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省份双边贸易研究及其对泰中贸易发展的政策含义:引力模型方法

2014-10-11泰国ParindaNirothsamabut

关键词:估计值引力税率

○ [泰国]Parinda Nirothsamabut

(泰国商务部常务次长办公厅政策和规划处,泰国暖武里府11000)

中国市场在泰国对外贸易战略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泰国商业部的外贸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已超越美国成为泰国最大出口目的地。2010年1月1日,东盟-中国自由贸易区(ACFTA)的成立对泰中双边贸易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即使泰中贸易关系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和潜力,但是双边仍然存在一定的贸易壁垒和投资障碍。此外,泰中贸易还集中在中国南部和沿海地区的几个主要省市,例如:广东、上海、江苏等,而且泰国与其三个省市的贸易占泰中贸易总额约四分之三,这显示泰中贸易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

本文研究目的是为检验影响泰国与中国地区 (省区市)双边贸易流量的因素,探讨实证结果对泰中贸易发展的政策含义。根据 Anderson[1]106-116、Helpman 和 Krugman[2]、Deardroff[3]353-376、Eaton 和 Kortum[4]1741-1779、Anderson 和 van Wincoop[5]170-192等所提出的引力方程的相关理论基础指出,除了双边的进出口供求能力外 (以双边的经济规模为代表),贸易成本是影响两国之间贸易流量的主要原因。贸易成本是指除了生产产品的边际成本以外,最终消费者 (用户)为了获得产品而发生的所有费用,包括:运输费用 (货运和时间成本)、政策壁垒 (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成本、信息成本、实施合同成本、使用不同货币的相关成本或汇率成本、法律和规制成本及当地分销成本 (批发和零售)(Anderson and van Wincoop)[6]691-751。本文将通过引力模型实证研究影响中国地方贸易流量和贸易成本的相关因素,如:中国的地区经济规模、地理距离、语言、贸易政策、地方开放政策等。研究结果将为泰国扩展中国市场的战略调整提供一个参考资料,促进泰国和中国各省份的贸易合作与发展。

一 引力模型及数据

1.引力方程的计量模型

早期的引力模型出现在 Tinbergen(1962)、Linnemann(1966)、Aitken(1973)和 Sapir(1981)等的研究中,其计量模型设定相似于MaCallum(1995)的研究:

其中,Xij为从国家或区域i到区域j的双边贸易流量;Yi(Yij)代表区域i(j)的国内生产总值;Dij为区域i和j的距离;EIAij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指标变量 (虚拟变量),指标等于1或0,表示两个区域同时参与或不参与EIA。在MaCallum(1995)的研究中,EIAij为国家边界指标。β0,β1,β2,β3和β4是回归系数,εij为标准随机误差。一般来说,经济学家主要通过β4的估计值来衡量EIA对i和j双边贸易流量的平均 (处理)效应。传统引力模型(1)通常不引入价格变量,原因在于价格被视为内生变量,因此它不显示在简化型横断面双边贸易模型中[7]88-134。

传统引力模型的缺点主要在于缺乏理论支持,而且不考虑多边阻力的影响,但后来许多学者为引力模型奠定了经济理论基础。Baier&Bergstrand[7]88-134指出,近25年来,引力模型受到经济学家和决策者的认可,原因有三个:一是在1980年前后,引力模型的经济理论基础被正式提出;二是引力模型实证研究结果的解释能力强 (高R2);三是引力模型对FTA协定研究具有政策意义。在模型和数据上,引力模型可能出现模型制定偏误、非线性的估计难题或估计值的无偏性和一致性等问题。为了解决该问题,许多学者在模型制定和估计方法方面不断提出新的方法,如Anderson& van Winncoop[8]170-192的多边阻力和非线性结构模型、Redding& Venables等的固定效应(fixed effect)估计方法 (用固定效应取代前者的多边阻力项)等。

本文根据Anderson&van Wincoop(2003)基于一般均衡导出的引力方程和Redding&Venables(2000)、Rose&van Wincoop(2001)等使用的固定效应估计方法来研究中国省份与22个经济体的双边贸易流量。本文利用固定效应方法来取代Anderson&van Wincoop(2003)中不可观察的多边阻力 (价格)指数变量,然后通过面板数据回归方法估计模型。Anderson&van Wincoop(2003)将运输成本和引力方程定为:

