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15则

2014-10-14舒坦辑

文学教育 2014年10期
关键词:金瓶梅保尔作家

舒坦辑

●第六届鲁迅文学奖揭晓

第六届鲁迅文学奖日前揭晓,本届鲁迅文学奖首次采取了评委实名制投票的方式,格非《隐身衣》以全票获得中篇小说奖。另外,作家马晓丽、徐则臣、刘亮程,诗人大解、海男、阎安,评论家鲁枢元、孟繁华等人的作品都以全票获奖。而对于80后年轻作家无一获奖的情况,评委们表示他们的作品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还与60、70后作家有差距。鲁迅文学奖分为中篇小说奖、短篇小说奖、报告文学奖、诗歌奖、散文杂文奖、文学理论评论奖、文学翻译奖7个奖项,各个奖项分别有10部作品获得提名。本届“鲁奖”首次实行实名投票评选,评奖年限由“每3年评选一次”改为了“每4年评选一次”,本届评选的是2010年至2013年的作品。“报告文学奖”一项中,全票通过的获奖者最多,《中国新生代农民工》、《粮道》、《中国民办教育调查》和《毛乌素绿色传奇》四部作品受到评委青睐,均全票获奖。之前被读者热议的作家阿来的作品《瞻对:一个两百年的康巴传奇》、岳南的作品《南渡北归》得了零票。短篇小说奖中,马晓丽、徐则臣分别凭借《俄罗斯陆军腰带》、《如果大雪封门》获得全票,而之前呼声甚高的笛安的《光辉岁月》获得零票。担任散文杂文奖评奖委员会委员的郑彦英告诉大河报记者:“评奖的感觉是难以割舍,本次评奖是鲁奖首次实行实名制投票,评委每一轮评选都要在封面上签字,陈述自己的评选理由,还要在封底上签字,每个评委必须都签名,多一个或者少一个都不行。评选结果要进行三天的公示,一旦有问题就会被拿下去。”

●首届海子诗歌奖在京颁奖

由海子诗歌奖评奖委员会主办,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当代新诗研究中心、《星星》诗刊杂志社协办的首届海子诗歌奖颁奖典礼近日在京举行,吴思敬、赵振江、王一川等学者对海子诗歌及海子诗歌奖的重要意义与价值予以高度评价。海子诗歌奖评委兼秘书长、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当代新诗研究中心主任谭五昌介绍了海子诗歌奖设置及评选有关情况。寒烟、郑小琼、李成恩等获奖诗人在颁奖会上朗诵了自己的诗歌。作为颁奖典礼的一个特别设计,海子诗歌奖组委会还专门安排了诗人安琪与大枪朗诵悼念卧夫的诗作,以表达对海子的推崇者、不久前离世的诗人卧夫的深切缅怀。

●第三届《人民文学》长篇小说双年奖颁奖

第三届《人民文学》长篇小说双年奖颁奖会日前在慈溪举行,贾平凹、韩少功、林白及两位河南籍作家周大新、李佩甫等五名作家荣膺第三届“慈溪·《人民文学》长篇小说双年奖”。《人民文学》长篇小说双年奖由人民文学杂志社、慈溪市委、慈溪市人民政府共同设立,旨在表彰当下汉语长篇小说的卓越成就。该奖每两年颁发一次,评选范围为颁奖年度前两年内在中国大陆首次发表和出版的原创长篇小说,由《人民文学》杂志社组织知名作家、评论家组成评委会评出五部获奖作品。评委会为五部获奖作品颁布授奖词:贾平凹的《带灯》“不仅是作家在写作手法上的一种变化,更是作家整体创作风貌上的一个突破和升华”。韩少功的《日夜书》“又一次突破自身的文学边界,辟展出返回历史与来路的别样景致”。周大新的《安魂》“是一部遍布哀伤的长篇小说,格式独特,是当代人面对生与死的重要启示录,具有卓尔不群的气质”。李佩甫的《生命册》“是一部背负土地行走的知识分子精神图谱,也是一部逼近历史与生命真实的作家自我省察之书”。林白的《北去来辞》“刻画了几代人的心灵史和精神史,作者不屈不挠地对她的读者又一次完成了春蚕吐丝的答卷,毫无疑问也是时代与历史的答卷”。

