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握历史中考脉搏,实施有效复习

2014-10-14张银蓉

新课程·下旬 2014年7期

张银蓉

摘 要:把握好历史中考命题趋势,关注课堂的有效复习。深刻领会课程改革的精神,关注学法指导和解题指导,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和学以致用能力,促进学生有效全面发展。

关键词:中考;历史;有效复习

有效教学是指在符合时代和个体积极价值建构的前提下,在单位时间内学生学习活动的质和量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同时,通过一定时段的教学后,学生取得较为明显的具体进步或发展。减负和增效是我们有效课堂所要求的。因此,把握中考脉搏,有针对性地复习,尽可能地提高复习效率,促进学生发展,这是我们所追求的。

一、端正思想,正确对待开卷考试

认真研究与开卷考试相适应的教与学的方法,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改变学生“开卷考等候抄”的思想。随着课改的深入,试题的灵活度越来越高,能力层次要求越来越高,如创新思维能力、史论结合能力,要靠平时课堂教学中积累,很难有现成答案可抄,所以无论是家长还是学生,首先要正确认识开卷考试,重视平时的学习和积累。

二、严格依据《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和《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历史科考试说明》,依纲扣本,夯实基础,突出能力,关注历史的教育功能,有针对性地有效复习

1.注重双基教学

新课程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中考严格依据《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规定的知识点进行命题,立足课本,面向全体学生,重视考查学科的基础知识,尤其是学科的主干知识,突出基础性。

首先重视研究中考命题的趋势,明确学习要点,基础知识扎实过关,引导学生重建知识结构。其次要依据考纲的能力层次要求,说明各考点可能出现的题型,并举出典型习题。第三,要注意讲练结合。如,出示材料:叹交换手段难逃贸易长流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多年积蓄毁于一旦。提出问题,(1)上面情况与什么事件有关?这一事件的特点、影响是什么?(2)面对上面情况,美国分别采取哪些应对措施?是否根除了美国的经济危机,为什么?层层引入,既有利于学生牢固掌握知识,又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避免复习课的单调性。努力做到基本题不失分。

2.关注教学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

新课程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中考试题以能力立意为主,加大开放性试题的考查。在教学中,教师应更多地创设平台,引导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引导学生学会多角度地观察、思考、分析和解答问题,从而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开放性思维能力。如,在教学“宋元时期的泉州港”时,引导学生联系泉州被评为“东亚文化之都”,设问:你有何感想?请你为宣传“东亚文化之都”出谋献策。这不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同时,引导学生通过学习与感悟,强化学生树立爱国爱乡的情感和责任感,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

3.加强学法指导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复习时,教师要根据历史学科的特点,引导学生有效地掌握知识。如联系学习法:清朝实行闭关守国政策,导致中国的落后,落后就要挨打,导致列强的入侵,所以,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比较学习法:如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异同点?建构法、列表法、图示法、关键词掌握、信息提取法,还有归类学习法、歌谣记忆法、时间归纳法等。评价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要求史论结合,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评价,重点放在对历史进程的影响。要一分为二,全面、公正、客观。

历史知识不能靠死记硬背,需要理解和融会贯通。所以课堂的有效教学的关键并不在于让学生记住多少历史知识,最重要的是通过各种有效方法和途径,使学生学会学习,养成自主学习、独立思考、正确的历史思维方法,学史感悟,学以致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习惯。

4.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并进行有机的整合

历史学科的特点之一是联系性。将同一主题的知识“整合”在同一试题中,这是近年中考命题的趋势。教学中,应重视学科内知识的有机整合和学科外的有机渗透,对同类知识进行归纳、比较,把握其内在联系。如,民族融合主题。北魏孝文帝改革—元朝回族的形成—清朝的民族关系。又如,列宁的新经济政策—美国罗斯福新政—中国的改革开放;美国史、英国史等。

基于中考试题的设计图文并茂,重视创设问题情景。教学中要重视以课文为材料进行材料教学,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图表资料。教师要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最大限度地用好教材和社会生活素材,从而培养学生理解材料、提取信息、识别信息、获取信息的能力,学会学习。

