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谱牒文化精神,展莘莘学子风采
2014-10-13王建仁
王建仁
在研究性学习的校本化开发和实施过程中,我们因地制宜挖掘乡土资源,借学校周边村落兴修宗祠、修缮家谱兴盛之风,走出校门,走进乡土社会,开展对本地谱牒文化的学习探究,现就选题、研究、成果三个方面做介绍。
一、选题:着眼于精神熏陶和文明传承
1.灿若群星的文化瑰宝。
参天大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清代学者章学诚说:“夫家有谱,州有志,国有史,其义一也。”炎黄子孙,传世家谱,灿若群星。一本家谱,虽然记载的是族姓历史和世家沿革,但透过字里行间,可以看到中华大地的历史风云变幻和人间世事沧桑,沉甸的文化分量远非一姓一族,而是中华民族深厚文化的根基。
历代修谱都十分重视其对规范人生和教育子弟的积极意义。为了让后人怀念远去的记忆,重温祖先的优秀,继承优良族风,对族中功德卓异、堪为楷模的历代先贤和当今事业有成的名人俊杰,或立传褒扬,或收录简历,以此激励后人,光前裕后,面向未来。
家谱不仅记录家族名人的崇高业绩,更倡导一种“家风”、“族风”,它蕴含着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和理想,折射出民族文明的进取精神。如同日月星辰,伴随着时空,汇聚光芒,照亮天地,永久永久。
2.继往开来的发展远景。
改革开放以来,乡土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家族生存散居化,家庭组成小型化,人口流向城镇化,就业趋势多元化,传统意义上的宗族结构和宗族观念受到了冲击,族人,尤其是族中老人感同身受。因此,修谱承载着族人的精神寄托,对重温亲情、彰显家风、召唤凝聚力的强烈企盼。我们研究小组成员代表参加了阳湖礼嘉周陈桥王氏的颁谱典礼,描述了这样的场景:颁谱庆典,悬灯结彩,鼓瑟吹笙。族中子弟,济济一堂,面对远祖遗像,全神贯注,听先世故事讲演,听族中长老讲祖传家风,弘扬厚德做人。置身于此,无不感受其中精神力量。
修家谱、讲家风、树美德是当今社会的热门话题,受到媒体的高度关注。中央电视台考察民情俗风,推出“你的家,家风是什么”的专题采访报道,对外来工子弟、路人过客进行现场采访,即时报道,弘扬优良家风,崇尚家庭美德,传递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正能量。
紧跟时代步伐,当今修谱更多地吸收了时代元素。阳湖人修谱,提倡平等,不分男女嫡庶,乃至入赘女婿,皆平等入谱,打破了陈规,注入了新的思想观念。更有一些族谱与时俱进,开始探索电子化、数字化的牒编创新,让我们看到了谱牒文化的发展远景。
3.植根乡土的课程资源。
谱牒文化资源是极具地方特色的课程资源,开发条件得天独厚。寻根认祖、兴祠修谱的社会大环境为课程开发提供了丰富的文史资料和优质的实地考察场所。
利用本地族谱资源进行课程开发,符合国家三级课程的建构设想和学校的培养目标。谱牒文化中蕴含的乡土意识是学生树立国民意识的原点;谱牒文化中倡导的亲情孝道,是学生形成健全人格、完善自我和改进社会能力的基因。“零距离”接触谱牒文化资源,感悟其中积淀的、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可以增强直观的历史感受,提高探究知识的兴趣,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怀,自觉传承社会文明。
二、研究:侧重于习得方法和求得真知
1.精读谱本,搭建网络体系。
一本典型的家谱有谱名、谱序、谱例、谱论、遗像、像赞、恩荣录、姓氏源流、族规家法、祠堂、五服图、世系、传记、族产家传、契据文约、坟茔、名迹录、任宦记、艺文杂录、年谱、字辈谱、领谱字号、续后篇、纂修、捐资人名等,头绪纷杂,内容庞博。因此只有在综观家谱的基础上,建立系统性、连贯性的理解,才能形成谱牒知识网络和谱牒文化体系。
2.选定视角,汲取文化精髓。
