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造制造业企业设计创新机制
2014-10-14柳冠中
柳冠中: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责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副理事长兼学术和交流委员会主任。1984年,他创建了我国第一个工业设计系,奠定了我国工业设计学科的理论基础和教学体系,已成为我国最著名的工业设计学术带头人和理论家,被誉为“中国工业设计之父”。
有人说,如果一家机床企业注重工业设计,把机床的样子设计好看了,颜色也亮丽了,用户就会觉得买了这样的机器哪怕不怎么会用,放在车间里都使人心情愉悦。
显然,这是把工业设计当成了艺术设计。如果把工业设计理解为艺术设计,那真是对工业设计极大的误会。
设计平台或系统的意义
我国工业设计起步比较晚,最典型的一个例子就是汽车制造业。
清华大学有一个汽车工程系,到1999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合并到清华大学时,这个系已经有67年的历史。两校合并后,我很兴奋地跑到汽车工程系的办公室,希望能够找到一些合作点。当时,一位汽车专家非常自豪地对我们说,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建系已67年,培养出多少多少人才,还举了例子说美国三大汽车公司有多少高级工程师是清华大学毕业的。他刚说完,我马上就回了他一句:“你67年怎么没造出一辆中国车来?你培养的人才为什么只能在美国的平台上给人家造车?”我之所以要讲这个事情,就是因为我们大家现在关注的都是元素、技巧,忽略了一个最重要的设计平台、体系或者系统。
忽略设计平台、体系或者系统的建设,在汽车工业领域比较明显。例如,1956年,在引进苏联“老大哥”的全套软件、技术人员、装备、模具的基础上,我们建成了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并于1957年开始生产。当时《人民日报》有篇社论,叫“零的突破”,中国人自己会造车了,而且当时长春一汽的年产量相当于日本的卡车总产量。但是,到了1987年,邓小平到日本去访问,发现丰田汽车厂一个加工厂的汽车就相当于长春的汽车总量,而且还有不同品种、不同种类的车。我们制造的解放牌车,30年了还是那样——“四吨半”,还是那个轴距。要说一点没有变化也不是,现在各大汽车公司的技术骨干,都是长春一汽培养出来的,但他们会什么?会技术革命、技术革新,效率提高了,废品率减少了,质量提高了,生产量上去了,但还是那个四吨半的产品。他们的脑子已经固化了,他们不是要解决问题,只是要生产四吨半的卡车。这样的车在解放初期还行,现在改革开放30年了,它不行了,又要重新引进,引进完了还要引进,自己的头脑不创新,好像认为技术是万能的。解放牌车里的设备、零件、工艺、流程他们都很清楚,但他们忘了一点,这些都是被选择、被组织的东西,真正的关键是研究中国的生活、中国的运输。研究这些问题的时候,我们才会发现,光有四吨半不行。拉棉花怎么办?它的比重轻,牵引力有富余,老百姓在后面加了个拖车,这叫设计。我们的其他产品是不是也有这样的问题?改革开放后我们引进了冰箱生产线、空调生产线以及电视机流水线等,结果是不是与汽车工业一样?所以我说,关键点不在于产品,而是要建立自己的设计平台。这次到沈阳来,我非常兴奋,沈阳是重工业基地,是造平台的地方。
