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理工科院校艺术类实践教学考核评测方法探索——以合肥工业大学为例

2014-10-11陈宇飞王兴亮王苏凤

关键词:艺术类艺术设计考核

陈宇飞, 王兴亮, 王苏凤

(合肥工业大学 建筑与艺术学院,合肥 230009)

一、艺术设计专业培养现状

目前在我国,理工科大学的艺术专业培养教育模式,因为起步时间不长,还存在很多问题,比如艺术氛围比较差、师资力量较弱、教学手段及教学方式多以传统的教师单向传授为主、师生间缺乏互动性、考试制度制约人才的流动、艺术理论研究滞后、教学与实践脱节、缺乏科学的考核评测方法,等等。

理工科大学艺术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要多样化、个性化,对不同对象、不同学科领域、不同研究类型、不同成果形式建立科学合理的分类评价标准;提高艺术类专业教育的质量,适度加大引进艺术人才进行实践教学,逐步建立开放的办学体系,增强校际、国际交流与合作。

二、艺术设计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实践教学在艺术类人才培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甚至是决定艺术类人才能力品质的最重要环节,如何做好实践教学工作是理工科大学艺术类人才教育上水平的关键。

合肥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艺术设计专业是综合景观设计、室内设计、公共艺术、工业设计、广告学及广告设计和视觉传达设计于一体的、艺术与工程技术相结合的新型艺术设计科学。在学生刚入学时我们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艺术修养,要求他们拥有宽厚的本专业与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艺术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技能。随着市场对专业要求的不断提高,迫切需要对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实践教学,使其具有较强的创作设计能力和社会发展的适应能力。为此,合肥工业大学艺术设计专业在实践教学方面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尝试。如设置小学期制度,要求学生在学习本专业与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艺术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技能的同时,抽出完整的时间进行专业外语的应用能力培训,开展创新实践、认知实践、社会调查。指导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设计很多项目、命题并指导学生完成,使他们把零散的知识系统吸收并整理,进而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把专业课程教学与社会需求结合。实践证明明,这一尝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三、艺术设计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

艺术设计专业课程,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传统的教学模式更多的是灌输设计理论,不能很好地与社会需求相结合。实践和互动的环境对艺术设计专业学习极为重要。为此我们在教学上采取了一些措施,分为两个阶段进行实践教学。

第一,认知实习。专业认知实习活动是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必须参与的一项实践性课程。应有选择地组织学生到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地区进行实地考察和研究,如博物馆、美术馆、文化创意园区、主题公园、现代名城、传统名居、经典建筑、展览会等,以增强学生们对艺术的认知程度。在专业教师、班主任的带领下,组织合肥工业大学艺术设计专业的全体学生去中央美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等中国顶级艺术院校观摩、学习。通过实地参观学习,搜集艺术设计元素,以增强学生自身的文化艺术素养。同学们在参观学习的过程中,收获了第一手资料。他们不仅要用眼观察,更要用心体验,实习活动结束后还要撰写实习报告和设计方案,作为考核的重要依据。通过这些专业认知实习,不仅扩展了同学们的眼界,增强了同学们的文化艺术素养,对他们今后的学习发展也十分有益。

去专业设计相关公司参观,也是认知实习的一部分。如参观专业设计公司本身的总体布局营运状态,使学生对公司设计师正在进行的工作性质和职能也有了相应的了解;翻阅公司的设计文本,并邀请公司的专业人士为同学们讲解设计方案,以及设计表现技法。通过参观考察,带着问题进行调研、研究,同学们能直观地感受到步入工作岗位以后的生活场景,以及更加明确作为一名合格的设计师应该具备的能力与素质,同时找出自身能力与真正设计师之间存在的差距。意识到了自身的不足,这样他们将更加努力地学习专业知识。

对城市空间、地标性建筑的参观,如中国大剧院、奥林匹克公园,等等,可以让学生与当代艺术潮流接触。艺术是感性的活动,是人类精神活动的结晶,它以其特有的形式,感动并影响着人的思维、情感、认知及意向。不仅具有视觉上的冲击力和感染力,而且具有潜移默化的心理影响力,通过多看能够了解新的知识生产,艺术上最新的创造成果,可以提升同学的审美能力、提高修养,进而做一些高端的设计。

第二,社会实践实习。与各种专业公司建立密切合作关系,把学生社会实践与就业有机结合起来。采取“请进来、走出去”两种途径,将两种方式灵活地穿插运用。一方面,请成功的专业人士到学校给学生上课;另一方面,让学生走出去,发现学生的兴趣点和特长,进而确定其今后大致的发展目标,帮助其寻找相应的公司担任兼职工作,接受行业一线的训练,围绕真实的项目进行思考并解决课堂上难以碰到的问题,加深他们对专业岗位的认知,同时指导教师和相关公司的管理人员要进行互访。

学生每周写一次实习汇报,谈实习收获和实践中的问题。在完成一个阶段性实习后,通过请实习单位给学生进行工作能力鉴定,教师去实习单位进行访问等方式促进教学,帮助教师对课程设计更有针对性。学生在这当中受益匪浅,明确行业现状及社会对他们的需求,再回到学校,学习会更加有动力,目标更明确。

借鉴国外的实践教学经验,如德国的“双元制”教育模式。要求学生60%-70%的时间在课外实践,而只有30%的时间在学校进行,此种举措解决了从学校教育到就业之间的鸿沟。其非常有特色的一点就在于教学始终围绕着项目和研究进行。如果让学生去非母语国家,在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中开展工作,施展其才能,将起到培养学生的国际工作经验的作用。德国“双元制”教育对于学生的作业及考试只是评定,写评语不打分,过关即可,注重实效。

