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能可穿戴设备创业企业:尚未准备好?危机却已至

2014-10-10张臻

华东科技 2014年8期
关键词:手表智能产品

文 张臻

以inwatch、Geak Watch、小米手环为代表的可穿戴设备只是少数几个为大众熟知的产品,大多数的创业企业仍旧在产品设计与品牌建设的山坡上艰难地向上攀爬。

“我们始终认为目前的智能穿戴产品需要性价比,产品的微创新。这也是我们两年来没有变化过的研发和产品方向”在被问到如何与国内其他智能可穿戴企业差异化发展的时候,Rwatch智能腕表、欧孚通信创始人俞文杰这么回答。

两年前,也正是智能手机大行其道的时候,欧孚调整了方向,转往智能可穿戴领域。

欧孚的选择正像当下大多数创业者的选择一样,在有一定的硬件基础之上开始进行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创业旅程。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悄然兴起的大背景下,一股席卷创客们的技术创业潮开始了。创业变得不那么难,智能穿戴设备的商机一时无限。但实际上,以inwatch、Geak Watch、小米手环为代表的可穿戴设备只是少数几个为大众熟知的产品,大多数的创业企业仍旧在产品设计与品牌建设的山坡上艰难地向上攀爬。

产品与延伸服务

“一方面缺乏杀手级的应用,另一方面可能在可穿戴这个方面做得不够”果壳电子智能穿戴设备总负责人许鹏告诉《华东科技》记者。他谈到了当下可穿戴设备两个显而易见的问题,人性化及软件功能。

他尤其强调智能穿戴设备的人性化体现——手表类型的可穿戴设备需回归到手表本身的功能。据许鹏介绍,经常能看到身边的朋友使用手环的功能,但基本一个月左右就不太会去再“晒”这样产品了。他以手表为例,一些产品在待机时黑屏,需要手机去点亮,同时腕表的耗电问题也容易让用户感觉接受不了。

说到耗电,也有业内分析师持相同观点,“穿戴设备独立出去的前提之一是续航,它决定了一款产品的未来,如果产品不能满足长时间的使用,就会在逐渐获得消费者的依赖以前,丧失自己的功能。”

而与许鹏一样,俞文杰在谈到用户体验时,也认为目前的智能手表缺乏功能方面的黏性需求。他解释,很多产品缺乏一个用户长久使用的应用,产品的销量短期内不能爆发式成长。因而,软件及舒适度的缺失一定程度上局限了智能穿戴设备的广泛推广。

此外,外观设计的平庸也一定程度阻碍了智能穿戴设备对用户的吸引力。在接受采访时,多位业内资深创客提到了可穿戴设备外观的问题。他们认为,某种程度上,外观是可穿戴设备里最重要的部分,其作用远远大于产品功能。而以果壳电子刚刚发布的Geak Watch 2为例,在业内首次使用了浑圆表盘,力求在外观设计上做出突破。

简单来说,面对智能可穿戴设备软硬件及设计的问题,阿里巴巴智能云总监沈少峰的观点则更为直接,他告诉《华东科技》记者,智能可穿戴设备的“硬件需关注设计、灵敏度、成本,软件需关注智能化。”

当然,除智能穿戴产品(硬件和软件)外,业内人士也认为其最大特点或许是有着与众不同的多维用户体验。简而言之,即是拥有像苹果产品一样的生态圈——不仅有产品还有平台服务。

乐源数字董事长兼总经理乐六平认为:“和传统的终端相比,智能穿戴产品的最大特点是具有‘终端+数据+社交+服务’的多维度使用体验。因此,其产品形态就不应仅仅局限于终端,而应该是把软件、硬件和服务集成一体的一整套完善解决方案,这才是更符合未来趋势以及使用习惯的可穿戴领域的发展之路。”

已推出智能手表的土曼科技也在这一方面进行着探索。土曼科技副总裁蓝晓郸表示,手表只是硬件产品的开始,背后是其它硬件的相继推出,手表上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挖掘后,可以运用到其它智能硬件上,比如智能家居,通过服务和平台盈利,具体模式仍在探索中。

