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客教育生态系统的初步试验与思考

2014-10-11向金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4年19期
关键词:指尖无人驾驶创客

向金

● 繁忙的暑假生活

2014年的暑假,对于我来说是最为繁忙的一个暑假,几乎每天都在辛苦工作。这一切仅仅是因为我和几位朋友一起搞了个公益组织——指尖创客空间。这是一个主要面向青少年的创客教育项目。该项目最早动议于2014年春节,起初,大家都是抱着美好的理想而来的,到了正式启动阶段,我们选择了陕西志丹县机器人夏令营——一个纯粹公益的项目作为开始。整个暑假期间,创客空间共计举行了7次活动,其中2次为延安市志丹县公益活动,分别为10天,其余5次为专项活动,包括无人驾驶汽车技术、3D打印技术、pcDuino创意设计、乐高创意设计、虚拟增强现实等活动。总有2300余人次参加了各项活动。活动先后受到了西安电视台、新浪网、西安网以及西安日报的关注。作为创客教育、机器人创新教育陕西当地的领军人物,同时又是指尖创客发起人之一,我应邀参加“2014西安国际科技博览会”,并进行了创客教育的专题主旨演讲。受到与会代表的关注。作为一名老师,暑假是我最忙碌的时候,既要带领团队研发无人驾驶技术项目,还要带领小朋友们参加各类机器人比赛,10年间,我带着“孩子团”踏足泰国、澳大利亚、德国、土耳其、美国等10个国家,多次捧回青少年机器人“世界杯奖”,在世界赛场上扬了中国人的威风。

而我最渴望做的事情,就是将这种创客意识加入学生的课外教育,让创客精神得以延续。为了普及机器人知识,我每周都会为交大附小的四年级每个班的学生上一节“机器人”课程。他们中的60位兴趣爱好者还会在课余选择“机器人”社团,进一步实现自己的创意。将机器人课程加入小学生的日常学习中,这是一种创新。能够增强孩子们的动手能力,还鼓励了他们的创新精神,完成从自己所想到成为现实的全过程。为了确保创客空间活动的教学质量,我们聘请了来自西安交通大学汽车工程系的研究专家张政副教授和邱志惠副教授以及他们的团队,还有热心创客教育的部分企业的高管和高级技术人才,共计13人作为导师。活动的志愿者约有20余人。

通过这个暑假的实践,孩子们除了收获了机器人竞赛全国一等奖之外,还收获了在科研活动中怎样学习,怎样组团队,怎样交流,等等。

● 指尖创客的探索

创客教育不能仅仅局限于机器人教育,指尖创客空间一直都在寻找合适的项目引领青少年的创新、实践、分享的能力和精神。恰巧,一位山西的高三学生闫泽昆了解到我们的创客活动,特意从山西来到了志丹,加入了我们志愿者行列。期间,他提出来想做无人驾驶汽车项目,经过观察,发现这个孩子的开发水平的确有着很深厚的积淀,我们指尖创客空间的发起人决定帮助这个孩子圆梦,于是指尖创客第一期对外发布的课题正式拉开帷幕——无人驾驶技术项目研究。我们为此请来了西安交通大学从事无人汽车领域教学的专业教授作为指导;这之后,为了配合这个项目,我们又布局了pcDuino活动学习和国家快速制造工程中心参观。

开展这些活动,我们旨在探索一种可以自生的创客教育生态系统。

首先,我们希望创客教育空间里面的课程不是教师或者发起人设置的,而是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提出的学习需要。这种需要可能是小众的甚至是个性化的需求,这在传统教育中,由于教育成本的问题,是不可能获得学习需求的。面对这种情况,学生一般只能选择网上自学或者通过圈子学习,但是这两种学习模式都有局限。为此,我们设置了创客教育课程的一个很特别的模式:个性化的学习需求我们要尽力满足。因为,这里面蕴含着创新的需求:学习内容够个性,够小众,本身就是创新的萌芽。

