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生活体验,激发课堂活力
2014-10-11刘岚
刘岚
摘要:只有在真实的情景中才能更好地激发孩子的求知欲望,提升学生的基本素质,进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实现全面发展的教学目的。因此,笔者以苏教版七年级思想品德《感悟成长》一课为例,探讨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生活体验。
关键词:取舍;创设;互动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18-019-2为了渗透回归生活、知行统一的理念,教师应在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反馈等教学环节中,有意识地通过自身的教学行为引领学生们在自己的生活中去体验、去感受,去直面生活。
《感悟成长》是思想品德学科,江苏人民出版社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热爱生活》中第16课《长大的感觉》的第一部分。学生通过学习该课程可以对自身所处的青春期有一个更理性的认识,诸如认识到青春期带来的生理和心理变化,体会到青春的美好与可能经历的风雨等。教师要树立如下观点:不论男女都有一个青春期,它是儿童向成人转变的关键期,青春期在人的发展中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生活历程。每个人都有青春期,当我们再次面对孩子青春期教育的时候,我们可能已经忘记了当年我们青春期的真实感受、感悟和体验,所以要上好这节课,教师首要做的就是能重温青春期那些真实的生活体验,从而对学生真实的体验能够感同身受。自然这就需要教师去充分了解学生的生活,通过多种渠道收集学生面临的困惑和苦恼,从而用真实的情景再现学生真实的现状和问题。所以在这一课的教学中,应多层面、多角度地选择学生生活中的材料,让“生活的气息”扑面而来。
一、用心取舍——让教学素材源于生活
教学素材也称教学材料,是教学内容的各种形式的载体。教学素材包括教科书、课程标准、教学参考资料、教学图片、模型、投影片、幻灯片、电影、VCD、录音带、电脑软件等。在教学中运用教学素材以不同的形式包装,不同的方式呈现,会产生显著不同的效果。所以教师在积极利用现有的教学素材的同时,更应该关注课外丰富的生活素材,挖掘学生的生活经验与经历,通过感性、生动和丰富的生活元素去感染学生,满足学生在理智、情感等多方面的发展需要。
教学环节一:
师:同学们,你们相互之间熟悉吗?
生:熟悉。
师:课前我拍了我们班上每个同学的照片。(展示照片)下面,我随机抽取一位同学,看看我们大家能不能报出他的名字?
师:大家喊停吧!
生:停!
师:谁啊?
生:××。
师:看样子大家都很熟悉哦!这里还有一组照片,你们能认出是谁吗?(放映学生小时候的照片)来,看看他(她)是谁?(学生表示看不出来)他(她)现在就在我们的教室里,请这位同学自己主动亮个像吧!(该同学起立,向大家示意)
师:同样是我们班的同学,为什么我们一眼就能从现在的照片上认出是谁?为什么认不出以前的我们呢?(学生:因为长大了)
师:哦,长大了,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新的一课,第16课《长大的感觉》,一起来《感悟成长》(板书)
这是在导入新课时,采用随机播放照片的形式,将课前拍摄的全班学生目前的照片,与他们幼年时的照片进行对比。结果很显然,没有谁能够认出某同学儿时的照片,因为大家都长大了,在身高、体重、容貌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一简单形象的导入就让学生直接地、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自身生理的变化,并由此进一步感受到心理上的变化。课堂导入的情境材料直接取自于本班学生生活。可以设想一下,如果选用某一位名人,比如用姚明、林丹的照片来创设情境,虽然这也是学生所熟悉的,但这肯定远不如选择身边同学的照片进行比较给学生的感受强烈,课堂气氛也可能不那么真实。
课堂教学中的这两组照片都是来自于学生,来源于学生的生活。第一组照片是学生现在的照片,为了保证课堂教学的效果,教师可以选择在课前组织学生拍摄。这一拍摄过程给了教师在课后主动接近学生的机会,借此还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收集学生儿时的照片时,给教师提供了和孩子们交流的机会,教师可以利用照片上的点滴信息和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孩子们的家庭情况,收集有用的教学资源。而第二组照片,则要求教师做个教学的有心人,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不仅关注孩子的生活,而且注重积累资料,这些鲜活的教学资源不仅可以让师生之间的情感更加融洽,还可以为课堂教学增添亮丽的色彩。
二、精心创设——让教学情境回归生活
所谓教学情境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的情感氛围。教学情境也是指具有一定情感氛围的教学活动。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的这段话,在肯定启发作用的同时,尤其强调了启发前学生进入学习情境的重要性,所以良好的教学情境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启发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智力是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实效的重要途径。
