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儿童语言学发展的分析
2014-10-15宋燕妮
宋燕妮
摘 要:在当前时代下,对于儿童语言学的研究,逐渐形成了靠近人类中心范式与心智哲学的研究方向。人类对儿童语言的研究以及儿童语言的发展,从语言博弈的角度看,其始终是儿童心智与儿童所处文化环境之间的互动与对话,是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寻求对话规律的博弈史。在生物学的解释中,注重的是儿童语言的生物特性及其内在机制,而在社会学的解释中,重视的是儿童语言的社会性以及外显功能。语言哲学的内容不仅包括研究成人语言,儿童语言也是语言哲学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哲学视角对语言的发展进行分析,并以此为切入点对儿童语言学的发展进行分析,以供学术界探讨。
关键词:儿童语言学 语言哲学 发展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5(b)-0003-02
随着当前语言学、心理学、哲学、社会学与教育学的发展,对于儿童语言学进行研究的理论与方法自19世纪中期以来得到了长足发展,而在当今的知识经济时代,儿童语言学的研究在交叉性人文科学的影响下不断进步,儿童语言学更是成了一门独立的、跨学科的研究学科,它的理论范畴包括认知语言学与语言哲学。由此可见,对于儿童语言学的研究拥有多样化的视角与广阔的空间。但是,儿童语言是人类对于外界世界最初的认知与表述,其复杂的发展规律并非某一单一的或者经过简单整合的理论就能够科学合理地解释的。从博弈的角度而言,儿童语言的发展过程是在多种因素影响下的博弈史,是人类心智与外部世界的对话。
1 以哲学视角看语言博弈
西方哲学发展至今,从最开始的分析哲学发展成为语言哲学,而后演变成为今天的心智哲学,语言哲学思想得到了长足发展,后语言哲学时期中,认知语言学派的基本观点能够被概括为人类心智对现实世界的认知,而后形成语言的过程,这个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博弈的过程,是认知主体对于外部世界的体验。语言博弈论则是对以上概念的系统、具体的表述,它作为理论工具帮助人类在语言与外部世界的联系中进行心智的分析。在语言博弈论哲学的观点中,人类获取信息的过程能够让认知主体与外界世界的关系得到具体的体现,这个过程不仅是人獲取知识的主要途径,而且在较大程度上对人的知识结构起到决定性作用。
博弈论在经济学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这一理论源于拥有悠久历史的棋牌游戏。博弈论是对理性状态下人如何利用优势策略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研究,同时,这也是博弈论的理论核心。在儿童语言领域中,语言的最重要作用即是在人的活动中完成信息传递,促进儿童认知外部世界。
总结语言发展规律是语言学基本理论。现代语言学之父,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认为在言语体系中,语言作为具有生理遗传基础的机能,是最主要的一个部分。从动态角度而言,语言是人说话这一行为的总和;从静态角度而言,是人说话行为造成的结果的总和,因而语言可以看作是说话的总和。对于儿童来说,语言最开始是身体器官与生理结构赋予的一种能力,而后是在认识世界的活动中利用自身器官而获取的。语言是儿童器官功能发展的产物,同时也是外部环境促使人类运用自身官能而形成的规约。对于儿童而言,语言是其说话行为的集合,也是儿童利用语言工具认知周边环境的集合。
2 儿童语言学发展分析
2.1 语言在拥有共性的同时,也具有自身的特性
儿童语言发展具有统一性,也有差异性。汉语属于汉藏语系,而西方国家使用最为广泛的英语属于印欧语系,二者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除此之外,汉族儿童所处的生活环境与接触到的文化也具有独特性。由此可见,汉族儿童在语言发展方面必然存在不同于西方儿童语言发展的特殊规律性。
经过对大量资料数据的调查研究得出,汉族儿童在词汇量发展方面存在以下规律: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其词汇量逐渐丰富,在儿童三岁之前,其词汇量增长速度最为迅速,词汇量的增长速度在儿童三岁之后呈现递减的趋势;属于不同民族的儿童在其各个年龄段中的词汇量具有差异性,然而这种差异性表现得并不显著;在儿童的词汇量不断积累、增长的过程中,2~4岁这一年龄段是积累词汇的高峰期。汉族的儿童在1~8岁各年龄段中,实词在其总词汇量中所占的比例达到八成以上,按照所占比例由高到低分别为名词、动词、形容词,其中名词与动词占有大量比重。由此可见,实词的发展在儿童词汇量的积累与增长过程中始终占据绝对优势地位,从这一点来看,与国外学者的相关研究结果一致。就词汇的发展而言,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名词、动词以及其他实词在儿童总词汇量中所占据的比例不断下降;虚词在儿童总词汇量中所占比例则呈现上升的趋势。
2.2 语言的发展具有阶段性
以语言系统发展的语言学标准,结合语言运用,儿童语言学的发展能够被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第一,声音发展阶段,这一阶段中的儿童仅仅是对外界声音刺激作出一定反应,有意识或是无意识地发出长元音。第二,被动语言交际阶段,这一阶段儿童基本学会了“dada”与“mama”的发音,但是不能明确地了解词语的含义。第三,特殊语言交际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儿童能够简单了解部分词语的含义,能够将“dada”与“mama”做名词使用,用正确的词语说出无意义的句子,与外界交流多使用“abb”形式的叠词交流,同时伴随着部分手势与动作。第四,目标口语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儿童会用所知词语说出有明确含义的双词句,能够有区别地使用“我、你、他”等代词。第五,语言成熟阶段,这一阶段中的儿童能够有区别地使用所有代词,掌握了三百个左右的词汇,可以说出三词句并使用复数。
