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粉煤灰基胶结材料袋式条带充填开采实验

2014-10-16陈维新付明超刘世明赵美芳关显华

黑龙江科技大学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袋式泵送制浆

陈维新, 付明超, 刘世明, 赵美芳, 关显华

(1.黑龙江科技大学 矿业研究院,哈尔滨 150022;2.山东省宁阳县煤炭工业管理局,山东 泰安 271400)

0 引言

随着煤炭的不断开采,煤炭资源枯竭问题日益显现,成为老煤炭工业矿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矿区工业广场、铁路、城镇、水体下的保护煤柱,成为数量可观的优质煤炭资源。探索上覆岩层不被破坏、地表无明显扰动的充填开采技术,是能够回采这些滞留煤量,延长矿井服务年限,维持老煤炭矿区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技术保障[1]。目前,充填效果较为明显的有高水充填和膏体充填两种技术。高水充填材料质量水固比为2.5,分为甲料和乙料,制浆时分两套制浆设备分别制两种浆液,然后用双管路泵送至充填地点后混合成充填浆料,充填系统复杂。膏体材料中固体质量一般占材料总重的75%~88%,浆液流动性较差,在地面制浆后一般用压力泵送至充填地点,工艺较繁琐。为此,笔者提出采用粉煤灰基胶结材料,水固质量比为0.85~1.25,流动性较好,在地面制浆后采用单管路输送。该方法在桃山矿采空区进行现场实验。

1 粉煤灰基胶结材料

粉煤灰基胶结材料由黑龙江科技大学矿业研究院研发,其特点是粉煤灰占固体料的80%~89%,首先将粉煤灰与HJJ系列活化剂、水搅拌后陈放,充分激发粉煤灰的活性后,再加入硫铝酸盐水泥、石灰、石膏、KYY-ZH系列早强缓凝剂、KYY-S系列速凝剂,搅拌形成充填浆料。

在工业实验时,粉煤灰活化时间为2~8 h,活化环境温度不低于14℃。充填材料水固比取0.95~1.25,粉煤灰活化后的灰浆不凝固,与其他添加剂混合后,初凝时间为90~140 min,终凝与初凝时间差不超过30 min。材料的8 h单轴抗压强度不小于0.7 MPa,3 d单轴抗压强度不小于2 MPa,28 d单轴抗压强度不小于5 MPa。

2 工作面概况

桃山煤矿九采三井采用走向长壁后退式采煤法,爆破落煤。桃山矿九采区三井区域综合柱状图如图1所示。

图1 综合柱状图Fig.1 Integrated histogram

充填开采实验在桃山矿九采三井93#回采右四片工作面进行。工作面采空区内采用留设木柱的方式进行顶板控制,木柱只设不收。93#煤层平均厚度为1 m,结构较简单。工作面斜长28 m,倾角约11°,走向长680 m。

3 制浆输送工艺系统

充填制浆系统主要由两套搅拌设备组成,分别是粉煤灰活化搅拌设备和成浆搅拌设备。在现场应用中,活化搅拌装置容积是成浆搅拌装置的六倍,为保证制成浆的连续性,成浆搅拌装置最少设置两个。

充填前,依据配方通过计量设备计量后,将定量的粉煤灰、水、活化剂加入活化搅拌设备中,搅拌10~20 min,陈放2~8 h。为防止浆液沉底,陈放时间内每隔30~60 min搅拌5 min。

需要充填时,将定量灰浆通过转载泵输送至所有成浆搅拌设备中,在其中一个成浆搅拌设备中,边搅拌边依次将计量好的硫铝酸盐水泥、石灰、石膏、KYY-ZH系列早强缓凝剂、KYY-S系列速凝剂加入后,搅拌5~15 min,搅拌均匀后打开出料阀门,通过160 mm特种塑料管路泵送至井下充填袋。同时,在另一个制浆搅拌装置中重复上述工艺,待第一个搅拌装置泵送完成后,即可对第二个成浆搅拌装置里的成浆进行泵送。依次完成交替循环,实现半连续制浆[2]。制浆后用渣浆泵输送浆液,当浆料输送结束时,用压风将管道剩余浆液压出。制浆输送工艺系统如图2所示。

图2 充填工艺系统Fig.2 Pulping process and systems

4 采空区充填方案

4.1 充填袋及模板支设

充填袋的材质采用防水耐腐蚀的高分子材料加工制作,具有高强、抗静电及抗阻燃的性能。充填袋尺寸可根据煤层高度变化作适当调整。

根据桃山矿充填工作面长度、采煤进尺等因素,设计充填袋长 5.00 m、高 1.05 m、宽 2.00 m,充填袋设有吊挂固定处,连接管路处及排气口。模板采用聚乙烯塑料软板,长1 m、高1 m、厚2 cm,两个模板搭接距离不少于10 cm。采用松木支柱,两支柱距离为20 cm。要充填时,首先根据充填体长、宽支设木支柱,然后在木支柱内侧铺设塑料模板,最后将充填袋在模板内侧展开用细绳将充填袋吊挂起来,并将充填袋入料口和排气口置于模板外。充填工作面模板、支柱及固定充填袋照片见图3。