其中,方程 (2)的Tij表示对国家i和j双边贸易的所有限制因素,dij为国家i和j之间的距离,τij为国家i向j出口的其他边界效应,εij为随机误差 (random error)。引力方程 (3)显示了两个国家之间的贸易是其GDP和隐式价格指数的函数。其中Yi,Yj,Yw=ΣYi为国家收入或GDP。Anderson&van Wincoop称pi为不可观察的多边阻力指数 (Index of multilateral resistance)。Anderson&van Wincoop将方程 (3)转化为自然对数形式,然后将运输成本方程 (2)带入,最后得出引力方程的计量模型:

其中k为常数。

基于方程 (3)和 (4)本文将τij定为 (详细定义看表1):

引力计量模型设定如下:

2.数据说明

表1 模型变量定义和数据来源

本文采用中国31个省份与22个经济体 (包括泰国)的双边贸易面板数据为因变量,分别为中国地方出口和进口。数据年度为2002-2010年。贸易伙伴包括:美国、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地区、中国香港地区、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越南、缅甸、老挝、印度、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荷兰、澳大利亚、俄罗斯、巴西。数据来自于中国海关总署和中国地方海关。表1列出了本文在引力模型中所使用的变量、变量定义、预期结果和数据来源。其中,中国地方生产总值 (人民币单位)是按历年人民币汇率的平均值转换成美元单位。

二 引力模型的影响因素与假设

1.经济规模

假设1:两国的经济规模与双边贸易的关系为正比。

经济规模大小反映了国家的需求能力和进口需求潜在力,同时也反映了国家的生产能力和出口供给潜在力。国家经济规模越大,其对外贸易流量越大。Helpman指出(1987)国家规模越相似,其贸易流量与区内GDP的对比将越高。一般研究发现,两国的经济规模与其双边贸易流量的关系为正比,且多数研究结果对GDP弹性的估计值是接近或小于1的,而不少研究将GDP弹性限制为1,如,将因变量为X/(YiYj)。本文采用出口方和进口方的GDP来代表国家 (地区)出口供给和进口需求的潜在力。

2.地理距离

假设2:地理距离的增加,将提高与地理距离相关的贸易成本,从而降低国家之间的贸易。

运输成本是贸易成本的主要成分之一,在贸易理论研究中,冰山运输成本是第一次出现在Samuelson(1952)的研究中,后来被许多学者运用在贸易理论模型中。引力模型将国家之间的地理距离来反映国家间的运输成本及其他与地理距离相关的贸易成本,而高贸易成本将降低两国之间的贸易量。一般研究结果发现地理距离弹性的估计值在 -0.6左右,而且地理距离对双边贸易的影响是非常显著的 (Leamer & Levinsohn,1994;Hummels & Levinsohn,1993[9]445-489)。本文采用国际地理距离和中国国内地理距离来代表中国地区进出口贸易的境外和境内运输成本,见表1。国际距离是指从中国贸易伙伴的首都到上海的直线距离。国内距离是指从省会所在地城市到中国主要港口 (广州、上海、宁波、天津、青岛、大连)的最短直线距离。

