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育道德的培养
2014-10-11杜立伟
杜立伟
〔关键词〕 体育课;体育道德;体育
运动;体育规则;教材;
榜样
〔中图分类号〕 G633.9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
18—0067—01
加强学生的体育道德教育,既是体育教学的需要,也是培养合格人才的需要。为此,笔者结合体育运动的特点,根据学生在体育课中的不同表现以及教师的示范效应,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体育道德的培养。
一、通过体育运动对学生进行体育道德教育
体育道德是指体育运动参与者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是在体育活动中调整和制约人们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良好的体育道德具体表现在:体育课中对同学和他人的体育兴趣与爱好尊重并给予照顾;不能只顾自己玩得高兴而长时间占用体育器材和场地;在体育活动中从不有意伤害对方队员和对手;能够严格遵守比赛规则并服从裁判的判罚;自觉遵守赛场规定;保持环境卫生,不乱扔垃圾,做文明观众等。
因此,教师可以通过队列、队形练习等,对学生进行组织纪律、集体主义的教育;通过球类、游戏、接力跑、拔河等活动,对学生进行团结友爱、互相配合、自觉遵守纪律、胜不骄、败不馁的思想教育;通过跨栏及体操项目练习,对学生进行勇敢、机敏、果断等优良品质的培养;通过中长跑教学,对学生进行不怕苦、不怕累、顽强拼搏、艰苦奋斗的教育;通过民族传统项目如武术等教学,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精神和中华民族自豪感的培养;通过舞蹈、韵律操教学,对学生进行文明行为和陶冶美的审美教育,这一切都可为学生养成良好体育道德打下坚实基础。因此,加强体育道德教育,可以让学生在体育运动中理解和体验它的重要。
二、结合体育规则对学生进行体育道德教育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要具有良好的体育道德,并迁移到日常生活中。从实践来看,一些教师对竞赛规则重视不够,致使对学生良好体育道德的养成起到了抑制作用。例如,在进行短跑的一些游戏、比赛时,经常会出现学生抢跑、犯规等的现象,教师却不闻不问,这对学生良好品德、互相协作、遵纪守法的养成埋下了隐患。在体育教学中,特别是组织体育比赛,不仅是学生提高、改善、运用所学技术的有效手段,也是培养学生顽强拼搏、不畏艰难、勇于挑战的良好意志品质的好机会,这将对学生今后的生活、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此,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只看学生的成绩好坏,还要结合规则对学生进行体育道德教育,要让学生养成公平、诚实、友爱、礼貌、尊重等的良好体育道德品质。
三、挖掘体育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对学生进行体育道德教育
体育教师可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努力挖掘德育因素,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良好体育道德的培养。
四、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体育道德教育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针对学生出现的各种问题,及时对学生进行体育道德教育。如,针对少数学生的起哄、辱骂、甚至打架等不良行为,及时给予批评处理;在教学过程中,大力表扬相互帮助、团结协作完成任务的学生;教育学生正确地对待同学和同伴出现的失误,要互相鼓励,少埋怨等;鼓励技术好的学生积极帮助技术差的学生,共同进步、共同提高,使学生在掌握知识和技术的同时,学会理解他人、关爱他人,增强团队意识。
五、教师要率先垂范
“身教胜于言教。”体育教师的言行举止、仪表服饰、神态气质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教师应注重表率作用,给学生做好良好体育道德表率作用。
例如,在进行跑步的练习中,为了学生能在一个干净、整洁的环境里锻炼身体,教师可主动清理跑道、整齐摆放器材,这样会使学生在无意识中自觉养成爱护场地、器材、学校公物的良好品质。又如,在冬天,冒着凛冽寒风,体育教师依然身姿笔挺、声音洪亮,这将无时无刻不感召学生;在夏天,迎着炎炎烈日,教师认真讲解动作要领,不厌其烦地帮助学生练习,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感染学生,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养成勇敢顽强、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优良品质。这一切都将为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道德起到榜样的作用。
总之,只有把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道德与体育运动、课堂教学活动和教师的行为等紧密结合起来,全面提高学生的体育道德素质,使学生的身体和心理都健康成长,才能培养出合格的体育人才。 编辑:王金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