还有一个例子,去年我们参观南京汽车制造厂。这个制造厂有了自己知识产权的汽油发动机,它的小汽车安上了中国自己的“心脏”,不是再从外国进口发动机了。这是一个颠覆性的成果,我们很兴奋。但看完车间后,我的心凉了半截,整个车间,那么大的一个现代化车间,所有装备、流水线都是德国制造。也就是说,这个制造厂是在德国的平台上生产有点自己知识产权的汽油发动机。
这就是汽车工业的例子,很有代表性。这些年,我们一直在研究中国的制造业企业问题出在哪里。大家说制造业现在要转型,转什么型呢?制造业永远不能丢,13亿人口的大国,一百年一千年也不能丢。我们不能光去做股票、做房地产,制造业是我们的根本。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现在制造业的情况、水平和问题。实际上,我们并没有真正地完成制造业,我们所拥有的只是一个加工型的制造业。就像一汽,生产线是从前苏联引进的,我们只是加工了,流水线、工艺、标准、技术全是外国的。我们只是用廉价的劳动力、廉价的材料,创造了一个所谓的奇迹——第二制造大国。全世界到哪去买东西,买回来一看,Made in China。好不好?好。但我们只是做低档品的。
德国制造同中国制造一样,当初的名誉并不像现在这样好。德国制造的产品必须打上德国制造,其实是英国人强加给德国人的,用来表示德国使用了英国的技术、标准生产的产品。但德国人完成了华丽转变,不像我们就是抓产量。德国人的思考方式和德语一样讲体系、系统,比如德国足球队,世界级明星队员不多,但整体配合非常好。德国制造业上来就抓系统的整体性,抓质量认证体系,抓标准化,现在全世界所有的标准一半以上是德国人的。这样的思路就是抓系统,而不是孤立地抓元素。反观我们,到处都在讲元素、讲个人,个人都是绝顶聪明,但捏在一起就忘掉了这个系统的组成。系统结构的重要性远远大于元素,10个1相加应该超过10,但我们的10个1相加反而可能自己抵消了。
什么是工业设计
回过头来,我们要讲讲工业设计的ABC。到底什么是工业设计?1984年,我回国以后,跟当时的轻工业部去讲工业设计,最后他们反馈说:你什么工业设计?不就是脸盆上喷点花吗?
80年代初的这个认识跟现在有多大差别呢?我可以说,我们的大部分企业还是这个认识,认为工业设计就是换个颜色,弄个造型,好看点。实则不然。工业设计的诞生是因为工业革命。工业革命为什么会使产量大规模上升,满足大量需要?原因是流水线,就是机器化。其实机器化、大批量这些都是现象,都是元素,最根本的是生产机制转换了,不再是一个人从头到尾做到底,而是分工,你做设计,他去下料,他去拧螺丝钉,那个人去卖。这就使得每一个工种都非常简单,效率大大提高。但是,这也带来了一个最大的问题:一旦错了,不是一个两个,是十万百万的错误。所以,工业社会最大的一个特点,不是我们看到的技术、机器化,用了动力,而是分工,这是本质。分工带来效率,但分工带来的又一个大问题,是你唱你的歌,我唱我的调,你弹你的琴,我吹我的号。这就是独唱与大合唱、交响乐的区别。所以,需要在制造之前先想好,想好了以后,每个工序做自己的,做好以后能够放在一起,这就是工业设计。工业革命诞生的工业设计就是在这个生产方式下激发出来的。英国是最早进行工业革命的国家,但英国的上层、知识分子最初并没认识到这一点。他们反对工业化,认为工业化的产品是粗制滥造,包括“工业设计之父”威廉·莫里斯,他就反对工业化,强调手工艺运动。英国的工人明白了吗?也没有明白。英国纺织工业协会组织大罢工,砸机器,工人们认为机器抢了他们的饭碗。所以,英国最开始并没有真正理解工业革命的作用。
