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术欣赏教学方式的创新

2014-10-13冯晓玲

江西教育C 2014年7期
关键词:中国画意境画家

冯晓玲

义务教育阶段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特别是如何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是摆在我们教师面前的一道道难题。要破解这些难题,离不开教学方式的创新,以下就以本人执教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第一课《传神与意境》为例,谈谈在美术欣赏教学中探索新方法的一点心得。

《清明上河图》这幅作品规模宏大、场面复杂。在传统教学中,学生只是通过教师的介绍,了解到画面描绘了北宋经济繁荣的景象,而对中国画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个性鲜明,呼之欲出的魅力却很难有深刻体会。我在教学中采取了小组适当竞争、语言文字描写画面的方法,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行想象,结果令人欣喜。

秦浩同学的描写生动自然,极富生活气息:“长河两岸有的在摆摊叫卖,有的担着扁担到处叫卖;有的是拉着驴,拖着货去做生意;还有的则是拉着牛,拖着车,八成是从乡下赶来购买日常用品的……两岸由一座大桥沟通,此桥宛若长虹,桥上来来往往的人都停住了脚,这是为什么呢?喔!原来是一条船正从桥下穿过,滔滔河水把船往桥下送去,船上的人忙忙碌碌的,有的用竹竿顶住桥头,似乎要阻止船撞上桥头,有的则是收起帆,卸下桅杆,船上的人陆陆续续地出来帮忙,桥上的人越看越兴奋,有的举起手给他们打气,有的却张嘴大声吆喝起来,还有些人更激动,爬过桥的护栏,似乎要下去帮忙。虽说是一幅画,可是就好像在我眼前一样,各种吆喝声在我耳边回荡。”裘鸿瑞同学的描写活泼有趣:“有的小孩挤不进去就爬上了屋顶来看热闹,还有的呢,便踩在了自己的老黄牛的背上看。”在整个欣赏活动中,我只是一个引导者、促进者,学生们则积极地查阅资料,展开丰富的联想,从而主动获得美的体验和审美乐趣,收到了极佳的学习效果。

如何在审美过程中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一直都是我在教学中思考的问题。在欣赏中国人物画《韩熙载夜宴图》时,我先播放了一段琵琶曲《春江花月夜》,提示学生感受听曲的心境。带着这种感受再介绍韩熙载等众人的身份与政治态度以及作品的时代背景,学生自己看画并描述作品中众人听琵琶的心境及人物的神情面貌。结果,同学在分析作品时表现得十分自信和活跃,成为课堂上的核心人物。

邱哲同学说:“我听这首琵琶曲时,感觉眼前是一幅迷人画卷。春天静谧的夜晚,月亮从东山升起,小舟在江面荡漾。再看画中人物的表情,已被音乐凝固了,我似乎听到美妙清脆的音符从画面中传出。”殷雪仪同学说:“乐曲接近尾声时缥缈、悠长,我仿佛看见一叶轻舟在远处江面渐渐消失。虽然我不知道画中弹奏的是什么曲子,但我从韩熙载低垂的手,陶醉的眼神,红衣男子前倾的身体,紧抓着膝盖的手就可以想象到这音乐震动了众人的耳膜,唤醒了他们的内心情感。”有了这些基础,再结合教师对线条、色彩、构图等艺术手段的讲解,学生理解中国人物画传神的魅力就不是一件难事了。

中国山水画强调情景交融的意境创造,在以往的教学中,学生很难体会中国画里 “意境”二字的内涵。在欣赏作品《渔庄秋霁图》时,我采取了通过文学作品来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的方法。我先让同学把作品仔细看一遍,再提供三段诗文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枯滕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同时播放三段相呼应的乐曲,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这三段诗文描绘的画面。几分钟后,很多同学用优美的语言说出了自己的体验。

陈正雄同学说:“我仿佛看到一片广阔的大沙漠远处有一条小河,夕阳把整个沙漠染成了金红色,一丝炊烟从烟囱里飘出,很直很直,没有一点风,让人感到寂静、空旷和孤独。”我又借势告诉学生,他们所想象的画面正是作者要表达的一种意境,也是中国画中的一种灵魂。接下来我又重新要求同学看一遍作品,说出和第一次看画时不同的感受。胡宇同学站起来回答:“这幅画让我伤感,整幅画不见飞鸟,不见帆影,也不见人迹,一片空旷、孤寂之境。我想画家在作画时,意在表达一种思念,我仿佛还听到了凄楚的箫声。”得到了希望的答案之后,我又问“为什么两次看画的感受不一样呢?”几乎所有的同学都这样告诉我“第一次欣赏时,只注意了画面中的形象、颜色、内容,只是在看。第二次通过意境感受,好像能够体会画家的心境,自己也沉浸在那情景当中,感受到了中国画所表现的情景交融独特的美。”由此可见,学生在经过引导后,已经在潜意识里提高了审美能力,获得了正确的审美情趣。

我在教学中不但注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还注重对学生进行道德和理想主义的教育。欣赏韩滉的《五牛图》时我让学生体会画家自喻为牛,通过牛的温顺、倔犟性格来表现自己的艺术手法;欣赏王冕的《墨梅图》时教学生感受画家借梅花寓示高洁,脱俗的精神;欣赏朱耷的作品则要去感悟画家昂首向天、白眼看人、冷峻孤傲的气质。

以上采用的美术欣赏教学方式既激发了学生参与审美的兴趣,提高了他们审美的能力,又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他们的高尚道德和健康积极向上的情操。学生听得有劲,教师讲得也有味,师生之间其乐融融。(作者单位: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中学)

责任编辑:甘 甜endprint

猜你喜欢

中国画意境画家
中国画
墨彩出奇 意境清雅
中国画之美表现在哪些方面?
《远方》中国画
意境的追寻与创造(外一篇)——钱起《省试湘灵鼓瑟》
诗词之美,不唯意境(外一则)
《岁有长又长》(中国画)
舞蹈意境的认知与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