2.3 语言发展具有顺序性
第一,儿童语言发展顺序性的含义。语言发展的顺序性具体表现在其发展阶段与具体语言现象的有序性。语言发展是一个有序发展的序列,由数个不同阶段共同构成,这个序列的发展可以在外界某种因素的干扰下中断,但是这个序列不能被颠倒或者超越。具体语言现象会按照一定顺序依次出现,这种出现的顺序不能被颠倒。学术界在语言发展的顺序性方面已经达成共识,不仅仅是正常儿童的语言系统发展具有顺序性,弱智儿童的语言发展以及第二语言发展也具有顺序性,并且以上三者的发展顺序具有较强的相似性。由此可见,人类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语言发展具有顺序性是一大共性,其中存在的差异也只是语言发展速度的差异以及能否顺利将语言发展序列走到终点。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以上所说的语言发展顺序性指限于发展阶段的顺序性,而不是将语言系统发展的顺序性绝对化,这种顺序性是相对而言的,具体表述为:(1)相比语言具体现象,语言发展阶段的有序性更为明显;(2)在语言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中,词汇系统的有序性要比语法和语音等系统的有序性更弱一些;语言系统在早期的发展中具有较强的顺序性,随着语言系统的发展,其顺序性逐渐减弱;不同儿童个体之间具有差异性,因而不同儿童语言发展可能会依照不同的顺序。只有对儿童语言发展顺序具有相对性有明确的认识,才能够正确地对待这一问题,促进对儿童语言系统的深入研究。经过对大量学者的相关研究结果进行调查研究之后可以发现,在语言发展顺序这一课题上不同学者的研究结果存在一定的分歧,同时呈现出不同的特点,由此可见,儿童语言系统发展的顺序性是相对的。
第二,形成儿童语言发展顺序性的原因。在自然成熟说的观点中,儿童语言发展的顺序性是由儿童生理发展的有序性决定的。乔姆斯基学派对于语言发展的顺序性则是从语言的普遍性方面进行分析,他们的观点是各种不同语言所具有的共性首先得到发展,各种语言的特性而后得到发展。然而,语言发展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以上相关的解释中,部分只是理论层面上的分析,部分只能够对少数语言现象进行解释,同时,汉语具有较强的特殊性,汉族儿童的语言发展拥有自身独特的规律,西方学者关于儿童语言学发展的研究结果并不能够完全代表我国儿童语言学发展的规律。经过对大量相关资料进行调查研究之后,笔者认为应当从语言难度方面对语言发展的顺序性进行解释。
语言难度是指对语义与语言运用的认知,或者说是语言形式的复杂程度。语言在其组成单位以及运用规则与方式方面的难度由认知和语言形式的复杂程度决定,而儿童语言发展的顺序即是难度系数的序列。在不同种的语言中,认知的复杂程度是基本一致的,不同民族的儿童在认知的发展方面大体上也是一致的,因此,不同民族的儿童语言发展可以分为十分相似的大阶段,其发展顺序也相同。但是,各族语言在其形式上存在共性的同时,也有差异性。在语言学习能力方面,不同民族的儿童不存在较明显的差异,而不同民族的语言在表现形式上具有不同的复杂程度,这一点则导致了不同民族儿童在语言发展顺序上出现差异,表现出具有较强民族性的特点。
从类型学的角度看,类型接近的语言在语言形式方面具有较多的共性,反之则差异性较多。例如,以俄语和英语为代表的多数印欧语系中的语言都是屈折语,在类型学上较为接近,对这些语种进行学习的儿童在语言发展上的共性较强。汉语是孤立语,在类型学上与屈折语存在较大的差异,因而汉族儿童的语言发展具有较强的特殊性。
3 结语
人类的语言能力表现为语言共性。对于儿童语言学发展的研究能够帮助我们了解人类语言能力的形成过程,同时,人类语言能力形成的这一动态过程能够通过儿童语言的发展缓慢展开,从而帮助我们了解这一动态过程中的细节。从心理学的角度而言,语言是人类心理活动的重要外在表现,是将人内心世界表现出来的重要工具。对儿童语言发展的研究能够明确儿童对外界世界的认知过程,同时推断儿童心理的发展,在提高儿童教育水平方面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周纯漪.从现当代语言学看语言学发展趋向[J].课程教育研究,2013(20):109-110.
[2] 吴延国.《教育语言学发展方向和前景展望》述评[J].当代外语研究,2012(11):75-76.
[3] 胡平.中国现代语言学的发展特征及趋势[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6):108-110.
[4] 辛志英,黄国文.系统功能语言学发展的维度与向度[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24-29.
[5] 曾涛,成芳,张丽萍.儿童语言研究方法的多元化发展趋势——《儿童语言研究方法实用指南》述介[J].英语教师,2013(8):65-70.
[6] 张利桃,曹波.把握应用语言学发展的脉络与走向——评夏中华等《应用语言学——范畴与现况》[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3(9):139.
[7] 褚瑞莉.儿童语言习得研究——《儿童语言》介绍[J].陕西教育:高教版,2011(11):31-33.
[8] 宋暉.中国语言学研究现状检视——基于《中国语文》(2009)等九种专业刊物[J].南开语言学刊,2012(1):155-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