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近代“洋货”消费与中国现代化道路的肇始

2014-10-15王敏

商业经济研究 2014年28期
关键词:洋货生活方式现代化

王敏

内容摘要:鸦片战争以后,“洋货”如潮水般地涌入中国。“洋货”在快速地摧毁中国传统自给自足的经济体制之余,其带来的物质文明进步逐步改变着中国社会。通过消费“洋货”,中国人亲身体会到了西方物质文明方面的优势,以希望通过学习西方先进技术让中华民族摆脱耻辱为开端,踏上了追求中国现代化的发展道路。中国人开始逐步分享人类物质文明进步的果实,正是在这一层面上,近代“洋货”的消费引发了近代中国人关于现代化的诉求,以消费观念的现代化变迁为始点,逐渐波及生活方式的现代化。

关键词:洋货 消费 生活方式 现代化

“洋货”是西方物质文明的具体体现。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内,各式各样的新式洋货纷纷在中国粉墨登场,拥有众多消费群体,形成一个“洋货”奇观。在此过程中,中国人通过亲身经历体会到了西方物质文明方面的优势,然后才有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现代化诉求,希望通过学习西方先进技术让中华民族摆脱耻辱,走上现代化的道路。这样,“洋货”所表现出来的先进性和现代性的一面被凸显出来,而将其带来的民族耻辱与创伤被暂时搁置。

日常生活中“洋货”的普及

鸦片战争以后,随着通商口岸的增加,“洋货”大量入侵中国。有不少有识之士,认识到洋货对中国市场的危害,并对此感到痛心疾首,大声呼喊:“自与各国通商以来,迄今不过七十余年,而洋货充斥各处,已有洪水滔天之抛。盖吾国工业素不讲究,各种物品,皆粗劣不堪,既不适用,又不悦目,一旦光怪陆离之物杂陈市肆,国人任意选购,俨有抛弃本货沉溺洋货之抛。大者佳者无论矣,甚至零星杂物,亦惟洋货是用”。这种言论在近代社会随处可见,也符合当时的社会现状。与此同时,洋货逐步进入普通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中国人的生活状况,这是农业时代简陋的物质生活无法想象的。例如火柴、肥皂等洋货在进入中国之后几乎是毫无障碍地迅速为人们所接纳,因为这类洋货相对便宜,并在人们日复一日地使用过程中证明自身的价值,很大程度上减轻了中国人家务劳动的强度,提高了家务劳动的效率,这样人们就不必在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上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了。

随着社会的进步,“洋货”开始在中国本土生产,其价格也自然进一步降了下来,十九世纪四五十年代还只是有钱人家消费的玻璃、洋镜及棉布等物到了十九世纪末期逐渐普及起来,成为了百姓日用品,其曾经引领时尚的特点也几乎消失殆尽。人们纷纷弃土货而选择洋货,有的品种已经完全取代传统土货。如郑观应就在19世纪90年代初写的《商战》中,历数当时常见的日用洋货,涉及食物、用品、玩好等57种。这表明洋货的销售市场迅速扩大,进口数量持续增长。以洋布手帕为例,1859年由上海口岸进口约9万打,1869年时增为10万打,1879年更猛增至35万打,十年内增加了2.5倍,到1889年又增至40万打。从中可以看到洋货在民间受欢迎的程度,在刚传入中国时并不为大众普遍接受的洋货,在随后的岁月中,几乎成为普通人日常生活中须臾不可离的必需品,社会日常生活中充斥着各色各样的洋货。到19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后,洋货已由通商城市及沿海一带,流行到北方和内地广大地区,尤其是那些实用廉价的生活日用品,在广大内地城镇乡村也受到广泛欢迎,销路日广,日益流行。这显示出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洋货使普通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更便捷、舒适和美观,在某种程度上推动着古老中国缓慢地向前行进,帮助中国在器物层面上完成了现代转型。

