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耕耘一片“友善”的沃土

2014-10-13蔡小平

江苏教育 2014年18期
关键词:友善境界师生

【校长档案】

蔡小平,南京市东山小学校长,江苏省基础教育改革先进个人,南京市“陶行知奖”获得者。担任学校管理工作以来,以“思考—践行”的方式行走,他不断追寻着“教师充实而幸福,学生生动而优雅”这一理想的教育境界;坚持“友善至善”的管理理念与管理方式,推进“友善用脑”课堂教学改革,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一直以来,我都奉行“与人为善”的处世原则,踏上校长工作岗位以来,就把它逐渐融入自己的管理实践,使之不断渗透进学校文化、教师文化和学生文化之中,逐步形成了“友善至善”的管理哲学。

“友善”一词,有着丰厚的伦理与哲学内涵。“友”乃“与人为善”,“善”即“仁爱”,从这个层面讲,“友善”要求我们与人相处时彼此要真诚相待,和睦和谐。“至善”,则事理当然之极也。主张“友善至善”是希望每一位师生都能够善待自己,善待他人,善待周遭的一切,最终达到精神修养的“至善”境界,从而实现学校精神文化层面的根本性改变。

《老子》云:“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遵循“友善”的原则,追求“至善”的境界,我在办学实践中,探索提出“善治”、“善能”、“善育”三条发展学校的管理策略。

“善治”——建立以“友善”为基调的管理制度。办好一所学校,绝不是“看脸色做事”“拍脑袋办事”,而是规范管理,依法治校。“善治必达情,达情必近人”。“友善”制度的最大特点,在于重视教师、学生、家长的主体地位,强调全员参与、互动,“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我常在校务会议上强调“按章办事,真心待人”的工作原则,提高所有领导成员“知他人之所思、察他人之所虑”的服务意识。我们坚持把所有关乎师生的事,当作最重要的事情去做,“友”“善”相辅,学校管理便能事事顺利。事顺则人和,人和而校治。

“善能”——欣赏、尊重教师的个性,促进教师团队发展。基于“友善”理念的教师发展策略,一方面是要发现每一位教师的闪光之处,尊重每一位教师的专业特性,坚定地相信每一位教师都可以成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如果他们扎扎实实为学生,勤勤恳恳为教学,就能成为学生喜欢、家长信任的好老师。“术业有专攻”,让教师在各自所擅长的领域内有所攻、有所长,其意义不仅在于培养出一大批“一专多能”的优秀教师,更在于让教师在这样的自我认同与他人认同中寻找到发展的生长点。另一方面,“一人行速,众人行远”,“善能”还表现在促进和打造教师间和谐融洽、互学互助的团队合作精神。在“友善”理念的引领下,团队合作成为教师教育行走的重要方式。

“善育”——理解儿童,适合儿童,发展儿童。“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学习者”包含着我们对“善育”深刻的理解:相信给学生提供一定的平台与引导,他们都能成为具有独特生命价值的个体;相信学生并不是学不会,而是还没有掌握适合他们自己的学习方式。因此,在“友善用脑”的课堂上,孩子们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他们运用健脑操、冥想、思维导图等多种策略,调节学习状态,健康学习、全脑学习;他们在团队中主动互助、善于思辨、积极展示。想要改变一个人,必须先改变环境,环境变了,人也就被改变了。我们积极培塑“善育”环境,使之逐渐渗入学校的每一个角落,深入每一位师生心中,时刻弥漫在孩子们周围,实现培养“生动优雅的梦想少年”的育人目标。

“友善至善”,究其根本,在于实现制度管理与人格管理的和谐相融。她既强调制度的规范作用,又强调人格对精神的感召作用;既通制度管理之要,又得文化管理之髓,是一种刚柔并济的管理哲学。我以为她还包含着一种“顺天致性”的隐喻,学校管理者就是“种树人”、“耕地者”。培育出一方“友善”的沃土,“友善之花”便会自然绽放,“友善之果”便会挂满枝头!

猜你喜欢

友善境界师生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作品展示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
学习算法的“三种境界”
以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准则引导高校教师师德建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友善”核心价值观
友善:《圣经》中的永恒主题之一
怎样践行“友善”价值观
麻辣师生
最高境界
曹隽平师生书法展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