节进行监控,使其保质、保量、可持续的、有条不紊的开展下去,并保证其目标顺利实现。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教育 车辆工程 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4)16-0029-02

目前,我国相当多工程类专业的培养都强调理论的培训而缺乏实践的锻炼,这就使很多大学生缺少实际经验、找工作难。另一方面,一些急需专业人才的企业又招聘不到合适的人才。河南工业大学车辆工程专业课题组就此针对国际和国内的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做了研究,依托校内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工程训练中心、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及郑州市产业集群优势,采用“2+2”培养模式,搭建“2基地、3层次、5模块”的三级递进式实践教学平台,打造“两全一双、协同联动”的教学团队,从而构建起具有本校特色的车辆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模式。[1]

目前,我国设置有车辆工程专业的高等院校大约有126所,其中河南省有河南科技大学、河南工业大学、中原工学院、河南理工大学、洛阳理工等高校。河南工业大学是教育部批准的全国第二批实施“卓越计划”的133所高校之一。其车辆工程专业已有15年的办学历史。学校依据地理位置优势和郑州市多家汽车制造企业的支撑,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在汽车设计、制造和理论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关于工程师的培养

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都比较注重人才的培养,采用实践教学的方法。他们教学时采用的实践训练比较早,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在课堂中解决实际工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增加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为学生提供技能培训。这样,学生毕业后就可以把课堂中的理论应用到实践工程和操作上去。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学习和借鉴的宝贵经验。总的来说,发达国家的工程师培养包括如下方式:

1.美国高校培养模式。这种模式将学生的时间规划成半天交替式,上午在校学习理论知识和基础知识,下午、晚上去企业实习,参加工作,以此来积累经验,将所学理论应用到实际中去,学校将这些工作经验也计入学分。这样,学生每周可以积累15-25小时的工作经验。2.英国高校培养模式。该模式采用的是著名的“三明治”教育模式,要求学生将工作时间安排在学习之间,先学习理论,再应用到工作中去,然后总结工作中的经验、教训,再次学习,以此得到提升。时间上,三年制的工作時间不得少于1年;四年制要保证18个月的工作时间。3.德国高校采取企业主导型、工程型人才培养模式。德国四年制教育,要求学生先进行两个学期的理论学习,然后确定大概的就业方向。第三学期学生就去企业实习工作,到第七和第八学期的时候,学生在导师和教师的帮助下接受工程师项目,并完成设计和工作。

二、我国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工程教育偏学术

我国目前的教学模式缺乏双师型教师,教学评价体系也不合理,重理论轻实践,以论文级别来评比。

(二)忽略学生个体差异性

近年来,随着高校的扩招,大多数高校通常采用大班或合班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授课,忽略了学生个体差异性,不能进行因材施教,不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提高。

(三)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手段单一

现在国内大多高校仍在采用“教师一言堂”式的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授课。“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模式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1.教学方式单一。2.教学方法呆板。这种模式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基础知识的夯实,不利于提高学生专业涵养和知识及其实践能力。

(四)在实践教育方面严重欠缺

近年来各高校在校企合作培养工程人才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但现在企业对于校企合作教育的认识还不到位,参与的热情不够,责任感不强。此外,政府并没有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和鼓励措施,再加上学校和教师对于实践教育的监管不充分,难以达到实践目标。

三、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的建立与实施

(一)“2+2”模式培养

根据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对汽车卓越工程师的人才需求,河南工业大学车辆工程专业制定了关于“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培养方案。方案紧密结合汽车技术前沿理论,以汽车工程关键技术为指导,以校内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工程训练中心、校外人才培养基地为依托来实现培养复合型人才的目标。复合型人才具有汽车技术工程背景,能掌握汽车技术系统理论和汽车工程领域的专门知识与关键技术。“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培养方案实施需要两个阶段(两年基础教育、两年专业技术教育和企业实践)的“2+2”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突出企业的实践学习,要求学生在企业实践的时间累计不少于36周。通过这样加强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沟通交流、团队合作、知识创新的能力。

车辆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的培养主要划分为三个层次:通识教育、工程基础教育以及工程专业教育。这三个层次的划分标准以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科学研究能力三个能力为核心,以工程的实践与科研训练为主线。培养方案突出设计了包括工程学概论、汽车工程专题课程、工程应用类课程、科研训练、企业实践等教育内容,从理论到实践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从学生的角度来进行设计,让学生对学习专业领域的知识感兴趣,以此逐步提高学生在工程实践、创新、科学研究方面的能力。

(二)“2基地、3层次、5模块”的三级递进式实践教学平台

我们从车辆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需求的整体出发,对专业课实践教学体系进行总体设计,构建与理论课教学既有机结合又相对独立的技能培养型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打破课程的界限,以强化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创新能力培养为主线,本着“相同、相关、相通”的原则,对校内实践教学中心和校外实践基地进行重组,将每个实验室划分为一个个模块,分单元进行模块建设。统筹考虑整个实践教学平台的构建,调整布局,优化配置,合理利用实验仪器设备资源,做到资源共享。

在“2基地、3层次、5模块”的三级递进式实践教学平台中,“2基地”即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和校外实践教学基地;“3层次”即按照实践项目任务属性及技能培养要求,划分为基础实验、专业实训、综合实习3个层次;“5模块”即原理验证模块、结构认识模块、测控技术模块、结构设计模块和机械创新模块。

(三)“两全一双、协同联动”的教学团队

河南工业大学车辆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创建了 “2+2”培养模式,该模式以“学校主导、校企互动、深度融合、提高质量”为前提,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各个阶段,形成了结合工程实际、符合行业发展,以提高学生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主线的贯通式教学培养体系。为达到此目标,我们采用“学校导师+企业导师”的双导师制,组建了“两全一双,协同联动”的教学团队。

车辆工程专业“卓越计划”教学团队的构成在职称、学历方面梯队发展,专业、能力和经验方面互补,学校教师和企业教师相结合。教学团队实行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指导的“双导师制”,“全员参与、全程指导、协同联动”,共同对学生全程跟踪培养,指导學生的工程实践。并且利用现代通信手段,创建了由学生、教师双主体参与的“云沟通”教学交流平台,充分发挥团队作用、提高教学效率。

(四)管理与运行机制研究

开展卓越工程师教育要进行管理观念的更新,树立以谋求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的“人本管理”观念;树立以赢取教育资源市场主动权为目的的“品牌”观念。

良好的运行机制是开展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有效保障。应充分利用动力机制、协调机制、评价机制对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各个环节进行监控,使其保质、保量、可持续的、有条不紊的开展下去,并保证其目标顺利实现。

(五)实践与效果

在人才培养方面,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综合素质、就业竞争力都得到提高;在教学方面,提高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的针对性,提高了教师的科研水平;在校企合作方面,双方实现共赢,企业在解决技术难题、技术培训以及获得廉价劳动力等方面获益,学校在实习基地建设、获得资金支持和 “双导师”型师资队伍等方面收获颇丰。

[ 参 考 文 献 ]

[1] 李琳,陈京京,王杰.面向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的产学研深度合作模式[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1):66-70.

[2] 孟俊焕.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模式的研究[J].大学教育,2013(1):66-67.

[责任编辑:陈 明]

猜你喜欢

车辆工程培养模式
应用型大学车辆工程专业机械原理课程教学方法改革初探
车辆工程专业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之实验室开放探讨
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车辆工程专业企业培养方案研究
服务地铁工学结合
电子信息类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小学高年级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模式探析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本科生导师制在应用型高校车辆工程专业初探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高职院校创客人才培养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