德国一位官员到了英国考察,由于他是一个官员,不是技术人员,也不是美术家,所以,这位官员站在一个系统的角度考察了工业革命的本质。他回到德国后,就工业化问题辩论了两年。这两年都是谁来参加辩论?不光是技术人员、官员,也不光是艺术家,而是历史上第一次将不相关的人放在一起辩论,有政府官员、企业家、银行家、工程师、艺术家、建筑师,甚至还有工匠。最后,大家都明白一个道理,认清了工业化的本质,认定德国必须走工业化的道路。这时才诞生了包豪斯——工业设计的一个里程碑。工业设计为什么是在德国诞生的?当时德国、英国掀起了一个德意志制造同盟,也就是历史上第一次把不同专业的人,以及一个系统横向地组织起来。我们到现在也没有做到,比如纺织工业协会、钟表协会、家具协会、机床协会等等,都是纵向的。所以,这一点一定要明白,工业设计能创造生产力,它是生产关系的调整,它是调整关系的一种方法和理论。由于分工细化,所以需要有一种职业来协调需求、制造、流通和使用各社会环节的关系。这种考虑系统整体利益的理论、方法、程序、技术和管理以及社会机制的活动统称为工业设计。比如应放天教授提到的那些例子,他的成功实际上就是做的这个工作,不是光靠技术,他要的不是最高的技术,不是最好的材料,而是得当。这就是中国人说的“恰如其分”,它会产生大的效应。
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工业设计实际上也是人类的整体文化对工业文明的修正。工业设计必须要考虑到人和环境。所以,现在讲的不仅是以人为本的设计,还是以生态为本的设计。现在提出可持续发展,所谓可持续发展并不是过去讲的绿色设计,绿色设计讲的是3R,即减量化(reducing)、再利用(reusing)和再循环(recycling)。我们组织一帮学生搞五天的工作坊,利用可乐瓶子大家来一下头脑风暴,你设计了台灯,他设计了花瓶,他设计了装饰品,这都不解决问题,这是假绿色。全世界一天消耗几亿个可乐瓶子,你做个装饰品、做个台灯能解决什么问题?那是自欺欺人。而工业设计是什么?是事前干预。不是出了问题以后再去想办法搞环保,而是在生产之前就想到环保问题。就像企业都有售后服务,大家为什么不想想售前服务?售前服务就是设计啊!这就是人类文化要对工业文明进行的调整。杯子、瓶子等在工厂里叫做产品,它要解决制造的矛盾;到了商场叫做商品,它要解决流通的矛盾;到了家里叫做用品,它要解决使用的矛盾;最后一天扔垃圾箱里叫做废品。所以,设计什么?对设计师来说,我们看到的不是一个机床,不是一个杯子,不是一个电视机,它应该是什么?它是一个大概念,制造问题、流通问题、使用问题和回收问题,也就是产品、商品、用品和废品融为一身。这是设计师想的,是设计师要思考的问题。
工业设计对制造业的作用
工业设计对制造业有什么作用?
工业设计最重要的任务是解决产品同质化的问题,制造差异。那么,制造差异是什么呢?并不仅仅是外观,功能上、结构功能上、材料上也会有差异,生态系统也都有差异。设计师来教会你怎么解决差异化问题,提高价格问题。这并不是完全否决外观,产品改了外观能卖得好,为什么不做?但不能仅仅改外观,还有产品的功能、结构、材料应用以及整个生态系统。
其次,创造产品的附加值和沉淀企业的品牌价值。它融入到文化之中,可以使消费者、使用者产生文化上、心理上的共鸣,来提高产品的使用价值,来界定所谓产品品牌。也就是工业设计是以文化驱动生产的一个中心工作。
再次,也是非常重要的,使技术市场化。工业设计是最好的技术,可以将蒲公英吹到各个行业。这个产业的一个产品的技术,我可以给它融到另一个产业。它可以使技术迅速推广、蔓延。比如,我们现在的数码相机,实际上最早是卫星上拍摄用的,要求的精度非常高,但作为民用产品,产品参数就要变,变成老百姓能接受就可以了,老百姓只是拍个照。设计来引导参数的变化,由一些人去完成。这样,价格也降了下来。
最后,构建社会协同的创新机制。推进国家经济结构转型和社会的健康、公平、可持续发展,引导国家制造业机制转型、升级和信息化融合,实现产业创新以及社会创新。产业结构转型,到一定时候就要产生新产业,50年前的产业我们现在可能没有了。马云所从事的产业,完全是产业创新,同时也就带来了社会创新。
工业设计产业对国民经济的作用
