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少数民族地区高中物理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4-10-14洪庆平
洪庆平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4)10-067-01
跟随着历史的变革,区域的划分,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比其他地区很落后。由于经济的落后进而抑制了教学教育的发展,从而造成了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公平和接受教育功能的不普遍,使得现在民族地区教学发展严重失调。这不但违反了教学教育的平等性、普遍性,而且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水平的提高有所影响,从而约束着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
笔者在民族地区高中教学近三十年,结合从教高中的具体情况,分析民族地区高中物理存在的问题,硬件方面:①建的学校数量有限;②教学设施很落后,教学中使用资料很旧,教学资源匮乏,尤其是实验器材短缺,一些边远地区的校舍极其简陋,甚至危房很多,现代化的教学设施普及率很低,严重制约着教学水平的发展;③在教学的计划和课程的设置上,城乡学校的要求基本上是一样的。尽管教学计划规定农村教学要开展“农业常识”,但是在经济发展程度、教育差异非常突出的情况下,很多牧区、山区和民族地区的教学计划“弹性”依然很不够。不能够开设适合并提高民族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地方课程。统一的教材内容过难、过深,缺少活力,教学只是为了应试教育,学生不能够学以致用,从而失去学习兴趣。即使上大学了,也不能被分配工作,从而家长也失去了继续培养孩子的信心。
软件方面:①民族地区物理教师待遇不高,从而工作热情较低。不但少数民族物理师资力量少,而且由于少数民族地区自然地理环境比较恶劣,导致师资队伍很不稳定。物理教师接受较少的继续教育,从而教师素质、能力较低,致使少数民族教育始终保持在低水平;②民族地区的信息化程度不高,民族学生的基础差,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不高;③教学质量中存在:入学率低,巩固率低,辍学率高,升学率低
根据上述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解决:
1.指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发现问题与提出问题是很重要的探究过程,它是探究的最基本的基础学生在应试教育下是很难主动提出问题的,而且学生掌握知识不全面,这样的话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很低,使学生提出问题更很难。如果提不了问题,探究不能施行。因此讲课时教师要利用简易的实验器材,结合讲述,使学生脑子想起问题。假如使各个学生在课桌上放一个小而轻的笔,接着从桌子底下敲,听到声音的同时能够看到笔在跳动,这样学生能够从自己听到的,看到的现象发现并提出自己的观念。
2.使学生勇敢地假设与猜想。当民族学生是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到许多想不通的现象的时候,他们自然会有很多的疑问与猜想。比如:电饭锅饨肉汤是利用什么能转化什么能?为什么火焰总是向上的?教师应该使学生尽可能地地去猜想、假设,使学生用学到的物理知识去分析,得出结论,同时教师也要帮助学生们进行分析、讲解,给出正确的答案从而使验证学生的问题是否正确。教师应该注意这方面,多多观察生活中的现象,处处留点心,尽量采集、记住并学会在课堂上怎么运用这些物理知识素材。
3.给学生做出计划并认真施行。民族学生本身的稳定性、自觉性较差,使他们做好实验的提前准备与预习,是很困难的。所以教师应该通过耐心地指导与鼓励,使学生有目标、激情地学习,不怕犯错误,尽可能地少犯错误,同时督促学生每天设计学习方案,并检查其结果,好的方案给学生做榜样,在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形成竞争的教学理念,从而培养学生敢于挑战,积极面对竞争等性格。这是探究学习的必要过程以及重要部分,对探究式教学的效果很有直接的影响,因此教师应该重视这方面的工作。
4.引導学生分析和论证。学生的精力有限的,学到的知识也有限,因此学生从实验现象、结果分析和论证很难学到的准确的知识,客观规律。这个教师应该较长时间的指导并激励学生的,不管学生进步很小但必须对学生的这点进步的给予肯定,使学生很相信自己,不能因为一两次的挫败而放弃职责。
5.促进学生有意义地接受学习,减少机械学习,教育学家奥苏贝尔认为,先行组织者的教学策略是促进有意义学习的发生和保持的有效策略。所谓“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要比学习任务本身有较高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并能清晰地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学习任务关联起来。设计组织者的目的是为新的学习任务提供观念上的固定点,在他们“已经知道的”和“需要知道的”(新概念、新知识)之间架起桥梁,从而使原有观念能对新概念、新知识真正起到固定、吸收作用(成为新知识的“固着点”),即实现认知结构的同化。
6.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学会学习
学习活动包括定向、执行控制和反馈三个环节。在定向环节中,好奇心、求知欲等内部动机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好奇心等内部动机为执行控制和反馈提供了持久、根本的动力源泉,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内部机制。
(1)通过教学保护和激发“人类本性中最伟大的驱动力之一”。好奇心,使学生具有要求理解、认识和探索的欲望。
(2)教学应建立在学生已有认知经验和态度基础上,展现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形成过程,为学生创设独立思考和实践的机会,使学生获得成功体验。
(3)营造和谐愉快的课堂气氛,加强师生、生生间的交流与协作,在协作学习中会加强学生的主体意识,促进学生的自我教育,并逐步积累对成功学习的体验,为学会学习奠定基础。
(4)改革对学生的评价。①对学生评价目的不是为了把学生分等,而是使学生看到自己的成就和存在的差距,获得成就感,增强对学习的信心,明确努力方向;②注意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如自评与他评的结合,考试、考评与评语相结合,书面与口头评价相结合;③不仅要评价学生的知识及解题能力,还要评价学生的学习兴趣、科学态度、科学观点、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创造能力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重视学生的独立思考、学习以及亲自体验自己的情趣的一种教育事业现代化所需要的教学方式。物理是一种注重实验的,重视实践的,强点学生亲自动手的一种自然学科。在民族地区中学物理中运用探究式教学,由于它的教育功能,能够培养划时代的,具有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建设并发展民族地区新一代接班人。同时提高我们民族地区的教师的专业水平,执教能力,民族地区学生的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