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科学化”

2014-10-11魏宁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4年19期
关键词:计算机科学科学化课程内容

魏宁

过去的两年里,英国的信息技术课程发生了一场“地震”,乃至万里之外的我们都感受到强烈的震感。首先是在2012年1月,英国教育大臣迈克尔·高夫在一次演讲中批评信息技术课程“是呆板和无趣的”、“让学生觉得烦闷无聊”,为改革造势。并宣布现有的课程终结:“孩子们再也不用听无聊的老师讲怎么使用Word和Excel了”,他还明确了课程的未来之路:“我们不应忘记我们有‘计算机之父图灵这样伟大的先驱,现有的信息技术课程将从9月份开始取消,让位于严谨的计算机科学。”

仅仅过了不到一年,2013年2月,以计算课程作为新的课程名称的国家课程方案出台。9月,英国教育部正式公布了计算课程学习计划,明确以计算机科学作为课程核心。至此,不到两年时间,信息技术课“变脸”为计算课,这一波“地震”才暂告平息。

这次英国“地震”的冲击波之所以如此猛烈,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一直把英国的信息技术课程当作我们学习的样板。在欧洲,英国是最早开展信息技术教育的国家,并且是唯一在K12阶段全部独立开设信息技术课程的国家,独立设课已有20年之久,曾被看作信息技术课程最稳固的国家。这样一个国家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怎能不引起我们的强烈震撼?

此次英国的信息技术课程改革绝不是更名这么简单,在课程名称变化的背后,是课程性质的转变:从一门技术课程转向科学课程,从一门“应用型”课程转向“学术型”课程。课程的“科学化”能让课程的体系趋于完整、结构更加清晰,从而使课程地位长久得到稳固。就如同基础教育阶段的数学、物理、化学等课程,它们之所以地位稳固,很大的原因是它们背后有数学、物理学、化学这样的科学体系的支撑。计算课程以计算机科学为依托,试图构建一个成熟的课程知识体系,摆脱原来课程内容摇摆不定、功利主义的倾向。

比如,在2013年正式公布的“计算”课程学习计划中,就鲜明给出了一系列“应教给学生”的具体学科内容:理解算法以及算法作为数字设备上的程序是如何被实现的,并通过精确和清晰的指令执行算法;为完成特定目标而进行程序的设计、编写和调试,包括控制或模拟物理系统,并检测和纠正算法和程序中的错误;理解简单的布尔逻辑及其在电路和程序中的应用;了解组成网络系统的硬件和软件,了解它们是如何相互或者和其他系统通信;解释一个计算机系统是如何存储和执行指令……这些内容在原来以软件应用为主的课程中是难以想象的。

但是,课程的“科学化”也绝不会一帆风顺,甚至实施起来难度极大。这其中最大的难题就是课程内容如何“落地”?说白了,就是如何把深奥的计算机科学理论知识转化成学生能理解、可操作的教学内容。就像上述课程计划中描述的那些“应教给学生”的学科内容,就具有非常浓厚的专业化、学术化色彩。如何通过恰当的教学内容设计,把它们变成一个个鲜活的案例、生动的故事,再衬托以学生熟悉的情境,最终用通俗的语言传递给学生,就成了课程实施成败的关键。否则,就会像我国新课程中的“人工智能”选修模块一样,理论难以落实,最终叫好不叫座。

此外,课程“科学化”的度如何把握也是个难题。毕竟,基础教育阶段的课程有着自身独特的价值取向,不必也不应该成为大学的预科。

“科学化”的英国课程改革在不少国内信息技术一线教师中产生了共鸣,这绝非偶然。因为国内大部分信息技术教师都是技术出身,他们对现行课程中那些软件操作类内容表示出忧虑,对计算机科学高度认同。课程“科学化”,信息技术课未来一条重要的出路,您想好了吗?endprint

猜你喜欢

计算机科学科学化课程内容
基于“课程内容六要素”的绘本文本解读路径探析
流翔高钙,实现葡萄科学化管理助农增收
透明化、科学化和可预期
探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跨越式发展
浅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现代化运用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简介
党建科学化的内涵探析
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课程内容的构建
依标明辨 巧用萃取——谈如何将文本内容萃取成课程内容
《风电场规划与设计》课程内容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