近现代文学作品中“洋货”数不胜数,如洋布、洋铁壶、洋灯、洋烛、煤油、代乳粉、雪花膏等。《文明小史》中写到了洋灯的好处,贾氏三兄弟托人上省在洋货店里买回洋灯,比油灯要亮数倍,兄弟三个点了看书,觉得与白昼无异,因此非常高兴。洋灯比油灯更好用,贾氏兄弟在用了洋灯之后大发感慨,并由此向往外国的各种文明,想到上海去见世面。洋灯这件小小的洋货对他们思想上产生了如此大的震动。可见,“洋货”在晚清普通大众生活中所起到的作用既是实用性的,同时又超越了物品实用性的本身,物品的先进性令无数中国人心生向往。洋货成为现代物质文明的象征,并逐渐深得人心。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洋货”已经缓慢渗透进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洋货”作为近代工商业文明的成果,首先冲破了中国传统文明的屏障,进入中国民众的生活之中,与老百姓产生了普遍而直接的联系,直接促使传统消费观念的现代化变迁。

“洋货”与现代消费观念的建构

鸦片战争后,大城市以拥有无数的时尚用品商店、百货商场而自豪,大批供人消费的“洋货”走进千家万户。“这就是资本主义‘现代化的第一幕:大都会价值观的漂泊人侵入质朴有机的群体,用闪光的物品来诱惑它,扰乱它生活的节奏,用它催眠般的‘影响力来吓住那些轻信的居民们”。丰裕的商品劝诱消费者沉浸在物质的享乐世界中,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深远影响。“从19世纪60年代起,使用洋货,喝洋酒、咖啡在香港、上海等地已忧了新鲜时髦的事,有经济能力的人都愿意一试”。这类消费主要不是出于生活实用的必需,而是出于体面、交际、夸耀、享乐等心理需求,可以说洋货造成了这种时尚性消费,如年少纨绔子弟以戴墨镜为新潮,以穿西式服装为时髦。

洋货的时尚和贵重使对其消费成为个人身份地位的象征,十里洋场中的富老阔少们纷纷用各种手段,在公众场所证明自己的消费能力,以此证明自己的经济实力,他们推动了挥霍享乐方面的竞赛。由于这种社会心态的影响,消费的物质意义逐渐被其精神意义所压倒。在现代与传统两种消费观念的对抗中,洋货对传统消费观念的势微甚至是退出历史舞台,起到了不容低估的作用。传统价值观认为享乐会滋长懒惰,让人失去斗志,从而放弃自己的思想与意识,最终离开正道。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物质文明贫乏、产品种类很少的条件下,传统节俭型消费模式使人们仅着眼于满足生存需要,除此之外没有其它的消费欲望。它在物质不丰富的条件下,约束个体的贪欲,积累财富,弘扬美德,从而稳定了社会经济,节约了社会资源,可以说它是社会的稳定器。不可否认,在中国历史上,勤俭持家、量入为出的消费方式和俭以养德的消费观念有过非常积极的作用。因此人们贬低享受,赞赏那些生活清贫的人。传统社会中人们进行的消费,绝大多数都是满足功能性的需求,例如购买食物为裹腹,购买布料为制造衣物保暖。这样,产品的经久耐用性就成为消费选择的一个根本性原则,人们希望买到的食物能吃更长时间,衣物更耐磨损,且人们的日用品大多自制或外购,务求坚固耐用,一种用品往往要用至完全破败才更新。endprint

近代社会以来,消费不仅代表实用意义,更带有社会包装的意义,传统等级身份显得无足轻重,金钱的社会价值被社会普遍认可,人们通过消费能力来获得身份认同及他人的认同。“洋货”表现的时尚消费潮流具有符号化的倾向,消费实际上与物品本身的实用价值没有多大的关系,而是为了将自己从众人中脱颖而出。