3.进口关税

假设3:关税壁垒的降低将减少贸易成本,提高两国间的贸易。

进口关税是贸易成本中的一部分,也是国家贸易开放政策的工具之一,高进口关税率将阻碍两国贸易的发展,关税壁垒的降低将减少贸易成本、促进双边贸易。一般引力模型研究发现,进口税率弹性的估计符号为负。例如:Melchior,zheng和Johnsen(2009)用引力模型估计进口关税对挪威2007年出口的影响,研究发现当进口税率提高1%,将降低挪威出口大约4%[10]。本文采用最惠国设用进口税率的算术平均值 (MFN applied tariffs,simple average:MFN tariffs)①MFN tariffs are what countries promise to impose on imports from other members of the WTO,unless the country is part of a preferential trade agreement(such as a free trade area or customs union).This means that,in practice,MFN rates are the highest(most restrictive)that WTO members charge one another.和有效设用进口税率的加权平均值 (effectively applied tariffs,weighted average:AHS tariffs)②Source data use the concept of effectively applied tariff which is defined as the lowest available tariff.If a preferential tariff exists,it will be used as the effectively applied tariff.Otherwise,the MFN applied tariff will be used.来代表国家贸易壁垒和对外开放政策的解释变量。MFN税率和AHS税率来自于世界银行World Integrated Trade Solution中的TRAINS关税分析系统。一般来说,AHS关税将低于MFN关税,因为它包含了国家之间特惠贸易协定中的税率,为了能估计出特惠贸易协定的效应,本文将首先考虑使用MFN税率。

4.区域经济一体化

假设4:特惠贸易协定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将降低双边贸易壁垒和贸易成本,提高贸易便利化和市场准入的机会,从而提高双边贸易流量。

随着多边贸易谈判的缓慢进展,特惠贸易协定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成为国家战略性开放的潮流。一般情况下,特惠贸易协定等区域经济合作将提高成员国之间的贸易量,因此其关系预计符号为正,说明贸易协定给成员国带来贸易创新效应 (Trade creation)。如Rose&Wincoop估计欧元区的系数估计值为1.38和0.86[11]386-390。Tang& Wang(2006)估计结果指出ACFTA给双边贸易带来积极影响。但对某个贸易协定成员国来说,其关系的符号也有可能是负的,说明其贸易协定给该成员国带来贸易转移效应 (Trade diversion)。Poncet用引力模型观察1988-1999年GMS对云南省对外贸易的影响发现,GMS给云南省对外贸易带来积极效应,但该效应很快就回到正常状态[12]303-317。

本文采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代表变量包括中国与22个经济体在样本期间所建立的特惠贸易协定 (preferential trade agreement:PTA)主要包括:(1)东盟—中国自贸协议 (ACFTA)、2003-2004年ACFTA框架下的早期收获计划 (EHP)和2010年ACFTA框架下正常产品关税降为零(ACFTA2010)①中国与东盟成员国2002年签署了ACFTA框架协议,在2003年与泰国和新加坡实行早期收获计划 (EHP),在2004年与其他成员国实施EHP,然后双边在2005年开始消减正常产品的关税。ACFTA变量将包含了成员国的EHP,因此当模型选择使用ACFTA,将不使用EHP和ACFTA2010虚拟变量。对于其他PTA,2004年中国与香港地区签署了CEPA,2009年与新加坡签署了中新自贸协定,并在2010年与台湾地区签署了ECFA。另外,中国云南省早在1992年就参与GMS-EC,到了2005年国务院正式批准广西自治区参与GMS-EC,其他成员包括泰国、缅甸、老挝、越南和柬埔寨。;(2)其他特惠贸易协定或PTA包括:中国与香港地区CEPA、中国与台湾地区的ECFA和中国—新加坡自贸区;(3)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 (GMS-EC)。

5.中国地方对外开放政策

假设5:中国地方经济开放政策给地方对外贸易的发展带来积极效应。

本文将中国地方设有国家级保税区和国家级出口加工区的指标变量是作为中国地区对外开放政策的代表变量。设有国家级保税区 (FTZ)和国家级出口加工区 (EPZ)的省份反映了国家政策对该地区对外贸易开放的大力支持。当然,中国地区政府对地区开放的支持近年来也越来越大,但本文将注重在国家中央政府对地区开放的支持政策。所谓的FTZ和EPZ都在2002年或之前国务院所批准为国家级保税区和国家级出口加工区。FTZ和EPZ所规定的优惠政策有助于降低生产和贸易成本,促进地区对外贸易,以及提高地区对外开放程度与发展,因此本文将FTZ和EPZ的预计符号为正。

