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数学教学中信息技术应用的有效方法
2014-10-15李玉菊
李玉菊
摘 要:新课程改革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而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拓宽数学教学空间,有利于形成高效课堂。但是目前,信息技术应用于数学教学还没有形成体系,如何有效利用信息技术依然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数学 信息技术 直观教学 问题情境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5(b)-0174-01
小学生具有很强的观察能力,他们以形象思维为主,习惯于直接理解和看待问题,因而往往会依据表象来判断事物。多媒体声效合一的特点正好符合小学生的思维习惯,使信息技术应用于多媒体教学成为必然,这种直观教学的方法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概念,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1 巧用多媒体揭示教学重点
随着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小学数学在新时期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多媒体辅助教学虽然可以为数学教学提供一个更为宽广的平台,但过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则是不可取的,整个课堂过于“精彩”,繁杂的网络信息可能会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抓不住重点,兴奋之余却不知道学了什么内容。
要想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就要先让学生明白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在哪里,也只有在教学中突出重难点,激发学生的思维,他们才会主动参与到教学中,而不是听天书[1]。课堂短短40分钟,教师要想面面俱到是不可能的,再加上数学知识比较抽象,小学生的思考能力又有限,要想学好数学不是一件易事,这就导致很多学生埋怨数学难学,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巧用多媒体,突破教学难点,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旋转和平移》一课中,“数物体平移的距离”是重点,也是难点。数图形平移几格,学生很难想象到去数某个点平移的格数,为了帮助学生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利用多媒体,让学生在直观形象的环境中理解问题的含义。
2 发挥多媒体直观教学的功能
直观教学是大多数一线数学教师使用的教学方法,除了课堂实物展示之外,最常用的就是借助多媒体,在屏幕上展示相关的图片、声音和视频。笔者以数形关系为例,来分析多媒体的直观教学功能。
数形关系,简单地说,就是把直观图形寓于抽象的数学语言之中,在数与形的转换下,使思维得以简化,从而提高知识点的主观性和形象性[2]。它通过以形助数、以数解形的关系处理数学问题,是数学中重要的思想之一,被应用于数的大小、函数、统计等方面。如果在数学课堂中能够对信息技术的直观功能加以利用,就可以很好地揭示数形关系的实质,使数学课堂更加有效。
在具体教学实践中,诸如图形的变换、解方程、数的大小、函数、统计等方面的知识应用都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也就是运用多媒体来直观演示,通过动画模拟、过程演示、内容重放等手段,将数学知识的抽象性过渡成变化有序、形象直观的形式,富有趣味性地展示在学生面前,达到吸引学生注意、引导观察思考的效果。比如,在学习绝对值时,我会利用幻灯片动画效果,制作一个动态的数轴演示过程,首先,画一条带箭头的直线,然后做好尺度、零点和正负标记,最后形象地讲解绝对值。如果学生没有看懂,就重复习演示。通过这一系列动态的演示,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清晰的做题思路,把复杂的绝对值问题简化。
3 利用信息技术丰富课堂
3.1 扩大课堂信息量
信息技术在传播方面的力量是强大的,它不仅具有传播速度快、质量高、范围广、互动性强等特点,还承载着大量信息,若用于课堂教学,则可以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拓宽信息渠道,扩大课堂信息量,使课堂中的师生互动得到优化。这样缩短教学时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标就可以实现。
3.2 营造和谐的教学气氛
数学课堂的学习氛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数学课堂的效率,也决定着小学生学习能力的高低。教师可以通过努力保持积极向上的情绪状态来给学生创设一种愉悦、融洽、民主的心理环境,借助信息技术,提高课堂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有利的课堂环境中汲取所需的“成长养料”。比如,在学习方程组的概念时,我会努力把抽象概念具体化,也就是利用“坐标轴演示法”,通过坐标上的动画演示效果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概念理解的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幻灯片演示的动画效果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让方程组跳出课本定义的局限。但这样互动的教学模式在学生记忆中留存的时间较短,为了巩固记忆,必须要在幻灯片中设计一些难度适中的习题,“趁热打铁”,来帮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思考,这有利于逻辑思维的培养。
4 信息技术与问题情境的结合
4.1 多媒体教学与生活化教学的结合
在新课改背景下,老师利用生活情景进行教学,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数学,在生活的每个角落去发现数学,对探究能力的提高有很好的效果。
首先,教学形式贴近生活。多媒体教学与生活化教学的结合,无疑是促进教学效率的最佳拍档[3]。比如,在学习三角形的稳定性时,教师不应该只对概念和定义进行分析,而应该结合实际,通过多媒体展示埃菲尔铁塔、三轮车、三角积木等典型例子,让同学们感受实际生活中三角形稳定性的利用,给学生一种亲切感的同时,也让他们认识到三角形稳定性的重要性。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叠纸牌的竞赛游戏,让学生对三角形稳定性有更深刻的体会和理解。
其次,教学内容要连贯。在学完一节知识点之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对相关联的知识点进行整理和归纳。比如,在学完圆锥的体积之后,教师就可以用多媒体展示所有的类似知识点,如圆柱体体积、正方体体积和长方体体积等,让学生带着记忆进行思考,看看他们是否能够立刻反映過来,若是可以,就鼓励学生继续强化记忆,若是不行,则让学生自己找出分不清楚的原因,并针对出现的问题逐一解决。
4.2 多媒体与课堂实践合理搭配
数学教师应该合理地搭配多媒体和课堂实践,与学生一起“答疑解惑”。比如,在学习“元、角、分”这一内容时,我常常会设计一个虚拟的“商店”,商店的卖家和买家均由学生来扮演,学生通过多媒体课件平台进行仿真练习,使他们更深刻地理解元、角、分之间的转换;而在学习百分率、统计等知识点时,我也会结合实际中办厂盈亏的测算,鼓励学生自己“办厂”,组建班级内部的“银行团队”和“工人团队”,让学生贷款经营,并引导学生自主完成工厂进材料、工人加工、销货、售后等环节,以一个月为限,看看谁的工厂盈利。
5 结语
总之,小学是数学的入门阶段,特别是小学的中高年级,更是数学思维与数学逻辑的启蒙阶段。如果能够发挥信息技术直观教学、揭示教学重点的作用,强调与问题情境的结合,并且在丰富课堂的同时抓住重点,就可以使数学课堂变得更加生动、和谐、有意义。
参考文献
[1] 王晓.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3(1):59-60.
[2] 夏向红.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探索[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1):75-76.
[3] 王宏.小学数学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整合的思考[J].小学数学教育,2012(4):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