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肉羊产业发展的技术路线
2014-10-16安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省畜牧技术推广总站
文│安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陕西省畜牧技术推广总站)
建议发展多元生产模式,主推八大实用技术,攻关三大技术难题,实施项目示范带动,组建专家团队,为肉羊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为认真贯彻落实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肉牛肉羊产业发展的意见》和陕西省 “稳定生猪、大力发展牛羊”的总体思路,我们通过反复调查研究、认真归纳总结,对陕西省肉羊产业发展技术路线提出以下粗浅意见。
一、立足自身资源,明确陕西省肉羊产业发展思路
1.选择科学发展路径。无论绵羊、山羊,无论何种生产用途的羊品种,均具有生产羊肉的能力,要结合陕西省陕北、关中和陕南的生态区域条件,品种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地发展肉羊生产。国家扶持肉羊产业发展不是不要绒、毛、皮、奶,而是要促进其同步协调发展,实现养羊综合经济效益最大化。
2.立足品种资源优势。陕北白绒山羊是陕西省自主培育的具有鲜明地理标志的优良品种,绒毛品质属国际羊绒纤维的上品;关中奶山羊是我国产奶性能最好的奶山羊品种;陕南白山羊是我国繁殖率最高的山羊品种之一等。区域品种优势十分显著,在产业发展中应充分发挥其资源优势和区域生态特色。
3.顺应市场经济规律。长期以来,国内原绒市场一直不能以质论价,导致养殖者为了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仍然大量引进辽宁绒山羊进行无序杂交,专业技术部门虽然反复引导,仍不能扭转大势。事实证明,不是技术路线的错误,而是市场经济规律在发挥强大的作用,我们应顺应这一规律,政府应在坚决保护好传统、核心育种区陕北白绒山羊等种质资源不受破坏的同时,科学引导在陕北白绒山羊非核心育种区继续进行选育或改良,以提高其肉、绒生产性能。
4.坚持两条腿走路。一是坚持品种保护与肉用性能开发相结合。近些年,陕西省大面积进行布尔山羊与关中奶山羊、布尔山羊与陕南白山羊等经济杂交,对提高羊肉生产能力和产业经济效益发挥了很大作用,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威胁着本品种的遗传基因保护,长期不重视保种可能造成品种灭绝。二是坚持经济杂交与品种培育相结合。近年来,陕西省开展布尔山羊与关中奶山羊、布尔山羊与陕南白山羊经济杂交,杂交一代综合性能表现非常优秀,但未及时横交固定、开展新品种培育,出现本品种基础母羊存栏减少,养殖者为继续发展而高代杂交,造成杂交优势不断下降。
二、坚持因地制宜,优化产业规划布局
1.陕北地区。陕北白绒山羊核心育种区坚持以绒肉兼用为目标,以保证绒纤维的质量为前提、提高产量为核心,做好本品种的选育提高。非育种核心区以肉绒兼用为目标,以提高产肉性能和产绒量为核心,充分利用辽宁绒山羊体型大、个体肉绒产量高等优势进行杂交改良。绵羊主产区以肉皮兼用、肉毛兼用为目标,以提高产肉性能和羊肉品质为核心,用滩羊、陕北细毛羊与杜泊、小尾寒羊、萨福科、道赛特等做二元或三元经济杂交。在有条件的区域筛选最佳杂交组合,有目的地开展育成杂交,以期在较短时间内育成陕西省新的肉用绵羊品种。
2.关中地区。关中奶山羊育种核心区以奶肉兼用为目标,以提高产奶量和乳质量为核心,做好本品种的选育提高。在非育种核心区,充分利用奶山羊奶水充足和布尔羊生长速度快的优势,进行杂交改良,提高其产肉性能,同时对有条件的区域组织开展育成杂交。