工业设计产业是指参与工业设计价值生产和实现企业经济活动的一个集合,并不是仅仅指工业设计技术。它的性质是价值创造型的产业,不是资源浪费型的产业。工业设计产业的基础是以产品设计为基础的产业链体系。所以,工业设计的演进规律是基于用户选择,而不是生产选择。现在所谓的市场拉动,所谓的以销定产这种文化,是改革开放后提出来的,但我们做到以销定产了吗?我认为,我们还是以产定销。因为引进的设备、流水线限制了我们满足市场、创造市场的能力。而工业设计使我们想问题时,能够站在用户的角度,而不是站在制造的角度,这是中高级市场下的一个产物。转型就是要研究消费、研究使用。比如机床,它的参数是根据引进的技术来定,还是根据人来定?我们要加工什么零件?我经常说工业设计不是解决怎么干的问题,但大家关心的都是怎么干。工业设计关心的是干什么、不干什么,先干什么、后干什么,所以,它属于决策层,完了才有产业和技术的组合。政府促进工业设计的发展,关键点是要在产业链、机制和体系建设上,不要从事具体的设计。
工业设计产业对国民经济有三个作用。
第一,创造新兴市场。工业设计产业以创建新的生活方式为工作目标,就是新的使用方式,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着眼点,通过文化植入生产的创新,必然创造出新形势市场。
第二,撬动制造业产值。工业设计产业是一种价值创造型的产业,不是资源拉动型的产业。工业设计的产生,是源于制造业的危机,就像我们现在的制造业。所以,我们必须去研究需求。工业设计是通过创造产品和用户之间的界面来提升产品的价值含量,让人们愿意买,让人们用起来方便、安全。工业设计能够改善生产流程,从而改善产品的价值链,降低成本。
第三,引导产业结构的升级。这恐怕是我们的关键,装备制造业引进的工业设计将为我们国家工业设计整体水平提升起到重大作用,不仅是家电,或者日用品、小商品。产品是一个相关产业的载体,它产出的成果能够表现出产品结构的改变,并且加以积累,必然引起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变化,从而促进我们国家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
工业设计产业化的四个基本阶段
工业设计产业化有四个阶段。
第一,生产化阶段。这是以促进工业设计职业化为中心的阶段。在生产化阶段中,职业需求主导工业设计产业化,需要大量的职业化的设计人才和设计机构。就像军队打仗,手里要有士兵。现在,我国沿海省份,或者说南方,有了一支设计队伍,不管质量怎样,队伍是有了。工业设计公司也像雨后春笋一样地出现。相比较而言,东北的职业设计人才或设计公司就比南方要弱。所以,首先我们东北必须要有人,就是人才战略。没有人,谁来干?这是第一点。
第二,规模化阶段。这是以扩大工业设计行业规模为核心的阶段。在规模化阶段中,企业发展需求主导工业设计产业发展。当前,我国正始于这一阶段。我们有了设计人才以后,在哪儿打仗?是冷兵器?是打麻雀战、游击战?还是打运动战、阵地战?现在,中国工业设计的市场基本是游击战。如果一开始就打运动战、阵地战,它会推进人才的培养。我们是培养各级设计师,还是培养能够配合的、协同的、集成创新的设计人才呢?也就是企业的发展需求战场在哪里?回答是就在企业。我们在培养人才的时候要注意以企业为战场。这样做,人才就有规模了。我们打的不是冷兵器,不是麻雀战,不是肉搏战,而是阵地战、运动战。