●中文版《世界文学史》面世

众多俄语专家、译者耗时13年翻译整理,8卷16册、近1000万字的中文版《世界文学史》日前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在座谈会上,与会专家评价,该书是迄今为止世界上规模最庞大的文学史研究工程,突破了目前世界文学研究视野,填补了专业领域空白。据介绍,俄语原版《世界文学史》由苏联科学院高尔基世界文学研究所耗时30余年组织、编纂而成。参与编写的文学研究专家与外国文学研究机构的专家多达500多位,另有近50位专业编辑人员参加编辑校订。上世纪90年代,国内有出版社计划翻译出版该书,但出于种种原因搁置。2001年起,上海文艺出版社接手该项目,由刘魁立和吴元迈两位先生担任总主编,120余位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及北京、上海高等院校的老中青三代俄语译者参与翻译。吴元迈、童炜钢、娄自良、天示、陈松岩、白春仁等10位俄语翻译家担任分卷译稿审校,历经13年完工。

●莫言称一直很欣赏韩寒和郭敬明

近日,南国书香节系列活动“拙见·第三届南方国际文学周”启幕。莫言、许鞍华等作为演讲嘉宾出席。提问中,莫言对近日颇受关注的韩寒、郭敬明也谈了自己的看法。在回答提问时,有人问,“您被无数人问过无数的问题,您有没有被人没有问过的问题?”莫言说,“确实也有很多我想说别人没问的问题,但是今天依然不说,因为这不仅仅涉及到我本人,也涉及到很多朋友,也涉及到家人,也涉及到个人心里面很多隐秘的东西,因为每个人都有秘密,我也不例外。”谈到对80后作家韩寒和郭敬明的看法,莫言说,“我对这两个作家一直很欣赏,当然欣赏的角度也不一样,我确实读过他们的书,但是他们最近拍的电影我没看,我觉得这个无可厚非,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要描写的内容,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要表达的感情,50后我们这样的作家代替不了他们,当然,他们也覆盖不了我们。也就是说,他们有自己的观众和读者,表达的是自己的情感,描写了他们自己的生活,我认为这是社会发展、文学发展必然的结果,他们也很快会被90后或者00后的年轻作家,不是覆盖,也不是超越,90后和00后也会写出跟他们不一样的作品来。”

●格非称《金瓶梅》在西方比《红楼梦》影响大

日前格非携新作《雪隐鹭鸶——<金瓶梅>的声色与虚无》现身上海书展。早在此前格非来南京时,他就曾经向记者透露过,他读了二十多年的《金瓶梅》,发现这部奇书被太多人误读,价值更是被大大低估。记者拿到书后翻阅,发现该书是以各种全新的角度来解读《金瓶梅》,比如从哲学角度来谈小说思想与阳明学之间的关系,而为了写这本书,格非更是翻阅了大量记载晚明社会的史书,“比如说为什么《金瓶梅》里没写到农业?没写到乡村 风景?没写到西门庆的父母?这些问题都吸引着我。我发现,晚明是一个社会急剧变革的时代。”格非特别强调了《金瓶梅》的被低估,“其实《金瓶梅》在西方,比《红楼梦》的影响更大。”发现记者的讶异神色后,格非解释,“有一次我在意大利,看到几个学生都在看英译的《金瓶梅》。交谈后我了解到,相对于《红楼梦》,《金瓶梅》他们阅读起来更没有障碍。因为《红楼梦》里面的东方情调很重,很多东西外国人理解不了。反而是《金瓶梅》里写到的那些商业、感情对于他们来说理解起来容易点。而且,《金瓶梅》的写法更接近于西方的现实批判主义和自然主义。”格非透露,他将在他供职的清华大学开讲《金瓶梅》,向他的学生们做一次更充分的解读,“百家讲坛也曾经让我去讲过,但是我觉得压力太大。”endprint