归根结底,这也意味着在智能穿戴产品在解决了前段用户需求之后,后端的商业模式设计也正逐步发展,如何变现,实现盈利才是关键。

就像俞文杰所言,Copy个智能穿戴产品看起来容易,但是他不认同可穿戴行业门槛较低,简单的手表和手环本身就是系统工程,不但要做产品,还要做APK(IOS,Andriod)和数据服务器。他总结,“创业更多的应该是创新。创新到产品,再到销售本身需要有一个过程。”

聊到与国外同行的差距时,尽管在部分创业者看来软硬件与同行差别不大,但在投资界看来,差距却体现在原创设计和创新能力方面。创新工场投资总监方益民讲道,目前可穿戴硬件创新领域,能开拓全新子领域的公司基本是以美国创业团队为代表的国外公司,而国内创业团队更多地还是在跟踪和模仿,暂时只能在低成本、本地化等方面建立自己的微小差异化竞争策略。

沈少峰的观点或许和方益民有些相似,他对《华东科技》记者谈到,如果是站在目前市场刚起来,以模仿方式做智能穿戴设备而言,或许有一定资本即可组织生产,当然这里的资本也不会很小,同时也会缺乏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同时他也提到创业门槛的问题,“如果是站在要重新设计软硬件,那么门槛就高了。”

正如优美科技CEO邵国光、是这么定义可穿戴设备的,他认为可穿戴设备可分为无脑和有脑两种,前者仅限于被动的定位等信息收集,最后将信息传送到后台服务器计算,后者则可以实现初级计算与结果反馈,相当于人脑的简单延伸。国内的大多数可穿戴设备都属于无脑的傻瓜设备,其对于用户的价值吸引和往往敌不过高额的售价。

商机与危机

有太多的数据显示中国的智能可穿戴设备市场前景广大,商机无限。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NPD Display Search数据,今年可穿戴设备全球出货量有望达到4,800万台,2015年预计增加近一倍至达9200万台,2020年将达到1.53亿台。

而具体到中国市场,艾媒咨询《2012-2013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研究报告》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各种设备出货量达到230万部、市场规模达到6.1亿元,预计到2014年中国市场可穿戴设备市场出货量将达1780万部、市场规模达到59.2亿元。

同时,有别于2013年为止的市场成长动能,2014年起中国将因为消费者对于穿戴式设备的应用热潮、以及厂商不断提升功能并降低售价的推动下,成为全球最大的可穿戴式设备市场。

诸多报告给了智能穿戴设备创业者们广阔的想象空间。但是,在把握优势弥补劣势的同时,国内外巨头的渗入也让创业者们重新静下心思考自己的方向。

而当记者问起巨头是否会对国内创业企业形成威胁时,受访者大都保持乐观。俞文杰对《华东科技》记者表示,谷歌对于(国内)智能可穿戴设备起到标杆和示范性作用。而Geak Watch 2的广泛好评也让许鹏颇有信心,他提到,“其实巨头的介入对我们的威胁并不是太大。”同时他也赞同,巨头的研发为智能可穿戴行业提供了更多的可能,并形成巨大的影响力,基本上起到一种正面的作用。此外,他也强调,大企业在进行硬件研发室,能够带动更多中小企业,技术门槛将降低,产品与形态更趋丰富。而更关键的,则是“面对巨头的威胁,中小厂牌应找到自己的特点。比如外观、生态圈、或者软硬件。”

至于各自厂商的特点,俞文杰则是建议找增量市场,避免抄袭。据他透露,目前市场主要呈现为“种类多,个性化”的状态,应以性价比——“智能手机/平板的趋势”与细分市场——“更多特殊服务及行业应用”作为中小厂牌的自身优势。

同样,沈少峰也建议,“巨头通过标准化及资本手段可以加速硬件的发展,中小厂商建议找到属于自己的细分市场,同时需要积极转换商业模式。”