中国的企业欠缺设计机制,这是一个重点的重点。中国的工业是引进的,设计在国外完成了,我们只是加工、制造,所以,企业家对设计这块永远不会重视。在上海有这么一个例子:一个设计师给上海一个专门出口电子琴的公司设计一个产品,卖得很好,老板非常高兴,把设计师叫过来,得好好奖励奖励。老板怎么奖励的?问画这张图用了多少支笔?说两支笔,那我给你10支笔;画这张图用了几张纸?用了5张纸,那我给你15张纸;画这张图用了几个颜色?用了两个,那我给你10个颜色。这就是老板对设计价值的判断。他没有认识到设计带来的巨大效益。所以,我说扶植企业的工业设计能力建设是阶段性政府工作的主题。我觉得这是重中之重。如果我们在培养人才的同时,再抓企业的设计机制,那么对设计人才的要求就不会是培养成为一些冷兵器的战士,或者是仅仅做个效果图、做个造型,而是从根本上去开发。
第三,市场化阶段。这是以完善工业设计商业模式市场为中心的阶段。应放天教授在这方面做了很多优秀的案例。他不仅仅是一个产品的开发,不仅仅把一些信息化融入产品之中,而是已经开发了商业模式,使设计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在市场化进程中,社会发展需求将主导工业设计的发展。怎么理解社会发展需求,是企业的一个难题。我们现在关注的都是产品、质量。未来的市场需求是什么?一个杯子我可以用50年,还是用5年?定位不一样决定你的生产不一样、设计成本不一样、制造成本不一样,所以,消费需要、可持续发展需要将集中在这一个阶段。
第四,战略化阶段。这是以形成工业设计国家战略为中心的阶段。现在,我们国家已经有了这个战略,政府已经多次提出了工业设计,对工业设计的要求已不简单是一个低层次的,而是一个高端的服务业,是融合信息化,融合到产业里。在战略化阶段当中,国家的发展需求主导工业设计产业发展,我国需要尽早规划工业设计产业在国家战略布局中的角色。例如沈阳,或者是东三省作为一个装备制造业的基地,我们要拿出相应的计划来。这个计划不是今年做今年、明年做明年,而是要有长远计划,一步一步推进。
现在,我国的制造业实质上还是加工型制造业。所谓制造,大家想想“制”是什么?“制”是规范,是工序,是流程,是装备,是流水线,这些主要是引进的。我们的企业是“造”。“造”是根据现有的技术、引进的东西再加上劳动力生产产品。所以,中国的企业关心的都是数字、效率、订单。中国的企业拿钱最多的人都是谁?销售总监。为什么?对于引进的流水线来说,最大的风险是什么?没订单。所以,在中国,销售人员当然就处在最受重视的位置。大家关心的都是规模、效益、推销、广告、销售。转型就是要转这个。设计在企业中担任什么角色?现在,设计只是产品美化、外观专利,而设计应该起到的应是功能集成的作用。从外表看,它是一个创新;从内部看,它是企业生产性资源管理当中嵌入设计评价、优化设计创意的机制,来实现管理方式的创新,使企业具有优化市场、定义新市场的能力。这就是产品增值结构的创新。现在,中国的企业只有加工管理机制,缺乏设计创新机制。
怎样创立一个企业完整的创新机制?这要和生产、管理结合在一起,不要条块分隔,不要光是靠企业家一个人去管纵向。一定要像德国当时那样,有一个横向的机制。我们从沿海地区了解到,现在已经有很多形式来解决这个问题。比如,有工业设计,有互动的技术,也有捆绑式的供应机制、全流程设计的管理技术,还有扁平式的组织机制、营销技术三位一体的博弈机制,以及设计中心和事业部的协同机制等。各村有各村的高招,但都在不同程度解决了目前设计机制不足的一些问题。
工业设计这棵大树能够越长越好,开出花、结出果,必须要有树根。树根是什么?工业设计必须要根植于社会之中,根植于各行各业,要研究人们生活的根本需求,研究中国老百姓真正的生活方式。只有这样,工业设计才能吸收阳光、水土和空气,开花结果。
(本文根据柳冠中在“2014年中国国际装备工业设计论坛”上的演讲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刊登时有删节,标题为后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