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7例中药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2014-10-16李汉荣
李汉荣
广东省茂名石化医院中药房,广东 茂名 525011
近年来随着中药品种、剂型的增多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深入开展,中药不良反应报道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由于人们普遍认为中药的毒副作用比较小,随着中药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特别是中药注射剂,出现不良反应的报道也越来越多[1]。为了进一步研究中药不良反应的相关因素,笔者收集了我院发生的中药不良反应137例病例临床资料进行研究,通过分析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原因和类型,以期为临床安全用中药提供合理的指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了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发生的中药不良反应137例病历临床资料并进行详细研究,其中,男性患者45例,女性患者92例。
1.2 方法 对上述137例病历进行详细分析,按照患者年龄、性别、品种、发生不良反应时间、作用、累及器官以及用途、临床表现等各个方面建立数据库,采用手工筛选以及Excel等形式分析评价统计资料。
2 结果
137 例不良反应患者中,男性45例,女性92例,男女比例为1∶2.04,女性不良反应发生率远超过男性。任何年龄阶段的人群都可能发生中药不良反应,在所有年龄段中,老年人的发病机率最高,约为47.4%。
引发不良反应病例中,中药注射剂最多,占34.31%;其次是中药片剂,占21.17%。详细情况见下表:
表1 不同剂型药物导致的不良反应比例
药品类型 例数 %药品名称丸剂 13 9.49 丹参滴丸、内消瘰疬丸颗粒 9 6.57 糖脉康颗粒、胃苏颗粒口服液 2 1.46血府逐瘀口服液
不良反应累及器官表现:主要以消化系统受损为主,表现为恶心呕吐、厌食、便秘等;皮肤黏膜受损也较为严重,表现为粘膜水肿、皮疹、斑丘疹、瘙痒等。详细情况见下表。
表2 不良反应累及器官表现
3 讨论
本文研究显示:男女比例为1∶2.04,女性不良反应发生率远超过男性。这可能与女性患者的耐受程度差有关系[2]。60岁以上的老年人更容易发生不良反应,这是因为老年患者的组织器官功能出现不同程度下降,代偿机制下降,另外,合并用药情况比较多,进而导致发生不良反应机率上升。
从中药剂型来看,引发不良反应病例中,中药注射剂最多,约占34.31%;其次是中药片剂,约占21.17%。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越来越多,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三个因素影响:第一,不同产地、生产厂家的中药材质量不同,会直接影响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发生和疗效。第二,由于没有统一的生产注射剂工艺和标准,导致其内在质量不稳定,疗效也不稳定。第三,注射剂使用中的速度、浓度和剂量都会影响不良反应发生[3]。
从不良反应累及器官表现:主要以消化系统症状为主,表现为恶心呕吐等;皮肤黏膜受损也较为严重,表现为粘膜水肿、瘙痒等。其他不良反应较少,患者也不易发现。
综上所述,在将来的临床用药中,对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要引起足够重视,需要进一步加强监测中药注射剂的应用,并采取相关措施全面保证临床中药使用的安全。第一,从源头保证中药的药品质量,从种植药材入手,把握好各个生产环节,重视注射制剂的研究,保证注射剂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第二,加强监测中药不良反应体系,完善不良反应中药数据库,为合理用药提供指导和依据。第三,医护人员必须认真学习药物的有关资料,掌握适应证及禁忌证,用药前要仔细询问病人过敏史,有药物过敏史的病人,需谨慎用药。第四,尽量避免中西药物合用,中药的成分比较复杂,很多与西药作用很相似,如果联合使用会导致体内血药浓度升高,从而发生不良反应。第五,尽量单品种使用中药注射剂,谨慎联合用药,临床确需联合用药时,在联合使用过程中,要用0.9%的氯化钠注射液或5%葡萄糖注射液冲管,并保持一定的间隔时间。第六,尽量减少使用中药注射剂,遵循能口服尽量不肌注,能肌注尽量不静滴的原则。
[1]吴国琳,张力,余国友.中药注射剂发生不良反应常见原因分析及防范对策[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28(2):137-139.
[2]董宪法,杨之煜,洪向东等.154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安徽医药,2012,12(10):98-99.
[3]李鹂,欧伟文,李毅等.中药不良反应产生的原因及对策[J].时珍国医国药,2011,20(1):254-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