3.陕南地区。陕南白山羊以自身基础母羊继续扩群和选育提高为基础,充分利用陕南白山羊繁殖率高、适应性强的优势和布尔羊生长速度快的优势,进行杂交改良,快速提高陕南白山羊生产性能,并有目的地组织开展育成杂交。
在全省范围,积极开展公羔快速育肥,生产优质肥羔。
三、突出重点,发展多元生产模式
1.以家庭牧场为主体,家庭牧场与规模养殖场并举。所谓家庭牧场就是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以种养结合、适度规模、健康环保为基本特征的一种生产模式。陕西省像这种种几十亩饲草、养几十只基础母羊的养殖大户已成为羊子产业的主力军,正在朝家庭牧场的方向发展,其主体地位的形成是畜牧业规模化发展与饲草饲料就近合理利用的必然结果,为当地农民增收和我国羊肉供给做出了巨大贡献,应正确引导和积极培养。同时,对饲草供给比较方便的地方,可以鼓励有一定经济实力的投资者发展规模养殖,其更有利于肉羊养殖的现代化,引领羊子产业的发展。
2.以舍饲圈养为主体,舍饲圈养与划区轮牧并举。2003年省政府颁布禁牧令,划定渭河以北草原和全省林地全部禁牧,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因林草界限不清,各地基本实施了一刀切政策,陕西省因此走上了全面舍饲养羊的道路,但山区饲草利用难问题一直制约着当地养羊业的发展壮大,随着规模养殖的发展,这一矛盾显得更加突出。因此,建议草原的科学保护与合理利用应同步发展,渭河以南草场应进行划界、围栏,推行划区轮牧,充分发挥草地畜牧业生产的市场优势。
3.以自繁自育为主体,自繁自育与专业育肥并举。长期以来,羊子产业一直走自繁自育的道路,减少了羊子流通,加强了生物安全,降低了疫病传播。但是,近年来,羊肉价格持续走高,受市场经济规律影响,出现一批专业育肥户,专门收购育成羊进行短期集中育肥,这种专门育肥有其两面性,一方面提高了羊子育肥的专业化水平,另一方面也加大了疫病传播风险,对此应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在科学引导这种模式发展的同时,应进一步加强防疫安全措施。
4.以种养结合为主体,种养结合与种养联合并举。饲草体积大、运输成本高,长途运输很不经济,自古以来,草食畜牧业都是逐草而生。陕西省作为农区,没有广阔的天然放牧场,要发展草食畜牧业,只能通过种草养畜、种养结合的形式来实现。对于没有饲草基地的规模羊场,应就近加强与草业企业的联合,建立稳定可靠的合作关系,确保充足、经济的饲草来源。
四、强化科技支撑,主推八大实用技术
各地业务部门和养殖场户要积极推广和应用科学实用的先进技术,提高生产水平和生产效率。
1.推广良种繁育技术。推广羊子普查鉴定技术、选育提高技术、同期发情技术、人工授精技术、母羊产前产后护理技术、接产和羔羊管护技术等,进一步加快羊子选育提高、品种育成、繁殖能力提升步伐。
2.推广精细化饲养管理技术。推广不同品种、不同生理阶段羊子配方饲喂技术,推广断奶、剪毛、修蹄、去势等羊子日常管护技术等,进一步提升生产水平和生产效益。
3.推广场舍科学建造技术。推广科学选址、合理规划技术,不同品种、不同生理阶段羊子圈舍建设技术,饲草棚及青贮窖建设技术,进一步改善生产条件和动物福利。
4.推广现代装备技术。推广饲草料切割、拉丝、粉碎、制粒等加工机械,推广TMR机、饲槽、草架、水槽等饲养设备,进一步提高劳动生产效率。
5.推广饲草栽培调制技术。推广牧草、专用青贮玉米等优质饲草品种及不同品种牧草栽培技术,推广青干草调制技术和饲草青贮技术,推广秸秆利用技术,进一步提高饲草的生产利用水平。
6.推广生物安全技术。推广程序化免疫技术、定期驱虫技术、药浴技术、中药保健技术、规范消毒技术、程序化免疫技术等,进一步提高羊子养殖生物安全水平。
7.推广无公害肉羊生产技术。推广肉羊无公害生产相关标准和生产技术,开展无公害肉羊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提升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8.推广粪污无害化处理技术。采用堆肥发酵技术对粪污进行无害化处理,生产加工有机肥,走农牧结合、循环经济之路。