6.边界与文化障碍

假设6:两国 (地区)拥有共同边界和文化将给双边贸易带来积极效应。

两国 (地区)拥有共同边界将有利于促进边境贸易合作、降低运输及其他与地理距离的相关贸易成本,给双边贸易带来积极效应,除非双边存在比较严重的边境冲突。另外,作为毗邻国家或地区一般会有相似的文化或共同的语言,共同语言和文化有利于减少双边在贸易谈判与合作中的语言和文化障碍,使双边更加感到亲切,有利于降低贸易成本。本文采用共同边界和共同语言来代表边界和文化因素变量,两者经常出现在引力模型研究领域。一般研究结果对共同边界和共同语言与两国贸易的关系为正比或预计符号为正。如Rose&van Wincoop(2001)①研究中对共同边界和共同语言的估计值分别为0.63和0.56(不考虑国家固定效应),当模型控制国家固定效应时估计值分别为0.3和0.48。Eaton&Kortum(2002)①研究中对共同边界和共同语言也给出类似的估计值,分别为0.31和0.51。

三 引力模型估计方法

基于上述的引力计量模型,本文采用中国31个省份与22个经济体 (包括泰国)的出口和进口贸易,时间跨度为2002-2010年的非平行面板数据,形成了n=1349对国家和地区的单向贸易数据 (横截面)和样本总数N=11349个。采用面板数据模型的主要优点是有助于控制缺失或不可观测变量的影响,因此有助于控制引力模型中不可观测的多边阻力项。由于中国的22个贸易伙伴对中国各省份出口缺乏统计数据,本文因此将以中国各省份的进口数据取而代之。

本文采用统计应用软件为Stata S/E 11.2,估计的模型分别为组内或固定效应模型 (within or fixed effect model:FE)、组间效应模型 (between effect model:BE)和随机效应模型 (random effect model:RE),其中随机效应方法是固定效应和组间效应的加权平均值。组内或固定估计量(fixed estimator)可用来解释自变量的组内 (个体内)变化对因变量的影响,而组间估计量(between estimator)是用来说明自变量的组间变化对因变量的影响。固定效应模型与随机、组间效应模型的主要差别是固定效应模型假设自变量与非观测效应存在相关性,而随机、组间效应模型解释自变量与非观测效应是无相关的。

一般在选择采用固定或随机效应模型时,Hausman设定检验统计量在5%显著性水平拒绝原假设 (固定和随机效应估计值的差异不显著),并选择采用固定效应模型方法,此时固定效应模型的估计值是一致的,但随机效应的估计值可能是不一致的 (inconsistent)。如果Hausman检验结果接受原假设,固定和随机效应的估计值都是一致的,但后者更具效率 (efficient)。本文采用Hausman检验检测模型时,检验结果都在5%显著性水平拒绝原假设。

在估计固定效应模型时,由于采用数据的个体n太大,不适合利用虚拟回归模型 (横截面虚拟变量太多),所以选择组内中心化 (entity-demeaned)回归方法来控制不随时间而变化的不可观测变量的影响 (time constant fixed effect)。固定效应模型因此仅估计出存在时间序列上的差异 (time-variant)的变量参数,对于个体时期恒量变量 (Time-invariant Variable),如:地理距离、共同边界、出口加工区和保税区所在地指标等,它们的影响被吸收在常数项中。数据的统计量显示,绝大多数的自变量它们的组间标准差远远大于组内标准差,因此本文同时进行估计组间和随机效应模型,以作为参考和比较。在估计固定和随机效应模型时采用稳健标准差来控制异方差 (heteroskedasticity)或组内的序列相关 (within-panel serial correlation)。

四 引力模型估计结果分析

表2、表3列出了2002-2010年中国31个省区市与22个贸易伙伴 (泰国)双边贸易的引力模型回归结果。表中显示参数估计值的符号一般均预测,并多数通过1%或5%显著性水平。表中的模型1-3采用中国省份与其贸易伙伴的双向贸易 (双向模型)数据为被解释变量,模型4-6采用中国省份的出口数据为被解释变量,模型7-9采用中国进口数据为被解释变量。计量模型分别为固定 (组内)、组间和随机效应 (FE、BE和RE)模型。根据上述设定的6个模型假设,可以对模型估计结果作出以下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关系的解释。

