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策略探究
2014-10-15张兴萍
张兴萍
摘 要:当前的教育改革正大力提倡进行新课改,初中数学的教学改革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初中数学教学的改革步伐也在大步迈进。根据新课改的具体实施要求,在初中数学教学上需要从教学方针的制定和教学策略的改变上进行研究和完善。那么如何进一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进行策略探讨与研究呢?针对以上问题会在下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初学数学 教学策略 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5(b)-0033-01
在新课程改革前,初中数学的教學多是以教师满堂灌的讲授为主,学生被动的听和记即可,课下按老师的要求只要记住几个题型就行了,在初中数学的学习中,学生们死记硬背的现象比较严重。教师关注的也是同学们记住了几个题型,考试时同学们分析的不是具体的问题,而是把考题进行分类,看有没有平时老师教授的题型,如果有就按平时记住的步骤生搬硬套,如果没有可能就无从下手,不知考察的是哪方面的知识点了。而且根据应试教育教师和学校关心的也是学生的考试分数,在教学方针和教学方式方法上早已忽略了发展同学们的潜能和创新性,课堂教学也变得枯燥没有生气和活力,同学们对学习失去了兴趣,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难以调动起来,一堂数学课下来,老师身心疲惫,学生也感觉一无所获,数学课的教学效率一直得不到提高。因此数学教学的改革迫在眉睫、势在必行。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改变现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探究。
1 加强思想认识,改革教学理念和创新教学方法
首先要从思想上认识到,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性,教师应依据先进的教学改革理念去探求数学课堂教学的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方法,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教师要重新审视自己以往课堂教学中方式方法的不足之处,找出学生学习积极性差的原因及根缘,从教学设计的理念、过程中去探求适合学生特点的授课方式,并首先从教师主体地位的变化上着手,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认识到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而不是把自己的主观思想强加于学生的主宰者,同时教师还要创设一种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让学生在愉悦中学习,在轻松愉快地学习中发现学习的奥秘与乐趣,让孩子们重新拾回那天真而富于创造性的天性,在这里强调:学校不应是抹杀孩子们追求新奇与创造天性的摇篮,教师更不应是这样的实施者。所以教师在教学上应创新教学方法,不要一成不变地固守着老一套的教学模式,这样只会使课堂失去活力,课堂教学效率也不会提高。例如,教师在教学九年级数学《二次函数》一章中第一节“认识二次函数”这一课时,是这样导入新课的:情境引入方法:
师问:同学们,大家喜欢打篮球吗?有没有注意过投篮时篮球出手后在空中划过的曲线吗?这条曲线的形状如何呢?老师一连串的问题一出,通过观察发现同学们有的皱眉,有的则跃跃欲试想要回答老师的问题。这时老师不急于说出答案,而是让想要回答问题的同学站起来说一说自己的答案。一位同学回答到:好像一条弧线。老师肯定地点点头说:“这位同学观察的很细,是一位细心的同学,应该受到老师的表扬。”老师再次问:“那么同学所说的这样的弧线在我们数学上用什么术语来命名呢?那就是被命名为——抛物线,同学们是不是刚认识了一个新朋友——抛物线。”同学们大声回答是。接下来教师再次启发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你们还观察和发现了哪些这样的抛物线呢?”当同学们一一列举出其它的抛物线后,会发现原来数学知识就在自己的身边,数学并不陌生也不枯燥。最后教师再要求同学们翻开课本,把有关抛物线的概念及如何用二次函数来表示的定义和方法划下来。教师通过这样新课情景导入的教学方法,激发起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和调动起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挖掘教学内容和知识点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要改变只注重传授书本知识而忽视对学生能力培养的做法,要求学生学会探究性学习和自主性学习,尤其在数学学习中教师要多启发同学们掌握一题多解的技能和探究能力,对一道问题的解决不能只拘泥于一种方法和途径,而是要开阔自己的思路,找到多种解题方法,并从这几种方法中总结出更快捷、更方便、更易理解的方法和思路。教师通过数学教学内容及所要求掌握的知识点中一题多解的形式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是值得广大数学教师加以借鉴的。同学们经过自己动手动脑的实践探索,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了自己的自学能力。在探究过程中教师也可把同学们分成若干兴趣小组或叫做攻坚小组,让同学们小组协作,共同来完成老师布置的探究题目,通过这样的探究过程不但可培养同学们的合作能力,而且大家在一起集思广益,会发现和找出更好更多地解题思路来,同学们可通过小组协作来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最终也培养了自己的创新探究能力。
3 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是把教学大纲要求的知识点传授给了学生,但这并不是目的,目的是要求学生要学会灵活运用这些知识点,把这些知识用到自己的生活实际中去,并提高自己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通过数学教学要让同学们明白数学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的道理,告诉同学们要学会观察生活中有哪些数学知识,并学会思考生活中有哪些问题可以用他们学到的数学知识来解决。
例如,二次函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问题,如下:一个果园有100棵苹果树,每一棵树平均结500个苹果,现想多种一些树以提高产量,但如多种,树与树之间的距离就会变近,从而影响了苹果树对阳光的吸收,根据经验,每多种一棵,平均每棵树就会少结6个苹果。若果园增种x棵苹果树,那么果园共有多少棵苹果树?平均每棵树结多少个苹果?如果果园中苹果的总产量为y个,那么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是?解析如下:如果果园增种x棵苹果树,则有100+x棵树。因为每增种一棵,就会少结6个苹果,所以增种x棵树就会少结6x个苹果,即平均每棵树结(500-6x)个苹果。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可以为:y=(100+x)(500-6x)=-6x2-100x+50000。
这道问题对于生活经验不多的同学们来说看起来似乎有些不好理解,但经过同学们利用所学到的二次函数的知识就不难解决和掌握了。
总之,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改进以往的教学方法,让数学课堂教学活动充满生机与活力,把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通过数学一题多解的练习来提高同学们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探究能力的提高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来进一步提高自己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就是让同学们认识到数学学习是为同学们的生活服务的。为此,同学们就要学会多观察生活中存在的数学,反过来,因为生活中的数学再来促使自己更好地学习数学这一学科。
参考文献
[1] 古杰.初中数学教学策略探究[J].教师,2011(30).
[2] 郑云玲.初中数学教学研究[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