丹尼尔·贝尔在分析美国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化过程中的特点时认为,现代社会的消费转向本身是破坏传统的:“但更为广泛的变化是消费社会的出现,它强调花销和占有物质;并不断破坏着强调节约、俭朴、自我约束和谴责冲动的传统价值体系”。如果撇开批判享乐主义奢靡生活的思维定势,从积极的一方面来看“洋货”消费的意义,可以看到现代消费观念战胜传统消费观念的进步意义。现代消费者用吃大菜、坐马车、骑自行车、穿洋衣营造出一个充满梦幻色彩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世俗的烦恼没有了,通过随心所欲的消费实现了对自我个性的张扬,这在传统社会是不可想象的。传统消费观念代表的是一种死气沉沉和一成不变的传统生活,而现代消费观念代表的是一种充满生机和无限可能的现代生活。两者稍一对比,后者的魅力自然地吸引着无数生活在传统中的人。因此,用“洋货”堆砌起来的现代生活,释放着一种新奇滋味,在时尚中释放着人性深处所潜藏的对自由的渴望,成为现代、自由、时髦的代表,都使他们能够从各种各样的桎梏中挣脱出来,获得片刻的自由。这个意义上的“洋货”从本质上来讲是指向自由意志的。为获得自由消费的能力,自近代社会开始弥漫着浓厚的金钱意识,整个社会都向金钱致以最高的敬意,必须用金钱来判断一个人的价值,有钱的人一定是事业成功的人,因此人们通过消费来证明自己的价值。在此意义上,消费的精神价值远远超过其实用价值。消费者在挥霍性的消费方式中享受极致的自由与快乐,这种消费行为使近代社会形成消费的狂热心态,每个社会成员都力图摆脱传统的消费观念,超出了个人的经济支付能力进行消费。

近代文学作品详细地反应了妓女“战胜”正房太太的武器正是现代化的消费方式。如《九尾龟》中秋谷的太太是个平庸的女子,全然不懂装扮的重要性,与上海时髦的倌人相比,不可能吸引丈夫的眼球。《海上花列传》写姚季莼的太太,以正房太太的身份闹到长三家里去寻丈夫,这位生活在传统社会中的太太,幻想正房奶奶的权威必然令勾引她丈夫的妓女闻风丧胆,谁想在装扮洋气的妓女卫霞仙眼中,她只是一个又老又丑家主婆,把她狠狠地羞辱一顿。在这场正房太太与妓女的冲突中,妓女用现代消费方式做后盾,获得了社会的认同与自信心。正房太太因不懂现代消费的意义与重要性,反而显得愚蠢落后,在这场争斗中尊严扫地,落荒而逃。与之相应,《九尾龟》中妓女沈二宝正是深谱用消费来提高身份的道理,她不惜借贷买了一辆“女式飞车”,在街上闲逛,作为第一批骑自行车的女性自尽风头,成功地勾引潘侯爷。

洋货与现代生活方式的建构

鸦片战争之后,西方“洋货”入侵不仅改变了中国的经济体制、社会结构,也使中国传统生活方式快速地发生了改变。无数中国人纷纷义无反顾地抛弃传统生活方式,以各自的方式奔向心目中的现代生活方式。其中,洋货大批量的输入对传统生活方式的改变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本文以日常生活中最普通的“吃穿住行”为例,回顾近代传统生活方式的变迁历程以及“洋货”在此过程中起到的作用。

(一)吃

饮食方式是人们由自然条件和生活习惯而形成的,因而一般不易改变,但随着生产的发展、商业的兴旺和时尚的变化,也会随之发生某种变化。可以说,中华民族在漫长历史上按照自己的方式发展,不断创造积累了丰富的饮食文化,也一直没有太大的变化,但是在近代发生了明显改变。鸦片战争后,西方对中国实行军事和政治方面的强制性打压,接踵而来的辱败使中国传统的华夷之见与排斥心理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在此过程中,西餐慢慢进入了中国人的生活。通商口岸的出现使租界出现了一批西餐馆,而崇洋之风又使吃西式食物成为时尚。在上海等通商城市,请客吃饭流行吃西餐,当时的上海人俗称“吃大餐”,并日渐发展成上海市民的一项流行消费项目,人们在招待亲朋好友时以“吃大餐”为挣面子的事情。《海上繁华梦》里写西式餐馆在通商口岸遍地开花的情景,四马路有九家番菜馆,多家中餐兼卖番菜的餐馆,此外租界内还有多家外国人光顾的真番菜馆。

到了20世纪初期,随着社会风气的改变,崇洋不再是以夷变夏,而是先进、文明、开化的象征,甚至演化成一种“西方”等同于“新潮”的价值观。因此,吃西餐也不再受到社会的讽刺,正如日本饮食文化研究专家石毛直道先生所说:“欧洲食品和饮食方式对于近代世界的影响,是在政治、经济背景下实现的”。中国广大的内地也开始流行吃西餐,大家争相尝试这种代表洋派、新奇的生活习惯,以此表明自己的时尚。