1.出口方和进口方GDP对双边贸易的影响

表2和3的GDP弹性估计值显示,出口方GDP和进口方GDP弹性的估计值支持了假设1关于出口供给 (出口方GDP)和进口需求 (进口方GDP)与双边贸易的关系为正比,系数估计值都通过1%显著性水平 (p-value<0.01),但不支持理论上进口方和出口方GDP单一弹性的假设。

在双向模型1-3中,FE和RE模型的估计值明显小于1,但是BE的估计值则大于1。进口方的GDP对双边贸易的影响稍微大于与出口方GDP的影响。FE模型的估计值显示出口方GDP(进口方GDP)每增加1%将提高双边贸易0.65%(0.59%)。在出口模型4-6中,FE估计量显示出口方的GDP弹性则小于进口方的GDP弹性 (0.476和1.014)。另外,在进口模型中,FE估计量显示出口方的GDP弹性大于进口方的GDP弹性 (0.648和0.489),相似于双向模型。

可见,当我们将中国省份的出口和进口数据分别进行回归时,出口和进口模型的GDP估计值存在明显差距。这意味着中国贸易伙伴的GDP对中国地区出口和进口的影响大于中国地区GDP。

2.地理距离对双边贸易的影响

表2和3的估计结果显示,国际和国内地理距离弹性的估计值都小于零,支持了模型假设2关于地理距离或运输成本与双边贸易的关系为负比。这说明地理距离依然阻碍两国间的贸易,也符合其他学者的研究结果。

由于地理距离是时期恒量的,所以当FE模型 (模型1)把数据中心化 (entity-demeaned)时会取值为零,不能估计出其系数。在BE和RE模型中 (模型2和3),国际和中国国内的地理距离 (ln(id)和ln(dd))系数的估计值都通过1%显著性水平 (p-value<0.01)。结果显示地理距离与双边贸易的关系为负比。在BE模型中,国际距离比国内距离对双向贸易的影响更大(-0.594和-0.238),意思是国际地理距离 (国内地理距离)每增加1%将减少双边贸易0.59%(0.24%)。RE模型的国际和国内距离估计值几乎相等 (-0.271和-0.272),意思是国际或国内地理距离每增加1%将减少双边贸易0.27%。

当我们将因变量分别为中国省份出口和进口时,BE估计量给出相似于双向贸易模型的估计值,但RE估计量的估计结果有明显的变化。在出口模型中,RE模型的估计值显示国际距离的影响大于国内距离的 (-0.639和 -0.244),但在进口模型中,RE模型的估计值显示国际距离的影响稍微小于国内距离的 (-0.295和 -0.318)。这反映了国际距离影响中国地方的出口大于地方进口,而国内距离影响地方进口大于地方出口。也可以说,中国出口地区分布比较分散,而进口地区分布比较集中在国内距离较小的省份。

3.进口关税对双边贸易的影响

表2和3显示了MFN和有效税率系数 (税率弹性)估计值的符号为负,支持了假设3关于进口税率与双边贸易的关系为负比。

双向模型 (模型1-3)显示,FE、BE和RE模型的MFN税率系数 (税率弹性)的估计值都通过1%显著性水平,估计值分别为 -3.2、-4.18和-2.422。在出口模型中 (模型4-6),FE模型的MFN税率弹性的估计值为 -2.354,低于双向贸易的估计值,但BE模型的估计值不显著。在进口模型中 (模型7-9),FE模型的有效税率的估计值为-2.102,BE模型的MFN税率的估计值为-27.741,但RE模型的估计值不显著。由于有效税率包括特惠税率 (preferential tariffs),MFN税率一般高于有效税率,因此MFN税率弹性会高于有效税率。

4.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双边贸易的影响

表2和3中的ACFTA、其他PTA和GMS-EC的估计值基本上符号为正,除非估计值不显著,这支持了假设4关于区域经济一体化和PTA与双边贸易的关系为正比。

ACFTA:表2(模型1-3)的FE和BE估计量显示,ACFTA的系数估计值都通过1%显著性水平,分别为0.151和1.20,但RE模型的估计值不显著。FE模型的ACFTA估计值为0.151意味着ACFTA的建立将提高中国地区与东盟成员国的双向贸易16.3%①计算方法:exp(b)-1,b=系数估计值。但在BE模型中,ACFTA估计值为1.2,可以解释为ACFTA使中国地区与东盟成员国的贸易高于中国地区与非东盟成员国的贸易2.3倍。

