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因素对剖宫产率的影响

2014-10-16江丽华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4年19期
关键词:手术过程剖宫产新生儿

江丽华

江西省景德镇市妇幼保健院,江西 景德镇 333000

针对高危妊娠患者,对其实施剖宫产术能够获得显著效果,对此正确确定剖宫产指征可以显著降低围产儿的死亡率。但是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医学的不断进步,人们的观念也发生了非常大的转变,并且在一系列因素的影响下,导致剖宫产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1]。为了进一步了解社会因素对剖宫产率产生的影响,本文主要对社会因素与非社会因素进行了对比分析,以了解社会因素产生的影响,现将具体的临床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某院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社会因素剖宫产同非社会因素剖宫产患者作为观察对象,设定为对照组 (社会因素剖宫产组)与观察组 (非社会因素剖宫产组)。在对照组患者中,一共筛选出患者130例,年龄范围23~36岁,平均年龄为 (28.96±1.2)岁,孕周为37~41周。在观察组患者中,一共筛选出患者300例,主要包括胎儿因素以及母亲因素等。对比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出均衡性 (P>0.05)。

1.2 方法 创建调查表,对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指标以及新生儿指标进行准确记录,例如患者有无临产,对患者实施剖宫产手术的时间、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是否出现了娩头困难、患者完成手术后的发热时间 (患者的体温不小于37.5℃)、患者的最高体温、患者的肛门排气时间、Apgar评分以及新生儿体重的情况[2]。

1.3 统计学方法 在本次实验过程中,利用SPSS 15.0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研究数据进行分析与统计,利用t检验表示计量资料,采用 (±s)表示,利用卡方检验表示计数资料,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自2004年到2013年,该院患者剖宫产率表现为逐渐升高的趋势,社会因素剖宫产率也表现为上升的趋势,患者的产钳助产率表现为逐年下降的情况。2013年剖宫产率上升到54.48%,与五年前进行比较,约为1.26倍,与10年前进行比较,约为1.83倍;2013年,该院社会因素剖宫产率为15.98%,与5年前进行比较,约为4.24倍,与10年前进行比较,约为10.51倍;在2004年,该院患者产钳助产率为0.61%,同5年前进行比较,下降约为3.89倍;同10年前进行比较,下降约为7.25倍。具体情况可见表1和表2。

表1 2004年、2009年以及2013年剖宫产与产钳助产情况表[例 (%)]

表2 2004年、2009年以及2013年社会因素剖宫产情况表[例(%)]

2.2 对照组与观察组相关指标的比较情况

2.2.1 对比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围生期相关指标情况发现,对照组患者在进行手术的时间、完成手术后患者的发热天数以及患者的肛门排气时间,高于观察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不意义 (P<0.05);在患者进行手术过程中患者的出血量以及患者完成手术后表现的最高体温等方面,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没有表现出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具体情况可见表3。

表3 对组照与观察组患者相关指标的比较情况 (±s)

表3 对组照与观察组患者相关指标的比较情况 (±s)

注:与对照组患者比较,*P<0.05

组别 手术时间 (min) 出血量 (ml) 排气时间 (d) 发热天数 (d) 最高体温 (℃)对照组 58.84±17.15 230.99±109.86 2.43±0.58 2.27±1.55 38.10±0.38观察组 53.38±15.03* 225.45±123.69 2.15±0.48* 1.74±1.25*38.05±0.42

2.2.2 对比对照组与观察组新生儿Apgar评分以及体重的比较等方面对照组新生儿体重为 (3354.77±367.34)g,观察组新生儿体重为 (3291.42±446.63)g,经过对比发现,对照组与观察组没有表现出显著差异 (P>0.05),无统计学意义。

2.2.3 对比2013年社会因素剖宫产同非社会因素剖宫产有无临产以及在手术过程中取头困难的情况 2013年对照组在准备实施剖宫产前临床出现的概率为6.15% (8/130),在手术过程中出现取头困难概率为11.54% (15/130)。观察组在准备实施剖宫产前临床出现的概率为22.00%(66/300),在手术过程中出现取头困难概率为5.00%(15/300)。对照组与观察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3 讨论

社会因素剖宫产主要指的是无任何医学指征的情况进行剖宫产,或者只存在单一因素,难以有效构成指征而进行剖宫产。诸多为患者以及患者家属自主要求的结果,世界各地普遍存在此种情况[3]。对于剖宫产,属于非自然分娩过程,会导致母亲以及患儿出现并发症的情况以及出现后遗症的情况[4]。例如出现了麻醉意外的情况、出现了邻近器官受到损伤的情况、导致患者存在较大概率出现感染以及出血的情况、完成手术后出现盆腔粘连的情况以及出现新生儿肺部感染等情况[5]。

因社会因素导致剖宫产率上升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①人们的生育观念发生了变化,诸多产妇担心通过阴道分娩会对胎儿的安全造成影响,对此诸多要求手术;②当前生育高峰主要集中在八零后女生,因为担心疼痛而选择手术的方式。③产妇自身文化程度偏低,对生育过程没有详细了解,无形中认为剖宫产要优于自然分娩。

通过对该院近10年的患者病历进行分析发现,该院在剖宫产率表现出显著上升的情况,导致出现此种情况最为主要的原因是社会因素。对此,应该对产科知识进行有效普及,做好患者孕期宣教的工作,做好围生期保健工作,针对产科合并症患者以及出现并发症的患者,给予有效治疗。在工作的过程中,将以医生为中心有效转换为以产妇为中心,做好医患之间的沟通工作,对社会因素进行有效控制,最终有效将剖宫产率降低,提高医院产科质量。

[1]邹琴童.社会因素剖宫产与阴道分娩对母婴结局的影响[J].安徽医科大学,2013,4(07):105-106.

[2]尚爱香,刘璐.社会因素对剖宫产率的影响及对策[J].医药论坛杂志,2013,11(30):99-100.

[3]陈美毅,杨春慧.社会因素对剖宫产率的影响及对策[J].现代医药卫生,2008,12(15):1023-1025.

[4]谢敏,颜晓华.孕妇课堂教育对社会因素剖宫产率的影响[J].山东医药,2009,10(16):256-259.

[5]黄倩.社会因素剖宫产母婴近期结局的回顾性队列研究[J].南方医科大学,2010,4(01):1025-1026.

猜你喜欢

手术过程剖宫产新生儿
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压疮高风险者手术过程急性压力性损伤护理干预
非新生儿破伤风的治疗进展
早期科学干预新生儿喂哺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研究
剖宫产和顺产,应该如何选择
新生儿晚断脐联合自然干燥法的护理效果
保留远近双蒂皮瓣削薄术治疗手足部皮瓣移植术后臃肿畸形临床观察
一胎剖宫产,二胎必须剖吗
剖宫产之父
保温护理对98例全身麻醉患者术后复苏应用价值分析
腹膜外剖宫产术应用于二次剖宫产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