(二)穿

穿衣是人的基本生存需要之一。长期以来,中国的家庭都是耕织并举、衣食自足的小农经济形态,人们的衣着服饰在自己家庭之内自产自制、自给自用。千百年来,广大农村普通居民都是沿袭这种服饰取给方式,只有少数富贵人家,才从市场上购买皮毛、绸缎、细布等高档服饰,但数量很少,一般只是作为见客节庆的衣服,日常服饰仍然多用土布。更为重要的是,服饰方式浸透着浓重的政治礼法和道德礼俗色彩,统治者通过制定服制确定统治的权威,形成一套严格细密的服饰制度,从而规范官与民、贵与贱的上下尊卑等级秩序,使人们恪守等级秩序,养成安分守已意识,具有强烈的政治象征意义。

19世纪后半叶开口通商使洋布不仅作为衣料取代了土布,也改变了人们的一些衣着习俗。在通商城市,由于流动人口增多,在穿戴方面最大的改变就是人们纷纷僭越自己的身份,出现服饰与身份混乱的情况。首先是官民服饰的混乱。官服本来是官员才能穿戴的,使庶民百姓与朝廷官员一目了然,从而服从官员的管理。但随着商人的迅速致富和清王朝大开捐纳之风,商人捐官后可以在公开场合穿戴官服,形成了官服与人的实际身份脱节的现象。原来从事“贱业”的人,也不再遵循上下尊卑的服饰规定,在穿戴上以炫耀为目的。endprint

以往被视为逾制悖礼的行为已经司空见惯,人们以衣冠取人,穿戴成了是否有钱和成功的外在标志,人们竞相追求这些外在的华贵“包装”。当时上海最先兴起追逐服饰洋化的风气,流行购买怀表、墨镜、西洋香水等,在马路上经常看到身穿洋布、遍体飘香的时髦人物。可见当时时尚与非时尚的区别,实际上就是“洋”与“土”的区别,“洋货”在生活中的普及程度就成为时尚程度的标志物,而传统美的判断标准自然丧失原来的权威性。

(三)住

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中国建筑始终完整保留了自成体系的发展过程。正如梁思成所说:“建筑之规模,形体,工程、艺术之嬗递演变,乃其民族特殊文化兴衰潮汐之映照;一国一族之建筑适反鉴其物质精神,继往开来之面貌。今日之治古史者,常赖其建筑之遗迹或记载以测其文化,其故因此。盖建筑活动与民族文化之动向实相牵连,互为因果者也”。中国古代房屋的建筑格局与居家方式一直受制于礼法的约束,并形成一定的模式,这是中国古代居家文化的一大特点。基于中国长期的宗法社会土壤,中国建筑体现了古代中国占统治地位的政治伦理观。此外,在传统房屋建筑中普遍存在的是四合院建筑,这种建筑常取中轴对称的严谨构图方式,都反映中国传统建筑对中和、平易、含蓄而深沉等美学性格的追求,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审美习惯。

鸦片战争以后,西方殖民者以胜利者姿态出现在各通商口岸,为适应他们的生活习惯,西式建筑随之在租界矗立起来,其影响与作用已经完全超出了原来的新奇和点缀的范围,并且逐步与中国人的生活发生关系。在很大程度上也使人们的心态也随之发生了改变,从而以另外一种心态对待这种与传统性质迥异的外来建筑,其矛盾和复杂亦前所未有。这种心态首先表现为遭受侵略之下发自内心的愤概与抵制,对直接改变中国城市面貌的西方建筑和租界表示出十分激烈的态度。

