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陕南农地流转经济效益分析

2014-10-10陈兴平

湖南农业科学 2014年3期
关键词:安康市陕南农地

陈兴平

(安康学院经济与管理系,陕西 安康 725000)

近年来,陕南各级地方政府陆续出台了关于促进农地流转的政策措施,陕南农地流转的步伐明显加快,但流转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大家最关心的是其综合经济效益如何?值得进一步调查研究。

1 分析的基本假设与推论

为了分析方便,首先作两个基本假设:

(1)农户是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理性人,能作出对自己最有利的选择;

(2)农地流转主要是通过农地市场实现的,陕南的农地市场比较成熟(农地市场比较成熟是指不存在限制农地交易的不合理因素,农户可以方便的获得农地供求信息),农户租入或转入、出租或转出农地的交易成本很低。

如果上述基本假设成立,则有如下推论:

(1)农地流转综合经济效益等于流出户农地流转收益与流入户农地流转收益之和,既Y=Y1+Y2。

其中Y为农地流转综合经济效益;Y1为流出户农地流转收益;Y2为流入户农地流转收益。

其中LO为流出农地租金收入;LN为从农业中释放出的劳动力所增加的非农收入;LA为因流出农地而减少的农业纯收入;MA为因流入农地而增加的农业纯收入;LI为流入农地租金支出;LA为因流入农地而增加农业劳动力的机会成本。

(2)陕南农地流转综合经济效益如大于0,则应继续落实促进农地流转的政策,推动农地流转发展;陕南农地流转综合经济效益如小于0,则应分析其原因,并根据原因予以纠正政策落实中的偏差。

陕南农地流转综合经济效益到底如何,下面将通过样本数据进行分析。

2 样本数据分析

2.1 样本来源

2010年,对陕南的汉中市、安康市各随机抽取一个县(区),每个县(区)随机抽取出两个乡镇,每个乡镇随机抽取两个村,每个村随机抽取30家农户共120个农户进行入户调查。共获得有效问卷117份。有效样本分布见表1所示。

表1 有效样本户分布及农地面积Table 1 Distribution of effective sam ples and area of farm land

2.2 样本户农地流转概况

在117个有效样本中,户均农地0.54 hm2,有42个农户发生了农地流转,占有效样本户数的35.90%;共流转农地4.46 hm2,占样本户农地总数的7.08%,农地流转户户均流转0.11 hm2。相关数据见表2。

表2 样本户农地流转面积表Table 2 Area of circulated farm land of sam p les

2.3 样本户农地流转综合经济效益分析

42个发生了农地流转的样本农户共产生农地流转综合经济效益78 587.7元, 1 871.1元/户,农地产生的综合经济效益为17 621元/hm2,但主要是农地流出户产生的,占89.17%。详见表3。

2.3.1 流出农地的收益分析 在42个发生了农地流转的样本农户中,有25个农户流出农地2.45 hm2,共产生流转收益70 077.3元,28 03.1元/户,农地产生收益27 278.6元/ hm2。其获得的农地流转收益主要是从农业中释放出劳动力而增加的非农收入,流出农地所获得的租金收入仅占0.98%,因流出农地而减少的农业纯收入占从农业中释放出劳动力所增加的非农收入的25.1%。详见表4。

2.3.2 流入农地的收益分析 在42个发生了农地流转的样本农户中,有17个农户流入农地2.01 hm2,共产生流转收益8 510.4元, 500.1元/户,流入农地产生收益4 234元/ hm2。其获得的农地流转收益全部来自于增加的农业纯收入,流入农地的租金支出仅占增加农业纯收入20.4%,机会成本为0。详见表5。

表4 流出农地样本户农地流转收益Table 4 Incom e of farm land circu lation of sam p les w ith outf l ow farm land

表5 流入农地样本户2010年农地流转收益Tab le 5 Incom e of farm land circulation of sam ples w ith in f l ow farm land in 2010

2.3.3 汉中市与安康市农地流转的综合经济效益分析表3表明,由于汉中市的样本户地处水肥条件极好的南郑县且距离市区近,农地流转的综合经济效益高,户均达到2 304.6元;而地处丘陵山区且距离市区较远的安康市汉滨区样本户,农地流转的综合经济效益只有1 346.4元/户,不到汉中市样本户的60%。汉中市样本户农地流转的综合经济效益高,主要是其从农业中释放出的劳动力所增加的非农收入高,达到5 920元/户,而安康市的该指标只有1 661.5元/户。