此外,在表2出口和进口模型的FE估计量中 (模型4和7),ACFTA对中国地区出口的估计值不显著,但对中国地区进口的系数估计值为0.203,这意味着ACFTA提高中国从东盟成员国进口22.5%,这反映了东盟成员国在ACFTA中获利高于中方。在进口模型的RE估计量中(模型9),ACFTA的估计值不显著,但2003-2004年早期收获计划 (EHP)和2010年ACFTA正常产品税率为零 (ACFTA2010)的指标变量的估计值通过1%和5%显著性水平,估计值分别为0.167(=18.2%)和0.269(=30.9%)。

其他PTA:对于其他特惠贸易协定或PTA的估计值 (模型1-3),FE模型的估计值不显著,但BE模型给出的估计值为0.822,并通过5%显著性水平。

GMS-EC:表2模型1-3显示,GMS-EC的系数估计值仅在BE和RE模型显著 (1%和10%显著性水平),分别为1.214和0.191。RE的估计值可解释为GMS-EC提高了中国地区(云南和广西)与GMS-EC成员国 (样本中包括泰国、缅甸、老挝和越南)贸易的21.2%,而BE的估计值可解释为GMS-EC使成员之间的贸易高于非成员2.37倍。另外,RE模型指出,GMS对中国地区出口 (模型6)和进口 (模型9)的影响很相似 (0.300和0.298),远远低于BE模型的估计值。

表2 中国省份与22个经济体的引力模型估计结果

注:Robust standard errors in parentheses for FE and RE estimators*significant at 10%level,**significant at 5%level,***significant at 1%level.

表3 中国省份与泰国的引力模型估计结果

5.中国地区对外开放政策对双边贸易的影响

表2和3的回归结果显示,FTZ和EPZ的系数估计值都大于零 (除非不显著),支持了假设5关于地方对外贸易开放政策与双边贸易的关系为正。

表2的双向模型中的BE和RE估计结果显示,FTZ和EPZ的估计值都通过1%显著性水平,RE模型的估计值高于BE模型,在两个模型中FTZ系数的估计值都高于EPZ。其中RE(BE)的FTZ和EPZ的估计值分别为1.346(1.171)和1.182(0.401),意思是设有FTZ和EPZ的中国地区,其双向贸易将高于其他省份2.8倍 (2.2倍)和2.3倍 (0.5倍)。

在表2的出口模型 (模型4-6)和进口模型 (模型7-9)中的BE和RE估计量显示,进口模型的FTZ和EPZ估计值多数高于出口模型的估计值。RE模型指出,设有FTZ的中国地区其出口 (进口)将高于其他地区2.5倍 (4倍),以及设有EPZ的中国地区其出口 (进口)将高于其他地区2.0倍 (4.8倍)。由于保税区的建立比较早,且分布集中在13个沿海和港口城市,区内贸易自由,因此设有国家级保税区的省份均为早开放地区及开放程度比较大,所以它们对促进地区对外贸易发展的影响比较明显。

6.共同边界和共同语言对双边贸易的影响

表2的共同边界和共同语言的估计值基本上符号为正,除非估计值不显著,这支持了假设6关于共同边界和共同语言与双边贸易的关系为正比。

共同边界 (CB):表2的双向贸易模型 (1-3)显示,BE和RE模型的估计值都通过1%显著性水平,而且两者的估计值很接近,分别为2.518和2.492。这意味着拥有共同边界的国家和地区使其贸易量高于其他地区11.4和11.1倍。另外,共同边界对中国地区进口的影响大于出口,比如模型6和9的估计值分别为2.115(出口)和3.105(进口),等于7.3倍和21.3倍。这说明广东省与香港地区、云南省与缅甸和越南、广西自治区与越南、黑龙江省与俄罗斯等它们之间的贸易将大大高于其他中国地区与该贸易伙伴的贸易。