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先进的中国人在反对西方殖民者侵略的同时睁眼看世界,跨出学习西方的第一步,此时能对西方建筑做出较为公正的评判。王韬在《瀛杂志》中写道:“西人喜楼居,台榭崇宏,可资远眺。庭前小圃一畦,结豆棚作花架,似篱落,间有风景,有园丁专治花卉,灌溉甚勤,惜上无数仞之石,足以登涉,下无半亩之地足以溯洄,殊为缺陷也”。“居如栉比,旭日初射,玻璃散彩,风景清绝。室外绕以短垣,华木珍果列植庭下,地悉以花砖,泥雨不滑,如其内,则曲屏障风,圆门如月,氍毹荐地,不著纤尘,锔户重阖,悄然无声,碧箔银钩,备极幽静……第室止数椽,无曲折深邃之致,为可惜耳”。从这段节选的文字可以看到,王韬可以清楚地介绍西式建筑的结构特色及其优点,当然在他眼中西式建筑仍然有“下无半亩之地足以溯洄”、“无曲折深邃之致”的缺点。20世纪20年代开始,中国租界兴起的高级西式住宅建设热潮,居住者大都是华人上层,如隐居租界的军阀、官僚、贵族、买办、商人、实业家等。

(四)行

中国千百年来受传统交通工具的限制,不能离家远行,所以形成恋土怀乡的情绪,视出远门是一件极艰苦的事情。除必要之外,人们都尽量避免出门远行。“在这一点上,任何阶层的人都是同样的,都要受制于交通工具状况的限制,由此造成了人们流动少、范围小的出行方式。这种状况千百年间少有变化,人们视为固然。到了19世纪中叶开口通商以后,新式机械交通工具传入,这一状况被打破,中国人的出行方式才开始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通商口岸随着外国人入居引进了西式交通工具,最先引进的是西式马车。西式马车制作精巧,以马拉行,由人驾驭,驭夫衣着整齐,高坐车头,轰轰而来,疾驶而去,引得街头行人驻足观看,成为租界街头一道风景。马车起初只有外国人乘坐,后来越来越普及,由于马车比较贵,不是一般人承受得起,所以,乘坐马车游观街市成为一些有钱富商和纨绔子弟的娱乐方式。很多人乘坐马车并非将其当作交通工具,更主要是成为玩乐、出风头的道具,正是这种精神快感的追求使上海街头的洋式马车奔跑于租界平坦宽阔的马路之上。

除了马车、自行车、汽车的引入,火车、轮船运输等工业革命的产物也迅速在中国得到了普及,改变着老百姓的日常生活。随着人们对这些“洋货”的认识逐渐深入,即使是最保守的人士也开始接受这些新鲜事物。无论官员大贾还是平民百姓出门时都会乘坐,以免除在路途上长时间羁留之苦。人们开始享用这种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陆路交通工具,长途旅行变得前所未有的方便。亲身体验科技发展带来的生活便利,使火车等“洋货”摆脱了最初的惊恐、排斥,到了清末就再也听不到任何大加反对发展轮船、火车的声音了,并且在对待这种交通工具的心态上越来越普通。短短几十年的时间,新式交通工具已经融入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再具有任何神秘色彩,甚至因其票价低廉,演化成普通下层民众出行的首选,由此可见其普及性。

近代以来,“洋货”不仅促使现代消费观念的出现,更建构了现代生活方式。这个过程不只是简单的某种新式饮食、服饰、房屋、交通工具代替某些旧饮食、服饰、房屋、交通工具,也不只是涉及工商、市场等经济领域的问题,更重要的是牵涉到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这可以说是一种思想启蒙的过程,直接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当越来越多的中国人,通过亲身经历体会到了西方在物质文明方面的优势,着眼于“洋货”所表现出来的先进性和现代性的一面,自然希望通过学习的方式让中华民族摆脱耻辱,走上现代化的道路。

1.杨米人等著.路工编选.清代北京竹枝词.北京古籍出版社,1982

2.[美]李尔斯著.任海龙译.丰裕的寓言:美国广告文化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3.诸葛铠等.文明的轮回—中国服饰文化的历程.中国纺织出版社,2007

4.[德]西美尔著.费勇等译.时尚的哲学.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

5.[日本]石毛直道著.赵荣光译.饮食文明论.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6.梁思成.中国建筑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

7.(清)王韬.瀛杂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8.李长莉.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从传统到近代.四川人民出版社,2008endprint

猜你喜欢

洋货生活方式现代化
边疆治理现代化
别追捧洋货了,国内有这些好配饰
新税制来了 今后咋淘洋货?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
国内某1 700 mm热轧厂现代化改造
晚清“洋货流行”与消费风气演变
武器装备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