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孩子一份生命的清新
2014-10-11修世强赵雅君
修世强+赵雅君
在美丽的渤海之滨、早在汉代就建制的古城金州,有一座融历史与现代文明于一体的金州新区城内小学。天后庙的遗址,赋予它人杰地灵的底蕴;校园里的百年银杏树,给予师生“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精神感召。着眼于师生的生命成长,基于生态化教育思想,城内人以“人天合一 清新生长”为学校核心价值观,以“心底无尘天地宽”为校训,确立了“生态与环保—珍爱美丽家园”特色文化主题,致力于为孩子们营造一座“生态学苑 美丽家园”,以文化的渗透,让德育在潜移默化间最自然地发生,许孩子们一份生命的清新!
打造“清新之校”
“想孩子一生”,坚持“环境第一”是若干个“校园第一”之首,是重要的一环。校园环境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作为一种隐性课程,校园文化环境可以在悄无声息间实现其教育价值,从而使师生对自己所处的学习及生活环境产生心理认同感。为突出“生态与环保—珍爱美丽家园”特色文化主题,学校首先在环境文化上为孩子们倾情倾力,将校园文化的主题确定为“清新之城”暗含以城内清新城外,以新一代清新未来之意。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一所好的学校墙壁也会说话。我们为每个楼层确立了不同的主题文化:一层的“晨露!花草!海风!—我的清新校园”,以自然环境为描绘重点,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突出清新的环境带给人身心的愉悦;二层的“知识!艺术!运动!—我的阳光生活”,突出学生的学习及在校生活,展现城内小学阳光、清新、健康向上的清新氛围;三层的“和悦!感恩!宁静!—我的纯净心灵”,突出在清新教育下,孩子的心灵像一个阳光房,使得所有芬芳的事物得以生长;四层的“飞扬!梦想!创造!—我的希望明天”,以未来科技为主题,为学生提供接触新兴科技产品的平台,提高学生的科技素养,达到和谐、自由的境界,并用自身的品质去创造更好的未来。
这样的环境是一部立体的、多彩的、富有吸引力的教科书,孩子们在这里,充分体会生态之美,萌生着“珍爱美丽家园”的美好心愿,更蕴育着一份爱护家园,呵护美好的责任心与小小使命感!
丰盈师德内涵
“师德”直接影响着“生德”的发展。培养孩子良好的品德,教师自己首先应成为一个有高尚品格的人、有高雅志趣的人、一个表里如一的人。
围绕“人天合一 清新生长”的核心价值观,全体教师共同拟定学校的教风—心中有爱,我自芬芳!即每个城内人都执着于“心中有爱,心底无尘”的价值追求,和孩子一同过一种幸福完满的校园生活。一位老师说,每当心里感到浮躁时,望到教学楼上以绿叶清新体镌刻的“心底无尘天地宽”几个大字,顿觉舒缓了很多。很多老师在自己的QQ签名、微信、博客里不经意间都写到这句话,这就是文化的力量,它让老师们可以修炼一颗不浮躁的心,安安静静教书、踏踏实实育人!
学校在教师中开展“我为他人送温暖”活动,每个人为他人做一件温暖的事,并汇编成“城内小学温暖瞬间简报”,在正厅显要的LED屏幕上滚动播放,在校园广播及时播报,让校园时时流淌着一种人性的正能量,让人人心中都有一种清新之态!
学校重视“德能结合,树立形象”。第一,更新理念,制度创新。一是构建共同愿景,培养团队精神的制度;二是规范师生行为,提高教育质量的制度;三是加强民主管理的制度、议事会制度和学校校务公开制度等;四是改革评价考核、激励创新进取的制度。第二,树立“五气”形象,做到正气(人格高尚)、大气(开放合作)、底气(自觉学习)、灵气(实践创新)、生气(和谐发展)。第三,打造“三级梯队工程”,评选魅力教师(有特色的骨干)、绿叶教师(脱颖而出、善于合作的教师)、新荷教师(主动学习、追求进步的新进教师)。通过上述途径,丰厚师德内涵,提升教师的职业幸福力!