正如一组国内可穿戴移动医疗设备的市场数据所显示的,预计到2015年这一市场规模将超过10亿元,到2017年中国可穿戴便携移动医疗设备市场销售规模将接近50亿元,市场年复合增长达到60%。

而另一方面,作为许多技术萌芽期的智能可穿戴设备厂商,要想设计出更加出色的产品、建立与维护自己的品牌远非那么容易,其背后必然需要强大的资本支持。这种情况,也势必让市场存在着泡沫与炒作,因为大部分创业企业们远未做好准备。

易观国际分析师徐昊的态度显得悲观。他表示,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不管是创业者还是VC,都存在借可穿戴概念炒作甚至投机的现象。市场热情有退烧迹象,2014年出现颠覆感官和市场的好产品,希望依然渺茫。

危机不仅存在于分析师眼中,也切切实实地发生在一些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创业企业里。

据相关媒体报道,今年2月,依靠智能手表获得蓝港在线CEO王峰投资的土曼科技,遭遇了创办以来最大的一次舆论危机——一位自媒体人发文称其付款几个月后都未收到手表,邮件及微信投诉多次仍没有明确答复,一时间引发大量同样遭遇用户的吐槽,以及业界对可穿戴设备靠谱性的讨论。

3月,咕咚网宣布完成6000万B轮融资,这家公司已经相继生产了智能手环、智能心率带等新型硬件。咕咚网在官方公告中称,未来会专注于软件及数据服务,努力构建大数据平台。言下之意,则是这家靠可穿戴设备起家的创业公司,已经准备转型了。

那么未来,究竟有多少智能可穿戴领域的创业公司准备转型,又会有多少创业公司活下来,并获得更好?这个问题,也只有留待市场与用户来解答了。

【链接】国外领先可穿戴设备

智能手表先驱Pebble

Pebble智能手表是由硅谷创业公司Pebble Technology公司设计的一款兼容iPhone和Android手机的智能手表,用户可以直接通过Pebble手表查看iOS设备中的iMessage短信。它可以显示来电信息,也可以上网浏览,实时提醒你邮件、短信、微博和社交网络信息。

苹果iWatch

英特尔跟苹果正在联手开发一种蓝牙支持的iOS手表,1.5英寸屏大小。由苹果正在秘密开发测试的一款iOS手表,是一种新型的“可穿戴的计算设备”。苹果将发布的iWatch智能手表将采用锂离子电池,这种曲面电池更灵活、续航时间更长,可以制作成各种形状。

Google Glass

谷歌眼镜是由谷歌公司于2012年4月发布的一款“拓展现实”眼镜,它具有和智能手机一样的功能,可以通过声音控制拍照、视频通话和辨明方向,以及上网冲浪、处理文字信息和电子邮件等。

Misfit Wearables“Shine”

“Shine”一款运动跟踪器,可戴在手腕或脖子上。它身上有 3000 个微型孔。这些微型孔允许内置的活动指示灯透过它们发光。当Shine处于休眠状态时,几乎看不到这些微型孔。通过不同次数敲击Shine的表面可以给用户反馈时间、开始睡眠等等的功能。内置的纽扣电池可以支持3个月的使用时间。

NFC智能戒指GalaRing

NFC智能戒指的主要功能就是可以透过NFC功能与手机交互。将个人信息和验证信息存入戒指内的NFC芯片,当戒指接触到内置NFC芯片的手机后就可以将个人信息传给手机,这样便实现了名片的交换。

三星GALAXY Gear

三星Galaxy Gear是由韩国三星电子研发的一款智能佩带设备。该款设备拥有一块1.63英寸的AMOLED显示屏,蓝牙以及摄像头。可穿戴数字电子设备,由电子显示屏、腕带或手镯形式组成,通过与手机蓝牙连接后,能够提供互联网接入,发送或接收电话、收发电子邮件和消息、存储和传输数据信息,以及跟踪或管理个人信息,同时还具备通话、游戏等功能。

猜你喜欢

手表智能产品
是谁拿了手表
谁偷走了手表?
手表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嘻嘻猴手表
2015产品LOOKBOOK直击
新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