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的“偷懒”妙招

2014-10-10余芹华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14年9期
关键词:偷懒修改文章语文课程

余芹华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往往耗费大量心血,搜肠刮肚地勾划、点评,可学生却似乎并不领情,作文发下后他们只草草看看分数,便塞进抽屉,很少有人仔细研读教师的评语,更不用说根据教师提出的修改意见自行修改作文了。我们语文教师的作文批阅可谓事倍功半,有时几乎成了无用功。

怎样的作文批改方式更能吸引学生注意?怎样的评改更有效果?怎样做能让教师更轻松?为此,我也曾反复研读《语文课程标准》,希望能得到些许启示。关于作文教学和作文评价,《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以下几点:

1.根据表达的需要,借助语感和语文常识,修改自己的作文,做到文从字顺。

2.要考察学生对作文内容、文字表达的修改,也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和方法。

3.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

4.要引导学生通过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这些建议和要求,近两年来,我尝试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小组合作互评的作文评改方法,充分发挥学生集体的优势,让学生在平等、融洽、自由的氛围中讨论、修改、评价同龄人的习作。

那么,具体该怎么操作呢?

一、激发兴趣,创造条件

激发兴趣是作文教学的永恒主题。传统的作文模式“学生写—老师改”,在互评模式中变成了“学生写—学生改”。由于大多数学生从来没有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评改作文在学生印象中似乎成了教师的专利。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教师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很容易被学生误以为是教师在偷懒,一旦学生有了这种意识,互评就很难谈得上质量。 因此,我在实施小组合作互评作文前,会通过讲述中外名人修改文章的故事,如贾岛的“推敲”、曹雪芹修改《红楼梦》等典型范例,激发学生的评改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学生认识到修改作文是写文章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是提高文章质量的有效措施。进而我提出给同学们一个评改自己或同伴作文的机会,学生们的积极性非常高。有了积极性,互评作文就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二、明确要求,做好示范

让学生互评互改作文,教师并非可以放手不问。相反,要引导学生建立新的作文评改模式,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必须要在课堂内外下更大的功夫。不仅要将评改作文的要求、方法等准确详细地让每一个学生知晓并铭记在心,更重要的是要培养他们具有评改作文的能力。

学生拿到同学的作文后,我一般要求组长执笔,组员参与讨论,逐篇评改作文。我明确要求互改作文分四步走:

1.改。通读全文后,修改不规范的标点符号,修改错别字,修改运用不准确的词语,修改病句。让学生明白修改文章,先得从小处着手,循序渐进。(学生往往会在找同学作文毛病的同时,意识到自己作文中存在的同样的问题。)

2.划。用波浪线画出文中的美词佳句。我一般要求学生在每篇文章中至少找三到五个好词,两三个好句,学会发现同伴作文的亮点。(这样做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避免有的文章被同伴批得一无是处。)

3.批。在作文空白处写一写作文的精妙或不足处,做好旁批;在文末写评语。可以谈自己阅读此文后的感受,也可以给作者写一两句激励的话,期待作者下一次能写出更好的文章,并提出修改意见。

4.练。挑选一篇有代表性的作文,在投影仪上按前面所说步骤与全班同学一起批改做示范,用以帮助学生掌握评改的基本程序和方法,掌握修改文章的基本技能。有了这些具体的要求和示范,学生评改起来就有所依据,容易下手了。

三、合理指导,评赏结合

在小组合作评改作文的过程中,教师要到各小组中进行巡视,作适当的点拨,若有必要,可将教师批改的评语作为参考。各小组批改任务完成以后,在全班进行互换交流,鼓励学生挑选出有代表性的习作,组织学生进行集体评改交流,及时总结互改中的得与失。评改结束后,指导学生根据同伴的修改意见修改自己的作文,为自己的文章“升格”。最后让学生将原文与升格文进行对照,帮助学生加深认识,发展能力,唤起二次写作的欲望与热情。

经过尝试,我体会到开展小组合作评改作文能为学生营造一个互相尊重、互相理解、和谐合作的学习氛围,能促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互评互改的实践活动中,让大多数学生初步掌握作文修改的方法,全面提高写作水平。更可喜的是这种师生共同批改作文的方法,学生熟练掌握以后的的确确可以减轻教师的负担,可谓一举多得,互动双赢。endprint

猜你喜欢

偷懒修改文章语文课程
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
写作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浅议如何在高中语文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做个“偷懒”的英语教师
教会修改文章 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大学语文课程的“思化”品质认识
学会“偷懒”学会放手
“偷懒”中的商机
项目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的应用
语文课程改革深化中的学校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