一本完整的家谱登录该家族全体成员的姓名、生卒年月日、婚姻状况(婚龄、配偶)、子女(女性登记到出嫁时间及配偶姓名、居住地)。这些看似简单的记录其实隐藏着博大精深的学问,据此可以整理出该家族人口的生命表、出生率、死亡率、平均寿命、性别比、生育率等现代人口统计学必需的基本数据。因此,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辅以适切的角度,就能在纷繁复杂的族谱记载中发现遁形的且客观存在的文化精髓。
实践中,研究小组注重家谱与课本知识的对接,依据历史发展基本线索,研读谱本,选择切入口,在筛选甄别资料、分析处理数据的基础上,独立思考,提炼观点,形成自己的见解。如康乾时代人口出生率的统计分析,太平天国时期的人口现象等,触摸到了谱牒文化的灵魂。
3.方法引领,透析社会环境。
文化是社会的缩形。谱牒文化反映一定时期一定区域的社会发展变迁,是社会史研究的重要资料。经济方面,家谱记录家族的田产、分布、收益、契约文据等。制度方面,记录家族的组织系统、族规、婚丧礼仪制度、管理方法等。文化方面,记录家族人物的教育、科举、技艺、著作、诗文等,称得上是“宗族百科全书”。
阅读家谱需要审视历史与社会,寻觅家谱上的时代印记和历史足迹,透析社会环境。如研究发现,元代人名的数字化特征,就能看到元代社会的影子,它与蒙古贵族入主中原、江南及元朝的统治政策相关,与元政府行省划分的意图一脉相承。
阅读家谱需要对编者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做出科学评判。历来修谱有“隐恶扬善”之说,家谱中对族内人物和事件的评价未必公允,有的只代表编者的观点和立场。因此,只有坚持实事求是,公正客观地品读、品评,才能去伪存真,从传统文化中品出新味。
三、成果:着力于探索发现和凝聚动力
1.慧眼开启探索通道。
研究小组重点研究了本地《毗陵王氏宗谱》(1948年三槐堂木活字本和2010年修缮本),用科学慧眼开启探索通道,获得了宝贵的发现。尽管只是撷取几个历史片断,但是仍能从中感知谱牒文化的独特魅力与人文情怀。
(1)家族南迁——两宋之交的悲情
宋宰相王旦的曾孙王皋在靖康之难时,力拒金兵,怒斥主降派,后随高宗赵构南渡,因功赐居苏州荻扁里(今苏州吴江)。王皋是“三沙王氏”南渡始迁祖,阳湖礼嘉周陈桥王氏为中沙王氏分支。王皋举家南下时,将祖传谱牒随身携运,文武百官无不叹服。王皋还派次子王铎带家谱赴临安请岳飞作跋题词。岳飞挥笔写下了《王氏宗谱跋后》,钦佩王氏“贤臣辈出,相业炬赫”,称颂王氏“斥金虏,拒叛臣”,义无反顾,护驾宋室南渡,功成名就。并为王氏宗谱作“王氏世宝”的题词,放至宗谱卷首(现“王氏世宝”题词尚存)。
(2)“天国”乱象——太平天国在家谱中的影子
史载,太平天国时期苏浙地区“富户百无一存”,“世家大家,转瞬几成绝户”,衣冠士族,在此四、五年中,生计已绝”。王氏宗谱中,“绝户”现象严重,大量的分支断子绝孙,人口外逃,残存者“兼嗣”情况触目惊心。家谱中乃至于有这样的记载:“(王)思春(人名)……咸丰庚申遇寇殉难”,“(王)诗望(人名)……为识粤匪,时避难至吴江”,从侧面反映出太平天国对江南区社会发展的冲击。
(3)无上荣光——王氏宗祠中的抗战英豪
在新修的家谱中,研究小组注意到了王氏家族中的抗战英豪,如“士禄,抗战时期赴印度、缅甸,在滇缅公路当驾驶员,运送战略物资”。“济昌,抗战时期参加新四军地下革命活动”。“其同,上海南方大学毕业,曾任江苏省青年联合会常务委员、武进县党部组织部长、武进县国民党救国会主席、全国反日会委员”。这三位王氏子弟加入当时的国共两党势力,抗日足迹遍及海内外,很有代表性。
研究小组从王氏家族的起源和迁移中体会到炽热的赤子之心、爱国情怀和对理想信念孜孜不倦的追求;从元代到清末的历史记述中深刻反思社会发展中人的价值和多元文化的共存;从抗战的只字片语中学会关心国家前途、社会进步和中华民族的崛起。在研究性学习的平台上,开阔眼界,增长见识,陶冶情操,展示莘莘学子的风采。
2.守护精神文化家园。
研究小组成员意识到:没有自己的文化,一个民族就没有凝聚力,始终像一盘散沙。没有自己的文化,一个民族就没有创造力,只会模仿。没有自己的文化,一个民族就不会有自信心,也不可能得到外人的尊重。先辈千辛万苦创业、育人,创下丰功伟绩,我们千万不能忘记,要把先辈们的精神代代传下去。守护好民族文化的精神家园,是我们的历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