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几点问题思考
2014-10-15谢艳艳
谢艳艳
摘 要:随着新课程教学理念的不断深入,数学教育已经不仅仅是数学理论、公式、图形等数学知识的积累,数学教育更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从而实现学生全方位的提升。小学数学课程主要目标是使学生能够从数学角度分析和理解问题,并将之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发展应用意识。本文主要探讨了小学数学的主要功能以及教学中的幾点建议。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教学 功能 建议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5(b)-0059-01
1 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教育的功能
数学教育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综合的过程,它不仅为学生的专业技能学习提供知识保障,还影响着学生的思维方式、心理素质、审美能力和实践能力等。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在个性、品格、知识、能力等各个方面得到全面的提升,这种全能型、完整型的素质教育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
1.1 小学数学教育的科学功能
数学是将理论知识系统化、深入化的重要途径,它是其它科学教育的基础,各门学科的数学化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方式尚未形成,数学课程严格的逻辑性和可靠性对学生的理性思维有极大地促进作用,有利于学生养成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通过小学数学教育,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在一定价值观的指导下,使学生具备利用数学科学文化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2 小学数学教育的人文功能
小学数学教学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还具有重要的德育、智育、美育和心育功能。数学严谨的逻辑性使得其具有高度的可靠性,经得起推敲和验证,数学的这一特性有利于培养学生坚持真理、诚实严谨、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潜移默化的培养小学生的理性精神、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教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数学是思维的科学,更是解决问题的有力工具,数学教育承担着智育的重要责任,学生的思维方式得到开阔、智力得到提高的同时,又可以加快学生的学习进度,更好的掌握和积累数学知识;数学美是一种具有美学维度的精神空间,它是一种理性的美,它的美是以简洁性、对称性、统一性等特性表现出来的,如直角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数学图像的特点、数学表达式的性质等;数学中的美育以培养数学美感、审美情感为主,不仅可以给学生带来美的享受,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和能力,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数学的精密性和严谨性可以培养学生细致、严谨、自信的心理素质,使学生具备坚定的信心、顽强的意志和强大的内心,克服和减轻逆反心理障碍。
2 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几点认识
现如今的小学数学教学普遍存在以下问题: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师在课堂上只是完成教材的任务,不注重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状态;教学方法不得当,教师进行机械式的教学,教师安排教学程序,学生处于茫然被动的状态;课堂气氛紧张沉闷,不利于学生自由发挥。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小学数学教学的几点看法。
2.1 教学中引入情景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情景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已经广泛应用于实际教学中,它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思路,在小学数学课堂上的应用越来越多。通过创设轻松和谐、具有创造性和启发性的课堂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可以预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创设生动的故事情景,引人入胜;通过悬念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创设动手实践的情景,提高学生动手能力。良好的教学情景就像一个磁场,吸引学生进入神奇的数学世界。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让学生主动思考,利用自己主动探索和体验的精神,对所学内容进行分析、判断,并把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值得注意的是,教师进行情景教学时要确保创设的教学情境要与教学内容相匹配,此外,还要考虑到教学情景是否形象生动、符合小学生的生活实际。
2.2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创造性思维的环境
旧式的教学方式是“填鸭式”教学,教师中规中矩的传授知识,学生机械的抄、写、背,这种机械式教学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教育中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需要。新时期的教学必须紧跟教学改革的步伐,与时俱进。教师们还要精心设计课堂各个环节,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例如通过实物展示,开展数学竞赛等方法,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提高教学质量。教师还要给予学生足够的信任和尊重,对表现出色的学生进行表扬,对于表现稍差的学生要顾及其感受,耐心地教育和鼓励。此外,教师还要学会赞赏每一位学生的独特性、兴趣、爱好、专长;赞赏每一位学生所取得的哪怕是极其微小的成绩;赞赏每一位学生所付出的努力和表现出来的善意;赞赏每一位学生对教师和教科书的质疑。总之,创设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十分必要的。
2.3 设置疑问,鼓励学生探究质疑
教师提出疑问的过程中,激励学生的创造和尝试欲望,同时使学生的自信心得到满足。这样,由自己主动进行学习的事物比由他人告诉的事物更加容易理解和记忆长久,在数学课本,有许多被忽略的教学板块,如“观察、思考、探究、讨论、归纳”等,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板块,鼓励学生从身边事物的观察入手,通过自身实际的观察、实验、比较、推理、等理性思维活动,促进学生思考,从而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教师首先要全面掌握学生的知识水平并预测学生在新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设置疑问。例如在“有余数的除法”的学习中,为了向学生们说明“余数比除数小”这一结论,可以举例设疑问:老师有7支铅笔,要分给2个学生,每个学生可以分得几支铅笔?还剩几支铅笔?并列出算式:7÷2=3……1,得出答案后,在进行深层次地提问:7支铅笔分给3个学生、9支铅笔分给4个学生、11支铅笔分给四个学生?通过这些算式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呢?教师通过这样的疑问引导学生,不仅能集中学生注意力,还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高效教学的目的。
此外,身为教师,必须重视自身知识水平和人文素养的提高,主动学习,在不断提升自身专业能力的同时,还要加强对教学方法的研究,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教学方法,不断尝试和创新,认真设计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教师要把握数学教学的脉络和层次,把数学科学与人文素养相结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 结语
在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们要明确教学目标,创新教学方法,积极为学生提供一定的思维空间和平台,多途径、多方法的来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地方、成长的摇篮。
参考文献
[1] 崔海江,赵杏梅.优化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研究[J].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2009(1):18-19.
[2] 赵金莲.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几点体会[J].东方青年·教师,201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