其次,要尽可能地将个性化的课程变成大众的普及课程,让更多的孩子获益。为了做到这一点,我们需要分析个性化课程的一些关键性的技术线路,寻找其中的一些可以针对不同人群的应用可能性,然后发布由个性化课程演变的大众化课程。比如,为了寻找适合无人驾驶汽车的控制芯片,我们接触到了低成本的pcDuino,感觉这个应用领域很多,我们就做了一个专题,并且特邀了pcDuino的创始人之一吕江波老师亲自授课。后来,为了解决无人驾驶的汽车结构件的问题,我们接触到了国家快速制造工程中心,于是我们又把3D打印的活动分享给了大家。参与的人数从第一次4天报名30人到第三次4个小时报名140余人就可以看出来,小众的课程可以衍生出来很多的大众课程。这样既可以满足个性化的学习需求,也可以提供更多的大众学习的机会。

最后,课程的开源,师资的开源。对于教育创客空间来说,课程、师资是关键。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指尖创客空间学生需要将自己的学习、研发内容在空间内进行无偿分享,要形成系列的课程。他需要带领自己的团队,边进行自己的个性化学习,边进行与他的个性化学习有关的大众化的课程开源。比如,从山西来的闫泽昆,需要将pcDuino从零到精通15个课程分享到空间,定期在空间引导新入门的孩子一起来学习。当然,这是一个长期的教学内容,但是,这个内容是来自于他自己个性化学习项目的学习过程。这样生态化的创客教育模式有如下几点好处:第一,对于个性化学习的孩子,他在给其他孩子进行授课的时候是对自己知识的一个重新梳理和再加工,有利于进一步理解和应用;第二,在学习的过程中,他可以发现甚至可以找到自己想要的志同道合的合作伙伴;第三,可以培养孩子分享的精神和意识。对于师资的开源,我们指尖创客空间除了整合相关资源提供课程之外,学生也可以在空间内发布自己的课程,如我们第四场活动就是由学生发起的虚拟增强现实3D眼镜制作和乐高机器人制作。活动中,可以看得出来,孩子们为课程做了充分的准备,生态化的教学更加促进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执教者获得了自我价值的体现,学习者看到了榜样的力量。

● 遭遇的问题及思考

当然,任何新鲜事物都有一个认知过程,在构建这种生态性的创客教育模式期间我们也遇到很多问题及瓶颈需要思考。

第一,孩子的思维局限性很严重,越是高年级的越是局限,我们很期待很有想法的学生能进入到我们的个性化课程服务体系,我们为他们的想法提供教学、实验环境到实施方案指导等一系列服务,但是很可惜,现状是围观的多,有想法的少,能参与的更少。这不知道是不是我们教育的一种悲哀。

第二,生态性的创客教育模式核心驱动是发自内心的对科学的探究。从活动情况来看,参与活动的孩子越小越关注背后的东西,时常会问到这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等问题,而对于大孩子,更多地关注热闹和趣味性。也许是羞于启齿,所以对于不懂的几乎不会发问。私下问过几个孩子,他们的回答令我吃惊:学累了,休息一下,不想再动脑子,看看玩玩可以。这背后折射出来的教育问题值得深思。这也给我们寻找新的授课小老师带来很大的麻烦:能钻研、动手做、乐分享的少之又少。

第三,由于是非营利组织,创客空间的生态现状,几乎是所有国内创客教育最棘手的问题,我们一样。我们曾经企图通过大公司赞助,学生家长赞助或者政府资助等形式来解决创客空间的经费问题,结果不是很理想。生态性的创客教育模式虽然可以解决师资等一些问题,但是空间的设备及房屋都需要成本,如何更好整合社会资源来扶持教育创客空间的持续性发展,这还是一个很大的商业命题。

指尖创客空间,定位于创客教育,而且是生态性的创客教育。短短1个月时间已有500多会员,说明我们的课程模式是受大家认可,同时也是大家需要的,但是如何长久发展除了探索课程模式之外还需要探索商业模式,让空间也能生态化地成长。endprint

猜你喜欢

指尖无人驾驶创客
我们村的无人驾驶公交
治理“指尖乱像”不宜一散了之
无人驾驶车辆
虔诚之花在指尖绽放
无人驾驶公园
指尖上的生活,指尖上的美
指尖童话
敢想 敢做 我们是创客
让路人都可以坐下来当创客
创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