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度中国机床工具10大新闻评选结果公布
2014-10-12
辞旧迎新之际,《金属加工》杂志社发起了2013年度中国机床工具10大新闻评选活动,本刊在2013年24期刊登了20条入围候选新闻,并通过网络、微信发起投票,经过广大读者的积极参与,从中推选出最具影响力的10大新闻。新闻回放与点评如下:
1.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为装备制造业带来深远影响
刚刚结束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市场机制将在以后的经济发展中对资源的配置起着决定作用。虽然相关政策实施细则和配套制度还未公布,具体会对装备制造业带来哪些影响尚不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今后装备制造业的产品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质量效益为核心,以科技创新为动力,要从产品的前期调研、设计、制造到宣传推广、销售服务等全方位打造高附加值品牌形象。
2.《大国重器》掀起收视热潮,装备制造业引发社会关注
2013年11月,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和中央电视台联袂推出中国第一部宣传装备制造业的大型电视纪录片《大国重器》,并掀起收视热潮。
装备强则国强,对于正处于转型升级的中国经济而言,这一组《大国重器》的连续深度报道来得非常及时,也引起了社会各界尤其是中国装备制造业上中下游企业的关注与思考。一个不容置疑的结论就是,中国需要自己的国之重器,而装备制造能力正是这个时代中国所需要的一种国之重器。
3.世界先进装备集中展现,CIMT2013再成全球焦点
CIMT2013(第13届中国国际机床展览会)于4月22~27日在北京隆重举行,本届CIMT2013展会合计展出面积达12.6万m2,境内展商800多家,境外展商700多家,成为CIMT展会历届规模之最。展品主要包括1200多台国内同类展会中水平最高的机床主机产品和大型量仪,以及数万件机床配套产品。
作为中国机床工具行业的风向标,CIMT2013展会提出了“创新·可持续发展”的主题,意在强调和突出“创新”在推动机床工具产品技术进步和企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4.机器人产业联盟在京成立,中国自动化事业迈入新阶段
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牵头的“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于2013年4月21日在北京成立。该联盟是机器人产业全国性产、学、研、用行业协同工作平台,旨在研究我国机器人产业现状、发展趋势,推进我国机器人产业链的有序发展,加速机器人技术与产品在各行业中的普及应用。
过去几年机器人产业在中国突飞猛进,随着机器人技术与产品的广泛应用和不断扩展,机器人未来仍将保持快速发展的态势,联盟成立有助于解决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速度慢、核心技术薄弱、市场份额和附加值较低的问题,机器人产业联盟标志着中国自动化事业迈入新阶段。
5.刀具协会成立30周年,中国刀具行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
2013年11月6~7日,中国机械工业金属切削刀具技术协会(简称中国刀协)在常州举行30周年庆祝活动。
中国刀协是中国刀具业的全国性技术组织,国家一级协会,1983年11月于山东济南成立,30年来一直以“发展切削技术、建设制造强国”为己任,为刀具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6.张志刚入围中国经济年度人物候选,济南二机床再赢福特肯塔基工厂大单
2013年7月11日,济南二机床集团有限公司对外宣布:继2011年囊括福特汽车美国堪萨斯和底特律两个工厂全部5条大型冲压生产线订单之后,济南二机床再次赢得福特汽车肯塔基工程大型冲压线项目。此前,堪萨斯工厂的快速冲压线已经通过验收,正式投产使用。济南二机床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志刚也凭借公司一系列的亮眼表现入围2013年度人物候选名单。
7.武重超重型数控卧式镗床实现核转子高精加工
2013年6月18日,武汉重型机床集团有限公司承担的数控机床课题成果“用于超临界核电半速转子加工的超重型数控卧式镗车床”通过鉴定。鉴定委员会专家认为该项成果成功解决了我国重大装备关键零件国产化的加工难题,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主要技术性能达到了当前同类机床国际领先水平。
8.沈阳机床设立上海优尼斯销售子公司,开创工业服务新模式
2013年3月30日,沈阳机床在上海设立优尼斯销售公司。优尼斯公司的成立,开拓了沈阳机床新的营销模式,改变以往单纯靠销售机床为主的营销网络模式,真正从客户需求出发,整合机床上下游资源,提供完善的、专业化的服务,实现公司、代理商和客户三方共赢的局面,更利于形成快速高效的营销服务体系。
沈阳机床作为国内机床行业的龙头企业,主动应对市场变局所产生的机遇与挑战,改变以往相对单一的销售模式,将服务融于其中,不但能提升公司的销售及盈利能力,更是开创了工业服务的新模式。
9.大型数控强力旋压设备研制成功
由北京航空制造工程研究所、西安航天动力机械厂研制成功的大型数控强力旋压设备填补了我国金属成形领域的空白,突破了航空、航天、船舶、核工业、化工、汽车等行业大型薄壁回转体零件制造瓶颈的关键工艺技术。
10.国防科大创造“亚纳米”超精加工奇迹
国防科大精密工程创新团队研制两种超精抛光装备通过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验收,在超精密光学零件加工中创造的“中国精度”,有力支撑了“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装备与成套工艺”等3个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创新突破,3年来为国家创造直接经济效益2亿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