图3 模板和支柱及充填袋吊挂照片Fig.3 Photo of templates,pillars and filling bags fixed

4.2 充填方式

由于顶底板岩性良好,所以采用沿走向条带式部分充填,空区内的布置方式为带状间隔布置,充填条带宽5.0 m,与煤层倾向平行,充填条带带间隔2.0 m,充填率70%。考虑接续工作面巷道布置,设计采用沿空留巷方式,充填条带距运输巷边界的距离不超过3.0 m,实验充填体距运输巷边界为2.4 m。输送浆料管道在通风巷贴煤壁布置。走向条带充填在采空区内的布置方式如图4所示。

图4 走向条带充填在采空区内的布置Fig.4 Arrangement of strike band filling coal mining in mine area

4.3 充填工艺

充填制备站年工作300 d,即ta=300,采用“三八制”作业,两采一充,即一班充填、检修,两班采煤,昼夜完成一个充采循环,最大充填量为390 m3,年充填量为11.7万 m3,解放压煤23.4万 t。

5 袋式充填效果分析

5.1 现场充填效果

随机十个充填日检测井下充填袋入料口浆料。接取的料浆一部分在井下用维卡仪测定初凝时间t,一部分倒入7.07 mm×7.07 mm×7.07 mm三联试模,在井下养护后,采用WDS-50A压力机测定单轴抗压强度σc,结果见表1。材料的凝结和抗压性能达到预期目标,说明充填材料能够适应充填系统和充填工艺的要求。

表1 平均单轴抗压强度及凝结时间Table 1 Average uniaxial compressive strength and setting time

在随机的十个充填日内,充填体的接顶率均达到96%以上。剩余4%是由于充填袋在充填过程中打褶而未充满导致。现场充填前后如图5所示。

图5 充填前后对比Fig.5 Photograph of filling effect

5.2 充填区域顶底板移近量监测

在距开切眼6、30、90 m,布置三个测区,每个测区在工作面中间和两侧布置三个测点。采用ADL2.5测杆对顶底板一个月内的移近量进行观测,顶底板移近量最大为9.4 mm,最小为8.1 mm,平均移动量为8.6 mm,所有测区均在3 d的移近量增长最快,3 d后移近量增长逐渐减缓,21 d时测点顶底板移近速度趋近于0,120 d时测点顶底板移近量均无明显变化。这说明在充填体的作用下顶底板达到了相对稳定的状态[3-4]。

5.3 地表观测

在充填区域地表设立观测装置。从工作面推进开始进行连续观测,两年内测量八次,其地表最大下沉量为20 mm,符合规程要求,能够保障地面建筑物无破坏[5-6]。

6 结论

(1)粉煤灰基胶结充填材料形成充填体后,早期强度增长迅速,凝结时间既可以满足泵送要求,又能及时凝固自立,缩短了拆除充填体模板时间,能够很好地适应袋式条带充填的采充工艺要求。

(2)袋式条带充填属于部分充填,较全部充填具有充填消耗量少,制浆系统投资少等优势。

(3)袋式条带充填采煤法在“三下”采煤无须留设保护煤柱,资源采出率提高40%,地表减沉效果明显。该研究可以为今后“三下”采煤提供参考。

[1]李凤义,李 谭,王维维.高水材料在桃山煤矿井下充填实验[J].黑龙江科技学院学报,2012,22(3):221-224.

[2]冯光明,王成真.超高水材料采空区充填工艺系统与应用研究[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0(2):1-8.

[3]刘 辉,邓喀中,何春桂,等.超高水材料跳采充填采煤法地表沉陷规律[J].煤炭学报,2013,38(S2):272-276.

[4]冯光明,王成真,李凤凯,等.超高水材料袋式充填开采研究[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11,28(4):602-607,613.

[5]李凤义,王显瑞,姚常亮.“三废”胶结材料在建筑物下的充填开采实验[J].黑龙江科技学院学报,2013,23(6):527-530.

[6]李凤仪,韩丛发,张国华,等.岩体开挖与维护[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3:189-224.

[7]张鹏辉,郑茂盛,王 攀.粉煤灰聚合物的制备与性能分析[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8(2):38-39,55.

[8]白金剑,李 帅,刘茉莉,等.粉煤灰掺量对相同浆体体积比砂浆性能的影响[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8(3):9-12.

[9]高永格,郭亮亮,张 希.高水材料巷旁预充填在煤矿开采中的应用[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0(1):59-62.

猜你喜欢

袋式泵送制浆
辽西地区黑木耳吊袋式栽培技术
凯登制浆设备(中国)有限公司
海城市材料价格补充信息
海城市材料价格补充信息
海城市材料价格补充信息
海城市材料价格补充信息
运达废纸制浆技术与装备
上海袋式除尘配件有限公司
脉冲袋式除尘器在高炉炼铁中的应用与维护
制浆造纸废水处理技术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