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阶段应着力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

2014-10-16张燕

新校园·中旬刊 2014年7期
关键词:抽象性小学生情境

张燕

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包括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不可偏废,否则不利于他们今后知识和技能的全面发展。数学是一门抽象性很强的学科。小学生因大脑发育未完善,常常难于理解成人看来很简单的数学问题,使得数学学科的抽象性更显得鲜明,成为此阶段学习的难点学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人们向往和积极探索某种事物或进行某项活动的心理倾向。一个人如果对某个问题有了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爱好,就会自觉主动地思考、探索某问题,从而形成鲜明深刻的印象,顺利获得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障碍。从现实经验来看,一个人的记忆力常与他们对相关事务的兴趣成正比关系。同理,小学生数学兴趣的培养亦如此。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做了一些初步的探索和总结。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数的概念、学习并掌握数学的相关知识

数学概念是学习数学极重要的一环,或者说是进一步学习的基础,但其抽象性又非小学生易于理解掌握的,所以,一般师生都觉得难教难懂。有位教育家指出:“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这说明学习兴趣是培养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核心因素,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催化剂。因此,教师要善于创设“数”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营造一种愉快的探索学习气氛。

教数学“循环小数”一节时,笔者根据教材上的一段话,讲了一个小故事:“从前有一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一个老和尚,老和尚给小和尚讲了一个故事……”听故事是小学生的兴趣所在,学生的情绪一下就被调动起来了:老师今天到底要讲什么?怎么数学课也讲故事?看着他们迫不及待和疑惑的眼神,笔者让他们读“老和尚讲的故事”并及时地就相关“循环”问题进行暗示说明。这样他们很快就能背诵这个故事。学生由这个故事很自然地理解了“循环”的意义。在有意创设的情境中,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出来且印象深刻,为新课“循环小数“的顺利学习架设了一座可靠的桥梁。

二、教师角色的转变

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不仅是主导,还应该融入学生之中,与学生一道成为整个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学活动中,教师应积极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思维活动中,和学生一起探讨,争论相关问题,让学生在轻松活泼的学习氛围中自然而然地掌握数学概念,获取数学知识。而这样又能在教学活动中建立起一种师生平等的观念,促使学生大胆地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意愿,从而更有效地掌握相关数学概念,同时又能使学生在教师面前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另外,教师角色的转换还包括语言的转换。严密、理性的成人语言不适合大多数小学生,此年龄段的学生更适宜感性的形象思维。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多用形象的儿童语言,尽可能地消除他们理解中的语言障碍。在学生回答提问后,教师除了给予鼓励外(不一味追求答案的正确性),还要允许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心中的喜悦。

三、放手操作,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

兴趣所在,探索多随其后。探索是学习见成效的可靠路径,积极主动的学习应伴随着高于当前学习的思维。探索数学学习最基本的一个特征是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学习数学,主动发现同一类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或导出相关结论,教师的作用不是直接给出知识答案,而是创设探索问题的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开展探索性然后找到答案或方法的学习活动。

例如:在教学面积单位和长度单位的区别时,笔者让学生用毛线剪出1厘米、1分米、1米的长度,再用纸剪出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让学生区分什么是长度,什么是面积,进而再比较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让学生在直观感性的事物中加深理解和认识。

四、课堂形式的多样化

课堂教学或训练形式如果过于单一,时间久了多数学生的注意力都会分散,学习兴趣随之降低,既不利于学生学习也不符合教育教学原则。现代教育教学原则和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不同的教学或思维形式总能给学生以新鲜而深刻的刺激,十分有利于他们的学习。因此,教学中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适当变换教学方式。

五、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积极引导探索,帮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总是服务于生活。教学中,例子要贴近现实生活,能解决实际生活的关于数、数量等的问题。如随堂测验,阶段检查或进行游戏、小组比赛等之后,由教师指导学生根据所学的数学知识就有关和差、倍数、比例、多多少、少多少等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得出结论,找到规律。这是学生自己思维的结果,成功的感受十分鲜明,不仅激发了他们的兴趣,更能有效地巩固所学数学知识。学生对成功的感受更能进一步激发起学习和探索的欲望,为更进一步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欲望和需要,当学生通过思考、探索,终于解决了一个对他们来说是新奇和富有挑战性的数学问题时,从中体验到的成功感是一种强有力和令人愉快的情感体验。学生一旦有了这种体验,就会产生再次体验的愿望,这种需求就会迅速加强。教学实践和现代心理学原理都证明,这对学生学习兴趣的产生和巩固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当然,数学的抽象性和教学就同一年龄段或同一班级的学生感受而言还是有差异的,没有也不可能有固定统一的教学标准和模式,培养他们的数学学习兴趣仅是众多教学法之一。

猜你喜欢

抽象性小学生情境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西方美术中的女性人体艺术
民主的悖论
翻转课堂模式下《线性代数》的教学改革初探
羌族刺绣中的图案研究
我是小学生
感悟三角形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