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工业转型升级 促进经济健康发展
2014-10-14吴晓军
吴晓军
江西作为欠发达省份,正处在工业化中期阶段并向更高级阶段演进的关键时期,发展不足、结构不优、产业不强、创新能力弱仍是当前面临的主要矛盾。与发达省市相比,差距主要在工业,潜力也主要在工业。加快推进工业转型升级,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的主要任务。
一、正确处理好“做大总量”与“调整结构”的关系,实现发展速度和提升质量的统一
面对做大总量、提升质量的“双重压力”和加快发展、转型升级的“双重任务”,不加快发展就没有实力,不转型升级就没有未来。加快发展,关键是要坚定不移强攻工业,尽快做大经济总量;转型升级,关键在于坚定不移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着力拓展发展空间。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要在做大总量中实现结构调整,通过结构调整进一步推动总量做大,实现工业结构轻型化、技术高新化、产业集群化、产品特色化、生产低碳化、资源集约化发展。
重点要着力抓好产业集群培育壮大,切实推动60个重点产业集群和20个示范产业集群加速发展,使之成为全省产业发展的领头羊和转型升级的新引擎;着力抓好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大力实施“三百”工程,力争用3—5年时间培育100户优强企业、100个知名品牌、100名(个)优秀企业家和企业管理团队,打造江西超百亿、超千亿企业方阵;着力抓好重大项目建设,精心谋划项目、积极争取项目、科学运作项目,突出抓好一批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重大产业项目,不断增强发展后劲;着力抓好科技创新驱动,发挥企业主体作用,促进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把工业发展的原动力逐步转到科技创新、技术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等内涵式因素上来,推动经济总量和发展质量的同步提升。
二、正确处理好“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的关系,实现做强存量和做大增量的统一
传统产业是江西省经济的基础和支柱,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发展升级的关键和未来。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既可兼容、也有竞争,两者相互渗透、互动发展。既要注重发展好现有传统优势产业,达到现实生产力的最大化,又要注重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潜在生产力的最优化。
重点要坚持不懈抓“一产一策”,做强医药、电子信息、汽车、航空、光伏、食品等一批优势产业,做优铜、石化、钢铁、纺织、建材等一批支柱产业,做精钨、稀土、锂电等一批特色产业,加快形成具有江西特色的现代工业产业体系;坚持不懈夯实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机制和工作基础,以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产业链图、重点投资方向和企业名录为指导,切实引进、培育和壮大一批实实在在的好项目和高技术项目,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超常规发展;坚持不懈加强企业技术改造,加大技改投入力度,提升装备技术水平,促进传统产业向高端高质高效方向发展;坚持不懈抓两化融合,以大数据、移动互联网思维来推进智慧城市、三网融合、物联网、云计算中心等建设,加快发展研发设计、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等生产性服务业,不断提升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水平,努力实现做强“存量”和做大“增量”的有机统一。
三、正确处理好“经济增长”和“生态环境”的关系,实现加快发展与保护生态的统一
经济增长离不开生态环境的支撑,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实现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平衡是推动江西发展升级的重要保障。要深刻认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牢固树立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的理念,在产业升级上做“加法”,在污染排放上做“减法”,加快形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
重点要大力加强产业规划引导,把新增产能布局与淘汰落后产能、承接产业转移与实现产业集聚紧密结合起来,引导各地因地制宜发展一批具有地方优势和特色的主导产业,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和浪费;大力提升产业招商水平,坚持“精挑细选找好菜”,摒弃“捡到篮子里都是菜”,谋划“腾笼换鸟”、“凤凰涅槃”,在招商选资中保护好生态环境;大力实施园区提升计划,搞好园区的“二次开发”,提高项目投资强度和投入产出效益,提升工业园区发展水平;大力抓好节能降耗、清洁生产、绿色制造,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着重加快园区公共节能环保设施建设,推广节能减排共性技术,降低单位产出的能源资源消耗,最大限度保护、巩固和提升江西省生态优势。
四、正确处理好“市场主导”与“政府引导”的关系,实现提升效率和释放活力的统一
正确处理好市场和政府的关系,关键是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利用市场“无形手”,鼓励法无禁止即可为,激发企业创业创新活力,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利用政府“有形手”,弥补“市场失灵”和维护市场竞争秩序,将“越位”变“退位”,将“缺位”变“补位”,强化市场有效监管。通过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使改革红利同内需潜力、创新活力更好地结合起来,为推进工业转型升级提供动力支持和机制保障。
重点要努力推进工业管理体制改革,着力转变政府职能、加快简政放权、创新管理方式,不断强化战略规划、产业指导、行业准入、质量标准等工作;努力推进工业园区体制机制创新,按照“小政府、大社会、小机构、大服务”的原则,积极探索“大部制改革、扁平化管理、企业化服务”的管理模式,推动园区向特色产业聚集区、产城融合示范区和改革创新实验区发展;努力推进市场化改革,培育多元市场主体,推进国资国企改革,以混合所有制为抓手,激发国有企业活力,释放民营企业热情;努力推进企业发展环境优化,加快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尽快出台实施公开透明的权力清单制度,对企业少限制、不设卡、多服务、常帮扶,切实减轻企业负担,着力打造优质高效的政务环境;努力推进扶持政策落实,统筹用好工业发展专项资金,落实好领导联点帮扶、增产增效奖励、直供电试点、结构性减税、短期融资券、企业债、财园信贷通等政策,破解工业转型升级的资金、技术和资源瓶颈,促进工业经济持续健康平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