共同语言 (Lang):国家和地区拥有共同语言将减少双边进行贸易的成本和语言障碍 (中国与新加坡、香港和台湾),从而提高双边贸易量。BE和RE模型给出其系数的估计值都通过1%显著性水平,分别为0.328和0.695(模型2-3),意思是拥有共同语言的国家和地区将提高其贸易量分别为38.8%和100.4%。另外,共同语言对中国地区进口的影响大于出口 (模型4-9)

五 对泰中地区贸易发展的政策含义与建议

引力模型实证研究结果给泰国带来泰中地区经贸关系与发展的几个政策含义。

1.由于中国地区GDP的提高对双边贸易带来积极效应,因此泰国可以考虑选择向中国地方经济规模较大以及地方经济增长速度比较快的地方市场进行扩大对中国的出口,进一步打开泰国出口产品在中国的市场份额。

2.由于地理距离与进出口贸易的关系为负比,且影响非常显著,因此提高出口产品的物流管理效率和降低运输成本将有利于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中国国内交通运输系统一直在扩大和升级,有利于中国产品和进口产品走向中国内地。因此,虽然地理距离是固定的,但是经济距离可以通过提高运输系统和物流管理效率等来降低泰国出口产品的贸易成本。

3.基于引力模型结果,MFN税率对中国地区与泰国双边贸易的估计值为 -0.044(-4.4%),高于中国与22经济体的平均水平。泰国和中国的税率比发达国家高1-2倍,但非关税壁垒相比较低 (Melchior,Zheng and A shild Johnsen,2011[13])。近年来泰中之间的MFN税率保持在10%左右 (算术平均),ACFTA使有效税率明显低于MFN税率,目前中方的有效税率 (加权平均)在2.5%左右 (2010年),而泰方的有效税率2009年在6%左右 (2010年因ACFTA建成估计有效税率将明显降低)。通过AFCTA泰国可以有条件的享受特惠税率,但是该税率的下调空间越来越小,而且受到生产国原则的限制。非关税贸易壁垒将成为日后两国面临的主要贸易障碍,因此泰国应对中国当前存在的非贸易壁垒加强关注,并与中国相互降低非关税壁垒。

4.ACFTA给东盟与中国双边贸易带来积极作用比较显著。对泰国而言,ACFTA同样对泰中双边贸易带来积极效应,中国地区向泰国出口的影响表现在有效税率对中国地区出口的弹性为-13.1%和2010年ACFTA完全建成 (正常产品税率降低为零)的显著性。中国地区从泰国进口的影响则表现在早期收获计划或者2010年ACFTA完全建成,这显示了泰国在农产品出口是比较有竞争力的。但在ACFTA建立的整个过程中 (2003-2010年),中国地区从泰国进口的影响并不显著,说明对泰国来说ACFTA的贸易创新不是非常显著。因此,为了充分利用ACFTA的有利条件,泰国需要提高泰国企业对中国市场的了解以及ACFTA所带来的好处,促进出口产品采取国内原材料为满足协议中所规定的生产地原则(Rule of Origin)。

5.尽管GMS-EC对中国地区进出口贸易的影响不是非常理想,但对中国地区从泰国进口的影响是显著的。除了中国云南和广西两省 (区)外,泰国作为其他GMS-EC成员当中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国家应同中国积极推进次区域内的发展与合作。例如次区域内的国际通道 (公路、铁路和航道等)的建设将有助于促进泰中及区域内的贸易、投资、旅游业等的发展。尽管目前南北经济走廊的昆曼公路和东西经济走廊等已将开通,但整个项目还没完全竣工,并且还存在跨境运输的一些便利化问题。因此,泰国可以通过GMS-EC等合作形式加强国际运输合作,提高泰中之间的国际运输便利化,降低泰中之间的货物运输时间和成本,而且有利于提高泰国与中国西南部的经贸合作与发展。

