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尴尬现象”及其对策
2014-10-11陈香
陈香
摘要:如何直面课堂中突发的尴尬事件并巧妙地化解?教者要从容应对,运用恰当的、人性化的方式进行引导、挖掘、升华。只有这样,才能提升我们课堂教学的价值,才能使我们的课堂充满活力,让学生的灵性得以真正释放。
关键词:尴尬;反思;对策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17-033-2现象一:不教而会的“先知”。
(教学片断)一位年轻教师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课上一开始,教师先复习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然后出示一个平行四边形,以设问的方式导入新课: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我们已经会计算了,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该怎样计算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话没说完,下面有学生说:老师,我知道,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声音,这位年轻的老师完全没有料到,一时不知所措,愣在那里,教学陷入尴尬……
(反思和对策)这位老师用设问的方式揭示新课,初衷是好的,设下疑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学生不知道此处玄机,往往有问必答,脱口而出。这种现象,在课堂教学中经常出现,因为学生经常会在课前有意无意地翻看将要学习的内容。当学生出现这种意想不到“先知”时,打乱了老师的预设,使老师准备建立在学生“0认知”基础上的预设方案无法实施下去,教学陷入尴尬。所以,我们教者要能预见到这样的情形,想好应对之策,不要误以为学生是故意为之,而要“将计就计”,可用欣赏的语气说:“我们班上有这么聪明的学生,我们还没学过,他就会了,真了不起!请你今天来当当小老师,给同学们讲讲,你是怎么学会的。”这样,既化解了课堂尴尬的气氛,又给足了“先知”学生的面子,让他有机会表现自己,有机会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当学生被请上台后,说不清楚或不知道怎么讲时,老师可再寻找到切入点和突破口,将课堂教学引入正常的轨道中。所以,我们在教学预设时也要充分考虑学生可能出现的各种反应,机智地应对学生的反应,同时应尽量回避这样的设问,因为这种揭示问题的方式对教学来说,意义不大,反而容易产生枝节,浪费了宝贵的教学时间。
现象二:答非所问的“回答”。
(教学片断)我在教学认识分数认识四分之三时,通过折纸、涂色后,提问:“四分之三里有几个四分之一?”答案是显而易见的,指定一个学生回答时,这个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站起来不知要回答什么,看老师的手指着图片,恍然大悟说:四分之三。学生们哄堂大笑,回答者面红耳赤,尴尬不已……
(反思和对策)小学生答非所问在课堂中经常出现,可能是理解上的错误,更多的是注意力不集中所致。心理学研究早就发现,人的注意力是很难长时间集中的,上课时“走神”其实是正常的心理现象,成人固然如此,小学生就更不用说了。面对这种的错误,我们教师的心态是什么?斥责、批评,会伤害了孩子幼小的心灵和自尊心,孩子也会丧失学习的兴趣。所以,当学生出现这样或那样答非所问的错误时,作为教师的我们,首先应该接纳这种现象,以开放的心态对待错误,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他为何出现这样的错误?”、“自己的教学存在什么问题让学生注意力分散了?”、“这样的错误是否有可利用的价值?”当学生答非所问时,我们可以将问题重复一遍,让其明白问什么,再请其作答,给予纠正的机会,这样不但起到了提醒的作用,同时又给学生挽回了面子,增加了学习的积极性。当然课堂中还会有各种各样的错误,每个错误的发生都有其背后的成因。所以,在课堂中我们应容许学生出错,给学生改正的机会,特别对那些新颖、奇特的想法和言行不要轻易地否定和指责,否则,就会扼杀孩子的天性、创造性和学习的积极性。
现象三:难以解释的“提问”。
(教学片断)上学期我在教学可能性时,分组实验摸球后,将各组摸球的情况集中统计在黑板上(巧了,没有一组的实验结果是相等的或差不多的),所以要引导学生得出“摸到红球和黄球的可能性是相等、摸到的次数差不多”这一结论就显得勉强,缺乏说服力。偏有个平时最爱提问题的学生问:老师,红球和黄球的个数一样多,摸到的可能性应该相等,可是,我们小组摸出来的次数不等,别的小组也不等,还有的小组摸出的次数相差很多呢,这是怎么回事呀?在他的启发下,其他学生也似乎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表示不解,期待老师给个解释。
(反思和对策)学生的这个提问,言之有理,因为学生是以自己及小伙伴们的实验结果为思考依据的。事物出现的可能性相等,并不代表事物出现的次数一定相等或差不多。但对八九岁的孩子来说,比较抽象,不容易解释。如果此时老师不讲,课堂难以继续,讲了,现场又缺乏事实根据,说不清楚。在教学中,让学生亲自实验和体验是必不可少的,但如果实验的结果不能出现课堂所需要的结果,就会使教学陷于被动,老师也不能自圆其说。所以,当这个学生提出问题时,我没有急于回答学生的这个问题,而是对这个学生说:你提的问题很好,老师也有同样的想法,不过刚才你们在小组内摸球的时候有没有把球充分的搅一搅呢?摸的时候手是不是习惯在同一个地方摸得多?这些都会影响实验的结果。现在你们小组愿意和老师来合作,再来做几次实验吗?这些同学当然愿意,很开心地走上来,和我一起了做起了实验。结果可想而知,我暗中做了“手脚”(学生是浑然不觉的),使得红球和黄球摸到的次数差不多,这样得到了“有说服力”的实验结果,圆满地回答了学生难以解答的问题,让学生了解了摸球的要求,理解了可能性与实际次数的区别。数学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所以教学时我们要鼓励学生多问、敢问、想问、好问,老师也要不怕被学生问住、难住,有时候学生的问题在教学中还会起到画龙点睛、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现代的学生接受知识的途径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了,电视、网络等多种媒体的快速发展,也成为学生获取知识的源泉。所以在课堂上学生会提出各式各样的问题,有的问题教师可能一时难以解释。遇到这样的“提问”时,教师应保护学生提问的积极性,并且要积极想办法,巧妙地化解问题,给予学生解答。如实在不能当场回答,也不能呵斥提问的学生,也不能用回避敷衍的方式,或不懂装懂,糊弄学生。
现象四:消极倦怠的“表情”。
(教学片断)一位教师教学“圆的周长”。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兔子吗?
生:喜——欢——(大部分学生都是无精打采的样子)
动物王国今年又要举行运动会,小兔也赶来参加比赛,这一次它们是绕着一个圆形的池塘赛跑……(出示设置的情境图,引出课题:圆的周长)。教师在滔滔不绝地讲着故事,学生中就有人在下面嘀嘀咕咕:“哎哟哟,又是动物王国……”“这故事从一年级就开始听了,都不知听了多少遍了,还把我们当小朋友看待,真是的……”
(反思和对策)教师在课前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准备,将教材的问题融入童话故事之中,并配以生动、美丽的图片,使原来枯燥、抽象的数学变得生动、形象、饶有兴趣。然而,有时候学生面对老师精心创设的情境氛围却无动于衷、毫无兴趣!原因在于,学生的数学学习需要情境,但处于不同学段、不同心理阶段的学生,对情境的兴趣指向存在差异性。低年级的学生对美丽生动的童话、活泼有趣的故事、直观形象的模拟表演特感兴趣,并热衷于充当其中的角色。高年级学生对一些新颖的、富有挑战性的情境问题较感兴趣。所以这位老师再用低年级的、曾多次使用的素材来创设情境,就会让学生觉得索然无味、毫无兴趣了。所以,情境的创设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让学生觉得新鲜、有趣,不能经常老调重弹,俗不可耐。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