●余华自称愿尝试网络写作

由上海市作家协会主办的华语文学网日前上线。王安忆、余华、苏童、格非、马原、阎连科等知名作家向华语文学网授权了自己的作品,一些内地知名文学杂志也予以授权。在仪式上,余华坦言自己非常愿意尝试金宇澄式的网络写作。他透露,自己会到一些知名售书网站去看读者的评论,发现对于自己的小说,读者无论说好说坏都很有见地,甚至能指出责任编辑都没发现的漏洞。此番写作《第七天》也受到网络的影响,不仅许多素材来自网络,一些句子如“你说的话我连标点符号都不相信”被读者指为典型的网络用语。余华介绍说,在西方也有作家边写边与读者交流的例子,如果没有读者互动,那么传统写作和网络写作的区别就仅剩写完书稿是传给编辑还是发到网上了。不过一些评论家也指出,《繁花》写作有其特殊性,它的读者对上海文化、语言和经验有高度认同。如果创作一开始就被乌合之众痛批,那就会收获完全不同的结局。

●王跃文自称想用笔写时代的病

第六届鲁迅文学奖评选结果日前在北京揭晓, “中国官场文学第一人”、湖南著名作家王跃文的中篇小说《漫水》以8票涉险过关,引发不小的关注。此次上海书展,王跃文带来了新作《爱历元年》。王跃文把获奖归结于写作的踏实,过去写机关材料也是认认真真,后来文学创作也是踏踏实实,必须逼出自己的能力极限。“我上有老下有小,我能够用我的一支笔把家养好,这是我的小得意。”新作《爱历元年》描写了畅销书作家孙离陷入情感危机,妻子冷漠麻木,儿子疏离淡漠,直到小侄儿的到来为这个家庭带来了爱与宽容,使两颗倍感伤痛和孤独的心得到救赎。王跃文将这部家庭伦理小说解读为“无病呻吟,却有大痛”。他认为,比如我们浮躁,我们欲望特别强烈,我们想要很多钱,人和人很多时候看上去很亲近,其实很疏远……如此种种,都是我们意识不到的,我们更多是从正面角度去看。我认为这是一种病。所以,我想用我的笔写写这个时代的病。

●安妮宝贝改名庆山出新作《得未曾有》

作家安妮宝贝日前在新浪微博宣布改名“庆山”,并公布改名后首发新作《得未曾有》。她在微博上说:“这本新书会由新的名字来出版。以现在的状态和心境,我选择了一个简单的名字。更多理解是在意会之中,因此无需解释太多。这次改名不代表安妮宝贝这个名字的消失。如同一棵树长出新的枝干,一个旅人走到新的边界。你可以照旧一直称呼我为安妮或者安,它融化于这个新名字之中,有它自己的存在和位置。”据《得未曾有》的责任编辑林妮娜透露,“安妮宝贝在这一年多时间里去了四个地方,见到了四个人,从江南到甘肃,新作《得未曾有》就是这段远行的忠实记录。区别以往安妮宝贝的小说和随笔,新作《得未曾有》则是她发现和探寻新的生活方式的一部文化实录。”至于为何改名“庆山”的具体缘由,林妮娜介绍说,安妮宝贝将在新书上市后给广大读者一个详尽的交代。

●王蒙新作《闷与狂》将出版

虽年近八旬,但作家王蒙的笔似乎还青春万岁,其最新长篇小说《闷与狂》日前由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在过去的2013年,他出版了新修订的70万字的长篇小说《这边风景》、中短篇小说集《明年我将衰老》等作品。被奉为一代人“青春偶像”的王蒙,日前在接受采访时笑谈:“谁的青春都闷,谁的青春都狂。每一代年轻人,都该珍惜自己的青春。”在被问及偶像话题,王蒙表示:“我不敢说对现在的年轻人有太多了解,但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青春,谁的青春都不是吃素的。”什么样的青春文学会成为经典呢?王蒙说:不仅是我这一代人和郭敬明这一代人不同,中间还有很多变化。比如王朔写的《动物凶猛》,既和我不一样,也和郭敬明、韩寒不一样。真正好的作品,既有非常强的时代感,又不被时代限制。像《动物凶猛》,虽然写的是“文化大革命”时期,但该闷还是闷,该狂还是狂,该闹腾还是闹腾。

