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概念迁移与语义迁移的关系

2014-10-16高立伟

新校园·中旬刊 2014年7期

高立伟

摘 要:迁移是二语习得研究的重要话题。概念迁移是迁移领域研究的一个新视角,近几年来受到国内专家和学者的重视。但是也有些人认为,概念迁移就是由语义迁移演变过来的一个新说法,与语义迁移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区别。本文旨在从意义、覆盖范围两方面分析二者的异同,并运用实例进行阐述与说明。

关键词:概念迁移;语义迁移;二者关系

一、引言

概念迁移法是认知语言学派提出的一种新的研究方法,它打破了传统的“形式研究法”在语言研究中的主宰地位,被越来越多的语言学家所接受和重视。概念迁移主张,“母语可以从语言与认知的接口影响二语”(Kellerman,1995:143)。因此,从概念层面考察母语对二语或外语的影响的研究近些年来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与此同时,一些认知语义学家认为,语义等同于概念,二者并没有实质性的区别。“语义”就是泛指含义更为广泛的“概念”的特定语言形式。本文将从意义与范畴方面对以上观点进行探讨,希望能为学者们正确认识概念迁移尽微薄之力。

二、概念迁移与语义迁移的关系

语义迁移通常是指一语可以在词汇语义层面影响学习者对二语词汇的学习、领悟与使用。语义迁移的研究一般从词汇语义层面、命题语义层面以及概念语义层面着手。而概念迁移的基本思想是:语言使用者由于受另外一种语言习得的概念和概念化模式的干扰,会理解其对当前语言的理解和产出(Jarvis 2007:5;2011:3)。

从意义上理解,语义迁移与概念迁移的不同之处在于语义知识涉及词语与概念之间的匹配。它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一个词语可以表达多种概念或某种特定的概念,而概念知识与这些概念的本质以及结构相关。Jarvis引用一个芬兰英语学习者的句子:He bit himself in the language(He bit himself in the tongue). 依据Jarvis的观点,在这个句子中“language”的误用是语义迁移而并非概念迁移造成的。因为在芬兰语中“language”和“tongue”的意思均由“kieli”来表示,说话者通常依据实际情况进行区分与使用。而该学习者没有对“language”和“tongue”这两个词的语义进行区分,而是直接受母语中“kieli”的使用方法的影响,因此混淆了两个英文单词。学习者没有将“kieli”以及它所对应的两个英文单词进行正确的匹配,所以这个错误发生在语义层面而并非概念层面。相反,当芬兰学习者用“jar”来指代铁罐时,很可能是受到母语概念的影响,因为芬兰语语义上并不区分“jar”与“can”,二者均用“purkki”来表达。此外,不管“jar”与“can”是否由不同材质(如玻璃、塑料、金属等)构成,芬兰语使用者似乎在心理上把二者归为同类,也就是说,材质的不同不是他们区分容器的依据。Jarvis认为从这个层面来看,学习者受到了概念迁移的影响。

从覆盖范围上理解,概念迁移涉及词汇、语法、时态等领域。换句话说,概念迁移不仅关注概念与词语(concepts and words)的关系,还关注概念与语法(concepts and grammars)、概念与时态(concepts and tense)等之间的关系。而语义迁移虽然包括概念与词语(words and concepts)的关系,但是主要还是词语与其他词语(words and other words)的关系。

图1概念迁移与语义迁移之间的关系

从上图可以看出,尽管语义迁移与概念迁移有交叉的部分,但两者并不完全等同。词语与概念的关系只是概念迁移的一部分,也是到目前为止学者探讨与研究得相对较多的一部分,但这并不能说明概念迁移与语义迁移是同一回事。但是,概念迁移与语义迁移也不是完全独立的,语义迁移经常伴随概念迁移的发生而发生。这也是造成许多研究无法辨别二者的主要原因。

三、结语

尽管概念迁移与语义迁移在意义以及覆盖范围方面都有一定的关系,但两者并不是完全同等的。因此,单纯地认为概念迁移就是语义迁移的一种新说法的观点是片面的。伴随着概念研究的深入,相信以后对二者关系的认识会越来越深刻。

参考文献:

[1]俞理明,常辉,姜孟.语言迁移研究新视角[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

[2]姜孟,邬德平.语义迁移的六类证据及其解释[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13(1).

[3]徐庆利,蔡金亭,刘振前.语言迁移研究近二十年的新发展:回顾与思考[J].外语学刊,2013(1).