四、创新实践教学评测方法的建立

我们在强调以市场为导向进行教学实践改革的同时,还需要建立一套与之相适应的教学实践考核方式,以使我们的考核评价体系与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相一致,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相一致。针对现有体制下录取的艺术类学生的素养状况,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时间分配上进行科学的分析,从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发展需要,研究改革实践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手段;建立开放的运行机制;为强化实践,突出实践的地位,对部分实践学时较多的科目独立设置实践课程;从理工科大学艺术类人才培养要求出发,加大力度强化实践教学的效果并建立较为完善的实践教学考核体系。

(1)对学生调查问卷的分析 我们面向全体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开展了合肥工业大学建艺学院实践教学考评方式学生调查的活动。希望通过调查,比较全面和客观地了解学生对实践教学的感受,也向广大学生征求推进实践教学的意见。

调查表共包含22道题目,其中20题为选择题,最后两题为问答题。题目内容涉及教学的各个环节,由学生独立填写,不要求署名。共收回调查表65份,占所发放的100%。我们组织人员对收回的调查表进行了逐项统计,并进行了结果分析。

从对调查表的统计分析来看,学生一致认同实践教学对于艺术设计专业的重要性,特别是针对具有地域性文化特点的内容进行实践教学比较重要,比如设计中的形式、色彩、陈设和空间形式等方面的表现应用如何体现地域文化特色。超过80%的学生在学习行为中能贯彻“学在教前”的指导思想,对学前培训给予必要的重视;约92%的学生获知学科信息的渠道是网络,其他方式如通过报纸、与同学交谈、实践实习等,占比很小,这说明教师应在教学实践中加强对学生多渠道地获知学科信息的引导。对于艺术类课程是否向全体学生开放的问题,60%的学生是赞同的,38%的学生认为应该对有一定艺术基础的同学开放,担心当前学校的资源不能满足所有的学生。对于实践教学占专业教学的课时比例,70%的学生认为大致占30%以上比较合适,并且实践教学活动应与校外相对应的大型企业、设计院相结合,具体参与他们的项目调研和实际设计实习,在大二、大三这个阶段以教师辅导为主、自主实践为辅,实习结束提交实习总结报告和实践中完成的作品,实践教学的成绩由教师和实习单位指导人共同评定,评定内容应参照学生的写生作品、实践报告及实践评价。

(2)实践教学成绩评定的具体措施 关于实践考核方法,在新的实践教学模式下,为了达到实践教学的目标,将全方位发挥实验室的功能,积极鼓励学生参与艺术类各类的教学活动,符合条件的由学校根据有关学分管理办法(第二课堂学分)承认其学分。在考核改革中将提出:学生实践成绩着重考核学生实践设计能力、动手能力,对于实践中出现问题的分析及处理能力,以及实践报告的撰写能力等综合实践能力;根据实践教学的性质不同,考核侧重点也不同,对创新性的环节,注重过程的考核,对其他环节,则注重结果的考核;根据实践的开课形式,认知实践更侧重于平时积累过程的考核,社会实践作为综合设计创新研究更关注设计能力、最后作品结果的考核。

在教学计划中设置创新学分。将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纳入培养方案,规定学生在校期间必须获得两个创新学分才能毕业。学生可以通过参加各种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性实践项目以及院系结合专业特点组织的创新教育活动等途径获得创新学分。

艺术设计专业是十分注重实践能力培养的,评判实践教学成败的一个客观指标是能否做到“学以致用”,实践教学的成绩评定要能够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实际设计水平。以往的成绩评定完全由指导教师负责,每个教师的喜好不一样,可能造成评价的偏差,而且本专业各指导教师评价标准也不一样,难以保证成绩评定的公平性。根据这几年实际的教学摸索,我们制订了实践教学考核评定标准(详见表1、表2),由指导教师和院内学术委员会推荐教师组成的专家评审组共同评定。

表1 认知实践成绩评定标准

表2 社会实践成绩评定标准

成绩评定是与教学实践同等重要的过程。一方面,对学生实践考核的成绩评定,要强调目的在于激励他们为追求更好的学习成果而付出更多的努力;另一方面,也使教师根据学生反馈能更好地调整教学手段和目标,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今后,随着实践教学更加完善,成绩评定应逐步以考查形式为主,成绩评定的主体实行多元化,不仅仅由教师来决定学生的成绩,也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定与反思。评定应由社会评定、学生自我评定、学生相互评定、教师评定等多种方式相结合,尝试以成果作品阶段性展示、最终作品成果展览的方式进行考评,让学生早日体验社会不同评价标准对设计师的要求。这种方式对于获得好评的学生而言会给他们今后的学习带来动力;对于考核评价一般的学生而言,通过互相交流、参考,听取各种不同意见,会促使他们自觉加强训练,努力提高水平。另外,展示中必须注明指导教师,这在无形中也督促教师必须保证教学质量。

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全面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成绩评定方法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完善,本文探讨的成绩评定标准将会在合肥工业大学艺术设计专业今后的实际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地得到应用及改进,使实践教学的成绩评定朝着更科学、更合理的方向发展。

[1]朱 凯,黄华明.艺术类专业实践性课程成绩评定过程研究[J].2012,(9):167-169.

[2]郭会娟,汪海波,谢能刚.设计艺术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新探索[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128-129.

[3]罗 忠,刘士卿,王 菲.大学课程平时成绩的评定方法探索与实践[J].教学研究,2011,(5):31-34.

[4]杨球望,王洪亮.艺术设计专业“以赛促学”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艺术教育,2011,(7):170-171.

猜你喜欢

艺术类艺术设计考核
《星.云.海》
《花月夜》
少先队文学艺术类阵地
内部考核
艺术类专访心得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艺术类声乐高考误区与思考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混沌之美”解读
数字艺术类专业三大构成课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