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震引发的海啸灾害

2014-10-15

生命与灾害 2014年5期
关键词:大浪警报海啸

晓 金

灾害性地震本身就很可怕,更不用说紧随其后的次生灾害了。对发生在海洋里的地震来说,其次生灾害中最具破坏力的就是海啸。日本地震发生后,很多人都通过视频见识了海啸的真面目。海啸远不如地震那么“轰轰烈烈”,只是悠悠地往前推进,一路上,船只、车辆还有一些房屋就都“打了水漂”。有时候,海啸造成的损失甚至会高于地震本身。所以在海啸预警发布后,处于区域内的人就应该及时躲避,可以做到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1.发生在低洼海岸地区且震感强烈的地震通常预示着海啸很快会来临。这时要保持冷静,快速离开海岸,并向高处移动。

2.大地震并不一定会造成海啸,但造成海啸的几率很大。如果震中接近甚至就在海底,海啸发生的几率将更大。因此当你听到某片海域或海岸发生地震的消息,就要准备随时撤离。

3.海啸并不是只有一个大浪,而是由一连串大浪组成。所以除非看到官方发布“安全”标示,千万不要误以为海啸已经过去而接近危险区域。

4.有些海啸发生前,海岸线的水位会明显大涨或后退。这是海啸即将到来的一个标志性信号,务必注意。

5.大海啸在逼近海岸时常伴有类似火车或飞机发出的巨大轰鸣声。海啸若是在夜里到来,人们无法看到海面的情况,这轰鸣声就是重要的警报。

6.在这个海岸的小海啸,到了几公里以外很可能就会变成大海啸。千万不要因为海啸暂时看起来并不剧烈而放松警惕。

7.当你能够看见巨浪时,就意味着你已经不够时间撤离了。

8.在海啸警报发出时,你所在地的应急管理办公室、警察、消防队和其他应急组织都会来进行救助。必须全力配合他们的行动。

9.位于低洼地区的住宅和其他建筑都不安全。当海啸警报发出时,不要待在这样的建筑物中。

10.如果不够时间向内陆或高处撤离,就要去寻找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多层酒店,酒店的较高楼层可以暂时充当避难场所。

中国是一个地震高发的国家,民众应该具备一定的地震知识。越充足地做好准备工作,生存下来的可能性就越大。

早在1973年,日本就把1公顷以上规模的公园都建成为防灾应急避难公园。应急避难所除了为受灾群众提供庇护之外,另一个重要的功能是分割越来越拥挤的城市,用空间开阔的空地把市区分开,提高城市的抗灾能力。在1995年1月17日阪神大地震中,神户市1 250处大小公园对阻隔火势蔓延、安置灾民避难起到了重大的作用。

当然,再详细的准备工作,都不如一场演习来得实在。美国加州是地震频繁的地区。或许是受到四川大地震的启发,2008年11月13日举行了当地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地震演习,所模拟的震级为里氏 7.8级。在日本,政府吸取阪神大地震后,因交通瘫痪,传统的消防车无法扑灭城市大火的教训,地方自治体和军队经过多次空中消防试验,成功地把原先只能用于森林火灾的直升机灭火方式搬到城市。这样的良性机制难道不是我们应该学习的吗?

猜你喜欢

大浪警报海啸
基于北斗三号的人防警报控制系统及应用
假期终结者
是谁的责任?
拉响夏日警报定格无痕迹美肌
连续的海啸
Feasibility study on optical vortex generation at Shanghai deep ultraviolet free-electron laser∗
心理寓言到大浪中去
小水珠和大浪
游厦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