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贵州,山上有“文化”美景在地下

2014-10-14单之蔷

语文世界(初中版) 2014年6期
关键词:山地苗族少数民族

单之蔷

说起贵州,我脑海中立即浮现起一幅画面:在黔东南的清水江边,在蒙蒙的细雨中,经过几个小时的徒步跋涉(不通公路),我看到了远处山坡上的苗寨,远远望去,寨子高低错落地掩映在缭绕的云雾中,房子全是二层的木楼;走近寨子,就听到一阵轻悠悦耳的“叮当”声,原来这个寨子是一个银匠村,这“叮当”声是打制银器的声音。

我欣赏这里苗族民居的阳台,从房间延伸出的阳台,围绕着一圈座位,很有独创性的是:倾斜出去的靠背。坐下把身子斜依在上面,欣赏着外面的青山绿水,是一件很惬意的事。在村长家中,我坐在这样的阳台上,和村长一家人聊天。非常有趣的是,他室内的三道房梁上分别筑有三个燕巢,有一个燕巢竟筑在了房间的最深处,我们说话时,燕子飞进飞出,穿梭不已。这和城里人的宠物完全不同,人和燕子仿佛是一种协同共生的关系。

这是贵州人文方面几年前给我留下的生动印象。

在自然方面,贵州给我的印象是全是山、多溶洞。用地理的语言讲,贵州是中国最典型的山地省,换一个说法,贵州是中国唯一一个没有平原的省。贵州在自然上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贵州是中国的“喀斯特(岩溶地貌)省”:近74%的大地是岩溶地貌。

然而,这自然和人文上的特点却对贵州追赶现代化,成为经济大省贡献不大。

虽是山地省,但贵州的山却缺少像黄山、庐山、峨眉山那样令游客趋之若鹜的名山。

同是喀斯特地貌,广西有桂林山水那样世界级的喀斯特峰林风景,云南也有像石林那样的剑状喀斯特景观。但在贵州喀斯特却演变为大面积的“石漠”。

山地交通不便,劳动生产率也不如平原,因此山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缓慢是一个普遍的世界现象。如果用所谓现代化的各种标准,如国民生产总值、人均收入等看贵州,那么贵州的确落后,可以说,贵州虽地处内地,却是“中心的边缘”和“现代化的飞地”。

那么贵州的优势是什么呢?其实贵州的优势就在这“落后”中,因为落后,所以贵州许多地方躲过了一次又一次的追赶现代化的运动;因为落后,贵州保持了较为原始的生态环境,贵阳附近保留有七十多公里的森林带,这在那些先进的经济大省是不可能的;因为落后,贵州的乡镇还较多地保留了古朴的风貌。

山地比平原经济落后,但山地比平原“多样性”丰富。因为大山的封闭,因为山地垂直分布着不同的气候、土壤、植被、动物等,这也造成了不同的谷地之间、不同的海拔高度上分布着不同的民族。贵州少数民族的丰富性令人叹为观止。按照现在划分的少数民族,贵州的少数民族种类少于云南。但少数民族的划分和确认是一个很复杂的有争论的学术问题,就具有不同文化的族群而言,贵州未必少于云南。仅就苗族来说,较早进入贵州的日本人类学家鸟居龙藏就把苗族分为黑苗、红苗、白苗……这仅是根据服装颜色划分的,根据其他标准,我们知道的还有长角苗、短裙苗等。

少数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是贵州最珍贵的资源。我不记得用过贵州何种的工业产品,但我却收藏有来自贵州的侗族的背儿带、苗族的百鸟裙和水族的银项圈。在北京潘家园民间艺术品市场,活跃着一批贵州卖刺绣和银饰的苗族、侗族人,他们是靠贵州独特的少数民族的文化生存在北京的。贵州还有珍贵的东西在地下,那就是溶洞。溶洞可以看作是一种负地形,仿佛是地上地形的倒置。贵州的“桂林山水”和“云南石林”在地下的溶洞里。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没有欣赏地下洞穴和洞穴探险的传统,因此中国人不了解自己的地下世界之美丽。我们给名山排名次,有三山五岳、十大名山,但我们不了解地下的洞穴,因此也就没有“十大名洞”。如果评选名洞的话,前几名一定是在贵州,就目前全国已探知的洞穴而言,最长的洞是贵州绥阳双河洞,此洞竟分为上、中、下三层,结构奇特复杂,已测长度达70.502公里,想象一下吧,一个七十多公里的错综复杂的洞;贵州还有堪称最美的洞——毕节的织金洞;最大的洞中庭是紫云的“苗庭”……贵州的地下世界可能是中国或者世界最美的。

从经济的角度看贵州,或者戴着现代化的有色眼镜看贵州,贵州是“落后”的,是小省,是中国经济的“盆地”,但换一种目光看贵州,从文化的、从生态的、从多样性的角度看,贵州就是一个大省,一个高地,是中国的一块珍宝。

贵州完全不必在“现代化”和“先进”面前自卑。其实人类的许多活动无论是搞现代化还是发展经济都是一个“试错”的过程,现在西方对现代化和工业化运动有大量的反思和批判,西方的后现代社会就是对“现代化”的一个反动,它启示我们:“现代化”并不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过程。

因为落后,贵州有一种后发优势,这种优势就是可以省去“试错”的过程,借鉴先行者的经验。譬如,沿海地区乡镇企业的大发展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达地区的城市改造和乡村现代化浪潮把老街区和老房子拆除干净,把城市和乡村搞成“千人一面”,贵州可以躲过此劫。

贵州应该告别“现代化”和“GDP”崇拜,认识到“落后”也是一种优势,从“落后”越过“现代”进入“后现代”,这或许是贵州的希望所在。

(选摘自《中国国家地理》2004年第10期)endprint

猜你喜欢

山地苗族少数民族
山地草甸
穿越火线之山地作战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山地之旅
山地之美——雨补鲁
盛大节庆——苗族牯藏节
苗族民歌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