创新管理文化
“文化”是一种隐性课程,也是一种能量。比起空洞的说教,孩子们更易于接受榜样的熏陶感染。学校结合区域“好习惯三三三工程”的“小海娃”卡通形象,以百年银杏树为灵感,设计出与小海娃相得益彰的“小杏娃”形象。让孩子们与小海娃牵手,好习惯成就大未来;与小杏娃同行,心底无尘天地宽!
学校开发出“双娃”楼前展板,一块的主题为“好习惯成就大未来”,一块为“让世界干净一些多好”。尤其是在后一块展板上,有校长给全校小杏娃的环保寄语;“双娃”展板上每周粘贴各班级评选的“海娃之星”“杏娃之星”照片,并把他们的事迹及时宣传出来;校长、家长、师生还共同在“将环保进行到底”展板上签名,形成一种影响力。并开发出班级的“双娃”展板,及时播报班级主题文化推进动态,成为学生彰显美德的阵地。
学校开发出“双娃”流动红旗,制作成“好习惯”班旗和“爱家园”班旗。并创生达标制“双绿”管理模式,让孩子们从“是否能做到物放有序”“是否能见到师长主动问候”“是否能弯腰捡起一张纸片”“是否能随手关闭水龙头”等等这样的微瞬间、微改变做起,每周进行达标式评比,并举行颁发“双娃”班旗仪式。“双娃”逐渐成为了校园里真善美的代言,每个孩子都在心里悄悄地说“要像小海娃、小杏娃那样”。这种文化逐渐成为美德,被孩子幼小心灵接纳、认同,也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辟了一片丰沃的土壤。
构建课程体系
开展生成性德育活动,我们注重让孩子们在体验中感知,在感知中适应,在适应中创造,从而构建以“生态”为基调的德育课程体系。致力于开展全员参与、注重体验的特色生成性德育活动。
比如,在春暖花开的季节,开展“我的小种子”活动,让全校每个孩子选一棵自己感兴趣的种子,可以是一粒花生、一粒芸豆、火龙果的果肉、一颗小小的香瓜子,只要是孩子们想种的都可以。让城内的2000多个孩子们年年春天都有播种的经历,让每个孩子都见证生命的成长,让每个家庭都增添一抹不是从高档花草店买来的绿色,也牵动着家长们的目光回归心灵深处的美好。在生长到一定阶段的时候进行全校展览,还可以拍照,建立“我的小种子”档案,充分感受生命的美好。同时开辟校园“树的故事”银杏树展览区,让孩子们通过对大树的了解与关注,多一份感动与敬畏,多一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环境的责任感。开展“绿色领养”活动,对每一个绿化带都设立了班级养护区,使每一个班级都有一块属于自己的绿色天空。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植树、种花、护草的活动中。
进行多样化实践活动,学校的小学生志愿者,利用假日走进公园和附近社区宣传水环境知识和意义;我们按照各年级学生的不同水平,编排不同的综合实践活动的校本教材,进行“生态文明与环保”的调查和研究,形成小论文和研究报告;学校还利用“6·5”环境日等主题日开展环保实践教育活动;利用每年的科普周,开展“小手拉大手—共建和谐水环境”活动;成立环保小卫士行动队,发放“环保小卫士行动表”。通过这些实践活动的开展,让孩子们从自身做起,也带动家长、带动社会,让更多的人共同珍爱美丽的家园。
人本主义哲学家弗洛姆曾说过,“我希望我所爱的,能够按自我的意愿,依其自我的方式生长和发展,而不是服务于我的目的”。让每个孩子能清新生长每一天,这也是我们对教育最纯真的向往。相信在“生态与环保—珍爱美丽家园”主题文化牵引下,城内人会以至真至爱的教育情怀,倾情培育“健康美丽、气质阳光、博学多才的清新少年”,让每个孩子能高昂着头,因为拥有高贵的品德而更有尊严地行走!拥有清新的未来!
【修世强,辽宁省大连金州新区城内小学校长;赵雅君,辽宁省大连金州新区城内小学副校长】
责任编辑/高立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