3 结论与政策建议

3.1 主要结论

3.1.1 陕南农地流转的综合经济效益好 从表3、表4、表5可看出,不仅陕南农地流转的综合经济效益大于0,且流入户、流出户的农地流转收益都大于0,表明农地流转政策的实施较好的提高了陕南农村劳动力、农地等资源的利用率,增加了陕南农民的收入。但流入户的农地流转收益较低,流入农地产生的收益仅4 234.5元/hm2,仅为农地产生收益28 642.5元/hm2的14.8%。

3.1.2 流出农地的租金收入低 从表4可看出,仅安康市汉滨区瀛湖镇天柱山村流出农地有690元租金收入,平均1 895.7元/ hm2,其他各样本村均无流出农地的租金收入,反映了陕南农地市场不完善,由于农业比较效益低下,导致存在农民不愿耕种农地的现实。

3.1.3 机会成本为0 从表5可看出,各样本村流入农地的机会成本全部为0,表明陕南农民是理性的、租入农地扩大农业生产规模并没有使非农收入减少,但也反映了从事非农工作是陕南农民的第一选择。

3.2 相关政策建议

3.2.1 进一步完善农地市场 具体措施[1]:(1)进一步明晰农地产权,向农民颁发包括林地、草地在内的农地产权证书,以消除出租方对出租耕地难以收回的担心,并允许非集体成员主体进入农地市场进行交易。(2)以乡镇或村为单位建立农地市场信息中心,为农地供需双方提供信息或其他服务。(3)尽快推出农地金融和农业保险,为农户规模经营提供资金支持和风险转移服务。(4)加强农地市场基础工作,如农地分等定级、估价等,为农地交易提供最基本的支撑。

3.2.2 对农地流入户予以政府补贴,以提高流入户的农地流转收益 具体做法:停止撒胡椒面式的向农民发放“种粮直补”,将这笔资金改为向达到适度经营规模的农地流入户进行补贴,使农地流入户的农地流转收益接近农地流出户的农地流转收益。在补贴中应注意以下两方面:一是应以农地流转合同和农地出租或流转登记为依据;二是应科学确定农地适度经营规模,如安康市可参考李丽、陈兴平[2]的研究结论:便于机械作业的川道以0.6 hm2左右为宜, 浅山丘陵以 0.47 hm2左右为宜, 山区以1.13 hm2左右为宜。

3.2.3 严格农地用途管制制度,重点查处借农地流转改变农地为非农用途的行为调查中发现在农地流转中存在少量的借农地流转变农地为工业用地、住宅用地的行为,且这种行为得到了乡镇政府的默认,但其危害甚大,必须予以纠正和处罚,否则,耕地保护国策将难以落实。

3.2.4 进一步强化对陕南农民进城务工所需的职业技能培训 在完善9 a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对陕南农民进城务工所需的的职业技术培训或职业技能教育,在市县政府财力许可条件下可考虑实施免费培训,以提高这些农民的综合技能素质和他们向二、三产业转移的能力[3]。

3.2.5 进一步加强对陕南城镇化的支持力度,鼓励陕南农民放弃全部农地和宅基地进入城镇 目前,陕南地方政府虽已出台鼓励农民放弃全部农地和宅基地进入城镇的经济奖励政策,但每户只奖励5万元左右,与城镇的房价相比不够首付、力度偏小,多数全家进城农民或外出务工农民没有兴趣,因此,经济奖励力度应与城镇的房价、农民放弃全部农地和宅基地的面积挂钩,最低经济奖励额度应能保证支付进城购房的首付款。

[1]陈兴平,陈明根. 陕南退耕还林农户政策对耕地配置变化影响分析[J]. 中国集体经济, 2010,(9):12-13.

[2]李 丽,陈兴平. 安康市农地适度规模利用问题研究[J]. 陕西农业科学,2003,(1):57-58.

[3]牛佳妮,陈兴平. 陕南农地流转现状调查[J]. 新农民(上半月),2012,(12):76-78.

猜你喜欢

安康市陕南农地
唠叨
我想摘下天上的星星
营造“搬迁后的幸福感”——安康市推行“党建+3”后续扶持服务模式
党建地图·陕南
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江北小学活动掠影
小田变大田破解农地零碎化
陕南柑橘老果园改造关键技术
当前农地出租趋势的实证分析
深化我国农地制度改革的理性思考——兼论农地分类所有制的建构
基于色选技术的陕南工夫红茶精制工艺