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感受和体验
2014-10-11孙晓冬
孙晓冬
阅读教学本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然而一谈起阅读,学生、老师甚至家长都有点头痛。通过观察,学生在阅读时,泛泛而读的情况比比皆是,因此他们就体验不到阅读带来的乐趣。下面我着重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应重视阅读感受和体验这方面来谈谈我的一点想法。
一、重视培养学生阅读的感受和体验的意义
语文学科是一门人文性很强的学科,语文学习中所阅读的大量文本都包含着浓厚的感情色彩,比如《春》中积极向上的情感,《背影》中浓浓的父子深情。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的阅读感受和体验,就能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文本中所体现出来的生命的光辉,或者欣赏到不同的生命风景,从而使学生的精神饱满,灵魂得到洗涤。学生如果没有受到这些作品情感的熏陶、感染,就不可能对文本所描写的景物、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等留下深刻的印象,那么进一步的语言文字方面的积累与运用就无从谈起,语文的阅读教学任务就不能完成。
二、初中学生在阅读中获得感受和体验时存在哪些困难
(一)教师方面
素质教育已经开展了许多年,然而作为教学活动具体实施者的教师,有时仍会受中、高考指挥棒的影响,出现填鸭式的教育方式,让课堂变成了教师的一言堂。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只重视认知而轻视情感体验,重视理性轻视感性,重视分析轻视综合的思想倾向还是比较严重的。另外,脱离文本,一味的追求教学方法上的创新的思想也是存在的。
(二)学生方面
1.学生在学习中是主体,然而在阅读的学习中,往往缺少自信和乐趣。他们总认为阅读的文章还不错,但要做文后练习就枯燥了,有时自己的感受和体验又不被认可,他们觉得语文学科方面的阅读给自己带来很大压力,久而久之,在阅读方面就没有自信和乐趣了。
2.学生长期在某些教师机械化的训练下,只会机械的阅读,往往缺少真切的感悟。但是阅读本身不是机械的思考,而是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是一个需要学生多角度感受,多方面体验的活动。这种机械的阅读只会让学生没有自己的感情体验,丧失自己的思维,最后丧失阅读的兴趣。
3.阅读时,学生一般只注重故事的情节,往往缺乏对文章中所包含的情感的体会、感悟。初中学生正处于青少年阶段,思想比较活跃,精力也比较旺盛,不能够较好的静下心来进行语文的阅读,因此泛泛而读便数见不鲜了。
三、引导学生阅读中获得感受和体验的方法
通过几个月的调查并对收集的资料进行了相关的研究,我觉得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获得感受和体验可以有以下几种方法。
(一)引导学生在语句赏析中体验
文章中的情感和主题往往是通过一些精妙的语句表现出来的,因此培养学生语文阅读的感受和体验,要注意引导学生赏析这些语句。比如朱自清先生的《春》,作者在写到花时有这样一个句子“……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来揣摩“你不让我,我不让你”“赶趟儿”等语句,从而就能很快的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意味和情感了。当然作为教师,在让学生读之前,自己要先筛选,知道读什么,怎么读。在要求学生朗读的同时要注意引导学生把读和思结合起来。通过多种方法的朗读,比如集体读、领读、分角色朗读等,让学生通过朗读去揣摩和体味,这样才能得到更深刻、真切的感受。当然赏析句子的方法不只有朗读这一种,还可以通过绘图法让学生来欣赏精妙的句子,还可以从修辞、句式、手法等传统角度来赏析,多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悟。
(二)引导学生在联想、想象中体验
文章中所写的人、事、物不可能完全相同的发生在每一个学生的身上,因此,学生要想获得对文章的感受和体验是有点困难的。然而初中的学生正处在想象力较丰富的阶段,往往一个小小的事物就能引发他们的想象和联想,从而产生感受和体验上的迁移。作为初中语文教师,一定要利用这一阶段学生的这一特征,平时注意观察学生,寻找学生生活中与文章中的人、事、物相似的地方,将文本与学生的生活有机的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正确的想象和联想,从而体会作者的情感、文章的主题等。比如教学生体味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时,引导学生们想象:站台那么高,微胖的父亲要怎样才能爬上爬下,这样辛苦吗?不能让动作利索的孩子自己去买吗?通过思考,学生才能真正的领悟到文章的主旨。
(三)引导学生在情境中体验
现在的学生生活经历少,因此许多时候学生能正确的背出文本的主题却不能真正理解主题。如果学生没有去过济南,而且不是冬天去,那么学生根本无法感受到作者对济南城的喜爱、赞美之情。因此我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中,利用多媒体创设相似的情境,让学生深入体验文中的情感,融情入书,身临其境。比如《济南的冬天》这一课,在上课前我找一些济南冬天的美图,上课时利用多媒体设备,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到济南冬天的美,体验作者所说的济南象婴儿般可爱的一面并引导学生感悟出作者对冬天的济南的喜爱之情。
(四)引导学生在互动中体验
学生对同一篇文章的感受和体验会产生差异性。差异的存在是正常的,因为学生个体是不同的。这就需要教师去引导学生在互动中交流各自的感受和体验,从而丰富每一个学生的阅读感受和体验,让他们能更全面而深刻的体味文章,更好地理解文章。
★作者单位:南京市人民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