五、组织科技攻关,重点解决三大技术难题
农业大专院校、科研院所、技术推广单位和生产企业应积极组织技术力量,开展攻关研究,解决当前制约养羊生产的三大技术难题。
1.山区牧草利用难的问题。以延安为例,封山禁牧后,受丘陵沟壑地理环境影响,大量牧草无法实现机械化收割和运输,1000多万亩天然草场和退耕草场难以有效利用,出现羊子存栏锐减,从禁牧前的200万只下降到现在的58万只,牧草资源的有效利用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丘陵沟壑地带羊子产业发展的最大难题。
2.繁殖速度慢的问题。繁殖速度一直是制约羊子产业发展的瓶颈,全国繁殖性能最高的羊品种产羔率为260%,陕西群体规模最大的陕北白绒山羊产羔率只有118%,一般一年一胎,最高可达到一年两胎或两年三胎,与生猪、家禽等相比,扩群速度慢。
3.羊子营养不均衡的问题。长期以来我国对羊产业技术研究不足,至今没有系统的营养标准体系,没有成熟的精料补充料配方,更没有饲料企业加工。在一线养殖中,全部是根据自己的养殖经验配制,中间必然有很大程度的部分营养浪费和部分营养不足,严重影响了羊子的生产水平和产业的经济效益。
六、加大财政支持,实施项目示范带动
建议各级政府和业务主管部门在扶持规模养殖数量发展的同时,投入一定资金围绕肉羊良种培育、良繁体系、饲草饲料、圈舍建设、肉羊育肥、标准化生产与认证和疾病防控等关键环节下达运作实施技术项目,通过项目带动,提高科技含量和生产效益。
1.重视开展肉羊遗传改良与新品种培育。在陕北、关中和陕南围绕当地羊种资源积极开展肉羊遗传改良工作,提高肉羊生产良种化程度。启动陕北肉用绵羊新品种、陕南肉用山羊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尽快育成陕西专门化肉羊品种,支撑肉羊产业发展。
2.大力支持家庭牧场建设。通过标准化圈舍建设、机械化设备配置、优质化饲草地配套、科学化饲养管理等,在羊子主产区大力扶持家庭牧场建设,使散养户进一步发展壮大、大户进一步科学规范,将家庭牧场作为羊子产业现阶段的主要引导方向。在全省建设1000个家庭示范牧场。
3.稳步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示范场建设。通过投资多元化、建设规范化、装备现代化、管理专业化、粪污无害化、运行标准化等,在羊子主产区扶持发展一批标准化规模养殖示范场,将标准化规模养殖示范场作为整个产业今后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在全省建设200个肉羊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场。
4.配套开展优质饲草基地建设。通过品种多样化、生产机械化、质量优质化等,根据当地羊子养殖规模,配套建设一定规模的优质饲草料基地,同时把充分利用农作物秸秆养羊技术,作为优质饲草基地建设的重要内容进行大力推广,为羊产业发展提供饲草保障。
5.完善羊子良繁体系建设。通过稳定的经费保障性支持,建立完善的人工授精网络,常态化开展普查鉴定、品种保护、选育提高等工作,将此作为羊子产业发展重点工作,持之以恒地予以经费保障支持。
七、组建专家团队,为肉羊产业提供技术支撑
建议各级业务部门积极吸收大专院校、科研院所、技术推广和生产企业既有丰富理论、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组建技术服务团队,搭建技术交流平台,实现纵向一体、横向联动的技术协作服务机制,开展科研攻关,实施科技项目,编印技术资料,深入生产一线进行技术培训、技术咨询和技术指导,为陕西省肉羊产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