5.结合新课程评价思想,注重解题方法指导,提高应变能力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习惯,提高分析问题的针对性和全面性。教师应从解题的方法和技巧上给予指导,抓好答题的规范化训练。

(1)培养学生认真审题。考生在答题中普遍存在审题不认真而导致失分,在教学中要训练学生养成细心审题、按照题意要求认真作答的良好习惯,同时通过评讲试题引导学生学会抓住关键词、关键句子,理解题意,明确答题范围和内容要点,做到史论结合,条理清晰,表述准确。

(2)研究题型特点,掌握解题技巧。中考题型有选择题、辨析说理题、材料解析题、综合题四大题型,根据题型特点、答题要求,探索出其解题规律,以便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首先是选择题。近年中考历史选择题常见的有叙述型、最佳型、比较型、组合型、否定型、因果型、材料型、圖表型、时空型等。①要读懂(读准、读全)题干,通过关键词明确题目的立意,注意限制性条件,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和充分利用有效信息。②做到两排除:先排错,再排乱。如,否定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逆向思维能力,因此,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要养成多角度、多方位思考问题的习惯,根据题意,找出与题目要求不相符合的三个备选项,剩下的备选项就是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

其次是辨析题。此类题比较新颖,但也有规律可循。①找出搭配错误项。②正确判断出它们处于教材的位置,将它们与教材对照。③根据教材的叙述对题目进行改正或说明理由。说明理由时,一定要注意双向说明。

第三是材料解析题:根据各省市中考命题的分析,归纳出以下几种类型。①依据材料回答问题(或不得摘抄原句)。这类题目指导学生阅读、理解材料,包括题注。引导学生从材料中提取信息、归纳作答。不得摘抄原句可归纳材料意思做答。②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回答问题。这类题目指导学生理解材料,先从材料中提取相关信息,再利用材料所给的信息结合课文知识组织相关答案。③联系实际,谈启示。这类题目针对性强,一定要根据试题提供的材料或图表所反映的题意作答。④归纳材料的主题。运用归纳的方法,材料说明了……反映了……体现了……。⑤比较事件的异同。理解材料,提取有效信息,再结合课文相关知识,进行比较,然后整理归纳作答。⑥史论结合。这是历史学习的一种重要学习方法。依据史实归纳出论点或用史实论证论点。

第四是综合题。对于初中生来说,题目往往先给出论点或观点,让考生用相关的历史事实给以佐证或说明;或先摆出事实,要求学生归纳出论点后观点。解题技巧:它要求考生在摆事实的基础上“讲道理”“谈体会”、学以致用等。就是以事实为依据,做到史论结合。另外,注意引导学生从学习中归纳出规律性的东西,以便提高应变能力和答题能力。

6.深刻领会课程改革的精神,注重教材与地方史和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注重时政热点,发挥历史教育的史鉴功能

新课程关注学生生活实际,学以致用。试题重视应用教材中与学生生活实际和地方史相关的历史知识设计题目。一年内国内外重大的时政热点、焦点问题、周年的历史事件等常常成为命题的背景材料。平时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关注报刊、时政新闻等,从现实中去探究历史,学以致用。同时引导学生“学史识今”,用历史的眼光看待现实,以史为鉴,发挥历史学科的社会教育功能。

7.加强世界历史教学

评卷中发现,学生对世界历史知识的掌握较为薄弱。教师应给学生学习方法上更多的指导,如知识框架、知识归类等。如关于世界近代史的学习,资本主义确立的基础:文艺复兴、启蒙运动—思想基础,新航路的开辟—物质基础。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英法美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确立。资本主义的巩固和发展的表现—美国南北战争、俄国1861年改革、日本明治维新、两次工业革命,促进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主义世界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一战的爆发。资本主义的产生的条件、产生、巩固与发展,线索明朗,有利于学生轻松掌握。同时,应注重与高中新课程接轨。

总之,研究、把握中考的命题趋势,关注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效益。同时,及时捕捉学生学习的信息反馈,通过分析、反思,转化为有效的教学资源,从而成为学生新的学习资源和動力,促进学生发展,有利于学生终身学习。

参考文献:

梁侠.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案例式解读[M].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03.

编辑 鲁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