●叶兆言最新长篇《驶向黑夜的女人》出版

叶兆言的最新长篇小说《驶向黑夜的女人》日前出版,此小说在《收获》最初发表时叫《很久以来》。在新书发布会上,叶兆言针对记者提出的问题回答说:“确实担心这个名字有点俗。出版社希望改个名字,他们认为《很久以来》在今天的时代不好卖,但我想,我本来就是没什么卖相的作家……后来说服我的是女儿、女婿。我想在喜欢的诗人多多的诗集中选一句做名字,我读多多的诗是1979年,那时刚上大学、开始写作,印象中‘驶向黑夜的女人这句的出处是一首诗,名叫《青春》,这次重读才发现它实际上叫《黄昏》。我喜欢这个反差。”不过他又说:“在取名这一点上,我有时较真,有时随意,有段时间甚至我所有小说里的女性角色都叫同一个名字,这可能反映了我为人写作的某种态度,关键是货好,名字取就取了罢。”《驶向黑夜的女人》以文革为题材,但叶兆言拒绝为文革定义,“小说不能‘说太多,要让读者自己想象。”叶兆言说:“我在写作时常处在迷茫状态,不知道明天怎么写。写作于我有即兴、不可知的一面,上半句写完之后,也许下半句已经有了,但我总是不满意,想等待一个更好的下半句。写作需要等待,我也习惯于等待,也许等了半天,仍旧是原来的那句话,但我不会觉得不值得,在等待的过程中我获得写作的欢愉。对我来说,写作就是一种生活方式。”

●严歌苓推出新作《老师好美》

日前,严歌苓携新作《老师好美》在上海静安新华书店艺文空间首发,引来众多粉丝追捧,一些人专程从南京、绍兴等地赶来。谈及新书,严歌苓称这部小说是在姜文的启发下创作的,她曾到内地多所高中体验生活,感慨中国高中生压力一年比一年大,“他们在这种强压下发生的情感上的发展,都不是特别正常”。小说《老师好美》讲述了36岁单身离异的女班主任丁佳心,与两位高中生刘畅、邵天一跨越年龄鸿沟,上演的一场禁忌之恋。在经历了一年的感情纠葛后,故事结局是刘畅刺杀邵天一,成了杀人嫌疑犯站在被告席上。严歌苓透露,创作这部小说是受了姜文的启发,“大概2007年时,我听姜文说,在网上有一个故事挺好的。我看了一下,觉得它跟我想象的校园生活完全不一样,有点吃惊”。之后在姜文的介绍下,严歌苓来到多所中学体验校园生活。这种体验让在国外生活了20多年的严歌苓觉得不可思议。“我有时想,是不是将来把我女儿也弄回来,让她在这里上两年学,体验中国学生是多么苦。她现在回到家里,除了每礼拜一次的那一点点功课,所有时间都在玩。”严歌苓说这本小说不是给家长或老师答案,而是追问,“他们恋爱是不是正常的?我们可以做朋友讲心里话吗?”随着自己孩子的长大,严歌苓也感觉到青春期“荷尔蒙”问题的危机感。endprint

●昆德拉以85岁高龄再著新作《庆祝无意义》

捷克著名作家米兰·昆德拉最新小说《庆祝无意义》的中文译本由上海译文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该书未出先热,在书迷中曾引起广泛关注与期待。日前,该书译者、法语文学翻译家马振骋在Jewelvary艺术空间接受记者采访,阐述了昆德拉作品背后的深意。与《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生活在别处》等作品一样,昆德拉的书名总是颇为独特,有着特别的言外之意。新书的书名重点落在“无意义”这一形容词上,欢乐、戏谑的意味浓厚。马振骋表示,该书译名是几经考量后才最终定下来的,这一译名对应小说内容,乃至昆德拉关于小说的阐述。马振骋认为,新作延续了昆德拉式的特征。“他在继续书写着自己作品中的长久主题:生存、意义、玩笑与爱。”小说围绕卢森堡公园这个舞台中心,阿兰、拉蒙、夏尔、凯列班4个好友轮番登场,三三两两的谈话引出一个个看似不连贯的故事,仿佛一部热闹非凡的人间喜剧。但故事的背后却隐藏着作者一以贯之的冷静洞察的智慧。“昆德拉在《庆祝无意义》一书中,让读者在笑中‘漂浮,为世间的无意义狂欢,揭示出了无意义才是生存的本质。”马振骋说。