在《感悟成长》这一课的教学中,我力求让教学情境回归到学生的生活。例如,在让学生感受我们长大了的心理变化时,创设了两个情境:一个是父母要带我们外出吃饭,另一个是父母的朋友要抚摸“我”的头。要求学生根据自己不同的年龄阶段说出自己心里的第一感受。比如小学时遇到这样的情况,自己会怎么想?会有什么样的表情,而上初中以后会怎么想?又会这样表达?由于这一教学情境的设计回归到学生真实的生活,课堂上学生会主动参与,思想表达积极踊跃,从而大家可以又快又好地得出结论:青春期我们的心理也发生了变化。让这一相对比较抽象的结论有了真实的体现。
情境设置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体验和探索的平台,而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更能够促使学生产生良好的情绪体验、情绪行为,这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在本节课教学中教师也创设了相关情境,情境材料都来自学生自身的经历或熟悉的现实生活,有效地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
三、匠心独运——让教学互动再现生活endprint
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方式时,应吃透大纲、教材,把握重点、难点,从学生的生活经验或一些熟悉的事物、场景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使学生在参与中化解教学难点与重点。在本课教学中如“说成长”“咏青春”“为青春奠基”“为青春配乐”等活动,学生能根据自身的体验和感悟竞相参与,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等得到展示和锻炼,而且在活动中还有一些新的感悟生成,比如,学生关于“第一个青春是上帝给的,第二个青春是自己给的”“去福利院做义工,感恩社会,回报社会”的发言给人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这些正是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必须确立的正确价值取向,是我们热切期望生成的东西。由此可见,生活让学生感悟成长,而对成长的感悟又会很好地引导学生生活。
教学环节二:
师:青春,就像一部正徐徐拉开帷幕的舞台剧,在生活中,青春的我们正演绎着成长的故事。(展示校园生活的照片。军训、运动会、主题班会等等)这些是我们校园生活的照片,如果把这些照片收集起来,制作我们的青春纪念册,老师想请你们出出主意,选择什么样的背景音乐比较好?
生:团结性的音乐。
生:跌宕起伏的音乐。
师:好,我这儿有一首乐曲是比较跌宕起伏的,你们来听听行不行?(放音乐:命运交响曲)
生:不行,不行。要舒缓一点的,像风吹过路面的。
师:好,我们就来一个比较舒缓的。(放音乐:辛德勒名单)
生:这个也不行。要快乐一点,欢快一些的。
师:过年,快乐吧?我们就来一段过年时候常听的中国民乐——《金蛇狂舞》(放音乐)
生:(笑)这个也不好,应该是柔美的,轻快的,悠扬的。(放音乐)
师:这个音乐怎么样?给你们什么感觉?
生:像沐浴在阳光里很舒服,很温暖。
生:就像一个新生的幼苗在茁壮地成长。
师:是呀,我们拥有花一样的年龄,梦一样的岁月,年少而略带痴狂,奔放而热情飞扬,让我们扬起风帆,驶入青春的港湾,拥抱属于我们的青春。(播放青春纪念册)
在这一环节,通过一组照片展示学生在校园内外的活动,有开学典礼、运动会、军训、慰问老人、主题班队会、校外实践活动等等,并把这组照片收集制作成青春纪念册,请学生出主意,为该纪念册起一个比较恰当的名字。学生在这一环节各抒己见,当他们争执不下时,教师提出通过投票的方式(少数服从多数)来做决定,在确定了主题后,师生通过合作、互动还给纪念册选择了吻合主题的充满青春朝气的背景音乐。该环节照片的展示让学生重温了自己在青春期参与活动时的表现,纪念册的命名和背景音乐的选择让学生体验到青春期的朝气与活力。这一互动的过程是最平常和真实的,学生在课堂中积极、踊跃地参与,真实的生活情境的活动对话让他们每个人都很投入,而且印象深刻。
生活的内涵非常丰富,它包括一切实践活动。而学生生活的内容包括课堂内外的一切活动,色彩斑斓。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组织了多彩的课堂活动,促使学生在“做”中学习、感悟、提升,在实践中感悟成长。在教学中,教师必须重视生活的价值,让教学活动回归到学生的生活,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组织安排教学。教师应树立一种“教学即生活”和“生活即教学”的理念,既让教学走进学生的生活,又要让生活走进成长中的学生。
生活是课堂教学的生命。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把课堂与生活结合起来,从生活中采撷有价值的材料,将生活实例引入课堂,充分利用学生生活的经验,在创造课堂教学之美的同时,也让他们享受课堂教学所创造的生活之美。课堂教学的追求是无止境的,让我们共同努力,以初中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为基础,用正确的价值观引领学生,帮助学生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做负责任的公民。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