[4]郭小雪.第二语言习得中的母语概念迁移[J].科技信息,2006(S3).

摘 要:迁移是二语习得研究的重要话题。概念迁移是迁移领域研究的一个新视角,近几年来受到国内专家和学者的重视。但是也有些人认为,概念迁移就是由语义迁移演变过来的一个新说法,与语义迁移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区别。本文旨在从意义、覆盖范围两方面分析二者的异同,并运用实例进行阐述与说明。

关键词:概念迁移;语义迁移;二者关系

一、引言

概念迁移法是认知语言学派提出的一种新的研究方法,它打破了传统的“形式研究法”在语言研究中的主宰地位,被越来越多的语言学家所接受和重视。概念迁移主张,“母语可以从语言与认知的接口影响二语”(Kellerman,1995:143)。因此,从概念层面考察母语对二语或外语的影响的研究近些年来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与此同时,一些认知语义学家认为,语义等同于概念,二者并没有实质性的区别。“语义”就是泛指含义更为广泛的“概念”的特定语言形式。本文将从意义与范畴方面对以上观点进行探讨,希望能为学者们正确认识概念迁移尽微薄之力。

二、概念迁移与语义迁移的关系

语义迁移通常是指一语可以在词汇语义层面影响学习者对二语词汇的学习、领悟与使用。语义迁移的研究一般从词汇语义层面、命题语义层面以及概念语义层面着手。而概念迁移的基本思想是:语言使用者由于受另外一种语言习得的概念和概念化模式的干扰,会理解其对当前语言的理解和产出(Jarvis 2007:5;2011:3)。

从意义上理解,语义迁移与概念迁移的不同之处在于语义知识涉及词语与概念之间的匹配。它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一个词语可以表达多种概念或某种特定的概念,而概念知识与这些概念的本质以及结构相关。Jarvis引用一个芬兰英语学习者的句子:He bit himself in the language(He bit himself in the tongue). 依据Jarvis的观点,在这个句子中“language”的误用是语义迁移而并非概念迁移造成的。因为在芬兰语中“language”和“tongue”的意思均由“kieli”来表示,说话者通常依据实际情况进行区分与使用。而该学习者没有对“language”和“tongue”这两个词的语义进行区分,而是直接受母语中“kieli”的使用方法的影响,因此混淆了两个英文单词。学习者没有将“kieli”以及它所对应的两个英文单词进行正确的匹配,所以这个错误发生在语义层面而并非概念层面。相反,当芬兰学习者用“jar”来指代铁罐时,很可能是受到母语概念的影响,因为芬兰语语义上并不区分“jar”与“can”,二者均用“purkki”来表达。此外,不管“jar”与“can”是否由不同材质(如玻璃、塑料、金属等)构成,芬兰语使用者似乎在心理上把二者归为同类,也就是说,材质的不同不是他们区分容器的依据。Jarvis认为从这个层面来看,学习者受到了概念迁移的影响。

从覆盖范围上理解,概念迁移涉及词汇、语法、时态等领域。换句话说,概念迁移不仅关注概念与词语(concepts and words)的关系,还关注概念与语法(concepts and grammars)、概念与时态(concepts and tense)等之间的关系。而语义迁移虽然包括概念与词语(words and concepts)的关系,但是主要还是词语与其他词语(words and other words)的关系。

图1概念迁移与语义迁移之间的关系

从上图可以看出,尽管语义迁移与概念迁移有交叉的部分,但两者并不完全等同。词语与概念的关系只是概念迁移的一部分,也是到目前为止学者探讨与研究得相对较多的一部分,但这并不能说明概念迁移与语义迁移是同一回事。但是,概念迁移与语义迁移也不是完全独立的,语义迁移经常伴随概念迁移的发生而发生。这也是造成许多研究无法辨别二者的主要原因。

三、结语

尽管概念迁移与语义迁移在意义以及覆盖范围方面都有一定的关系,但两者并不是完全同等的。因此,单纯地认为概念迁移就是语义迁移的一种新说法的观点是片面的。伴随着概念研究的深入,相信以后对二者关系的认识会越来越深刻。

参考文献:

[1]俞理明,常辉,姜孟.语言迁移研究新视角[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

[2]姜孟,邬德平.语义迁移的六类证据及其解释[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13(1).

[3]徐庆利,蔡金亭,刘振前.语言迁移研究近二十年的新发展:回顾与思考[J].外语学刊,2013(1).

[4]郭小雪.第二语言习得中的母语概念迁移[J].科技信息,2006(S3).

