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语文自主性阅读教学

2014-10-11陈春生

甘肃教育 2014年18期
关键词:自主性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陈春生

〔关键词〕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自主性;兴

趣;视野;体验;引导

〔中图分类号〕 G63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

18—0054—01

一、培养广泛阅读的兴趣

培养广泛阅读兴趣,即所谓的让学生爱阅读,阅读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要做到这一点,就一定要做到所选阅读内容能让学生爱不释手,同时,必须遵守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即阅读难度一定要有梯度。阅读首先是对语言的一个基本感知,其次是对文本信息的提取,具体说来就是对文章的内容、写作手法、表达方式等加以概括和分析。但对于一篇文章,最终是要学着鉴赏并发表自己的见解。虽然对于语言的感知是一个非常简单的环节,但每个同学的感知能力是有差别的,此时就需要教师的引导,将学习的疑虑引导在某一个焦点上,然后再有序地引导出更深层的问题,从而更好地解读文本,并发表自己的见解。在阅读教学中,依然要尊重学生的差异,设计不同层次的活动内容,并让每一个学生发挥自己的专长。

二、拓宽阅读的视野

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孩子变聪明的办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阅读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而农村初中学生,由于受到许多条件的制约,阅读习惯很不好,作为语文老师,就要在平时的教学中有意识地加强培养。实习的时候,我的指导老师对这方面的培养使我感触很深。因为各种条件的限制,学生阅读很有限,老师在每节上课之前十分钟,阅读一篇小短文,并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看法与感想,根据本周所学课文内容,每天摘抄一篇100字左右的文章,后面写上自己的读后感。每两周安排一堂课,让学生组织对阅读的交流与互查,老师也不定期抽查,这样既保证了学生阅读的积累,也符合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发展的初衷。

三、在阅读中体验

在阅读教学实践中,我发现传统教学太注重分析而忽视了对文本的感悟和体验。不同的读者对文本产生的反应是不同的,这种反应就是带有自主性的体验。在给七年级学生上《羚羊木雕》一课时,首先就请同学们谈谈有没有遇到过类似事情,如果遇到了你会怎么处理,问题一出,大家就活跃了,各抒己见。随后,我进一步让学生讨论探究,课堂十分热闹,之后,我们整合大家意见,作为我们对这篇文章阅读的收获,一堂课渗透着每个人的体验和感悟。所以归结起来,语文就是生活,阅读作为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应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阅读中,渗透着对生活的体验和感悟,每个人生活的环境不同,对生活的感悟也就不同,他们有自己的喜好,有自己的判断力,所以自主性阅读能力的培养,一定要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让他们在阅读中,拓展创新想象的空间,把阅读变成自主性的再创造过程。

四、 对阅读方法作必要的引导

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方法,叶圣陶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学生只有掌握了最基本的阅读方法,才能更好地去自主地阅读,因此,就要对学生的阅读方法作必要的引导。

新课标中,要求学生掌握精读、略读、浏览三种最基本的阅读方法。所谓精读,就是文本细读,就是要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对文章进行品评和赏析,从字里行间来读写作者的功夫与用心,直到熟读成诵,烂熟于心,变成自己的东西。略读就是以较快的速度阅读,要求我们学会快速提取知识点的能力。浏览也是相对于精读的一种快速阅读方法,对课外书籍、报刊杂志往往是采用浏览的方式。在上课的过程中,发现很多学生都不会阅读。不知道什么时候该精读,什么时候该略读、浏览,以至于阅读速度非常慢,阅读量也非常小,并且阅读面也不广,仅仅是停留在课内阅读。我们常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所以方法是做好一件事情的金钥匙,自主性阅读方法是提高我们阅读能力的金钥匙。

总而言之,自主性阅读,对培养学生创造能力,丰富学生的思维内涵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也是提高阅读质量的重要途径。语文阅读教学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在阅读中的自主探索创新能力,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我们一定要有意识地安排学生自主性阅读,给学生更多的阅读空间,让学生真正成为阅读的主人,并积极组织一些读书、摘抄、讨论探究活动,在感悟生活中,感悟语文。

编辑:刘於诚

猜你喜欢

自主性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实用英语教材与艺术生自主性培养
发挥主体作用,加强高中数学复习的自主性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
维护科学的自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