6.在模型中,国家级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对中国地区外贸活动有非常显著的积极作用,反映了中国中央政府对地方的经济开放政策有效地促进地方经济快速发展,对地方经贸发展非常重要。近年来地方政府为了加快经济发展也积极地对本地经济加速对外开放,如重庆、四川、云南、广西等。因此,泰国应关注中国对地方发展战略和地方经济开放政策,加强与中国政府着重开发开放的地区加强经贸合作。

7.在实证研究结果中,共同语言对双边贸易具有积极的影响,共同语言反映了两国 (地区)之间的相似文化及特殊的关系。即使泰中不算是有共同语言的国家,但是泰国北部与中国西南和南部地区在历史上是有紧密的关系,且泰国的华侨华人在泰国所占的人口比例高达14%。尽管如此,泰中企业之间仍然存在语言和文化差异的障碍。泰国政府应利用现有的有利条件基础上,注重和加强培养外语能力的人员,以更深入地理解对方的文化社会,减少语言和文化差异所带来的障碍。

总而言之,为促进泰国与中国地方经贸发展,泰国应该加强与经济规模较大和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的地区的合作;提高物流管理的效率,降低经济距离和贸易成本;充分利用ACFTA所带来的好处;加强GMS合作,促进与中国西南地区经贸合作;加强与受到中国地方发展战略和地方开放政策支持的地区合作;加强与中国相互降低非关税贸易壁垒,提高双边的市场准入;加强减少语言和文化差异的政策措施等。

[1] Anderson J E.A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the Gravity Equation [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Vol.69,NO.1,1979.

[2] Helpman E & P Krugman.Market Structure and Foreign Trade:Increasing Returns,Imperfect Competition,and International Economy[M].Cambridge:MIT Press,1985.

[3] Deardorff A.Technology,Trade,and Increasing Inequality:Does The Cause Matter for the Cure”[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 Law,1998.

[4] Eaton J & Kortum S.Technology,geography,and trade [J].Econometrica,Vol.70,No.5,2002.

[5] Anderson J E & van Wincoop E.Gravity with gravitas:A solution to the border puzzle[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Vol.93,No.1,2003.

[6] Anderson J E & van Wincoop E.Trade Costs[J].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American Economic Associa-tion,vol.42,No.3,2004.

[7] Baier S L & J H Bergstrand.Approximating general equilibrium impacts of trade liberalizations using the gravity equation:application to NAFTA and the European Economic Area[M].in The gravity model in international trade:advances and applications,Edited by Peter A.G.van Bergeijk and Steven Brakma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10.

[8] Anderson J E & van Wincoop E.Gravity with gravitas:A solution to the border puzzle[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Vol.93,No.1,2003.

[9] Hummels D & Levinsohn J.Product differentiation as a source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 [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Vol.83,1993.

[10] Melchior Arne,Jinghai Zheng and Ashild Johnsen.“Trade barriers and export potential:Gravity estimates for Norway’s exports” [EB/OL].NUPI(Paper written for the Ministry of Trade and Industry,Norway),Oslo,May.,2009.Retrieved January 20 ,2011,from http:∥www.regjeringen.no/upload/NHD/Handelsavtaler/Trade%20barriers%20and%20export%20potential.pdf.

[11] Rose,Andrew K,Eric van Wincoop.National money as a barrier to international trade:The real case for currency union [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Vol.91,No.2,May.,2001.

[12] Poncet,S.Economic Integration of Yunnan with the Greater Mekong Subregion [J].Asian Economic Journal,Vol.20,No.3,2006.

[13] Melchior,Arne.,Jinghai Zheng and Ashild Johnsen.Trade barriers and export potential:Gravity estimates for Norway’s exports [EB/OL].NUPI(Paper written for the Ministry of Trade and Industry,Norway),Oslo,May.,2009.Retrieved January 20 ,2011,from http:∥www.regjeringen.no/upload/NHD/Handelsavtaler/Trade%20barriers%20and%20export%20potential.pdf.

猜你喜欢

估计值引力税率
调整从租房产税税率的思考
5月起我国将对煤炭实施零进口暂定税率
一道样本的数字特征与频率分布直方图的交汇问题
统计信息
2018年4月世界粗钢产量表(续)万吨
引力
感受引力
从黑水城文献看西夏榷场税率
A dew drop
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