●奈保尔代表作《大河湾》中文版在上海首发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英国著名作家V·S·奈保尔代表作《大河湾》中文版首发式日前在上海思南文学之家举办。V·S·奈保尔及夫人纳迪拉·奈保尔共同出席,并就《大河湾》一书回答了媒体提问。《大河湾》是奈保尔的巅峰代表作。小说以后殖民时代动乱的非洲国家为背景,用一个在非洲谋生的印度裔杂货店主的口吻,道出人们不愿承认的事实:殖民地独立之后,非洲人民所遭受的灾难远远超过殖民地期间。他在书中所预言的几乎变成今天发生的现实。这部小说成为他2001年获诺贝尔文学奖的重要理由。奈保尔也在自序中写道,《大河湾》是他最成功的作品。“希望大家能把《大河湾》这本书看完,这部作品是以在刚果河下游的一趟旅行为结尾的,现在你们将听到它。”现场,年近82岁的奈保尔先生缓慢地说,并为到场读者朗读了大河湾最后一页的内容。首发式上,奈保尔夫妇的分工明确,所有与文学创作有关的话题几乎均由奈保尔的夫人代表回答:“我和他共同生活了20年,我知道他在心里想了什么。”奈保尔的夫人说,自己非常喜欢《大河湾》这部作品,但痛苦伴随了她的阅读。她在非洲出生并长大,目睹过太多与书中相同的景象。“今天的现实还是这样,依然有这个总统在这里,人们可能随时会死于非命。”她说,“奈保尔爵士就要82岁了,但是我们还是希望能够在中国得到新的灵感和启发,也许他能够为中国之行再写一部新的作品。”奈保尔的夫人在现场说。

●国外文学大奖如何出炉

鲁迅文学奖引起业界争议之际,法国作家、龚古尔文学奖评委皮埃尔·阿苏里,美国作家、普利策小说奖得主罗伯特·奥伦·巴特勒日前聚首上海,从奖金到评奖流程、从评委公正性到文学奖意义,讨论“文学奖的评奖与争议”。“文学奖项从庸俗角度来说,作家、出版商、颁奖机构都能获得商业利益。”巴特勒直言,获普利策小说奖后,他在佛罗里达州立大学谋得创意写作教授职位。阿苏里同样也不讳言奖金非常重要。1993年巴特勒凭借短篇小说集《奇山飘香》获奖普利策小说奖,这是他的第7部作品。“我的前6本书获得好评,但是销售量低得可怕。”《奇山飘香》问世后,出版商为巴特勒安排了全国新书巡讲。在北加州,巴特勒面对的是空无一人的局面,在西雅图艾略特海湾书店,只有6位读者出现在新作朗读会。巴特勒回忆,时隔一年,当他携普利策小说奖重回西雅图,300多位读者涌入同一家书店。更惊人的故事还在后头,活动组织者告诉他,6位读者参加的新作朗读会后,非裔作家查尔斯·约翰逊来到书店,买了《奇山飘香》。正是他的推荐,令该书进入普利策小说奖候选名单。巴特勒感叹,“我可以说,我配得上这个奖项,也很有可能与它失之交臂。”巴特勒透露,普利策小说奖先选出三本候选作品,再交由18位新闻工作者组成的委员会决出最后胜利者,“他们都非常聪明,对文学有认识,如果没有合适作品,他们宁可让奖项空缺。”与普利策文学奖评奖人经常变化不同,阿苏里表示,龚古尔文学奖评委只要在80岁以下,可以一直担任。“龚古尔奖评选由10人委员会组成,要求每个人都是作家,不能是学院派。我们8月份开始通信交流,9月聚会讨论投票,从早上8点半到1点,吃过午饭,讨论持续到下午3点半,不断讨论投票。每年法国有700部小说诞生,评委不可能读完所有作品,但从8月到11月,我们会读书评,确保不会遗漏当年真正的杰作。”endprint

猜你喜欢

金瓶梅保尔作家
作家谈写作
《金瓶梅》里的水产:餐桌上的游龙戏凤(下)
替别人着想的奈保尔
作家阿丙和他的灵感
1949年后《金瓶梅》的几次出版情况
救朱赫来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奈保尔去世
我和我的“作家梦”
被视为“禁书”的《金瓶梅》将出版
大作家们二十几岁在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