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服务能力 提升办学水平
2014-10-13沈建兴张慧玲
沈建兴+张慧玲
【摘 要】职业教育的提升,对于解决我国当前经济发展面临人才缺口问题具有重大意义。职业教育需要加强内涵建设,从专业定位、课程改革、师资提升、实训基地建设等诸方面来加强自身的吸引力,以提高职业教育服务社会经济发展、产业建设的能力。
【关键词】职业教育 服务社会 吸引力
一、以产业的需求确立专业设置定位
黄炎培先生曾在职业学校的办学思路上提出“离社会无教育”的理念,他认为职业教育必须要主动与社会保持沟通与联系,才能形成与社会经济的良好互动。职业学校若想获得长久的生命力,先要明确目标定位,使专业设置主动适应地方经济建设,服务于地方产业的发展。
以昆山发达的外向型经济对昆山职业教育的推动为例,昆山花桥国际商务城作为全国最早的金融服务外包产业园区之一,连续三年荣获“中国十大最佳服务外包园区”称号,被授予“中国最佳金融服务外包基地奖”。根据规划,花桥商务城将于2015年实现金融服务外包产值超过140亿元、金融服务外包从业人员超过6万人的美好愿景。走访调查的结果显示,技能型人才的缺乏成为制约商务城加快发展的关键因素。针对这种情况,花桥商务城中专积极争取政府、教育部门、企业的支持帮助,调整学校的专业结构,率先在全省开设金融服务外包专业,以满足地区企业行业对呼叫服务、物流服务与管理、数据录入、会计电算化等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为地区的金融服务外包企业提供智力支撑,也为学校形成办学特色、服务地方经济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以课程改革来推进“高效教学”
(一)重视课程体系的开发建设
学校要按照国家和省里的要求开设相关课程,同时要重视课程的开发。一要注重实用性,开设的课程要与市场更新及企业岗位需求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力求课程与市场同步,以免学生就业时面临与市场脱节的现象;二要注重普适性,重视核心课程建设,让所有学生掌握具有普遍性、可迁移性和工具性的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三要注重稳定性,决策者要有居安思危的前瞻性和对市场透析的洞察力,既要紧贴市场办职教,又要考虑专业开设的稳定性和持久性,为学校和学生的长远发展考虑;四要注重衔接性,建立健全课程衔接体系,把中等职业教育纳入到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研究中高职课程衔接,解决中等职业教育的“断路”问题,拓宽中职毕业生学习深造的渠道,为其继续发展提供更多机会。
(二)推行“做学合一”的教学模式
职业教育是为生产和第一线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的应用型技术人才,因此需要我们利用现有的实训基地,通过校企合作的平台,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上进行改革,加快推进职校的“理实一体化”进程。
教学模式转化的主要实施者是教师,教师要在教学设计、师生关系等方面改变传统,更新课改理念。在教学设计上,要结合行业企业的案例、项目、场景进行设计,营造企业氛围,并利用实训室让学生分组合作操作实践。比如在进行“呼叫服务中的客户询访操作”教学时,教师可先介绍询访的概念、作用及要求,然后将企业的实际项目引入教学,将学生分为客户组、客服组和市场调查组,再现企业真实情景,明确岗位任务,分工合作,准确运用呼叫服务用语,与客户进行良好的沟通,并通过拨打率、接通率、订单率来进行小组竞赛,完成评价反馈,这样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进行岗位实战练习。
(三)实施多元评价
1.德育水平(25%)。实施德育学分制,对学生的日常行为、文明礼仪、公益劳动、社会实践、社团活动、竞赛情况、校纪校规等进行量化评定,采用周考核、月公布、年评定的方式,对学生的德育情况进行考核。
2.职业素养(20%)。注重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和考查,主要考虑的因素有:职业道德,包括实习时胜任岗位情况、培训学习情况等;职业行为习惯,包括7S标准执行情况等;敬业精神,团队合作精神。根据调查了解,企业更看重毕业生的品德和素养,能否爱岗敬业、吃苦耐劳、勤奋好学、团结协作。因此,学校在加强学生技能训练的同时,必须首先加强学生的德育水平和职业素养的教育,作为学生毕业的一个重要考查依据。
3.基础考试(25%)。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包括文化课和公共基础课,在考核的内容上,主要考查学生对工作最实用的基础理论的掌握,而非机械的记忆。
4.专业水平(30%)。包括专业理论考试和技能测试,理论课注重对学生专业基础理论的考察,而技能水平的考核主要依据平时实训成绩与期末技能测试两项。在实训课上对学生的实训完成情况作评分记录,并进行考核,实训成绩与期末考核的比重为6:4,要加强对日常过程性评价。
三、以优良师资推动团队建设
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对职业学校至关重要。一要抓好培训,学校要花大力气强化专业教师的知识更新,加强专业教师下企业的管理与监督,给专业教师不断注入“活水”,强练“内功”。二要加强名师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工程,可以分梯队进行教师培养,通过“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名师工作室”的网状结构来发挥引领带动作用,通过经验交流、成果分享、课题研究等多种形式,带动师资队伍的整体壮大提高。三要积极引进师资,从行业企业中聘请经验丰富的专家、技术人员做兼职教师,让技术指导理论,让实践代替说教,让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得到真正有用、实用、好用的技术指导,以此优化“双师型”的结构。
四、以校企合作实现实训基地的高水平建设
实训基地是职校学生实践训练的重要载体,是搭建理论与实践联系的桥梁。
(一)实现岗位联通,满足学生基础性实训要求
实训基地的建设既要依托于本校的专业设置,也要依托于区域的产业结构升级、产业的发展需求和行业的发展趋势。在建设实训基地过程中,要邀请合作的企业共同参与,并参照企业的标准要求和模式进行管理,利用企业的软件系统及工作环境进行教学,以提高实训教学的质量。
(二)对接技能大赛,满足学生技术性实训要求。实训基地建设不仅要对接企业的发展,也要与技能大赛靠拢,以此加快实训基地的建设步伐,为实训基地的发展提供方向和思路,从而带动学生技能水平的整体提高,使其在就业时显现出足够的优势。
(三)创设实训场景,营造现代企业文化氛围
通过实训基地场景布置,规章制度的宣传,以及7S管理理念、企业的经营理念、价值取向、协作精神、职业素养、道德规范等理念的渗透,让学生在“软环境”的熏陶下,切身感受现代企业文化,在掌握操作技能的同时,逐渐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素养。
(四)对接岗位实践,完善校外实训实习基地
随着企业行业的飞速发展,校内实训基地的设备、工艺和技术的更新难与企业同步,所以学校需要推进校企合作深入开展,借助地方区域的发展特点,通过顶岗实习、工读结合等方式,努力实现和企业联合办学、共建校外实训基地,使学生在实际岗位中提高技能、提升素养,为将来的就业做准备。
“让学生得到真正的职业教育,使企业得到满意的技能人才,凝聚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共识,有效提高职业教育吸引力”,这是促进职业学校事业发展的核心所在。总之,职业教育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需要社会各方有识之士的关注与支持,如此才能真正服务社会,服务企业,服务学生,服务家庭。
(作者单位:江苏省昆山花桥国际商务城中等专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