摘 要:迁移是二语习得研究的重要话题。概念迁移是迁移领域研究的一个新视角,近几年来受到国内专家和学者的重视。但是也有些人认为,概念迁移就是由语义迁移演变过来的一个新说法,与语义迁移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区别。本文旨在从意义、覆盖范围两方面分析二者的异同,并运用实例进行阐述与说明。

关键词:概念迁移;语义迁移;二者关系

一、引言

概念迁移法是认知语言学派提出的一种新的研究方法,它打破了传统的“形式研究法”在语言研究中的主宰地位,被越来越多的语言学家所接受和重视。概念迁移主张,“母语可以从语言与认知的接口影响二语”(Kellerman,1995:143)。因此,从概念层面考察母语对二语或外语的影响的研究近些年来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与此同时,一些认知语义学家认为,语义等同于概念,二者并没有实质性的区别。“语义”就是泛指含义更为广泛的“概念”的特定语言形式。本文将从意义与范畴方面对以上观点进行探讨,希望能为学者们正确认识概念迁移尽微薄之力。

二、概念迁移与语义迁移的关系

语义迁移通常是指一语可以在词汇语义层面影响学习者对二语词汇的学习、领悟与使用。语义迁移的研究一般从词汇语义层面、命题语义层面以及概念语义层面着手。而概念迁移的基本思想是:语言使用者由于受另外一种语言习得的概念和概念化模式的干扰,会理解其对当前语言的理解和产出(Jarvis 2007:5;2011:3)。

从意义上理解,语义迁移与概念迁移的不同之处在于语义知识涉及词语与概念之间的匹配。它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一个词语可以表达多种概念或某种特定的概念,而概念知识与这些概念的本质以及结构相关。Jarvis引用一个芬兰英语学习者的句子:He bit himself in the language(He bit himself in the tongue). 依据Jarvis的观点,在这个句子中“language”的误用是语义迁移而并非概念迁移造成的。因为在芬兰语中“language”和“tongue”的意思均由“kieli”来表示,说话者通常依据实际情况进行区分与使用。而该学习者没有对“language”和“tongue”这两个词的语义进行区分,而是直接受母语中“kieli”的使用方法的影响,因此混淆了两个英文单词。学习者没有将“kieli”以及它所对应的两个英文单词进行正确的匹配,所以这个错误发生在语义层面而并非概念层面。相反,当芬兰学习者用“jar”来指代铁罐时,很可能是受到母语概念的影响,因为芬兰语语义上并不区分“jar”与“can”,二者均用“purkki”来表达。此外,不管“jar”与“can”是否由不同材质(如玻璃、塑料、金属等)构成,芬兰语使用者似乎在心理上把二者归为同类,也就是说,材质的不同不是他们区分容器的依据。Jarvis认为从这个层面来看,学习者受到了概念迁移的影响。

从覆盖范围上理解,概念迁移涉及词汇、语法、时态等领域。换句话说,概念迁移不仅关注概念与词语(concepts and words)的关系,还关注概念与语法(concepts and grammars)、概念与时态(concepts and tense)等之间的关系。而语义迁移虽然包括概念与词语(words and concepts)的关系,但是主要还是词语与其他词语(words and other words)的关系。

图1概念迁移与语义迁移之间的关系

从上图可以看出,尽管语义迁移与概念迁移有交叉的部分,但两者并不完全等同。词语与概念的关系只是概念迁移的一部分,也是到目前为止学者探讨与研究得相对较多的一部分,但这并不能说明概念迁移与语义迁移是同一回事。但是,概念迁移与语义迁移也不是完全独立的,语义迁移经常伴随概念迁移的发生而发生。这也是造成许多研究无法辨别二者的主要原因。

三、结语

尽管概念迁移与语义迁移在意义以及覆盖范围方面都有一定的关系,但两者并不是完全同等的。因此,单纯地认为概念迁移就是语义迁移的一种新说法的观点是片面的。伴随着概念研究的深入,相信以后对二者关系的认识会越来越深刻。

参考文献:

[1]俞理明,常辉,姜孟.语言迁移研究新视角[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

[2]姜孟,邬德平.语义迁移的六类证据及其解释[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13(1).

[3]徐庆利,蔡金亭,刘振前.语言迁移研究近二十年的新发展:回顾与思考[J].外语学刊,2013(1).

[4]郭小雪.第二语言习得中的母语概念迁移[J].科技信息,2006(S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